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冬雪雪冬小大寒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即使訴諸文字的掙扎注定了徒勞無益,卻是唯一可以孤注一擲的依賴。 ——摘自攜程游記《戀戀桃花源》 天氣漸冷,偶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頓感溫馨,尤取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意境,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場風雪。可惜江南一帶近年少雪,更別提是閩南啦。就算閩北山區,偶爾下點霜,便會讓孩子們驚奇不已的。 第一次真正經歷風雪是在鄭州,� ...

即使訴諸文字的掙扎注定了徒勞無益,卻是唯一可以孤注一擲的依賴。

——摘自攜程游記《戀戀桃花源》

天氣漸冷,偶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頓感溫馨,尤取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意境,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場風雪。可惜江南一帶近年少雪,更別提是閩南啦。就算閩北山區,偶爾下點霜,便會讓孩子們驚奇不已的。

第一次真正經歷風雪是在鄭州,那是人生最寒冷的一個冬天。懷揣著一種“誇父逐日”的夢想,為了一份鄭重的承諾,把H一個人孤單地拋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城,奔波在中州冰冷的街道。傍晚,鋪天蓋地的鵝毛大雪不期而遇,幸好帶著笨重厚實的軍大衣,但單薄的牛仔褲,不防凍的運動鞋,是根本無法抵擋徹骨的寒風,即使裹足了兩雙襪子,多條衣褲,依然是冷嗖嗖的。尤為雪上加霜的,是踩到了薄雪覆蓋著的陰溝。街邊小店的大媽一見,立馬把我拉了進去,在熱氣熏熏的爐火旁烘干了鞋襪。一臉慈祥的大爺正吮著小酒,遞過來一杯祛寒,讓我真正明白了司空見慣了的“溫暖”和“熱情”。特別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那股子的力量一直促使著我,充滿信心地走下去……

若干年後,和阿豐在嘉興的南湖酒店過夜,早晨醒來又再次與雪相逢,不過已經停了,唯有地面、車上薄薄的雪層,印證了昨晚確實下雪。這也是豐的第一次“雪遇”,不管三七二十一,躺在雪白的草地上翻滾,還造了一尊似是而非的“雪人”。一會兒,艷陽之下就變成了一丸冰砣。打電話給在上海的H,那邊則不見一絲雪影。

“大雪”節氣那天,據說德化縣的九仙山下雪啦!許多人驅車趕往,見證了這一場百年不遇的奇觀。說真的,現在大家的條件好了,真想見識一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並非難事。但是想重溫一回冬天的節慶,除了千篇一律的冰雕節和滑雪外,大多是在家“貓冬”,特別是東北那旮旯。而傳統的節日則“鳳毛麟角”,名存實亡矣。

在閩南,立冬那天叫做“補冬”日,到了冬至這會又是吃湯圓的“冬至”節,全離不開一個“吃”字。一年到頭,大節小慶的實在是賊多。猛一看閩南人特好吃,實際上都是為了“祭祖”。冬至的“祭祀”是比較隆重的,規格略小“年兜”,因此又被稱之為過“小年”,也流傳了這麼一句俗語——“吃了冬至圓(丸)多一歲”。

【立冬話進補】

“補冬”是閩南一帶特有的節俗,在過去的農耕時代(即使是“改革開放”前),一直就是地瘠民貧,“勞苦大眾”在一年的春耕、夏種、秋收裡,往往“體能”消耗過大,平日裡又無法及時進行調養補充。到了冬藏的農閑季節,才“有時間、有能力、有閑心”來“進補”——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吃也得有空閑”。就是現在的“上班族”不也大多成了“快餐幫”,道理是相通的,有些東西說到底是沒有什麼“時代溝壑”的。

