走近孟買

作者: annnl

導讀走近孟買孟買早年叫做Mumbai,是當地漁民用Mumba這個漁民保護神的名字命名的。後來英國人把Mumbai改為Bombay,意思為”良港”。1995年11月,孟買市政府恢復了Mumbai的讀音。這應該是一種去殖民化的努力。 初到孟買,體會最深的是這裡的交通。孟買是從北向南延伸的一個狹長的城市。從孟買北部我住的酒店,到南部的市中心,每天來回都要花上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當地人告訴我 ...

走近孟買孟買早年叫做Mumbai,是當地漁民用Mumba這個漁民保護神的名字命名的。後來英國人把Mumbai改為Bombay,意思為”良港”。1995年11月,孟買市政府恢復了Mumbai的讀音。這應該是一種去殖民化的努力。

初到孟買,體會最深的是這裡的交通。孟買是從北向南延伸的一個狹長的城市。從孟買北部我住的酒店,到南部的市中心,每天來回都要花上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當地人告訴我,孟買的塞車時間是下午6點到9點半。我覺得塞車任何時候都在發生,已經成了孟買生活的一部分了。一次去吃飯,去餐廳的路程開車在國內最多只需要20分鐘,但我坐的車卻走了一個半小時。原來我以為90年代的曼谷是最塞車的城市,一問才知道這項桂冠早就交給孟買了。雖然交通混亂擁擠,孟買的交通警察卻是不常見到。

孟買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是印度的夢想之都。很多人從全國各地湧到孟買,尋找發展機會,實現他們的夢想。孟買的房價比上海還高,物價指數也是印度最高的,很多人為了省錢都住在郊區,每天路上花5-6個小時上下班是很平常的事情。孟買的火車網絡發達,貫穿城市南北,是這個城市的大動脈,也是幾百萬人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火車的班次也極為頻繁。由於人多停站時間短,火車一般有門也不關,所以開著門的火車,掛在車廂外邊的乘客成了印度一景。為了維護婦女的權益,從90年代中期起,印度和日本一樣在部分火車上設立了女性專用車廂。

孟買是印度出租車最多的城市。這一點不像德裡,在德裡除了火車站和機場,很難見到四輪的出租車。在其它地點叫車,要用電話約車,很可能還要等上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孟買從南到北到處都跑著印度塔塔集團生產的黑身黃頂的出租車,這種車外形像70年代的伏爾加轎車,方頭方腦的。孟買的出租車大都沒有空調,兩邊玻璃都搖下來,也沒有兩側後視鏡。機械式的巨大的計價器掛在車窗外邊,每次開車前要用人力去扳動。三輪的TUTU車是更為便宜的交通工具,這種車有點像北京的摩的,但比北京的摩的更為結實,三個車輪的TUTU居然還有計價器,看著挺新鮮,不過孟買市中心區好像不是它們的領地,

孟買出租汽車司機的駕駛技術卓越超群,出租司機開起車來個個把自己當成舒馬赫,前邊一有空間,一腳油門就到80邁,遇到情況再急剎車,坐車的人經常會心驚肉跳,錯車時好幾次我都緊張的把心提到嗓子眼了,但是他們能很好的控制車與車之間的距離,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安。據說在孟買開車即使出現了刮蹭,由於印度人生性溫和,極少出現爭執,多半是各自修車了事。孟買除了海濱大道,很多街道都比較狹窄,很多馬路也根本沒有劃線,人力車機動車經常齊頭並進,偶爾還會遇到一頭神牛或其他動物。在等紅燈時的時候,也常常見到4-5輛車並排等候的現像。在這種車多路窄情況下,沒有後視鏡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現在國內出來旅游的,年輕點的或是中年的都喜歡租車自己開,要是他們可以在孟買開車,那到世界任何地方開車都是小事一樁了。

在印度馬路上,我見到很多的車子後面常常漆上按喇叭或請按喇叭(BLOW HORN 或HORN PLEASE),為什麼叫人按喇叭,開始我感到奇怪,問過當地的司機,才知道這是在告訴後面的車子,如果想超車,請按喇叭通知一聲。也就是說,趕時間者可按喇叭叫前面的慢車讓路,而不必自已加速超車,而走在前邊的司機也甘願讓開。 原來在印度,按喇叭並不是不禮貌的行為,難怪大街上喇叭聲此起彼落,熱鬧不已。司機說,不用喇叭的話,八成司機都不會開車了。這與我國的亂按喇叭會遭人白眼的情況完全不同。這一點也反映了兩地不同的習慣。

