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o新加坡聖誕自助游

作者: sogo

導讀來源:wegoout.net 我的新加坡情結始於大學時代,那會兒我給一個有多動症的小胖墩當英語家教,他媽媽剛從新加坡回來,興奮的給我看一大堆花園國家的照片,並對新加坡的整潔和美麗贊不絕口,從那兒以後我就一直對這個島國心懷憧憬。在認識Daniel 以後,我的願望一個接一個實現,其中也包括去新加坡。我對獅城的好印像共計有:美食、聖誕亮燈、綠化、發達的購物和娛樂 ...

來源:wegoout.net

我的新加坡情結始於大學時代,那會兒我給一個有多動症的小胖墩當英語家教,他媽媽剛從新加坡回來,興奮的給我看一大堆花園國家的照片,並對新加坡的整潔和美麗贊不絕口,從那兒以後我就一直對這個島國心懷憧憬。在認識Daniel 以後,我的願望一個接一個實現,其中也包括去新加坡。我對獅城的好印像共計有:美食、聖誕亮燈、綠化、發達的購物和娛樂設施、濃郁的藝術氣息……其實小地方只要用心去玩也有意思,不一定選擇十天游遍新馬泰。

新加坡面積接近700平方公裡,除了新加坡本島之外,還包含63個小島,而這些小島一部分是無人居住的。新加坡真的小,就比浦東大100平方公裡左右,大約相當於上海的十分之一。但正如的士司機所說:“辣椒很小,可是還很辣呢!”

* 新人的優越感和異乎尋常的自豪感

新人對自己的國家非常驕傲和自豪,而對中國的發展則所知甚少,好像以為我們還活在石器時代。“今天是冬至,我們在家都要吃湯圓。很方便,超市可以買到一包包,水燒開就可以下鍋煮。不像你們,要去菜場買面粉自己做,多麻煩。”暈!像家樂福、易初蓮花這樣的大超市早已在中國遍地開花,能買到速食有什麼了不起!現在能下廚揉面烤蛋糕、披薩,對咱們是一種生活情趣!可惜我即使宣講他也聽不懂我這種正宗普通話,這個廣東口音的司機只顧自說自話,大肆描述著新加坡人的幸福生活。看來哪兒的出租車司機都一樣,話癆!

新加坡的的士(他們叫“德士”)司機最愛對游客鼓吹的有:1. 曾經世界第一大、如今第三大的摩天輪Singapore Flyer

2. 兩年後將竣工迎客的賭場,這個賭場將是新加坡與香港競爭游客的重要籌碼。

我們後來遇到一個司機是上海通,他甚至知道湯臣一品的天價噱頭、還知道中國即將取消黃金周、並在中秋和端午節放假。真不容易。另一個司機則提到蘇州工業園區讓新人感覺很委屈。

新加坡的司機非常守規矩,轉彎的時候若碰到人行道綠燈,他會等斑馬線上的人都走干淨才繼續開。行人也都不緊不慢,因為知道車子會等。看到一輛貨車亂來,司機伸出手指指點點的批評說,“這個車,紅燈他也走!”在新加坡上了年紀的人素質也很高,看樣子他們的習慣養成不是一天兩天了,一輩子都這樣。司機好像新加坡政府的喉舌,對我們大加叮囑:“扔垃圾和煙頭都要罰200新幣,我一個親戚剛剛被逮到一次。在牛車水丟了一個煙頭,罰款200。”“還有,你們要等青紅燈(就是綠燈)才可以過馬路哦!”唉,搞得我們好像什麼規矩都不懂一樣。不過也難怪他們怕了中國人,回國在浦東機場,一個女人霸占了電梯傳送帶,身後一個老外打手勢請她靠右,以便其他人從左道通過。女人不屑的說:“外國人,港督!”次日更看到出租車拐彎時撞倒摩托,二話沒說便溜了。平時路上看到往車窗外扔垃圾和塑料袋的事件更是層出不窮。也許到了我們的下一代,這種丟臉的事情才會少一些吧。

