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年港澳六日自由行--港澳歷史文化游

作者: 快樂的行走!

導讀2008年新年港澳六日自由行 港澳歷史文化游 行程設計:2007年12月31日兩人飛深圳,從羅湖過關至香港,在香港過新年,31日、元月1日、2日宿香港,3日晚到澳門,3日、4日宿澳門,5日下午過拱北關閘至珠海,從珠海乘機返北京。 行裝准備:一人一個背包,此行以港澳的歷史文化深度游為主,不以購物為目的. 行程安排:(實踐後,極為推薦) D1: 北京――深圳――羅湖過 ...

2008年新年港澳六日自由行

港澳歷史文化游

行程設計:2007年12月31日兩人飛深圳,從羅湖過關至香港,在香港過新年,31日、元月1日、2日宿香港,3日晚到澳門,3日、4日宿澳門,5日下午過拱北關閘至珠海,從珠海乘機返北京。

行裝准備:一人一個背包,此行以港澳的歷史文化深度游為主,不以購物為目的.

行程安排:(實踐後,極為推薦)

D1: 北京――深圳――羅湖過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賓館――尖沙咀――彌敦道――維多利亞海港焰火慶典

D2: 星光大道--灣仔紫荊廣場――賽馬會――賽馬博物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皇後像廣場――立法會――聖約翰大教堂――港督府――纜車――太平山頂――蠟像館――賓館

D3: 香港歷史博物館――海防博物館――賓館――半山扶梯――蘭桂坊――賓館

D4: 買手信――退房――三棟屋博物館――黃大仙――九龍寨城――中港城客運碼頭――澳門

D5:: 澳門本島徒步游:白天漫步澳門歷史城區,體味25項世界遺產――晚上澳門賭場一窺

D6:澳門回歸雕塑:盛世蓮花――海港觀音像――澳門旅游塔“達文西解碼展”――過拱北關閘――珠海機場返北京

行程費用:全程總計花費7050元兩人。

1、機票:2人共計2380

在網上訂了2007年12月31日飛深圳的特價機票2張(2*570已含機建燃油),2008-1-5日19:00珠海飛北京的特價機票2張(2*620已含機建燃油)

2、港澳住宿費:2850

香港龍堡國際賓館,550*3晚=1650(新年期間);澳門東望洋酒店,600(含早)*2晚=1200(新年期間),賓館都非常好。

3、交通費:730

香港八達通花費(地鐵、公交、電車、輪渡)280元,澳門主要是打車60澳幣左右。

北京出發到機場的士費120元*往返=240元,拱北到珠海場150元。

4、各類門票:因計劃到的景點有部分都為免費的,只有幾項是收費的:490

香港文化博物館10*2人;蠟像館的門票和山頂纜車的來回程票130元*2人;三棟屋博物館10*2人。

“大炮台”澳門博物館15*2人;澳門旅游塔“達文西解碼展”80*2人。、

5、餐費:五天總計約600元。

―――――――――――――――――――――――――――――――――――――――

心得:此行玩得非常的開心,充實,深入。內容豐富,花費合理,經濟但不小氣。比跟旅游團實在的多。所設計路線及游程安排,推薦參考哦!

行程記錄:

D1:北京――深圳――羅湖過關――地鐵――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賓館――尖沙咀――彌敦道――維多利亞海港焰火慶典

2007年12月31日早07:40我與老公兩人飛深圳,10:40到達深圳機場.乘機場大巴20元*2人至羅湖火車站准備過關,過關前在羅湖先吃了中飯,花了70元.過關後,就地購買了香港八達通卡150元港元/2人(裡面有50元的押金,退卡時會扣7元手續費)。一過關口,就有香港旅游局免費發放的香港地圖可拿,很方便!

――心得:八達通卡適用於香港的各類型的交通工具-地鐵\公交\中巴\電車等.對於在香港頻繁的乘坐公共交通的話,非常方便!這樣就必准備一些角\元的硬幣來投幣乘車了.我們在香港的交通都用八達通卡,很是方便.用八達通卡每次刷卡都有優惠的,但退卡時會收取7元/張的手續費,所以如果不是頻繁使用公共交通的話,就不合算了

第一站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過關後用八達通坐上地鐵,”大學站”下車,目的地:該站的香港中文大學內文物館.

大學就在地鐵站旁邊,很容易就錯過了.因為和國際上的大學一樣,它的校園是開放式的.出站後我還按在內地的思路去找圍牆和校門,結果沒找到,就在地鐵旁一個士多店打聽,正好一個女士在內購物,熱情地告訴我們,就從這個店旁的通道過去就是啦!當我們穿過這個通道時,驀然發覺眼前的一片設計很有致的景觀,綠草,紅花,依山高低的各式建築,剛才指點我們的女士也隨後而來了,原來她就是大學的教職工,依然很熱情的告訴我們這裡就是校區了,並指點我去乘坐校內環校班車(免費的).我們坐上了校車,也借機環游了一片中文大學的校園,真的很美.走在校內裡,那種氛圍與國內的大學完全的不同.來往的同學也呈現出與國內大學生完全不同的風采.

在文物館站下了車,它的旁邊就是圖書館,只是很遺撼,我們去的這天,適逢元旦閉館,元月2日才開放,結果沒能進入到文物館,不過也就勢乘校內校車在中文大學內四處游看了一遍,認為在這裡讀書很是不錯的.此處也是有收獲的!

――說明: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免費開放,館內收藏大量的珍貴的藏品,其中包括了中國幾千年的大量古籍文物,評價是很值得一看的.有機會還會去.

第二站 沙田 香港文化博物館

在大學站坐地鐵繼續前進,至沙田站下車,目的地,香港文化博物館.

在沙田站下車,順人流出站,即身處一大型購物城內(沙田新城市廣場),隨人流向右轉,右行,一直走,通過空中通道,到另一商城內再左轉,即可過人行天橋後,直行500米左右過橫過一馬路左轉即到,其實在人行天橋上就可以看到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建築了,是一仿古屋頂的建築,黃色琉璃的屋頂很顯眼的.

文化館的展出很是豐富,門票是10元/人.裡面有好幾個展廳.有香港文化歷史展\粵劇展\書畫展\香港時裝展等等12個展廳.在國內看了很多展出,這是第一次看外面的展出,感覺很是不一樣.科技的運用,聲光影景讓人覺得很精彩\生動\活潑.整個的展出也讓我體會到香港人對文化\歷史的認真的態度和重視.這個博物館的重點是香港的人文歷史的展現.讓我對香港有了感性的認識.同時在三樓還有著香港”音樂教父”之稱的羅文的展覽―――<羅文歌演藝藏品>

――在參觀過程中感受到香港人的熱情和香港普通工作人員的高素質.他們和善,敬業,認真,細心,最重要是讓人覺得很受尊重.雖然看展出的人不很多,但見不到國內常看到的:工作人員聚在一塊聊天談笑,客人過來咨詢時卻極不耐煩,極不和善,根本就不記得自己是在工作的情況.而香港人具有的社會公德意識,良好的職業素養,井然有序社會法秩,令人很贊,這種感受在其後幾天裡愈加深刻.

