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游西安(上):黃帝陵

作者: WXCTravel

導讀這次回國用了兩天半時間游西安。說浮光掠影,不僅是指時間短,而且回國前不知道是否有時間去,所以沒有仔細做功課;最主要是西安的文化積澱實在是太深厚了。陝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半坡遺址所揭示的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盛唐,北宋,這七千年時間,除了部分時間經濟,文化中心東移至同處黃河流域的洛陽,開封一帶,很長時間西安� ...

這次回國用了兩天半時間游西安。說浮光掠影,不僅是指時間短,而且回國前不知道是否有時間去,所以沒有仔細做功課;最主要是西安的文化積澱實在是太深厚了。陝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半坡遺址所揭示的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盛唐,北宋,這七千年時間,除了部分時間經濟,文化中心東移至同處黃河流域的洛陽,開封一帶,很長時間西安及其周圍地區都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彙聚了中華民族的精華,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我這次也是懷著朝聖的心情去游西安的。雖然游前沒有做足功課,游完西安後,趁熱瀏覽了不少關於西安的資料,這也算是先結婚後戀愛吧,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呵呵。

西安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景點眾多,大部分外地游客不可能面面俱到,難免有所取舍。主要景點包括:市內景點,如鐘樓,大雁塔,古城牆,碑林等;東線位於臨潼的秦始皇兵馬俑,華清池;西線的位於鹹陽境內的乾陵,茂陵,和昭陵以及位於寶雞境內的法門寺;北線的皇帝陵甚至延安。游覽這些景點需要三天至五天時間。

我是乘坐揚州開往成都的空調列車,半夜上車,早上六點到西安,有臥鋪可以在車上睡覺以節省時間,夢緒說過“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到無限的旅游事業上”。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出了西安站,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渾厚凝重的西安古城牆,當接站的表弟問想去什麼地方時,我毫不猶豫地說,這個城牆是要上去看看的。他說這些市內的景點明天可以游覽,他只有今天一天的時間開車陪著轉,兵馬俑是一定要去的,北線的皇帝陵和西線的法門寺只能取其一,我還是選擇了黃帝陵。本想著他可能會先帶我們去吃早點,車子卻上了西銅高速,直奔黃陵。

黃帝陵位於西安北的黃陵縣城附近,距離西安近二百公裡,隸屬延安,從皇陵再往前開兩個小時就到了延安,這次本來准備去延安的(那畢竟是一段歷史啊,再說風景也不錯),考慮到單程四個多小時,一天來回太緊張,只好作罷。後來從網站上看到,西安車站有開往北線的一日游專車,或者乘西安到黃陵,西安到延安的班車也可到達黃陵。

車子沿著西銅高速開不到一個小時看到銅城的標志,看過路遙《平凡的世界》的讀者對銅城一定不會陌生。小說下部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在銅城發生的,當時男主人公孫少平就是在銅城大牙灣煤礦挖煤,田曉霞在西安當記者,當時看小說的時候感覺兩個地方相距很遠,只是恐怕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否則兩個人可以經常見面的。只是像路遙這樣充滿感情的作家也沒有勇氣寫下去,畢竟一個是從農村出來的挖煤工,一個是省委書記的女兒,最後只能是狠心安排讓田曉霞被洪水衝走了。除了《平凡的世界》,另外一部非常喜歡的小說就是陳忠實的如史詩般的《白鹿原》,前者寫貧瘠的黃土高原,後者寫富饒的渭河平原,二者都展現了陝西深厚的文化積澱。

