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南北行5----然烏湖、米堆冰川、地熱溫泉

作者: 無鎧甲的魚

導讀路線:然烏湖---米堆冰川---波密---排龍---林芝(八一鎮)美麗的然烏湖 准確地說,我們前一天是溯江而上,這江是帕隆藏布江,就在318國道旁邊,然烏湖是江水的源頭,湖水是雪山融化而來,我們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但明亮的月光把靜靜的湖水和周圍的雪山照亮著。湖水映著天空的顏色,湖邊是綠意婆娑的樹林,遠一點是黛色的森林,高處是白雪皚皚的雪山,這裡是攝影� ...

路線:然烏湖---米堆冰川---波密---排龍---林芝(八一鎮)美麗的然烏湖 准確地說,我們前一天是溯江而上,這江是帕隆藏布江,就在318國道旁邊,然烏湖是江水的源頭,湖水是雪山融化而來,我們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但明亮的月光把靜靜的湖水和周圍的雪山照亮著。湖水映著天空的顏色,湖邊是綠意婆娑的樹林,遠一點是黛色的森林,高處是白雪皚皚的雪山,這裡是攝影家的天堂,跟我們同住是一隊12人的攝影團隊,他們從成都集結過來,昨晚聽他們的領隊安排,明早6點半出發,先去上然烏湖,回來早飯後,出發去來古村,《國家地理》(西藏專輯)的封面就是來古冰川,我有些神往,但同伴們可能被高原反應折騰得提不起精神,我也只好作罷。(這是此行第一次“委屈”自己,後面陸續還有些,到了尼泊爾,我最終忍不住脫離團隊徒步三天。) 早晨九點,我們沿著318國道回頭往波密方向,路邊就是下然烏湖,太陽已經升起,日照金山是拍不到了,但是陽光,湖水,森林,雪山,只要你變換不同的角度它們就變幻著不同的色彩,黃褐色的山體襯著山頂的白雪倒映在水中,水面如鏡,而一轉身,碧藍的天空下潔白的雪山映在水裡時,湖面變成藍色,是藍色的天?還是藍色的水?結果不重要,重要是美景還是美景。但聽說要是陰雨天來,人們只能看到低垂的烏雲和混濁的湖水,美景蕩然無存,我們趕上了好天氣,美麗的然烏湖,確實是個好地方。 波密好風光---另類的西藏 離開了然烏,沿川藏線溯帕隆藏布而上,森林越走越密,峽谷越走越深,水流也越來越湍急。實際上,進入波密縣之後,就已跨入了西藏最大的林區了。這裡有相當長的公路是在原生林帶茂密的大樹林裡通過。雖然抬頭常常可以看見海拔5000米以上的一座座終年雪山,可眼前一片蔥綠,鳥語花香,分明已是陽春三月江南天。書上說,波密不用介紹景點,因為沿途都是風景,隨著山谷的開闊,碧藍色的江水肆意流淌,如網狀般散布在河谷中,這樣的河流後來在西藏的好多地方都看到,比如:林芝的八一河,拉薩的拉薩河,西藏是兩山之間必有水,哪怕山上寸草不生,水是一定會有的,是啊,有山必有雪,自然有雪必有水了。波密的美景不僅在於清澈的江水,也不只是水邊綠綠的草甸,這些在藏西藏北也能看到,波密的美在於它組合了碧藍的江水、綠茵的草甸、翠綠的農田、茂密的森林、突兀的雪山。 都說這裡的風光如同瑞士,號稱是“西藏的瑞士”,我沒去過瑞士,也不想拿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與什麼瑞士想比,有時走在濃密的森林裡,到會想起這是在浙江西部的大山裡,但西藏就是西藏,既不是瑞士也不是江南,憑什麼西藏只能給人以荒涼蒼茫的印像?這裡集中了好幾個《選美中國》裡最美的景點:第一名山----南迦巴瓦峰,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第一大瀑布群----藏布巴東瀑布群;第四大冰川-----米堆冰川;第五大森林-----波密崗鄉雲杉林。