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裡居然呆了三、四個小時,還有好幾個展區沒有細致的看.因要到所訂的賓館確認,所以下午五點左右離開了.<注:香港的博物館一般一周有一天休館,每周都有免費開放日,當日完全免費開放給市民和游客,這裡好像是周三免費開放.相信這是香港當局注視文化教育,歷史傳承的體現>

第三站 尖沙咀,彌敦道,維多利亞灣新年焰火.

在沙田站繼續坐地鐵,到尖東站下車.所訂的賓館在柯士甸道,龍堡國際賓館.我們步行前往,所過街道就是最熱鬧和繁華的尖沙咀和彌敦道,感受到香港街頭節日濃郁氛圍.到了龍堡國際賓館,這裡值得大大誇一下,這個賓館真的很不錯,房間不算小哦,而且我們訂到的那個房間(2240)位置特別的棒,從窗看出就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海港和美麗的巨幅的華彩霓虹,很漂亮.房間的優勢到了夜裡更是得天獨厚啦.真是感謝幫我們訂房間的旅行社.吃完晚飯,我們就在攘攘的人群中,在彌敦道上鑽來鑽去了,街道上到處都是漂亮的彩燈.彌敦道也成步行街了.我們隨著人流向維多利亞海灣走去.因為海灣有香港新年焰火表演.最後我們在距海邊200米的地方終於一點也走不了,人越來越多,我們機智的決定返回房間去看新年焰火,那裡較高,應該會比在海灣看還要全面.事後證明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在酒店的房間裡我們看到了全景的全部的精彩的焰火表演,完全比在海灣陷在人海中要舒適的多,當晚的新聞報道,當時在尖沙咀維多利亞灣聚集了36萬人觀看新年焰火的燃放.

新年快樂!我們,在香港,告別了2007的最後一天,進入了2008年的嶄新第一天.

――龍堡國際賓館,真的很棒!房間不算小了,各種設施都齊全.因為我們節日那時去,所以房間比平時都要貴,550/標間/晚.但是不是節假日的話,能更便宜些.性價比較高,出行方便,推薦哦!

龍堡國際賓館在童軍大廈,在大廈的11層還有香港童軍總部及童軍文物展.在離開賓館時,我還去了一趟看了看(免費的),感覺挺有趣的.覺得童軍組織有些像國內的少先隊,性質不同而已。

D2:今天計劃:星光大道--渡輪――灣仔紫荊廣場――賽馬會――賽馬博物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公交――皇後像廣場――立法會――聖約翰大教堂――港督府――纜車――太平山頂――蠟像館――纜車――公交――天星碼頭――渡輪――公交――賓館

第一站:星光大道

早晨起來,九點左右出發,步行前往維多利亞海灣,那裡有星光大道和天星碼頭的渡輪,可以乘渡輪到對面的香港島。到了海灣,香港島對面的景致一攬無遺,自然對岸的香港會展中心(香港回歸儀式舉行地)和中環一帶的金融大廈也看到啦!我們在海邊暢想了一番,當然也不忘拍照啦。

令人感到贊嘆的是昨晚這海灣兩岸是幾十萬的群眾擠的水泄不通,可是今晨來到了一看,地面都干干淨淨,除了昨晚一些臨時設置的人群分流路障欄杆,以及一些拆除昨天的慶典設施工作人員正在工作,一點也看不出昨晚竟有36萬人聚集在這裡呢!

沿著海邊漫步,不知不覺中走到了星光大道,兩旁有一些免費的留言卡片,可以自己取了寫上新年的希望和祝願,掛到路旁的許願樹上,很有意思。我也留下了卡片,下次去還會不會在呢?星光大道上遍布了影星們的名字和手印。我們也看到了成龍和梅艷芳的名字,只是很遺撼的是梅艷芳沒能留下簽名和手印,如今“人已走只留芳“而已。

從星光大道向天星碼頭走去,准備坐渡輪到對岸的香港島,香港回歸時的紀念廣場-紫荊花廣場。香港的天星小輪自1898年起,已經在維多利亞灣裡運行了一百多年了,它所有的小輪都是以“星”命名的,如“晨星”“午星”。小輪本身也是香港的名勝哦!所有外國電影拍到香港,你注意看裡面可都有小輪的身影。它厚厚的甲板,有意思的可變換靠背方向的坐凳,讓人能體味到香港歷史。坐著它在維多利亞海灣裡行駛,看著兩岸的風光,真的很愜意,有人評價過說這裡“世界上最便宜的海港之旅”。

〈渡輪也可以使用八達通,我們這幾天在香港的出行基本上都是用的它,感覺很方便。〉

到了紫荊廣場自然是拍照留影,這是旅游團必到之地,我們見到了好幾拔的旅游團,導游搖著小旗,帶著下車拍照,不到一會又搖著小旗收兵回車。我們慶幸沒有參加旅游團,一點都不自由自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車上路上,還必進購物點。實際上在景點的時間真的很少。

第二站 香港賽馬會――賽馬博物館

離開了紫荊廣場,我們按圖索驥,向香港賽馬會進軍啦!

鄧小平同志不是說過:香港回歸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嗎。而且香港賽馬會的歷史和在世界賽馬界的地位都是屈指可數,據說它是世界賭馬投注額最高的地方。路上我們還走過了在我心裡著名的皇後大道東,羅大佑有只歌裡不是唱到“皇後大道東…”(盡管此皇後大道可不是彼皇後大道,那歌中所唱應是指台灣的)嘿嘿,不管它,好歹咱也到了“皇後大道”啦!在進軍途中稍事休息,在香港特色茶餐廳,用了午餐,人均40元。

到了賽馬會,很遺撼當天沒有賽馬,但可以買五元入場券入場看跑馬場大屏幕上正在實況播出的沙田賽馬會的比賽。我們就沒有進去了,在賽馬會外面照了相。本計劃參觀賽馬博物館(免費開放)但是當日元旦放假,所以沒能看到。我們發現原來節日出游也不太好,已經碰到有兩個博物館節日休息啦!很是遺撼,只有下次啦!

賽馬會附近有一個有名的回教公墓,我們也在門口看了一下,那還有一個四星級酒店,一面衝著公墓一面衝著跑馬場。不過也沒有什麼可怕的。都說墓地旁風水不好。可是香港賽馬會不是還那麼興旺發達嗎?公墓旁早已經是車水馬龍了,這是我在城市裡看到了第一個如此緊貼居民生活區的墓地,還有些新奇。後來到了澳門看到了這樣的舊墓區夾雜於市區的情況就更多了。

第三站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離開賽馬會我們向銅鑼灣出發了,目標維多利亞公園。維多利亞港都看了,這個與之同名的公園自然也在我們的計劃中啦!它是香港最大的廣場公園了,那裡有香港唯一的一個維多利亞女皇像哦!廣場旁還有香港中央圖書館,也是香港最大的圖書館。到了公園,有好多好多的菲佣在那裡聚集,她們三五成群,或說話,或野餐,或在做手工,或打牌,我們才想起來今天是元旦,想必是香港的菲佣都放假一天,所以都聚在一塊過節哩!很有意思,有些像國內的人才勞務市場景像哦,只是少了大包的行李。

路上我們還進了幾家高爾夫用品店看了看,發現那兒的高球用品的確比北京便宜的多了,看上了一個推竿的室內訓練毯,港幣三四百吧。但因為不方便攜帶,最後還是放棄購買。後來在珠海的拱北地下商城裡,發現那裡賣的更加便宜。後來我們還路過女人街,去看了看。

