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和‘洋’朔

作者: superrain

導讀今天剛從桂林回來,其實不像從鳳凰回來時那樣很有記錄的願望,但還是寫點什麼吧。我把桂林只是作為一個中轉站,除了像鼻山,哪兒都沒去。我想天下的溶洞應該都是一樣的。不過米粉我很喜歡。 第二天,坐8:20的車去龍勝,再轉車去龍脊。桂北山區只種一季稻,所以每年5月份才灌水,農歷八月十五收割。這個季節,滿山遍野只是淡淡的草綠,但也很壯觀了。在那裡特� ...

今天剛從桂林回來,其實不像從鳳凰回來時那樣很有記錄的願望,但還是寫點什麼吧。我把桂林只是作為一個中轉站,除了像鼻山,哪兒都沒去。我想天下的溶洞應該都是一樣的。不過米粉我很喜歡。

第二天,坐8:20的車去龍勝,再轉車去龍脊。桂北山區只種一季稻,所以每年5月份才灌水,農歷八月十五收割。這個季節,滿山遍野只是淡淡的草綠,但也很壯觀了。在那裡特別能體會到土地對於農民的意義。與他們相比生活在平原地區的農民真的是很幸福了。但他們辛苦一年種出來的糧食也就夠自己用的,旅游的開發對於他們真的是福音。現在去龍脊玩的人已經挺多了,因為在桂林的旅游介紹中都會提及那裡,外國人也不少。我們在上山時,因為太餓了,就在一家沒掛牌的農家旅館吃飯,就是門口種了可芭蕉樹的,又貴又不好吃,筍是苦的,腊肉全是肥的,就蕨菜炒得還可以,也許是老板娘知道我們嫌她那裡地理位置太低,不在那兒住吧。我們住在網友們介紹的攬月閣,15元/人,正好前一天有一群美院的學生來寫生,三樓的房間都滿了,我們只好住二樓,土家的吊腳樓是用杉木建的,樓上的動靜樓下都一清二楚,吵是吵了點,也蠻有趣的。攬月閣生意好,所以服務上也有經驗一些,比如有計費的電話,龍脊至龍勝班車的時刻表,熱水器、洗衣機、大彩電、VCD、音響,菜的味道既不錯也實惠。老板娘和做飯的師傅都很熱情。我們看到舊版的龍勝旅游介紹,有一張照片是老板娘和宋祖英的合影,要不是別人告訴我,根本就認不出來,老板娘真是胖了許多。攬月閣的旁邊有家新的旅館正在裝修,位置更好,但也許會貴許多。

我們請了個壯族的大嫂帶路,她叫韋美珍,人很樸實熱情。晚上她還特意到攬月閣帶我們去她家喝打油茶。打油茶是糯米用油爆了,再用茶水泡,加鹽喝,我們是喝不慣,太油膩,味道也怪,但當地人很喜歡。更讓我們感動的是第二天她又來攬月閣,送了兩塊腊肉給我們,還說反正她要下山,可以幫我們把行李背下去。他們家的生活挺艱苦的,樓也很舊了,沒什麼家具,更別說電器了,唯一的一台黑白電視還壞了。哪裡的貧富分化都很嚴重,連這個小山村也是。攬月閣不算最富的,我們看到有一幢木樓蓋得特別特別大,還以為是村政府,結果是兩個兄弟蓋的,只住6口人,大概是做生意賺了錢。在中國,種田永遠都是生活在最底層。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網上把這位大嫂介紹給大家(她家裡還沒通電話,找她的話可以打她鄰居的電話0773-7582537),去龍脊的話,可以找她帶路,她也知道去大寨的路,據說那裡的梯田更壯觀,只是要走兩個多鐘頭才能到。我們因為計劃在陽朔多呆幾天,第二天就下山了,沒去大寨,都後悔死了,多在那兒呆兩天,還可以嘗嘗絕對的土雞呢。

去桂林前,在網上看的和聽朋友的介紹,都說陽朔很棒,感覺是個特別有情調、很浪漫的地方。到了那裡,真的很失望。西街的旅館還是不錯的,不貴,條件也不錯。酒吧也還好,但總的感覺不對勁,太商業了。兩邊的小店賣的都是到處可見的商品。在西街逛了一圈,我對自己說,這就是西街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太大了。陽朔的老外真的是很多,他們把那裡當成家了,以至於我們自己都找不到感覺了。不管到那裡玩,中國人絕對是少數。英語是陽朔的第一語言。在陽朔要不會英文真的是不好生存了。

我們在陽朔的那幾天,特別的熱,才四月初,氣溫都到30度了。天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游興。騎車去月亮山、大榕樹給曬個半死,風景也一般,而且半路上車胎破了,順便又領教了陽朔人的宰人和不負責任。後來學乖了,去遇龍橋就揀太陽快落的時候,包了兩三輪車,遇龍河的風光是很美,躺在竹排上,風輕輕的,很是愜意。而且也便宜,一個人10元,坐了來回。船工告訴我們從遇龍橋可以撐竹排到大榕樹,要4個鐘頭,180/排,坐兩個人,貴是貴了些,但我想沒有太陽的話,應該是不錯的選擇。陽朔的精華就是在山水間。

在陽朔,吃的方面印像最深的是加州旅館隔壁的串串香,我們每天肚子再飽,天再熱,也要去吃上好幾串,很便宜的,5毛一串,味道很好。還有就是西街口大排擋前買冰品的,綠豆爽很濃香,水果糖水也很解渴。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