* 出租車

新加坡出租車公司很多,計費相當復雜,起步價似乎是2.8新幣,晚上漲價。出租車不能隨叫隨停,需到專門的Taxi Stand 排隊候車。在商業街雖然需要大排長隊,但車源充足,等不了多久就能用車,挺方便的。而在僻靜的路段,按停靠點旁邊的“叫車”鈕,也能有車過來,後台大約有個調度中心。我們很快就發現司機普遍高齡,不過這些老頭子開起車來並不含糊。我們贊嘆說:“新加坡打車真方便,價錢又便宜。”司機笑道:“你們要是早一兩個星期過來,根本叫不到車!現在是剛漲價,很多人抗議不坐。抗議一陣子還不是要坐!哼。”

新加坡路上跑的以日本車為多,HONDA 和TOYOTA 差不多各據半壁江山。

* 美食廣場

“新加坡的東西真好吃!每頓都吃得好飽。”Daniel 贊道。要知道上回他去香港幾乎是逃回來的,因為“沒什麼可吃,淨是西餐。”新加坡是移民國家、像個火鍋一樣集合了東南亞各個種族,口味偏酸辣、濃重,正對Daniel 的味口。大排檔被政府集中起來安排在商場、公共設施的地下或樓上,干淨得倒像餐廳,食品賣相很好,看得人食指大動。泰國菜、越南菜、馬來風味、韓國日本料理……選擇多得挑花眼。(類似上海的大食代之類,但分布更密集、也更衛生。)難怪新加坡不少市民干脆家裡不開火,三餐都去美食廣場解決。(只是近來新加坡報紙議論說:物價飛漲,50元到超市簡直買不了什麼東西,所以一些德士司機的太太也重新下廚,給家人准備早餐和飯盒——省得不多也是省啊。“政府表示“這都是油價上漲引發的連鎖反應。”有市民說:“等小孩上大學了就到中國生活,那裡物價低。”他們太天真了,中國物價才不低呢。)

不過干淨的美食廣場10:30才營業,10:00以前都還在打掃衛生做准備,要吃早點只能另謀出路。我們找到酒店後面一條小街吃早點,衛生條件稍差,賣炒稞條、燒腊等食物,價格更加低廉,好像香港的大排擋。這裡打工的大陸妹不會講英文,連自己所在的街名都講不出,只是日復一日苦著臉切燒腊,也算是出了國了,但處境並沒有改善。聽說新加坡的學校普遍實行雙語教學,不會英文就什麼好工作都找不到!又聽說“新加坡人是非常講究文憑的,如果不是出身名校,即使有多年從業經驗也不認。”道聽途說,不知道真假。

新加坡物價並不貴,從美食廣場吃飯就可以看出。一人每頓大約6-10新幣(新幣和人民幣彙率大約5:1),10新幣是帶上水果或果汁的價格,所以和上海的午市商務餐價格差不多。食品以各類快餐為主,外加小火鍋。這裡可以大啖木瓜、菠蘿、獼猴桃,常見的梨和蘋果也格外甜和水分足。水果是切成一塊一塊整齊排隊備選,每塊大概0.5-1新幣,選好以後服務員會切成小塊裝盤,帶上竹簽遞給你,我原本以為她會裝袋給我自己想辦法呢!

* 尋訪肉骨茶未果,至今惦記

新加坡最正宗的美食,恐怕非肉骨茶莫屬。我們事先沒做功課,臨時報佛腳、根據旅游手冊專程跑到中國城寶塔街去吃黃美松肉骨茶,沒曾想寶塔街來回走了三趟,楞沒找到這家餐廳!後來對照門牌號找到店址,卻是一個洗腳妹在門口招攬生意。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回國後才查到店子搬家去了仰光路。後來去小印度,也沒遇到黃亞細肉骨茶餐廳,遺恨。這兩家老字號名氣都很響亮,分別由黃美松的子女經營,口味想必相近,都是清淡型外加胡椒味——但我又知道什麼呢,我都沒嘗過:( 而肉骨茶在普通的美食廣場根本不賣,未免太不照顧游客的趣味了吧!