第四站 皇後像廣場――立法會

離開了維多利亞廣場,我們乘坐路邊的公交車前往皇後像廣場。〈自然用的是八達通,省了身上裝好些叮當的硬幣,香港的公交投幣不找零,而且大都都有零頭的,比如2元5毫〉皇後像廣場,得名於廣場中最早樹立的維多利亞皇後的雕像,但是二戰時期給日軍毀壞了。如今代替她的是一座和平紀念碑,用於悼念二戰陣亡將士。廣場並不大,但是同維多利亞廣場一樣有很多休新年假的菲佣聚集,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在小睡,有的在看帶來的DVD,還有的在跳舞,廣場一角還有一些人在搞演講,演講者是一個很年輕的菲律賓的女士,很有激情,也聽不懂她在講什麼。

我們在廣場上轉了轉,廣場的一角有一個展廳,上去看了看,好像在做一個什麼兒童動畫展。廣場的一邊就是有名的香港立法會了,這裡可是香港最高的立法機關哦,呵呵,這個地方可一定是要拍照的哦。陳方安生是不是就曾在這裡辦公呢!

到了香港時間很短,卻感受到香港是一個法制的社會,令行禁止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違法者罰款5000,到禁止隨地吐痰,紅燈停綠燈行,這些社會規範都被香港人井然依理的遵守著。讓你不由的感受到法制社會的安全,和法律的尊嚴。在廣場中有一個二戰紀念碑,四周有草坪,我看到有一個保持莊嚴肅穆請勿入內的告示牌。廣場上的人很多,大家有的坐在地上聊天嬉鬧,有的鋪了毯子在地上躺著,可是就這一片草坪沒有一個人入內躺坐。地上沒有一點垃圾,大家都自覺地把產生的垃圾放在袋子裡,准備離開時帶走。

在廣場上游蕩了一會兒也讓我感受到了,香港人包括在香港工作的菲佣公共意識之強烈。

廣場南側(立法會的後面)就矗立著香港三家最知名的銀行:彙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形成的香港的金融中心。世界幾大金融中心中,小小的香港居然就能躋身其中,讓人不得不欽佩香港人。著名英國建築設計師Noman Foster所設計的彙豐大廈,外形就像一個機器人,高178米,顯示它所處的高科技時代。據說整座建築耗資6.7億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大廈之一。中銀大廈由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貝律銘設計,1990年落成,高300多米,竹子外形意喻著“節節高”(貝律銘的另一名作:巴黎盧浮宮金字塔,我也期待著不久也能與之會面)。渣打銀行是香港歷史久遠的老銀行了,其風情自不用說,大家想像吧!

第五站 聖約翰大教堂――港督府

我們離開的皇後像廣場,向聖約翰大教堂出發。聖約翰大教堂俗稱大教堂,目前這裡是基督教聖公會港澳地區的主堂。始建於1847年,是香港最古老的維多利亞時期歌德式的建築之一,如今在正門的上方還保留著當所女皇的VR英文縮寫,南北兩面保留著當時兩任港督的盾徽。1941年至1945年日據時期,這裡曾被日軍作為總部。

大教堂附近就有香港有名的動植物園、、香港公園以及一個香港茶具博物館,這是世界是第一座以茶具為主題的博物館,只是由於我們行程安全較為緊湊,所以都沒有進去。告別了大教堂,我們就只奔港督府(香港禮賓府),它在一個小山崗上,因為地圖沒看好,走了一圈冤枉路,在它的身旁轉了兩圈,兩次從它旁邊的美國使館經過,我還拍了照呢。這裡的美國使館,感覺一點不像在北京使館區的,有重兵看護。我老公說在國外,使館都是這樣,當地國是不會派部隊守的,除了特殊時期。只有中國才會這樣,你看在北京的使館區,三步一警五步一哨的,要想接近使館先過了武警這一關。

終於上了小山崗,看到了港督府。在門口留影拍照。現在不對外開放,聽說以前港督管理時,每到府裡最美麗的景觀杜鵑花開季節,港督會專門開放一天給市民參觀。在下小山崗時,突然發現,我們一開始走的那條路線,幾乎都到了港督府的門前,結果我倆卻又掉頭繞了一個大圈,從港督府的側面繞上了小山崗。呵呵,真是笨啊!

從港督府下來,我們又第三次經過了美國使館。嗯,看來對它還挺有緣分的,下次是不是去美國旅行呢?我暗自嘀咕著。

第六站 纜車――太平山頂――蠟像館

從港督府下來,路對面就有一個小教堂,蘭白相間,很漂亮,但我們沒有過街,就遠遠的拍了照,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教堂。!下一站坐纜車上山頂啦!

順著路走下來不到五分鐘,就到纜車乘坐點啦!距美國使館相當的近,在街的斜對面。當我們看到有好多人聚集在那裡自覺有序的排隊,嚇了一跳,擔心什麼時候才能坐上纜車啊!觀察了一下,發現由於人們排行有序,隊伍前行的速度並不慢。於是趕緊排隊吧!跑到隊尾裡有人在發放單子,接過來,邊排隊邊看,發現這是山頂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單子,這可是我們今天計劃要參觀的一大景點哦!再留意一下,咦!單子上注明,如果在這兒買蠟像館的門票(正常票價是120/人)的話,不僅可以便宜20,還能不用排隊乘坐纜車,進入快行通道。呵,趕快讓老公排著隊,我跑去了解了一下,果真如此。賣票的地方與纜車售票處就在一起,不過是另一窗口,買了套票就可以直接從旁邊的入口檢票進入纜車等候區了,於是趕緊購了兩張套票(含蠟像館的門票和纜車的來回程票),130元/人。叫了老公從長長的隊伍中出來,直走快速通道,嗯,有些貴賓的感覺哦!等了幾分鐘,上行的纜車回來了。排隊上車,基本都有座位,有二三個人站著(估計那就是早先的三等站位了)。

這裡介紹一下香港的纜車,它和天星碼頭的天星小輪一樣,是代表和反映香港歷史的有名的傳統的古老的交通工具。1885年施工,1888年使用,服用已經超過一百年了。最初只是給西人使用的,後來在車後增設了少量的三等站位,給那些為西人打工的華人隨行而設。1908年到1949年,車頭的兩個座位指定給港督專用。山腳車站海拔28米,山頂車站396米。全線1.4公裡,中途設有四個站,全程8分鐘。

坐在纜車上果真是讓人有乘過山車的刺激,陡峭的山勢,盡管說明上說坡度最大的27度,但是在車上,最大坡度讓我們都覺得接近60度了。真讓人驚嘆,這車是如何能爬上坡頂的。全車人跟著一會兒驚呼,一會兒相互招呼爭看車外的美景。這古老的交通工具帶給人們歷史的遐想,使人禁不住贊嘆這纜車的設計者和建設者來。

對了,纜車的等候區還設置了纜車歷史博物館,在檢票進入候車區之後,觀看著旁邊櫥窗裡的纜車歷史及展出文物、古舊的制服。也是很有意思的。

為什麼選這個時間上山頂呢?當然是為了世界有名的香港夜景。太平山頂是最佳的眺望維多利亞港日落景色和世界有名的香港夜景,今天還是元旦新年,相信香港的夜景會更為迷人。這個時間安排,也是我老公特意設計的,你想啊!坐在古老的纜車上山,在山頂用著晚餐,眺望著山下太陽落下海平面,晚霞迷人,山下華燈初上,逐漸燈火輝煌。山影,海景,夕陽,都市的霓虹燈火。多麼的愜意浪漫啊!