俗語講,“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一點都不過時。只是現代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們幾乎是天天在“進補”,這“補冬”之說,豈不是和如今時尚的“瘦身養顏”相悖,似乎到了沒有存在的必要。非也!非也!老人們常說,“立冬”節氣喝水都是補的。我們中醫也說過,“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我們再去看一看,一般家庭常見的冬令進補藥方,像“八珍”、“四臣”、“四物”以及“單方”等。以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術、茯苓、大棗、甘草配伍的為“八珍”;用蓮子、芡實、山藥(又名淮山,如在閩北麻沙鎮江壩村的中國淮山第一村的品質較好)、茯苓搭配的是“四臣”;以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配合的謂之“四物”;單方則如:人參、當歸、田七、杜仲、黨參等。其實在這些“補藥”裡,就有不少是瘦身減肥養顏的保健功效。譬如杜仲,有著利尿、通便的藥效,近來有研究表明,杜仲可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能量物質的消耗。所以有人稱其具有防衰老、降脂、瘦身的藥效;枸杞,在民間有延年益壽、健身抗老之說。科研結果表明,枸杞含有多種氨基酸、甜菜堿、胡蘿蔔素、漿黃素及許多維生素等,具有促進生長、降血糖、降血脂、調整神經活動、促進肝細胞新生、增強免疫等功能,有助於老年人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效果;芡實,又名雞頭米、水雞頭、雞頭苞等,含有大量蛋白質、鈣、磷、鐵、脂肪、澱粉、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B族維生素能燃燒脂肪,粗纖維有消脂通便的療效。中醫認為芡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胃經,《本草綱目》載:“芡實能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遺經、白濁、帶下。”;《神農本草經》說:“芡實補中,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遵生八箋》講:“取生芡實、肥嫩的金銀花莖葉、干藕各500克,在鍋內蒸熟,再曬干研粉。每次飯前服10克,用溫開水調服,有瘦身養顏的作用。”

這些驗方都是閩南人喜歡在“補冬”日,加在雞鴨魚肉、牛羊海鮮裡熬制的傳統的民間進補食療法,大家也可“對症下藥”,各取所需。同時也側面反應了我們老祖宗的一些東西是具有“高瞻遠矚”的,以及有“與時俱進”的一定生命力的。

附錄:一些閩南家常的“補冬藥膳食譜”:

肉蓯蓉粥:用肉蓯蓉30克,精羊肉100克,粳米50克,蔥、姜、鹽適量。將肉蓯蓉放

入砂鍋加水約200毫升,文火燒至100毫升,去渣存汁,再將羊肉切片投入砂鍋,加水200毫升,文火煮到羊肉熟爛後,才把淘淨的粳米下入熬成粥即可,撒入適量的調料起鍋。此粥據說能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等。

兔肉補虛湯:取兔肉120克,黨參20克,山藥30克,紅棗、枸杞若干,洗淨同入砂鍋,

加水適量,文火煮至兔肉熟透為止。此湯補氣養血,強身健體。

三元湯:取蓮子15克,紅棗10枚,桂圓肉12克。先將蓮子浸泡一小時左右,再將蓮

子和紅棗先下鍋,煮沸後加入桂圓肉,待質軟湯濃時摻入適量白糖。此湯溫補氣血,養心安神。

姜母鴨:以老姜和老母鴨為主要用料,文火熬制即成(具體配方收集不全)。具有滋陰

補血、可緩解頭暈失眠的功效。市區百源路的“建來發”姜母鴨,味道最醇正。

羊肉煲:以羊肉和老姜為主要用料(配方不全),砂鍋煨成。具有補虛益氣的功效,可

促進血液循環,專治手腳冰冷。但感冒期間避免食用。

藥燉排骨:以排骨和枸杞為主料(配方不全),合燉而成。具有改善筋骨及四肢酸痛等

症狀。

十全大補湯:主要材料為肉類,如排骨、禽類、魚類均可,配以香菇、人參、白術、芍

藥、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地黃(熟地)肉桂枝燉熟。此湯是補虛益氣,強身健體,特別是有手腳冰冷者效果較佳,但感冒、熱症、女子月經期、手術傷口未痊愈者,不宜食用。

【冬至說祭祖】

說起冬至,閩南人都知道是吃“糖丸”和祭祖的節日。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句“吃了冬至圓多一歲”的老話,據說這話的來歷有兩種版本:一是認為“冬節小年兜”,吃了“冬至丸”如過年一樣多長了一歲。其實“夏歷”新年是漢武帝之後,才逐步穩定下來的習俗。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歷,也是保留了傳統的“夏歷”,以“立春”為“氣首”。而“周歷”則是“子正”,以“冬至”為“氣首”。因為冬至日影最長,便於測算,在中國古代歷法中,無論是“子正”、“醜正”、還是“寅正”,一般計算都是習慣以“冬至”為起點來推算。故有“冬至一陽生”之說。因此“周歷”新年的冬至,一直被保留有“亞歲”的習慣。至今全國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就源於此。

在閩南“吃了冬至圓多一歲”俗語的另一種說法,相傳是明永樂年間,泉州的一位徐秀才含冤坐死牢,昭雪出獄後吃了“冬至丸”時發出的感嘆——有興趣者詳見傅孫義先生編著的《泉州俗語故事》。