* 人口密度大

新加坡的人口400多萬,其中77%是華人。除了摩納哥之外,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但據說政府還在大搞人才引進,希望向香港看齊,達到600萬。新加坡勞力短缺,聯合早報有一整頁招工信息,不過都是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種。除出租車司機外,服務生、清潔工也大都是老年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獅城的兩極分化,窮人到老還不能頤養天年的大有人在。)政府鼓勵生產,生三胎有津貼。所以滿街都是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一家三個寶寶是很普遍的現像。有次吃飯時坐在一大家子旁邊,一個小女孩,兩個小男孩,照例由一名菲佣看管。那個媽媽嗓門很大,“坐好!”(嗓門大估計是孩子多逼出來的。)之後媽媽就點餐去了。山中無老虎,兩個小猴在桌子上蹭來蹭去。這時旁邊的日本料理店的伙計拿腔作調的吆喝著招徠生意,“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小哥哥覺得有趣,大聲模仿,逗得小弟弟咯咯笑。菲佣連連叫他們噤聲、但沒人聽她的。重復學了幾聲後,小弟弟大聲說道:“Everyone keep quiet, freeze! Listen to me!”得到鄰桌們的注意後,他也怪腔調的模仿起來,那個伙計倒不好意思了,埋下頭、微笑著嘆氣。廚子也被吸引得探頭出來張望。小孩們一看受人注目,越發得意,叫得更大聲。直到我們用餐完畢,他們還在賣力的幫日本料理店拉生意。這幾個孩子會多種語言,真難想像他們的小腦瓜怎麼切換得過來。

* 語言,被上了一課。

新人從小英語教學,所以用英語思維沒問題,但口音很重、語速又快,不注意聽還以為他們在說福建話、廣東話,致使我嚴重聽力障礙,有時候還得Daniel 給我當翻譯,(他為此很是自豪)。所以外國人(無論歐美)到了新加坡也都得適應一段時間。英語是新加坡的書面語言,(所以雖然華人占多數,但上街很少看得到中文。)而官方語言則多種多樣,對華人就是華語、對印度人就是印度語,以此類推。英文在新加坡被本土化,除了發音怪異,詞彙上也雜糅了印度、馬來、福建話等方言的特色,形成了特有的Singlish, 官方站上有介紹。話說回來,聽到普通市民在大排檔用英文唇槍舌劍,讓我大受刺激,回家後發誓從此只看衛星電視、聽英文廣播,向新人看齊。

* 去烏節路過聖誕

行文至此才提到聖誕,足見獅城聖誕並沒有傳說中的精彩。

有傳言道“對於亞洲國家來說,能夠把聖誕節過得像模像樣的,差不多只有新加坡和香港了。”而新加坡旅游局為了和香港搶生意,設計出音樂劇、主題派對演出等精彩紛呈的節目,而烏節路亮燈更是其保留節目。其網站做得天花亂墜,“免費露天河馬巴士hippo bus 將帶您暢游燈海!”聽起來像個童話。但實際上,hippo bus不要說免費,就是斥重金也一票難求!何況24日晚全人類傾巢出動,烏節路上只剩吵鬧和喧嘩、汗味,根本寸步難移,哪裡能靠近巴士站半步!