到過印度其它城市,才知道孟買的中餐可能是印度最好的,據說孟買有近200家中餐館。生意大都不錯,晚上還會出現等位的現像。印度人很喜歡中餐,來中餐館吃飯的絕大多數是印度人。我曾經見過幾個印度人居然還會使用筷子,看來也算是老顧客了。孟買的中餐館絕大多是印度人開的,大多數廚師也是印度人,水平當然和國內沒得比,但有些味道還算是似模似樣。在孟買印度門附近的Apollo Bunder有一家叫做Henry Tham的中餐館,算是我在孟買試過的比較有特色的。這個餐廳是以餐廳的老板Henry Tham的名字命名的。餐廳簡潔的裝修,似乎有一種“禪”的風格。深色的餐桌、高背的天鵝絨座椅,又使餐廳洋溢出一絲宮廷的氣息。我感覺,這裡的中餐雖然以廣東菜為主,但也融合了日本及東南亞的風味,更加容易被當地人接受。皇帝和皇後套餐(素食)是這家餐館的招牌菜,有機會的可以試試。吃飯時候,服務員告訴我們,前面一桌吃飯的有一個是寶萊塢女明星,可惜我們看了看也不認識。浪費了服務員的一片好意。

印度一些餐廳有多種功能,晚上10點後就會轉換。Henry Tham晚上10點後一樓就變為酒吧,並有現場的樂隊和DJ。我還見過晚上10點後餐廳變為的士高舞廳的,看來這也算是一種印度特色吧。

幾次在中餐廳遇到了藏人的服務生,很有可能是當年跟著達賴跑出來的藏人後代,他們基本上已經不會講中文了。據說藏人在印度很團結,很願意互相幫助,這倒繼承了中國人的傳統。能在中餐廳裡打工,據說也算是一分不差的工作。

孟買人的晚餐時間比較晚,很多餐廳甚至晚上8點才開始供餐。一次,印度人在一個鄉間別墅請客,出於好意,院子裡點上幾堆篝火,請了幾個印度藝人打鼓助興,旁邊有幾種威士忌酒和印度小吃,大家在院子裡一邊喝酒聊天,一邊品嘗著印度小吃,一邊欣賞印度民間樂器的節奏,開始感覺還挺愜意。不想,一聊時間就過了一個半小時,到了9點半主人還沒有開飯的意思。在場的印度人都興致正濃,習慣於六七點鐘開餐的祖國同胞卻都感到飢腸轆轆,有點頂不住了,但又不好意思明說。事後才知,這是印度人的習慣,聊到10點鐘開飯是很正常的。

孟買的市中心區,綠化做得不錯。街道兩旁,古樹參天。還有不少街心花園和年代久遠的雕像。英國人幾百年的統治,給孟買留下了很多百年以上歷史的英式建築。維多利亞火車站、高等法院、市政廳、孟買大學、威爾斯王子博物館等建築都充滿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氣息。這些舊日殖民統治的像征,如今大都已是殘舊斑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孟買既有英倫風格的古典式建築,也有一幢幢現代化的大廈,同時也不乏融合了歐洲哥特式風格、印度教風格和伊斯蘭教風格的東西合璧建築。從建築風格上顯示出了這個城市的多元。



(眺望孟買)