不管是新年還是舊歲,只要是節日最高興的永遠是孩子們。無論是添一歲,抑或是減一壽,大人們永遠是最忙碌的主。節前“搓圓”、操辦的時候,一般會先煮一鍋來讓我們解解饞,奶奶邊煮還邊唱:丸子湯燒滾滾,中國抗日本。鬼子死了了,國人笑哈哈。以前還會捏些“小鬼子”下鍋的,現在大家都做些“雞母狗仔”來增添祭祀的喜慶。

我還記得,如果這一天上學遲到了,就會多了個被嘲笑的“口實”——被“糖丸”粘住!還別說,這小小的“糖丸”粘性確實不小、且威力無窮。出門在外的人,無論如何這一天注定要回家過節謁祖的!老人們常說這麼一句俗話:冬至不回無祖公,春節不返無某囝(妻、子)!

現在時代不同了,節慶的氣氛也淡了,但是家家戶戶還是要吃“湯元”的。不是買粉來自個搓,就是買現成的,很少有人再去買米排隊等著碾粉。祭祀也簡單地用幾碗“冬至圓”上供燒香,草草地敷衍了事。

要說“冬節”吃湯元也不是閩南獨有,以前在北方一般是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子,江浙這邊才吃湯圓和麻糍。其中蘇州人過節所吃的就是“冬至圓”,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無餡又小的為粉圓,即泉州人所說的“冬節丸”。吃法有“甜”、“鹹”兩種,以放糖的甜食居多,加些芋頭、地瓜、橘皮作料。也有加入面線、肉片、海蜊等作成的鹹食。飯後人們通常會特意地留下幾粒丸子,粘於門上和床邊,稱為敬門神與拜床母。

閩南人吃丸子的節日,一年共兩次,元宵吃“上元丸”(年初的“頭丸”)、冬至食“冬節丸”(年末的“尾丸”),寓意著頭尾都圓滿,一年到頭順順利利,團圓美滿!

祭敬先祖,一般是中午,供品用葷素五味和美味佳肴,如“三牲”、“五齋”、“六果”,雞鴨魚肉,“炊龜做粿”(糕點包子之類的),焚香點燭,燒金(紙錢,也稱冥幣)燃炮(鞭炮),儀式如除夕的家祭(在《閩南隨筆·過年啦》有介紹)。舊時的望族,還在這天敞開宗廟祠堂大門,舉行隆重的公祭典禮,這次與清明節的祭祖,合稱為閩南的“春冬二祭”。

供品當中,尤為“嫩餅菜”最具閩南特色,這是一種用“嫩餅皮”包裹著各色菜肴的“自助餐”式的“菜裹”(愛吃什麼菜,自個包的“大雜燴”),含有“包金包銀”的寓意。在泉州,一般在清明、端午也有置辦“嫩餅菜”的習慣。“嫩餅皮”以西街的最為正宗。

附錄:收集的一些冬至農諺

1、“吃冬節,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 ”(意思是說冬至後,可以“貓冬”;清明節後,接著干活);

2、“干冬節,濕節兜;濕冬節,干年兜”(冬至時分不下雨,春節期間肯定有雨);

3、“冬至百日六清明”(冬至106天後是清明,提醒人們不忘備耕);

4、“冬至在月頭,嚴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嚴寒正二月 ”;

5、“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蕭索”。

【腊月數九寒】

冬至過後,二寒飄然而至的日子,正是寒風凜冽的腊月。也是冬季裡最嚴寒的時節,舊時的閩南有“打狗也不出門”之說。那麼,整天呆在家裡的先人們自然是不會閑著,於是“挖空心思”地鼓搗出“腊八”節、“灶王”節來(閩南俗稱為“祀灶”、“送神”,在《閩南隨筆·過年啦》有述及,不再細表)。這樣,漫長的“農閑假期”也就不會太無聊啦,當然離過年的“除夕”也就不那麼遙遠了。

時至今日“腊八粥”的味道,已變成了罐裝的“八寶粥”了。這種從先秦起,在十二月初八(古人認為這天為“腊日”),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節慶,已經消失在了漫漫的歷史長河。我第一次知道“腊八”是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其實這也是一種源於遠古的“逐疫驅魔”的儺,或許就是“除夕”守歲的前身吧。

由此跨過,辭舊迎新!人生的寒冬也透過喧囂的鞭炮硝煙,春暖花開!

2007年12月22日(農歷冬至)修改成稿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