好在我未蔔先知,23號提前去烏節路看燈。烏節路人潮湧動、火樹銀花。拍到些照片。

烏節路的燈由各商場和商家贊助,若要比賽,Paragon 門口的聖誕樹當拔頭籌,我認為。



* 聖誕大餐

聖誕夜人山人海,幸運的是,我們仍找到一方淨土享用聖誕大餐。循著旅游指南的指引,從烏節路彎進小巷,找到Wheelock Place 大廈。Simple Life 就藏在一家Fish Pot 店裡面,好似店中店。外面吃魚的人大排長龍,而SL則鬧中取靜。食物以印尼、泰國菜為主,也學西餐一道道擺上來,前菜、主食、配菜、甜品,吃飯的節奏一旦慢下來,便有些隆重,透著節日氣氛。不過東南亞美食也就是吃個新鮮勁,這頓飯給我印像最深的反倒是海南雞飯。在發源地很下裡巴人的海南雞飯,飄洋過海後變得清新可人。輔以三色蘸醬佐餐,十分對味。文華酒店的海南雞飯大約也不過如此。進餐時透過落地玻璃窗看到聖誕花車游行,煞是熱鬧。SL成為我們新加坡行當中一抹亮色。

* 聖淘沙

聖淘沙本不在計劃中,我聽說它不過是新人周末游泳燒烤的公園,我想我們曾經滄海的人,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吧!不過daniel卻認為每天逛街購物、看景點好無趣,本著對自然風光的無限熱愛,執意要我安排去聖淘沙玩一天。胳膊擰不過大腿,他想怎麼便怎樣吧。還好游覽後感覺——不虛此行:)

新人講“聖淘沙風光不是好,是真的好!尤其是花柏山到世貿中心這一段。”於是我們興衝衝打車到花柏山購買纜車來回票。有點掃興的是,纜車上秀麗風景沒看到,就看見幾個大坑,修建進行的如火如荼。後來看報紙得知島上將興建一間賭場和兩間酒店。統一漆成綠白兩色的水泥車在工地上整齊排列,挖掘機、起重機、打樁機,好像紅警中的場景。新加坡有兩處地方正在大興土木修超大型度假村,一在聖淘沙,二在市郊的濱海灣。

聖淘沙的自然風光就跟三亞差不多,拍出照片的感覺似曾相識,但人造景觀不少。在市區有DFS的熱氣球,升空10分鐘讓游客觀光;而在聖淘沙就有嘉士伯贊助搞的高塔,同理也是升空觀光,號稱:Maybe the best view in singapore. 誇張。

* 亞洲最南端

事後我問daniel對聖淘沙印像最深的地方,回答是:“亞洲最南端”。巴掌大一小塊陸地上修了兩座木樓,用吊橋與聖淘沙島連接,可以上樓休閑、聊天。新加坡人很善於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彈丸之地搞很多花樣,本來也許就是一片小島幾塊石頭,他建一個木平台,又蓋兩座樓,就成了觀海聽風的好去處。新人能最大化的挖掘一個地方的潛力,這是讓我印像最深刻的地方。daniel滿足的說,“三亞的‘天涯海角’我們也一起去過了,亞洲大陸最南端也一起到過了。”



* 魚尾獅像

聖淘沙的標志物:魚尾獅巨型雕塑,50米,足有10層樓高。當然這也是新加坡的像征。據說當年一個馬來王子經過新加坡島(那時還叫淡馬錫)時靈光乍現,說他看見了一個獅頭魚身的怪獸,金口玉言,該島有此得名——新加坡是馬來語中獅城的意思。



照片裡的藍色列車名叫Sentosa Express, 聖淘沙特快,daniel特想去坐坐看,可惜我早已急吼吼預訂了回程纜車,所以無緣體驗了。

* 新加坡萬像館

不過對我而言,聖淘沙最吸引人的地方卻是新加坡萬像館。10 新幣一張的門票,我本以為宰人,其實非常超值!這裡用蠟像重現新加坡的歷史,然而蠟像之外,又運用了大量多媒體技術,繪聲繪色,給人完整的視聽體驗。

萬像館以多媒體劇開場,反映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人建立"four winds"這樣的早期商貿公司。

sg19.jpg

英女王派出特使萊佛士爵士,與馬來王簽訂條約,新加坡由此打開大門,由小漁村而發展為今日的強國。新加坡將萊佛士尊為國父,如今的新加坡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與萊佛士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除了他的雕像,很多商廈、街道、學校、醫院都以萊佛士命名。(上海有個萊佛士廣場也是新加坡投資興建的。)所以在新加坡若以萊佛士商廈作為路標,八成會迷路。