走進孟買中心區的小街橫巷,歐式建築底層的老裁縫店、路邊無所事事的閑人、熱情圓滑的小販、叫賣吆喝聲和汽車喇叭聲、空氣中飄來的印度熏香味道、無處不在的乞丐、路邊熟睡的流浪狗,使剛才還在感受著維多利亞風情的我,立刻回到了喧囂的真實印度。在孟買市區,不論什麼時候,大街小巷都有很多人。嘈雜擁擠已經是孟買生活的一部分。雖然生活艱辛,但我接觸到的印度人,大都表現出了樂觀與滿足。難道宗教的力量真的那麼神奇嗎?這個念頭多次出現在我腦海裡。我在孟買的幾天,吵架的打架的沒有見到,絕大多數印度人給我的感覺都是各司其職,隨遇而安。這個城市整體上顯得平靜與和諧。從孟買的北部到南部要經過大片的貧民窟,這些貧民窟有的連綿數公裡,據說孟買的貧民窟最大的裡面住有近70萬人,貧民窟的總數也達到80多個。這些貧民窟都是用舊木料、帆布、塑料布和油氈搭建成的簡陋棚屋,看起來十分的破敗,貧民窟很多都沒有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致使到處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衛生條件十分令人擔憂。最可怕的是,一旦失火,後果不堪設想。據說孟買有500萬人還住在這樣的貧民窟裡,超過了挪威的總人口數。大部分貧民窟居民是早年外地到孟買來的農民工。貧民窟與南部的海濱大道旁邊的高樓大廈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但就算是富人區的房子,外牆大多數也污跡斑斑,今年春天普京總統訪問孟買時曾問陪同官員,為什麼這裡建築物的外表大部分都是這麼髒,為什麼不想辦法重新刷一下,當日陪同的官員們面面相覷,啞口無言。印度秋冬季可能是舉行婚禮的季節,我們這段時間在印度的酒店裡經常遇到熱鬧的婚禮,路上也常常見到了為舉行婚禮而搭建的布圍、喜台和帳篷。據說這些地點都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前預定。在晚上的街道上,常常可以見到歡送新郎去宴會地點的隊伍。隊伍最前面是扛著明亮的汽燈的儀仗隊,再往後是鼓樂隊,隨著音樂和鼓點,帶著國王帽子的男士們和穿著艷麗的印度紗麗的女士們跳起節奏感強烈的印度舞蹈,新郎穿著有金色刺繡的白色衣服,騎著白色的馬走在後邊,很像白馬王子,馬上還有一至二個小男孩。歡送的隊伍路過的時候,用樂鼓喧天,震耳欲聾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從幾百米外就可以聽到他們動靜。有錢點的還用上了卡車裝載的高分貝的擴音器和射燈,有的還會燃放煙花。慢慢的我們從迎親隊伍的著裝,隊伍的規模,舉行婚禮的地點就可以看出這對新人家庭的富裕程度了。

在酒店泳池邊寬闊的庭院裡,我見識一次婚禮,在場的男士都是西服革履,女士都穿著艷麗高貴的紗麗。新郎在大隊人馬載歌載舞的陪伴下到達酒店,新娘過了一會兒才姍姍來遲。親家雙方見面後,新郎、新娘先在布置華麗的喜台上同前來祝福的賓客一一握手、擁抱、合影,並接受賓客們的禮物。接著新人和雙方的父母以及主持婚禮的祭祀會進入在一頂類似帳篷的喜帳裡,舉行印度特有的宗教儀式。現場有很多自助餐形式的印度美食,有的還是現場制作的。酒店門口還有專門的飲料台。幾乎所有的餐廳服務員都被動員來為這個婚禮服務。甚至酒店門外還有警察疏導交通。沒看完回到酒店房間已經是夜裡一點多鐘了。

印度婚禮浩大的場面,熱鬧的程度,遠遠勝過我在國內見過的婚禮。據說很多家庭婚禮要舉辦一個星期,新郎騎馬的這天則是婚禮的高潮,而且一切的費用要由新娘家裡負責。同行的一個印度人告訴我,城市裡男方的學歷高低,決定了收彩禮的多少,由於他是研究生,所以如果他現在結婚,目前他的收彩禮行情是150萬印度盧比。不過,我到底也沒明白怎麼會由學歷定彩禮的多少呢?