這麼集中的美景,全中國有幾處?大峽谷和瀑布群需要徒步,這輩子我是不可能了,但南峰、米堆冰川、雲杉林我們不是都看到了嗎? 米堆冰川----如情人般的冰川 《國家地理》是這麼介紹米堆冰川的,說它是海洋性的冰川,其特點就是遇到氣候異常如暖濕氣流加劇或氣溫突然升高,冰川融化及湧動加快,會造成泥石流等災害,因此把長江源頭的大陸性冰川比作母親的話,海洋性冰川就如同情人。我想文章的作者肯定是男性,他的意思是母親是任勞任怨的,可化作涓涓細流哺育兒女,而情人是喜怒無常的,又令人流連的。我不明白,為什麼不把前者對應地比作妻子呢?閑話少說,我們今天主要的去處就是中國最美的第四大冰川,那個情人般的米堆冰川,它曾在1988年發威,在短短幾小時內發生的泥石流把幾公裡外的318川藏線衝毀幾個月。 離開318國道不遠,拐上碎石路幾公裡,前面的路被擋了路障,過來一個矮個子,歪鼻斜眼的村民,跟司機說藏語,意思是讓我們買票,並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證明他收費的合法性,更主要的目的,是要我們花100元坐路障後面那輛破面包車進村,整個一個小刁民,我們表示要步行進去,而且誰知道後面是否還有再賣票的?因此,告之出來時再買票,我們說得合情合理,小子也不好說什麼,唉,還算是老實人啊,哪能算計過我們這些城裡人。 兩山之間夾峙的背陰處,有點冷,我們個個是抓絨衫加衝鋒衣,這裡的海拔依然是3000多,前行不遠,突然從遠處跑來兩個小男孩,大概我們是今天最早到的客人了,也是我們進藏後第一次近距離接近藏民,可惜,在路口只顧著與那刁民理論,別說糖果鉛筆,連水和食品都忘了拿,只好兩手空空地遺憾著給他們拍兩張照片。很快看見了米堆村,不知道是村名還是冰川名誰借誰的名。村子不大,村民到也熱情,給我們指著進山的路,沿途要經過一片亂柳林,林子的樹很奇怪,好像從土裡撥出來似的,都是在半腰處出土,樹頂很低,我突然想起這可能就是泥石流經過的痕跡,說明這片林子曾經被淹過。 親歷冰崩 翻過兩道山壟,眼前是厚厚實實的雪山,整個山體像一個圈椅,山體像椅背直直地垂下來,在部分垂直的界面上,冰雪發出晶瑩的藍色,像藍玉一樣,是冰川特有的藍色,我在雲南的明永冰川也見過。而椅座的位置是密密疊疊的雪,就像和面粉的時候,剛加水進去,面粉結成大塊的顆粒,這叫粒雪盆。冰雪擠擠挨挨地湧下來,一直插入近處的森林裡,這就是米堆冰川的特色,它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 山腳下是像礦石堆一樣的冰川終磧壟,石頭下面是厚厚的冰層,盡頭是冰川延伸下來的冰湖,湖的邊緣立著高高的冰崖(我起的名字),冰崖夾裹著冰磧灰但泛著特有的藍色,米堆冰川以這種戛然而止的方式終結,不斷融化的冰水,從湖的另一端汨汨地流出一條小河,湖面不大有很多浮冰,有點像南極洲的感覺,鋼拿石塊在水面上打水漂,我們制止他說,在這神聖的地方不能隨意。這時聽到轟隆隆的聲響,麗問:“什麼聲音?”鋼說:“可能是放山炮吧。”我說:“哪有什麼山炮?山那邊有雪崩吧。”大家心裡不免一陣緊張。陽光燦爛,周遭寂靜,一切都是那麼和諧,突然聽到“哢嚓、轟隆”的巨響,循聲望去,只見10余米高的冰崖突然斷裂,散落的冰塊砸向湖裡,湖水四濺騰起一陣水霧,等我們回過神舉起相機的時候,水面已經平靜,但是湖面上的薄冰迅速開裂,浮冰游過來堆集在湖的出口,湖水開始上漲,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冰川的躍動和泥石流,快跑!!