到山頂啦,這就是山頂的凌霄閣。我們跑到觀景台看了看山下的香港,海港的日落。就到2樓的蠟像館去參觀啦!裡面很是不錯,館區布置的挺特別的。一進館就是有名的皮特夫婦,這是蠟像館第一對名人蠟像。也看到了劉德華的蠟像,把手貼在他的胸口,你還能感受到他的心在跳動喲!梅艷芳和張柏芝的蠟像我覺得是最不像的。其他的歷史人物,國外的,較早時期的領導人比如甘地、愛因斯坦感覺就很像真人,甚至你盯著他看久了,會有一種他會突然開口對你說話的感覺。較近期的名人包括一些國內的領導人,我們都覺得做的不太像真人了。蠟像館的確值得一游。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會去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去看看。

蠟像館出來了,我們就在山頂用晚餐。如何的浪漫,大家就去想像吧!呵呵!

〈小聲跟大家說:吃的是漢堡。〉

沒想到太陽一落山,山頂挺冷的,把我倆凍的不行。考慮到要凍感冒了,會影響以後幾天的行程,我們決定先下山回賓館加衣服。於是纜車站門口老老實實的排隊,大家都很自覺,盡管風大溫度低,有好些國外的游客甚至穿的短衣短褲,但是沒有一個人插隊。在講秩序的地方,大家都很溫文有禮。很快到了我們。坐上纜車下山啦!一到山下就暖和好多了。

後面的路線自然是奔回賓館:纜車――公交――天星碼頭――渡輪――公交――賓館

回賓館的途中,我們坐在公交還飽覽夜香港,最後老公還興致昂然地在天星碼頭立起三角架拍港島夜景,我則跑到碼頭的候船處找避風的地方去了。回賓館之前,我們還跑到賓館旁邊的廟街逛了逛。

――坐公交游夜香港,也是別有風味。小貼士:上山的話,記得一定穿厚一些。山上風大,較涼。

D3:今天計劃 香港歷史博物館――渡輪――灣仔――地鐵――海防博物館――電車――賓館――渡輪――半山電梯――蘭桂坊――渡輪――賓館

第一站香港歷史博物館

這是這次到香港的一個重點,因為只有了解香港的歷史,才能對香港有更深入的認識.吃了早飯,沿著清晨的街道向博物館走去.我們住的賓館旁邊就是九龍公園,還有廟街.街道上行人不多,空氣顯得很清新,由於是港口城市的原因,香港的幾乎沒有灰塵,路上很干淨,不像在北京空氣中都感覺飄浮著塵土.我們沿著柯士甸道,路過了尖沙咀警署\聖安德烈教堂,還有一個不知名的小教堂以及香港理工大學,不知覺中我倆走到了香港歷史博物館,它位於科學館道,它的旁邊就是香港科學館,只是因為我們今天行程安排較滿,所以沒有去參觀.今天是周三,正好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免費入館日(門票10元/人),因為它十點才開門,所以我倆趕緊留影拍照,早晨的陽光也正是時候,不是那麼熱烈.博物館門口已經等了七八位客人了.

十點鐘,博物館准時開館啦!我倆開始了今天的“香港歷史之旅”!博物館非常的大,在7000多平方的展館內,“香港故事”的展覽,從史前文明一直到香港回歸,展品非常的豐富,展區和展示方式設計也非常的精巧,高科技聲光電的運用也非常的到位,我們在館內看的目不暇接,猶如被帶入並穿梭在跨越了四億年的香港歷史光年旅行中.

博物館同時還在舉辦“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滬港銀行業發展 的展出,也是非常的精彩。

館內的工作人員給了我很好的印像,很有修養,對瀏覽的客人非常的友善和盡責.在我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據說現在還在使用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郵筒,向最後一個展廳的工作人員詢問時,她熱情地帶著我穿越了各個不同時代的展區,終於找到了它.

――如果你到香港旅游,有時間的話,香港歷史博物館應是你必到的一站.認識香港,了解香港從這裡開始!

第二站 渡輪――灣仔――地鐵――海防博物館

從歷史博物館出來之後,我們搭公交到了天星碼頭,坐渡輪到了灣仔,最後搭上地鐵直奔筲箕灣.今天的另一重點是”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它的海防在歷史一定是處於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這個博物館也列入了我們此行參觀的重點.

筲箕灣處於香港島東北角,因形似筲箕而得名.18世紀初曾有外國商船在這裡避風因此地無人居住要挨餓而稱”餓人灣”.1860年後設建碼頭,成為了良好的避風港,並形成村落.自明代開始這一直就是廣州府海防的前線重鎮了.因其臨鯉魚門海峽而成為控制維多利亞港東部入口的要塞,曾是英軍重要的軍事基地.如今這個昔日的炮台堡壘被辟為了香港海防歷史博物館.

從地鐵出口出來,我們沿著指引前行,還經過了天後宮,水產批發市場,最後到了博物館.這天周三,也正是海防博物館的免費開放日.博物館的正門展場上陳設的幾門大炮和軍車,有英軍的雪貂二型巡邏車和撒拉森二型裝甲運兵車.博物館處在一個山崖上,當我們入館後還需要乘坐電梯到4層左右的高度,走過一個棧橋,才算正式進到博物館所處的山崖上。橋上風景也很有特色,一側是筲箕灣的海景,另一側則是山峽風光。遠遠還能看到海峽對面的山崖是如今的中國海防營區。

我們先去看鯉魚門堡壘,它是筲箕灣炮台的核心建築,當所修築的地下兵營,總共有18間地下室,相互聯接。有營房、指揮所、炮彈裝配室和倉庫,廣場則為士兵的集散地。如今這些地下室作為香港海防歷史及文物的各個展廳向來賓展示。炮台的位置配裝了兩門“隱沒式”大炮,別看現在好像挺落後了。可是當年可是高科技的代表。還有世界上第一款魚雷的樣品雷。館內的二樓還正在舉辦“清朝八旗文物展”,文物都是從沈陽故宮借出的。沒想到在香港,卻能看到北國沈陽故宮的珍貴文物哦!真幸運!

炮台各個展室的展品的豐富和精彩,讓我倆在裡面逛到了閉館時間,卻還有博物館的一部分“古跡徑”等多處軍事遺跡沒能去看。

通過這幾天的博物館之旅,使我覺得香港這些博物館的設計和管理真的很讓人贊賞,從文物的選取、展廳的設計、展品展現和歷史講述方式、圖文和多媒體的配合,完全讓參觀者能生動活潑的、全方位的、多層次的,很深刻的對所呈現的歷史進行了解和認識。

――對博物館有興趣的朋友,向你推薦香港的各個博物館。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哦!它們能讓你對――這個躋身於亞洲四小龍之列的海港城市,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被稱為時代動感之都的香港――產生新的感覺,是勤勞奮進的香港人創造了它的輝煌。

第三站 電車――賓館

從香港海防博物館出來了,我們沿著來時的馬路向山下走,經過了一個清真堂,後來才知道這是巴色差會清真堂,建於1862年,是瑞士馬色差會教士來香港傳道所建成,1941年日占時期被日軍作為了憲兵司令部,當時四周圍一定是戒備森嚴,十裡無人。可是現在四周圍全是居民的住宅了。

接下來又走過了天後廟,最後到了筲箕灣東大街,這可是一條建於1860年的老街道了,我們在當地有名的牛腩館裡吃了晚餐,又在路邊的土雜士多店裡買了芒果干,老板說他的芒果干是附近挺有名的,絕對不加糖,全部自然熟。於是買了試過,果真是不錯。回到北京了,我老公還後悔沒在那裡多買些帶回來。真的很好吃的。推薦!!