圖見http://www.wegoout.net/sg6.htm

sg21.jpg

與“萊佛士”合影。

sg22.jpg

大量華人勞工在碼頭討生活

sg23.jpg

這個蠟像太逼真了,長得像我一個朋友,光線又暗,我真害怕他抬眼看我一眼!

sg24.jpg

蠟像館還詳細刻畫了當年的市井生活,例如這個小販。

sg25.jpg

理發店裡師傅在給嬰兒剃頭,店門口兒童在踢毽子。

sg26.jpg

路邊小吃攤

sg27.jpg

“華興洋服”西裝店

sg36.jpg

sg37.jpg

這個賣畫眉鳥的老爺爺和測字先生,都刻畫得很高明。人物加上布景、小道具和環境光線,當真惟妙惟肖。

sg38.jpg

"Ice Ball, 10分錢!"

* 民俗節日展

眼看參觀接近尾聲,牆上一幅卡通畫卻詼諧的注釋道:“Its not the end!”這時一個蠟像般的人突然站起來向我們走過來,做歡迎的姿勢,介紹說接下來將看到新加坡傳統節日的展覽。daniel 背過身感嘆道:“他竟是活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

sg29.jpg

中式婚禮,旁邊一個超恐怖的媒婆怪腔調的喊著:"I am the match maker!" 並且強調“我們可是按老規矩辦事的,新郎新娘婚前連面都沒見過。”

sg30.jpg

接下來是印度婚禮,新娘身穿紅色紗麗、披紅色紗巾,額頭上是新郎給點上的水滴狀朱砂。新郎新娘頸繞花環,端坐火盆前接受親友的祝賀。火盆代表火神見證婚禮。

sg31.jpg

印度蹈火舞,赤腳踩上火堆舞蹈一圈而不會被灼傷,很神秘。

前方敲鑼打鼓放鞭炮,是華人在慶祝新年了。新加坡種族多,無論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的節日,華人奉節一律都放假兩天,很公平。

sg32.jpg

准備年夜飯,吃小火鍋!

sg33.jpg

新娘出嫁前的梳頭禮儀,梳頭的大嬸經過嚴格挑選,是家族中幸福美滿,有福氣的女人。她一邊梳頭一邊說些祝福的話,據說可以帶來和諧幸福和多子多福。

sg34.jpg

兒子攜新婦給父母敬茶

sg35.jpg

做滿月酒

sg39.jpg

過中秋,吃月餅、看花燈。我們邊看邊感慨說,還是海外的華人珍視古老傳統。這些民俗在我們看來就如活化石一樣。

sg40.jpg

新加坡的四大口號:family, community, peace, harmony. 家庭、社區、和平、和諧。

從萬像館出來已是飢腸轆轆,旁邊的餐廳不知是壟斷還是怎麼,價格非常高。大概旅游區就這樣,要顧肚皮就顧不得錢包。

sg41.jpg

* 新加坡街景

繁華的市中心有很多英殖民時代的特色建築,包括最高法院、國會大廈、維多利亞劇院和政府大廈等,每天車來車往總要見面好幾次。

sg42.jpg

黑色的萊佛士雕塑如今守護著維多利亞劇院和音樂廳。

sg43.jpg

舊國會大廈建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現已改為藝術之家。我看牌子上寫有免費的魔術表演,就拉著daniel 進去占個好位子。到時間了,結果是場hip hop!一個馬來西亞的年輕歌手在做新歌發布會。

sg44.jpg

水陸兩棲的鴨子車

* 購物

新加坡給我們的感覺除了酒店便是各式商場。如果只有一天時間,又喜歡去名店Window Shopping,可以直奔烏節路的義安城、市區的DFS(品牌密集度快趕上香港的海灣城了)。我們起初跑去Suntec,結果那裡“一個mall連一個mall直連到天邊”,進去就迷路,且都是些年輕人喜歡的流行品牌,不推薦。