大家掉頭往側面高處山坡上跑去,回頭看陳鋼還在原處觀察,麗大聲疾呼,聲音都變腔了,如果冰川大面積崩塌,泥石流就是這樣發生的。事後我們為自己的緊張過頭也覺得好笑,麗和娟還躺在湖邊石灘上美美地睡了一小時。 這一小時裡,我與鋼試圖再翻過眼前的這道終磧壟,也就是被冰川頂下來的大小不等像礦石似的石堆,冰川的力量可窺一斑,但是當你翻過一道,以為伸手就可以摸到冰雪時,前面又是一道稍高一點兒石壟,雪山越來越近,簡直近在咫尺,但它就是不讓你輕意靠近。我們沒有帶水和食品,山裡沒有信號,湖邊上那兩位無法聯系,腳下就踩著冰川,但我們不敢再探尋她的起點。“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南宋楊萬裡的詩是最貼切的寫照,所謂看山跑死馬,現在是體會到了。於是,權衡再三放棄“貪欲”返回,我沒有看到踩在腳下的冰川。西藏就是這樣,你能領略到他獨有的特色,但你永遠不能看到它的全部,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人們會有西藏情結的原因吧。 西藏地熱溫泉 重返波密時,已經下午三點半,急匆匆吃了午飯,就趕著上路了。西藏的地熱資源很豐富,在排龍附近有很多溫泉。行前我們曾帶了泳衣,很想好好感受一下在茂密的森林裡洗溫泉的感覺,加上今天進出米堆冰川步行四個小時,個個身困體乏,娟興奮地等著享受,野外的天然溫泉沒有任何標記,扎西好容易才找到個當地人帶路,車子停在路邊,那人指著山崖下說:“就在這下面。”啊!望著深深的峽谷和濤濤的江水,兩位女伴頓時沒了興趣,我總是想眼見為實,順著有人踩過的腳印踏階下去不過20米,就看見石頭壘砌的兩米見方的圓池,可能是修川藏公路時築路工人砌的,山崖上流下來的是熱呼呼的溫泉。堵住出水口,池裡的水就積蓄起來,泡澡是不可能了,泡泡累乏的腳和我尚未痊愈的膝蓋倒沒問題,呵呵,水溫剛好,熱氣從腳底傳上來,渾身的困乏跑得無影無蹤。崖底就是帕龍藏布江,湍急的江水奔騰而過,峽谷兩岸從山頂到山腳都是郁郁蔥蔥的密林,各種鳥兒在高鳴低吟地歡唱,不時地飛過天空,遠處突兀的雪山提醒我們身處高原之巔,假如不是時不我待,大家快要寬衣解帶了,時針指向七點半,穿鞋、上路、直奔林芝。 月光下的南迦巴瓦 快到林芝時,汽車再次爬上色季拉山。夜九點半了,皎潔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月光照亮了眼前的公路,顯襯出路邊黛色森林的寂靜,天空留著最後的深藍色,天際之處是白色的雪山群峰,不用說,那是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等山脈,我的內心深處再次湧起一陣激動,這是何等的運氣啊!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所有對南迦巴瓦的介紹說,它終年雲遮霧繞,難見真容,我們不僅領略了它白日的陽剛之氣,還欣賞到它在月光下的陰柔之美。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相機的曝光值調到最大,盡可能地保存這曠世美景,事實上最好的鏡頭是眼睛,否則我們也不用千裡迢迢尋它而來。晚上10點鐘才進入林芝,承蒙朋友訂好了酒店,很快便安頓下來,我補寫了第一天的游記,也是此行中唯一的一篇掛到網上時已經凌晨兩點了。


精選遊記: 林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