東大街走到盡頭,就是筲箕灣電車總站,它自1904年開通以來,已經為香港市民服務了近百年了,於是我們搭上這古色古香的電車,經跑馬地、銅鑼灣回到灣仔坐渡輪回到尖沙咀的賓館小憩。搭電車途中我們還經過了香港殯儀館,就在鬧市街頭,它就是張國榮、梅艷芳最後送別之地,它的隔壁就是個很大的HOTEL,似乎生意還不錯。真奇怪,香港人不是很講風水嗎?昨天看到回民墓地,四周也是很密集的居民生活區,旁邊也是有一個四星級的HOTEL呢!

第四站 渡輪――半山扶梯――蘭桂坊――渡輪――賓館

回到賓館,休息到了九點,我們又出發了。搭上天星渡輪又回到香港島中環碼頭。現在計劃去哪兒呢?當然是體會一下香港的夜生活啦!

第一目標是半山人行自動扶梯,這是我很感興趣的一個地方,為什麼呢?因為首先是它的長度,它從中環街市上起,向上行,跨過了幾條主要的大道,過荷李活道再接些利街繼續上行,最後到干德道進入半山區。它把舊式房子與半山的高級住宅區連接起來,全長800多米,高低落差135米。創下了電動手扶梯的世界之最呢!一般到港的游客是不會到這裡來的。其次是據說這是一種貼近香港人生活的一種有趣的體驗呢。沿戶外扶梯而上經過繁華熱鬧的商業區,普通居民區,旁邊還有林立的各式小店,酒吧,咖啡屋,最後能到達豪華的半山高級別墅區。能讓我們體會到香港不同階層生活的不同面貌呢!

於是我倆從中環碼頭通過空中交通走廊一直找到了半山扶梯。(這裡值得贊的是,香港幾乎所有的大型建築物的二層都相交通,可以從這座大廈開始,不用下到地面上,就跨越幾條街道一直可以走到很遠處的另一建築裡。想必這也是香港人發展空中交通走廊,解決人車混行矛盾的辦法)。

乘上扶梯,我們逍遙上行,很有些扶搖上青天的感受哦!最後終於到了終點,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是,在終點處有兩株枝繁葉茂,華蓋如亭的榕樹,你如果向下看到它的根部生長地點,你會不由的贊嘆生命的頑強。那完全是在水泥與石塊砌成的牆壁上。它的根部已經形一張巨大的網,緊緊地抓在石壁上,並深深地扎了進去。來來往往的人群和喧囂的車流就在它的身下。人們似乎早已經熟視若無睹,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的力量,可是它依然堅韌地在生長著。直至某一天,人們才突然會發現:咦,什麼時候長出了這兩株巨大的樹了呢?看著這兩株樹,我不禁想起了有一首詩......

從半山向下而行,我們的第二目標是蘭桂坊,這是香港年輕人的夜生活的熱點。在各類有關港澳的報道、影視名星們的花邊新聞、香港影視劇中都能常看到蘭桂坊。在向山下走的途中我看到有一些很有風格的小樓往往有掛一個牌子,上面說明這是那位名人的故居。其中有一個小樓,看上去很典雅,門口有一籃鮮花,旁邊牌子注明:這是菲律賓的一位民族英雄居住過的地方。看樣子這個鮮花是時常都保持新鮮的,但是誰在這裡敬放的呢?

我們經過了荷李活道——香港的古董街,最後到了蘭桂坊,這是一條很短的酒吧街。兩旁的酒吧,各色人種都有,真有世界大彙聚的意思。順著街道向下而行,一路上還有不少打扮的光鮮靚麗的時尚男女向這兒陸續湧來,繼而消失在各個酒吧裡。真是燈綠酒綠啊!

最後當我們回到賓館時,已經過了午夜啦!還好,明天早上不用早起!

D4:今天計劃 購手信――退房――存包――地鐵――三棟屋博物館――地鐵――黃大仙――公交――九龍寨城――賓館――中港城客運碼頭――澳門

今天起床後,老公去辦事,我的任務則是購手信,於是走到彌敦道上亂逛,買了點東西,想著今天要退房,還得收拾東西,就趕緊回賓館了。收拾好背包,還有一些時間,我記起這棟大廈就是香港童子軍總部,11樓還有它的博物館呢,都在身邊了不去看看,不是太可惜了嗎?盡管老公還沒回來,我還是抓緊時間自己去參觀了一趟。最後按和老公的約定,退了房間,在大廳裡等他回來。再一起向今天預定的景點出發。

第一站 地鐵――三棟屋博物館

中午一點左右,老公才回來,然後我們把包寄存在賓館。向我們今天的第一站“三棟屋博物館”出發啦!(門票十元)

“三棟屋博物館”是香港典型的客家圍村。於十八世紀(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由陳姓族人興建成的。因為圍村的中軸設有三個廳,每廳屋頂承重的主樑稱為“棟”,故稱“三棟屋”。我們選定它為此行的一站,主要的原因是,那裡有幾塊香木,據說“香港”一名就是因這香木而來的。

三棟屋博物館不大,而且位處偏僻,一般游人是不會到那裡去的。我們在那裡看到了香木,還聞了聞館裡切下的木片,果真是香的哦!據介紹,過去,這種香木常被磨成粉出口,出口的需求量還很大,海港空氣中時常彌漫這這種幽幽的香味,“香港”之名由此而來。

告別了“三棟屋”我們又向下一站“黃大仙”出發了。

第二站 地鐵――黃大仙

坐上地鐵,我們直奔“黃大仙”,這個香港旅游團必到之地(免費開放)。它是香港香火最為興旺的道觀了。我們進去看了看,其中一個介紹說,觀裡的幾個建築是按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喻義來建的。全國的道觀廟宇都差不多,我們大致瀏覽了一下,就離開了。不過也算到此一游了吧!

第三站 公交――九龍寨城

此次香港旅游瀏覽的最後一站是“九龍寨城”,從“黃大仙”出來,我們搭了一個公交(香港的公交車況都比較好,基本都是二層的,載客量大)一直就坐到九龍寨城了(公園免費開放)

九龍寨城,一個曾經被港英管轄而又不屬於租借範圍的城寨。它最初是清朝作為兵營寨城所建成,撤防之後,因該處不包括在租借範圍之內,一度淪落為龍蛇混雜之地,三不管地帶。據說南海有名的海盜張保仔曾把此處作為大本營駐防。1987所中英政府協議將此地改為公園,1995年12月建成開放。其設計曾獲得國際園藝博覽會的優異獎。

目前整個公園占地31000平方米,四周圍有青磚城牆,設有東、巽、南、干、北和艮六門,城寨內盡量保留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同時又仿照明末清初的江南園林進行了營造,分設了8個景區。其中位於公園中央的衙門是唯存下來的完整建築,如今辟為了城寨歷史資料和文物展覽,另外還保存有南門古亦、石匾、護城河、古井等。附近居民經常在這裡休閑,我們還聽到有人在練唱粵劇呢?