孟買是印度的金融中心,印度中央銀行——印度儲備銀行、各大主要商業銀行的總部、證劵交易所和商品期貨交易所都在孟買。孟買有兩個證劵交易所,一個是孟買證劵交易所(BSE),這是印度最大的證劵交易所,已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證劵交易所。據介紹有48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這裡交易,還有一家是1994年開始運行的國家證劵交易所(NSE),在這家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數目只有1100多家,但是國家證劵交易所在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中占了主導地位,交易額甚至超過了孟買證劵交易所。外資在衍生產品的交易方面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公司可以在兩家證劵交易所同時上市。

20多層的孟買證卷證劵交易所(BSE)是一棟不很新的圓形建築,位於孟買市中心區。交易所的下面的裙樓上有一個電子顯示屏,即時播放財經新聞、股票指數和藍籌股的股價。交易所的入口在一條比較窄的街道上,大門口有半圓形的白色和藍色的布帳,不知道這些布帳有什麼代表意義。據報道印度股市從2003年來,最高曾經上升了近6倍,最近孟買證劵交易所的主要指數SENSEX30也還是在19000點左右震蕩著,其熱烈程度與中國不相伯仲。交易所門口有許多印度當地人,排著隊登記參觀證劵交易所。我們去的當日孟買證劵交易所的主要指數SENSEX30下跌了600多點,據說是歷史上第三大大跌幅。

在孟買證劵交易所19層的圓形會議室裡,可以清楚的俯瞰印度門、泰姬馬哈酒店、威爾斯王子博物館等孟買的著名建築,是一個絕佳的觀景制高點。在裡面還可以參觀1995年前實行電子交易前,進行人工交易的圓形交易大廳。

孟買的國家證劵交易所(NSE)是一座較新的玻璃幕牆建築,位於新開發的金融商務區。周圍也都是現代化高層建築,對面就是印度最大的商業銀行(SBI)漂亮的大廈,印度證劵交易委員會,印度很多大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總部都在這個區域。國家證劵交易所內部的設備也同歐美及香港等金融中心的辦公大廈沒什麼區別。如果說孟買證劵交易所代表印度證券市場悠久歷史的話,那麼國家證券交易所給人的感覺則是更能代表印度金融市場的未來。

印度有很多方面比起中國來十分的落後,中國的GDP規模遠大於印度;人均國民收入也高於印度;在基礎設施、城市容貌和辦事效率方面,印度也無法和中國相比。但是,通過對上述金融機構的參觀並與之交流,我了解到,在金融領域裡,印度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印度股市中,國有股的壟斷程度遠遠低於中國,基本上實現了市場經濟自由化,股市不易受政策的左右;印度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和壞賬率都遠低於中國;印度的股票市場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超過了其GDP的80%,遠高於中國,說明印度的資金使用的效率遠高於中國;在資本市場對外資的開放程度上,在債卷市場、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及期貨市場的建設、發展和監管方面,印度也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印度英語比較普及,這是每一個當過英國殖民地國家的特點。但是他們說的印度英語(Hinglish)一下子很難讓人聽懂。很多人都知道那句著名的I am dirty (thirty) and my wife is dirty (thirty) too的例子。由於受印地語等地方語言發音和語調的影響,印度人的英語很難區分t和d、p和b、l和r這幾個音。由於此行要座談,需要准確理解互相的意思,一行人雖然都懂點英語,但就算是一個在美國生活多年的海歸,也不敢擔當翻譯印度英語的重任。為了保險我們千辛萬苦的請了個翻譯。這個翻譯是個印度出生的華人,一見面,那位翻譯儀表讓我們都皺了皺眉頭,這位老兄頭發亂匆匆的,襯衣皺皺巴巴,上面兩個扣子還中門大開。接下來,我們就感到這個翻譯還真沒白請,雖然一些專業術語他不怎麼懂,但是當大家都聽不懂的時候,他卻能准確轉述對方的意思。最後一天我悄悄的問這名翻譯,以前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他也悄悄的答我:“開餐館的”。

