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金台觀

作者: 冰_人

導讀金台觀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區北部的陵原上,為寶雞道教三觀(金台、銀台、玉台)之首,南距火車站0.5公裡,始建於元末明初,為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修道處。《明史》卷299《張三豐傳》載:“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台觀。”金台觀建築總體布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 ...

金台觀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區北部的陵原上,為寶雞道教三觀(金台、銀台、玉台)之首,南距火車站0.5公裡,始建於元末明初,為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修道處。《明史》卷299《張三豐傳》載:“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台觀。”金台觀建築總體布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金台觀現存建築分中院和東、西偏院三部分。主要建築和古跡有玉皇閣、三清殿、呂祖殿、慈航殿、八卦亭、聖母洞、三豐洞、藥王洞、朝陽洞等。觀內有高台一座,登台可俯視全市。

在觀內,除了亭、閣、殿、洞外,古柏參天,生機盎然,傳為張三豐親手所植,距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觀內還存有珍貴的碑碣,張三豐為人們治病的“翻耳罐”等文物。它們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和觀賞價值。

建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金台觀古建築,後又將此建為寶雞市博物館,市博物館在此設周秦文化展和寶雞民間工藝品展,展出寶雞地區歷代出土的商、周、秦代銅器和鳳翔、千陽等10多個縣的民間工藝精品。

金台觀是寶雞標志性建築。歷史上金台觀不僅是一處著名道教活動場所,而且是一處旅游觀光之地。自建國以來,曾先後有劉少奇、彭德懷、習仲勛、黃鎮、杜義德、趙蒼壁、皮定鈞、呂劍人、袁偉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來此參觀過。今日的金台觀,隨著亭、閣、殿、洞的多次加固維修,雕梁畫棟,更為金碧輝煌。

觀內建築分三部份,中部有洞名為 修中洞,朝陽飛仙。中軸和偏東共建有三宮、三清、後稷和之帝八座大殿。西北部有八角形東華廳一座。觀門為玉皇閣二層樓閣。院內梅竹滿院,古槐參天。張三豐,是個游仙道人,相傳他於元朝末年來寶雞金台觀修煉,成道後到四川灌縣,青城山隱居,又來到武當山傳道,為當時的名道。

玉皇閣 紅牆綠瓦,朱楹雕欄,華拱飛檐,亭亭玉立,金碧輝煌,在朝霞、夕陽下,更顯得光流天際,巍峨壯觀,被譽“金閣流霞”,為寶雞的八景之一。它創建於明萬歷年間,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加以重修。座北朝南。東西12.4米,南北11.57米,為明二層實三層的樓閣式建築。一、三層皆有回廊環繞,前後有門可以穿過,登高遠眺。閣的山門左邊為“臥霞”,右邊為“雲棲”。閣前有一對石獅,仰首蹲坐,氣勢威武。兩廂鑄有旌旗方鬥,游龍飛鳳的鐵旗杆矗立閣前,氣勢無比雄偉。

三清大殿 位於觀內玉皇閣北面。創建於明代。座北朝南。東西10.7米,南北6.34米;面闊3間,進深1間。此殿有東西配殿,東為太子殿,座東朝西;西為靈宮殿,座西朝東。與玉皇閣形成了一個小天井。

祖師殿 位於玉皇閣以北靠東邊,為清代建築。座北朝南。東西9米,南北7.3米;面闊3間,進深1間。

玄帝殿 位於祖師殿以北。創建於明代。頂為清代風格。座北向南。東西10.6米,南北9.7米;面闊3間,進深2間。

太皇宮 位於玉皇閣北邊西部,民國時新建。座北向南東西9.39米,南北7.34米;面闊3間,進深1間。

東華亭 位於玉皇閣最北邊,清代建築。圓形,直徑9.11米。攢角屋頂,下設欄杆。

另外,還有聖母殿等。因整個建築群依地形先後增建而成,因而平面布局不夠規整。觀後有三疊崖,依崖鑿洞,洞口修雲檐門疊,洞內供奉各位神主。左邊依次為藥王、祖師、周公洞及三豐寓所,三豐練功場;右邊依次為白衣、姜螈、飛升、朝陽、釋迦等洞。二疊崖為關帝、財神、紫薇等洞。洞洞皆有塑像。


精選遊記: 寶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