寨城公園真不愧是獲得國際園藝博覽會優異獎的,果真是移步換景,曲徑通幽。只可惜我們還要趕搭過海輪渡到澳門去,所以也沒有太久的停留。出門搭車回賓館取行李了。在出彌敦道地鐵時,我們把八達通退了。

第四站 賓館――中港城客運碼頭――澳門

回到賓館取了行李,我們就向鄰近的中港城走去。那裡二樓是到澳門的客運碼頭,我們到了那裡已經17:15了,於是購買了18:30 的海輪票 0/人。因為我們購的是五點之後,所以按晚上的的票價算,比白天的每張票要貴元哩!

好啦!這次的香港之游就要在此告別了,感覺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很有收獲。我老公說,他到過好多次香港,沒有一次覺得香港有意思,除了外出公干,從來都是呆在酒店裡不出外。而這次香港之行,第一次深入地認識了香港,感受了香港。同時還感覺時間挺緊張,有些地方都沒能能安排上。香港人對歷史保存和文化的重視的態度還真讓人感受頗深。

晚上時到了澳門,從地圖上看,我們訂的東望洋酒店離碼頭並不太遠。〈在香港看圖的經驗,因為香港的占地面積並不大,所以它的地圖的比例尺不大,地圖上看的挺遠的地方,常常走十幾、二十幾分鐘就能走到了,同樣的比例看北京地圖可不行〉我們決定照著地圖走,還體味一下澳門。我們先走出碼頭,在附近的餐廳吃了晚飯。晚上我們也走的慢,還路過了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辦事處,澳門理工大學和耗資675萬元的葡萄牙藝術家賈華洛設計的,巨型的鋼鐵的街心建築雕塑“東方拱門”,它像征著中葡兩國文化的交彙點並且體現出的兩種文化的和諧統一。

我們所訂的東望洋酒店在東望洋山上,這是澳門本島上相對較大的兩座小山巒,一座叫媽閣山(西望洋山),一座叫松山(東望洋山),山巒之名完全是因為這兩座山分處於澳門本島的東西兩端。東望洋酒店就在山頂,旁邊就是澳門的一個著名景點“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聖堂及燈塔”和“松山市政公園”。後來我們發現,從香港乘船過來碼頭時,在碼頭有皇都酒店的免費交通車,這個酒店就在東望洋酒店附近,但沒有上前問可否搭順風車。有朋友不願意走路的,可以試搭這趟車,或打車。

晚上九點半左右到了酒店,灑店房間不錯,很干淨,設備交全狀況好,房間不算小,是600一晚(節假日期間),含早。<但不推薦在酒店吃早餐,服務態度極不好,每人只能在指定餐單上,點兩樣不超出25/人,上餐還極慢,不如到外面吃當地風味。>

―― 澳門的酒店前台提供很多相關澳門旅游的地圖、小冊子,對旅游者很有幫助。在到達澳門之前,我倆實際上對澳門的游程沒有明確的計劃。辦完入住手續後,在前台拿些各類的旅游指導冊,發現和香港一樣,除了澳門世界級的25項世界遺產的景點可以去瀏覽,還有很多的博物館可以去看,比較大型的就有16個之多,而且澳門旅游塔正在舉辦“天才達文西解碼展”及解開“蒙羅麗莎的秘密”,這個展覽在歐美非常哄動,開展期間有150萬人次參觀,這是第一次在亞洲展覽。

由於此行澳門只能停留2天,我們最後決定,第一天參觀澳門歷史城區為主,體味澳門歷史風情;第二天參觀在澳門正在舉辦的“天才達文西解碼展”及解開“蒙羅麗莎的秘室”,

下午到拱北關口,回到珠海乘機返京

D5:: 澳門本島徒步游:漫步澳門歷史城區,體味25項世界遺產――澳門賭場一窺

早晨用完早餐,我們開始今天的澳門之旅。

拿著在酒店取的澳門世界遺產的地圖,按圖索驥。我們今天要走遍地圖上標注的25個遺產景點,這些景點遍布於澳門歷史城區中,實際上整個澳門歷史城區就是一個大型的世界遺產景觀。

澳門的歷史城區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上的綜合體現。它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獨特反映,是中國歷史城市中極具特色的組合,於200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第一站“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聖堂及燈塔”

從酒店出來,我們開步向距酒店最近的“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聖堂及燈塔”出發。這三個景點,被稱為“松山三古跡“,其中“燈塔松濤”還是澳門八景之一呢!它們三個就在一塊,基本算是三位一體。

炮台建於1638年是當時防御外敵為觀察站的重要巡防基地。燈塔建於1865年,1911年重建,是葡萄牙人在中國沿海修建的最古老的一卒燈塔。燈塔高13米,可向澳門四周25海裡範圍內循環照射,近年來還在為航海人士導航。目前每逢台風來臨時都會掛出台風強度標志,附近的居民都可以看到。我們在一進門的大廳裡就看到了那些巨大各式各樣的國際通用的台風強度標志,造型還很有時尚感呢!我覺得如果把微縮了的標志掛在家裡一定是一種很特別的裝飾。燈塔旁的聖雪地殿教堂建成於1626年,是東望洋山上最古老的建築物。教堂設計是典型的17世紀葡萄牙教堂風格。而祭祀的是葡萄牙奉為護衛航海的神。<有意思的是,西望洋山上媽閣供奉的是中國漁民們奉為護衛航海保平安的媽祖女神。一中一西兩位神仙各司其職,共保平安。>

松山清晨的空氣清新,晨練的人們早就開始在小徑上漫跑了。走到燈塔處我們俯瞰到澳門的風光,遠處碼頭水天一色,跨海虹橋連接著澳門的本島和離島。葡京賭場像一片巨大的金色蕉葉,是澳門最醒目的建築。

從地圖上看,我們的這個標注為25號的景點:“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聖堂及燈塔”是距離歷史主城區最分離和最邊遠的一個景點了。

第二站 大炮台――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

從“東望洋炮台”下來,沿著街道,按指示牌我們向山下行,途中還經過了一個“西洋墳場”挺大的一個墳場,在十七、十八世紀應該主要是埋葬當時的西人和教士,墓園顯得古色古香,沒覺得讓人害怕,只讓人覺得時光的印跡,生命的無常。墳場中央位置還有一個聖彌額爾小堂,建成於1875年,是本澳保存的最好的古老建築物之一。墳場的四周圍都已經全是熱鬧和密集的居民區。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標注為24號的“基督教墳場”。後來停下來看圖時才發現位置不對,應該是“西洋墳場”。<我覺得這是香港和澳門的一個特色,就是早期所建的墳場目前都處在鬧市中。>

走在澳門舊時的小巷中,路口的指示牌也是做的很有特點,很配合街區的整體風格。澳門街道很窄,不時有摩托車和汽車從身邊呼嘯而過,聲音很大,特別是摩托車似乎都沒有裝消音設備。我倆很同情住在臨街的住家。走在路上,身邊時不時會開過載滿游客的旅游大巴,我以同情的眼光看著它們從我身邊開過,上面的游客哪裡能體味到在這歷史的城區裡漫步的風情呢!