孟買的千人洗衣場Dhobi Ghat已經有100多年歷史,雖說洗衣在中國早進入了電器化時代,但是孟買這個純手工操作的洗衣場卻依然生意興隆。孟買大多家庭還是習慣將衣物送到洗衣店。洗衣店老板再把收集來的衣服送到人工便宜、收費低廉的洗衣場去。據說這裡的效率極高,早上送去晚上就可送回。從孟買馬哈拉克斯米火車站附近的一座橋上望去,洗衣場像一個巨大的貧民窟,據說有800多個水池,可同時容納數千人同時洗衣,不像我在印度其它地方見到有很多女性在從事體力勞動,洗衣廠的工人是清一色的男性,在一排排水泥砌成的渾濁池子裡,這些工人用手,用木棒工作著。洗完後淺顏色的晾曬在繩子上,深顏色的有的就干脆就晾在屋頂上,旁邊還有像小山似的一包包還未洗過的衣物等。據說這裡的洗衣工人都是種姓比較低的,世代從事這項工作。可以想像,在夏天40度以上高溫的條件下,這裡的工作是何等的艱辛。據說很多餐廳、醫院和酒店都把要洗的東西送到這裡來洗。看到了這裡的衛生條件,想到我住過的酒店的床單、去過餐廳的台布可能是這個洗衣廠的傑作時候,不禁產生了一陣不舒服的感覺。



(孟買千人洗衣場)

面向大海的印度門Gateway of India,是孟買最著名的標志性建築。這是一座宏偉的拱門式建築,拱門上有四個錐形塔座,拱門上方四周還有一圈像鼻雕塑裝飾,這座建築是為紀念英皇喬治五世1911年在此登陸而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47年印度獨立時,最後一支英國殖民軍也是從此門撤離的。印度門對面就是曾多次出現在電影裡的“泰姬馬哈飯店”,這座飯店由一高一矮兩座漂亮的建築組成。是由印度最大的私人財團之一,塔塔集團的創始人於1903年所建。據說,當時看到英國人建的“華森飯店”掛著“印度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他一氣之下建了這座酒店,而且掛上了不許英國人進入的牌子。直到後來“華森飯店”倒閉後,他才摘掉了這塊牌子。泰姬馬哈飯店的建築揉和了伊斯蘭、波斯和維多利亞風格,雖然不統一但卻極其協調,加之建在海邊,顯得很有氣勢。印度門附近還有17世紀傑出的馬拉塔大君西瓦吉的雕像。



(孟買印度門和泰姬馬哈飯店)

耗時10年建成的維多利亞火車站Victoria Terminus已經在1996年改名為Chhatrapati Shivaji車站,Chhatrapati Shivaji是孟買當地馬拉塔民族18世紀時一個國王的名字,但是孟買人還是習慣叫它為維多利亞車站。這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築,並且融合了印度的傳統風格,整個建築裝飾著華麗而繁復的石雕,還有眾多起伏的園拱頂和多棱尖頂,主建築的園拱頂上有一尊雕像,據說是勝利女神的雕像。這座車站很雄偉,看起來很像一座大教堂。至今這座火車站還是孟買最繁忙的火車站。據說以後可能會變為博物館。我覺得這座100多年前建成的車站,最早建成時的規模一定遠遠超過了它的使用功能,在略顯殘舊的外形下我仍可感覺到它百年前的輝煌。印度的第一列火車就是從這裡發出的。這座車站已經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94年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上:維多利亞火車站,下左:市政廳,下右:孟買大學)

位於孟買西部Mahim Bay的哈吉阿裡清真寺Haji-Ali Dargah是孟買另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築,這個清真寺建在岸邊的一個小島上,與岸邊有一條幾百米長的長堤相連接,漲潮的時候潮水會淹沒長堤,這時白色的清真寺好像獨立漂浮在海中,景色十分獨特。所以這個清真寺只有在退潮的時候才可以接近。清真寺的洋蔥頭建築和獨立尖塔具有典型的穆斯林風格,清真寺裡安置著穆斯林聖人哈吉阿裡半圓形棺墓。棺墓放置在一個獨特的銀制托架上,上面覆蓋著錦花綢緞的紅綠色布帳。清真寺主建築的大理石柱子上鑲嵌著很多五彩的玻璃,上面用99種字體刻著穆斯林先知阿拉的名字。我們在清真寺裡見到數百名穆斯林信徒正在那裡叩頭祈禱,並親吻覆蓋棺墓的布帳。

傳說哈吉阿裡原來是個穆斯林富商,他放棄了他所有的財富去麥加朝聖。最後死在了去麥加的路上,他的屍體奇跡般的被海水衝回了孟買岸邊,也就是這個清真寺現在的位置,他的崇拜者就在這個地點修建了這個清真寺。