* 希腊雕塑繪畫展

sg45.jpg

我在巴黎時正逢五一鈴蘭節,盧浮宮放假;到了雅典,匆匆趕去拜訪古跡,又錯過博物館而留下許多遺憾,卻沒想到他們竟在新加坡等著我呢——街上的路牌廣告寫:Greek Masterpieces from the Louvre,希腊雕塑與繪畫經典由盧浮宮外借,來新加坡展出。去之前也不知道他們公眾假期是否閉館休息,到美術館才知道今天不但開放,還免門票,幸運。

看了展出才知道,希腊人本來是用青銅雕塑的,但在羅馬人占領時期這些雕像被掠走後裝飾羅馬的皇宮、花園甚至澡堂,用量巨大導致供不應求,所以公元前四、五世紀產生了大量大理石復制品,後來原版的青銅雕像毀於戰火,流傳至今的反倒都是大理石雕像了。經歷滄海桑田,當時的繪畫能保存至今的也只有陶瓶上的裝飾畫(vase painting)。希腊古典藝術的題材以宗教和希腊諸神為主,運動題材也多見,還有戲劇等流行藝術。

由於展出禁止拍照和攝像,插圖只能借用Singaporesights官方的版本,有兩頁:

http://www.singaporesights.com/art/art/greek-masterpieces-louvre

http://www.singaporesights.com/art/art/greek-masterpieces-louvre-2

-------------------------------------------------------

* 小印度和阿拉伯街

最後一天我提議去動物園和大猩猩共進早餐,晚上到夜間動物園看爬蟲。Daniel 沒興趣,“動物園有啥好看的?”那我說去Shopping, Daniel 搖搖頭,取出地圖圈出幾塊,“我們去牛車水、小印度和阿拉伯街感受異域風情。因為我們不太可能去印度和阿拉伯地區旅游,能看看縮影也不錯。”聽來似乎有道理,那就依他。

牛車水似乎是新一代移民落腳的地方,商場裡的商品檔次普遍不高,亂哄哄看來像批發市場。小商業街專做游客生意,堆滿了廉價商品。路邊有些港式茶餐廳,環境差,食物普通。前黃包車總站無緣見到,據說現在已是成龍的產業。

小印度街上人不多,好像商業比牛車水更欠發達。我們只去了印度興都廟。Daniel 進去觀光,我在門口站崗。來來往往許多印度人,前額點一粒朱砂,經過廟門時有的會簡短的祈禱一下。Daniel 出來時興高采烈,“攝像拍到光膀子的了!他還挺大方的呢,對著鏡頭打招呼。”看來印度信徒對游客早已見怪不怪,拍照攝像都沒關系。從錄像看廟裡香火很盛。當街有賣印度飛餅,我們本打算體驗一下,但見旁邊坐著幾個食客正在手抓咖喱,我們隨即打消了吃飛餅的念頭。

阿拉伯街嘛,仿佛一整條街都是地毯店。信步走進第二家,店老板熱情介紹說:這些地毯采用手工編織,一條小毯子都要編一個月!有背面的紋理為證,正面有絲光,順光和逆光時會變幻顏色。“來,試試這個手感!”於是Daniel 做主買了四條,用光了身上所有的新幣和美金。可惜不是阿拉伯飛毯,後來我們只能步行去附近的萊佛士醫院ATM 取錢,一路忍飢挨餓。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在異國,買東西絕對不要傾囊而出。這些地毯回國後,老媽擅自水洗了一條做試驗,結果光澤和手感都喪失殆盡,嚇得我後兩條干洗店都不敢送了,就那麼用。

* 超完美告別

回國的飛機上有電影點播,選中一部《超完美告別》,黑色幽默,結果連看兩遍。沒睡成覺。獅城之行劃下了完美的句號。

這個電影可以在土豆在線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I-asZKuGcE/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