“大炮台”和“大三巴”是兩隔壁,我們到了那裡,看到正是團隊游客到來的高峰,“大三巴”那裡人山人海,於是就先去了“大炮台”。

“大炮台”位於“大三巴”右側,又名聖保羅炮台、中央炮台。它猶如古歐洲的一座古城堡高踞在澳門市中心。它建於1617年,1626年竣工,原來是耶穌會“天主之母”神學院的修士宿舍,和祭天台城堡。後來被澳門的第一任總督改為了自己的官邸一直到1746年,大炮台一直是澳門當時政治、軍事及權力中心。以後,又改為兵營、彈藥庫、戰爭堡壘、軍人監獄、和避難所,一直是澳門的軍事要地,1966後,一度作為澳門氣像台,直到1998年才被辟為澳門博物館。“大炮台”也算是歷盡人事,閱人無數啦!

“大炮台“的澳門博物館樓高三層,但其中兩層建於大炮台的平台之下,只有最上一層由原氣像台的地面建築改建而成,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炮台原有的建築風格和地貌特征。票價15/人,整個博物館全面展示了澳門歷史和多元文化的交彙,展品豐富,展示方式多樣,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澳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以及數百年來歷史變遷,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共生。

――在香港和澳門的博物館之游中,我都感覺到他們對歷史的尊重,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博物館內部展覽的整體設計和展場布局配合都很到位,各部分展區的設計和展品的擺放中,都有著設計的元素,如何讓整個展覽有深度,有渲染力,有吸引力、有趣易懂是展覽設計者在追求的東西。物、圖、字、聲、光、影,傳統展示方式與現代高科技的技術的充分運用,把區間歷史的闡述,特色地域文化的展示做得非常精彩,整個展覽顯的那樣的生動,有感染力。

參觀完了“大炮台”澳門博物館,來到“大三巴“,這會兒旅游團隊少了好多,我們便抓緊時間拍照,游覽。

“大三巴”實際應該叫做“聖保羅教堂”。“三巴”是“聖保羅”的粵語音譯。澳門的像征“大三巴牌坊”實際上聖保羅教堂的石徹前壁遺跡。聖保羅教堂建於1602年,歷時35年,1637年才竣工。是當時耶穌會“天主之母”神學院(當時西方教會所辦的遠東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學)的一座教堂。1835年的一場火災毀了這座充滿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和東方建築特色的傑出建築物。如今在牌坊的身後和旁邊還有一些當時房間、走廊的地基遺跡。“三巴聖跡”被列為澳門八景之一。

在牌坊後面原聖保羅教堂遺址上,現在辟為了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裡面陳列了十六至十九世紀教會的珍藏,博物館的墓室裡還存放著昔日天主教殉道者日本教士的遺骸。墓室莊重肅穆,讓人不由得對這些殉道者產生不少懷思。〈很遺撼的是,進入博物館和墓室前有標示要求不得在內喧嘩,保持莊重肅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在自覺的遵守這個規定,給逝者尊重,同時也給自己尊重。可我在裡面碰上幾拔招朋喚友,嘻笑指點的游人,一聽口音都是中國大陸來的。其他的西方游客、韓國、日本游客,甚至於台灣人,在整個博物館和墓室都輕聲細語,同行的小孩子也格外安靜。當你聽到有喧嘩時,你總會發現這種聲音是中國人,而且有些人看上去還像是有些身份的參觀者,這一點真的讓人很沮喪!〉

“哪吒廟”就在“大三巴”的左側,不過是當地村民修築的很小的一個哪吒祠堂。但由於它建於1888年,後改建於1901年。也因其建築和裝飾材料以不同的虛實對比手法體現了輕巧別致的形像。被列為編號19的遺產景點。

在尋找“聖安多尼教堂”(編號22)時,我們還費了些周折。後來發現它實際上就在“白鴿巢廣場”前,廣場旁邊還有“東方基金會會址“(編號23)和“基督教墳場”(編號24)

“聖安多尼教堂”建於1608,1809被焚,1874再度被焚,1875年重修,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聖安多尼是天主教徒所奉的“婚姻主保“之神,故教堂被稱為“花王堂”,舊時澳人的婚禮多在這裡舉行,如今也是澳門人舉行婚禮的聖地。我們當然在這“花王堂”門前留影啦!

“東方基金會會址”是一座南歐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建於十八世紀中葉,曾是葡萄牙皇室貴族、澳門富豪俾利喇的行宮,上世紀60至80年代末曾辟為賈梅士博物館,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基督教墳場”建於1821年,就在“東方基金會會址旁”,是澳門第一所基督新教的墳場,墳場內有一所馬禮遜教堂很小,但卻是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傳教道所。如今墳場的四圍已經全是熱鬧的居民住宅區和街道了。墳場內除了葬有普通的教士、信徒,還有幾位對基督教在澳門傳播起了播種者作用的著名的傳道士。

第三站 盧家大屋――大堂(主教座堂)――玫瑰堂――仁慈堂大樓――議事亭前地――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

沿路返回“大三巴”所在的主路。從它廣場前方的大三巴街順勢而下,我們來到賣草地街,這是一個極小的街心廣場。四周有很多小吃店和手信店。

――我在大三巴前買了幾盒糕點作手信,結果發現在後面的徙步中很累人,應該在快回酒店時再購買手信,這種店在澳門挺多的。甚至過了拱北關閘,在珠海閘口的地下商場內實際上也有這些東西買,其實可以在那裡買的,這樣可以輕便很多了。

穿過賣草地街,我們先找到了盧家大屋(編號16),這是澳門著名的商人盧九家族的舊居,建於清光緒十五年,是用厚青磚建成的典型的中式大宅,由於建築精巧,保存完善,是晚清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粵中民居典範。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所大宅建的依然非常的時尚,實用。

順街而逛,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大堂(主教座堂)(編號15),其始建於1622年,初是一幢小型木造建築,後改建三合土建築,設計簡潔,但因其祭壇下掩埋著16和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為其帶來了無限榮光,故也稱為主教座堂,如今也是天主教澳門大主教所在地。

轉過“大堂”,找到了有名的“玫瑰堂”(編號17),“玫瑰堂”又稱“玫瑰聖母堂”,建於1587年,因初建是以樟木為材,故又叫作“板樟堂”,1828年重換上實心磚,屬於葡萄牙十七、十八世紀在東方流行的巴洛克建築物,淡黃色的外牆和綠色的百葉窗,顯得十分的典雅,溫馨,壯觀。<我們發現葡萄牙人特別喜歡淡黃色與綠色的搭配,在澳門看到的幾乎所有的教堂、老建築,都是以這兩種顏色出現的。顯得很明快而雅致,有時恍若在童話世界裡>

“玫瑰堂”除了教堂本身,最值得看的就是位於教堂鐘樓內的“聖物寶庫”這裡收藏了近300件宗教藝術品,講述了天主教在亞洲的發展歷史。一般旅游團隊是不到這裡來的,它每天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免費開放。

“玫瑰堂”前的道路和,兩旁的建築,完全保留了十七、十八世紀葡萄牙的建築風情,地上鋪著花磚,拼出了華麗的圖案,兩旁的建築仍是以淡黃與綠色搭配,顯出了濃郁的葡萄牙風情。向前行,就可以經過“仁慈堂大樓”(編號14),它是1569年由天主教澳門首任主教所建,具有古典主義風格,這裡負責慈善救濟工作故稱“仁慈堂”,曾設有育嬰室,孤兒院,老人院,還是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在它的側巷裡還有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入口處就有這位仁慈的主教半身塑像。