每逢周四和周五晚上,是這裡最熱鬧的時候,這是當地穆斯林的禱告時間。由於哈吉阿裡清真寺是孟買最著名的清真寺,而且據說到這裡禱告的人的願望從不落空,所以在周四周五的時候,每天起碼有超過4萬個穆斯林信徒會來到這個清真寺。可惜我們沒能看到這一幕最熱鬧的場景。孟買的每個景點都少不了無處不在的乞丐,要想到達清真寺,首先要接受長堤上排成兩列的乞丐和小販的夾道歡迎。在長堤上,左邊一排是買紀念品的小販攤檔,右邊則是以這裡為生的乞丐的天堂。由於來這裡禱告的信徒很多都都樂而好施,造成這裡的乞丐們的長期駐守。



(孟買哈吉阿裡清真寺)

孟買是一個對比強烈的城市,各種各樣完全不協調的東西混在一起,彙聚成一個難以捉摸的巨大和弦。這裡號稱實行初級的免費教育,但失學的孩子滿大街都是,而這裡高等教育水平和質量卻非常之好;上網的速度極其緩慢,但這裡的信息產業卻一枝獨秀讓世界驚奇;一個城市擁有偌大比例的營養不良的婦女和兒童,卻還實行著初級的全民公費醫療,在世界制藥行業穩占一席地位;孟買擁有印度大部分的高樓大廈,還有孟買人引以為豪的海濱大道和世界一流的高檔酒店,又有著破敗不堪肮髒無比的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孟買還是印度窮人和富人同時都是最多的城市。孟買可能是印度最包容的城市,號稱“人種和宗教博物館”。孟買是全印度宗教派別最多的城市,印度教、伊斯蘭教、嗜那教、錫克教、襖教、猶太教、佛教、基督教及天主教在這裡共存。各派教徒保持著自己的傳統,各自供奉自己的神。孟買作為商業中心,吸引了來自印度各地的移民,是印度種姓制度最不明顯的城市。在孟買的街頭能見到印度各地幾乎所有膚色的種族,聽到印度許多民族的語言。雅利安人的高鼻深目、達羅吡荼人的短小黝黑、錫克人的魁梧身材,在這裡都得到了展現。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國人,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能在這座異常龐大的都市找到自己位置。由於種姓制度已經長時間被宗教化,養成了印度人包容、天性樂觀與溫和的性格。在低種姓的窮人看來,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自己之所以成為窮人,是各自在前世的修行不同所致,因而必須在自己現在的位置上努力工作,轉世方可幸福。換個角度來說,印度人相信因果報應、業報輪回的宗教理念,害怕做了壞事會遭報應,因而只希望神保佑他們從苦海中解脫。這種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泯滅了印度人的進取意識,但卻形成了一種非常穩定的社會結構,很多印度人相信人生是不平等的,所以不容易產生嫉妒和怨恨。看起來,這裡的窮人不怎麼妒忌富人,也比較少有殺富濟貧的意識與觀念,事實上,印度歷史上也從來沒有發生過流血革命。孟買很多地方都在施工,著名的印度門附近也在整修中。以我的經驗,工地多的城市,經濟一般都比較蓬勃,我想孟買也不會例外。感覺上孟買人已經意識到基礎建設是保證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了,據說孟買市政府已經計劃投放巨資改造市政工程。估計再過10年20年,孟買的交通擁擠的情況可能就會得到改觀。印度與中國都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近代歷史上又都受過列強的欺負。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決定了他們不一定走同樣的道路。不爭的事實是,中國和印度是當今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第一和第二的國家。“你們通過出口,我們通過內需;你們硬件(基礎設施)較強,我們軟件(服務業)不錯。”這是一個印度銀行家的原話。我也衷心希望我們兩個文明古國都能夠殊途同歸,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走向繁榮。

一位美籍學者說過,有文化差異的地方最美麗。印度人與中國人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印度人相信輪回,崇尚再生的宗教意識,印度人生來就具有的樂觀、溫和與自信,印度各地由多種文明彙集而成的絢麗色彩,都使我對印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無論從哪個方面,我覺得印度都是值得我再去探索的國度之一。更多照片請見http://photo.***/photos/annnl/142633269/


精選遊記: 孟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