八點多種到了黃陵縣城,路邊都是擺攤兒賣早點的,攤主看見有人走過來,爭相提高叫賣聲,小孩兒哪見過這個陣勢,又害怕又覺得好玩兒,我覺得陝西軟軟的腔調很好聽:)。小籠包,胡辣湯,豆腐腦兒,涼皮,因為惦記著祭奠黃陵,十分鐘結束戰鬥。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帝的陵園,位於黃陵縣城沮水北岸的橋山上。黃帝陵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1)

zt《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五千年前出生在中華大地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時間是農歷的二月初二。從此,就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吉祥之說。黃土高原,坦蕩渾樸,博大雄沉,山豐土厚,土色呈黃。黃乃地之正色,像征著吉祥喜慶,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萬物之本,軒轅以土德稱王。故軒轅號曰黃帝。古文獻記載有三皇五帝,黃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後期,黃帝於亂世起兵,以德號召天下,戰敗炎帝於阪泉,代炎帝為天子,後又戰勝蚩尤於涿鹿之野,結束了遠古戰爭,統一了中華民族,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中華文明時代從此開始了。歷史上的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為黃帝後裔,所以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黃帝共有四個妃嬪;正妃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記•王帝本紀》中說:“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為螺祖,為黃帝正妃”。螺祖發明了種桑養蠶和抽絲,織絲為綢,縫綢做衣,後人稱她為“先蠶娘娘”, 黃陵縣城有螺祖養蠶遺址。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傳說:彤魚氏發明了烹調和筷子;方雷氏發明了梳子;嫫母發明了織機和盤線的木拐子,從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後人稱她為“先織娘娘”。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造了干支歷法,其樂官伶倫制作了樂器。據歷史文獻記載,黃帝有25個兒子,其中有12個兒子被他賜姓,有2個兒子從了他的姓,有9個?穎桓鞣庖還??頻鄣乃鎰域x錚?壇辛說畚唬?鷗哐羰希輝?锏阪芬駁昧頌煜攏?鷗咝潦希灰⒌凼腔頻鄣男?錚?吹凼腔頻鄣木糯?錚?撓砦?頻鄣?1代孫,殷湯為黃帝的17代孫,而周文王姬發為黃帝的19代孫,黃 帝後裔子孫相承有1520年。

拾階而上,古柏參天。橋山現有古柏81600棵,樹齡多在千年以上,是中國最的大的古柏群。鐫刻有紀念黃帝詩詞的石碑隨處可見,李白詩中“騎龍飛去大清塚”指的是相傳黃帝最後是乘黃龍歸去,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後,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橋山,起塚為陵。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後就安葬在橋山。

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雙” 四字,再後面便是黃帝陵。



(2)

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塚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書有“漢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巡游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築。這個高台相傳是跟隨漢武帝的十八萬將士每人一锨土築成的。但是這個高台高出陵塚很多,難道聰明如漢武帝者就沒有意識到不妥嗎?



(3)



(軒轅廟前廣場,依山傍水,這裡可謂山清水秀。)

黃帝手植柏。走進廟門,右側有一株古柏特別粗樹枝像虯龍在空中盤繞,一部分樹根露在地面上,葉子四季不衰,層層密密,像個巨大的綠傘,相傳為黃帝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樹旁有一碑樓,內嵌石碑一塊,上寫:“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圍三十一市尺,中圍十九市尺,上圍六市尺,為群柏之冠。相傳是軒轅黃帝手植,距今約有五千余年。諺雲:‘七樓八擤半,圪裡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 據說,不久前對此樹重測了一次,下圍已達到三十市尺(十米),有人說,此柏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株,稱為“柏樹之王”。

正式的祭祀儀式每年舉辦兩次,清明節是官方祭祀,“九九”重陽節是民間祭祀,據說是非常隆重。有人會說這都是搞宣傳,但是我覺得這總比搞“階級鬥爭”,批判“孔老二”有進步吧!



(5)

出了軒轅廟車子駛向西安東郊臨潼,那裡有秦始皇兵馬俑和華清池。車上想起魯迅先生當年留學日本時寫的那首著名《自題小像》

靈台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軒轅黃帝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早已成了我們海外華人心中故園的像征,雖然可能對旅游者來說,可看性不算高,但是我個人覺得不虛此行。

原文另有十張照片,要看請點擊:http://www.chuchairen.com/2007/09/wxc_12.html


精選遊記: 延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