“議事亭前地”實際就在“仁慈堂”門口,是一個較大的具有南歐風情的廣場,地面上鋪設著花磚。這裡一直是澳門開埠以來的市中心,還有一個巨大的噴泉,不過由於聖誕和新年的到來,它已經被覆蓋並裝飾成了巨大的彩樹。

廣場的一側,馬路的對面是“民政總署大樓”(編號11)建於1811年,前身為市政廳,目前是圖書館。具有典型的葡萄牙建築風格。對了廣場旁邊還有一個古老的澳門郵局,我們還在那裡寄了明信片。三街會館(關帝廟)(編號13)就在廣場旁的小巷內,同哪吒廟一樣也是很小的廟宇,但是香火很旺哦!它最初的確是商人會談,議事的商會,後來其供奉的關帝香火日漸鼎盛起來,祭祀便成了它的主要功能。

第四站聖奧斯定教堂――何東圖書館大樓――崗頂前地――崗頂劇院――聖若瑟修院及聖堂――聖老楞佐教堂――鄭家大屋――亞婆井前地――港務局大樓――媽閣廟

我們向澳門歷史城區的西部繼續進發,“聖奧斯定教堂”(編號10)、“何東圖書館大樓”(編號9)、“崗頂前地”(編號7)、“聖若瑟修院及聖堂”(編號6)、“聖老楞佐教堂”(編號5)這幾處基本上都是鄰居,都圍繞在崗頂前地附近。只要走到崗頂,基本上就都可以順著看到這幾處景點了。

“聖奧斯定教堂”於1586年意大利天主教奧斯定教會興建,三年後歸葡萄牙人所有,1825年重修,是澳門首間以英語傳道的教堂。傳說該教堂的基督背十字架的雕像,曾被取到大堂去放置,但是第二天它就神奇地回到了聖奧斯定教堂的祭壇上了。

“何東圖書館大樓”香港富商何東爵士的別墅,逝世後,捐贈於澳門政府用作公設的圖書館,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

“崗頂前地”在古稱的磨盤小山上,就是一塊小型的街心廣場,很像縮小版的議事亭前地,只是沒有噴泉。“崗頂劇院”和“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就在它旁邊,

“聖老楞佐教堂”又稱“風信堂”。其建於16世紀中葉,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所在區域昔日是高尚住宅區。外觀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祭壇內供奉著聖老楞佐的神像,在經常航海的葡國人心中,他是庇祐平安、賜予風信之神。我們去的那天,教堂內還正在舉辦小型的十字架展覽。每位參觀者都可以得到一個十字架項鏈紀念品呢!

第五站 鄭家大屋――亞婆井前地――港務局大樓――媽閣廟

離開了教堂區域,我們尋找著“鄭家大屋”(編號4),後來發現它正在修葺中。於是我們又到了“亞婆井前地”(編號3),澳門人所說的“前地”其實就是前面的空地或小廣場之意。其實先前到“鄭家大屋”時就已經路過了。“亞婆井”葡文的意思就是“山泉”這裡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內港,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澳門葡人常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但現在這泉眼早已經干涸了。只留下了前地,供市民休息。

沿媽閣斜巷向繼續西行,不一會就可以看到路旁有一個很氣派的建築物,依舊是淡黃色與綠色相配搭,這就是澳門的“港務局大樓”(編號2)。1874年建成,原來是兵營,駐扎了由印度來澳門的警察的營地,可駐二百多名官兵。現在澳門港務局在這裡辦公。我們獲得允許,可以進入到大廳裡參觀和拍照,但不可以進入兩旁的辦公區域。大廳裡陳設著舊時港務方面的各類設施和工具,大廳中間放著的一個機器,看上去有些像小鋼炮似的,好像是過去用來滅火用的高壓水車。

今天的世界文化遺產的主要景點“媽祖閣”(編號1)終於在媽閣斜巷的盡頭出現了。它位於西望洋山下,剛才我們所看的教堂都位於西望洋山上呢。這裡供奉著中國漁民的護海航神“媽祖”,而“媽閣”的發音也就是如今澳門“MACAU”的葡文別稱,英文也這麼寫的。平時這裡香火鼎盛,澳門八景之一“媽閣紫煙”就是因為這裡始終煙霧繚繞而來的。

東望洋山上有一個葡人的航海守護神,西望洋山上有一個中國漁民的航海守護神,這一中一西兩位神仙,遙遙相對。東西方的文化在這裡共生共榮了。

站在“媽閣廟”門前的廣場上向山上看去,還能看到山上的“主教山教堂”的白色聖母像雕塑呢。廣場一側有一個“澳門海事博物館”因為我們來到這裡時已經下午五點了,快到它的閉館時間(17:30閉館)所以沒有進去參觀。這次在澳門,只能選重點的瀏覽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只能下次有機會再來探訪啦!

第六站葡萄牙駐澳門領事館――南灣湖――葡京賭場――賓館

離開了“媽閣廟”,我們今天的世界遺產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我們便去體會了一把“南灣漫步”。經過了葡萄牙領事館、前澳督府(澳門禮賓府),並從特區政府門前經過,觀看了“南灣湖夜色”,漫步在堤岸上,別有一番風情,其間還看到湖面上有一支龍舟隊在夜色中訓練呢,可能是在為未來的某次龍舟賽在做准備吧!

向東行,在南灣湖的盡頭便是澳門有名的“葡京賭場”了,“葡京賭場”分為新舊兩個,僅一路之隔,新賭場生意比舊賭場生意看上去要好很多。兩邊的霓虹燈都瘋狂地閃爍著,真是燈紅酒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們懷著“管中窺豹”的心理,到“新葡京賭場” 花了20塊澳幣小試了一下,當然是全都輸掉了。這裡的水太深了,不可下水!!!

最後,從“葡京賭場”步行回到酒店,今天這一天真的走了很多很多地方哦!休息!

D6:澳門回歸雕塑:盛世蓮花――外港觀音像――澳門旅游塔“達文西解碼展”――過拱北關閘――珠海機場返北京

第一站 澳門回歸雕塑:盛世蓮花――外港觀音像

早晨吃完早餐,我們退了房,把背包存好。今天的第一站直奔澳門回歸雕塑:盛世蓮花,香港回歸雕塑的“紫荊花”已經去看過了,澳門的應當去看一看。打了一個的士,花了12元錢,雕塑位於澳門旅游活動中心廣場上,“盛世蓮花”廣場的背後就是中國駐澳特派員辦事處。外港觀音像距“盛世蓮花”不遠,我們步行就過去了。此觀音像與別處所見風格很是不一樣,她面對著澳門本島,裙裾飄揚,呈現出了一種浪漫的氣度與風情。(個人觀點)。這也是澳門的代表哦!

第二站 澳門旅游塔“達文西解碼展”

9:30左右打車前往今天的重點澳門旅游塔“達文西解碼展”,車資32元。從澳門的本島東端來到了西端。

展覽會場內不能拍照,我們只能在門口留了影。我們想更深入地了解“達文西”還特地租用了一個語音解說器。看展出的人並不很多,可能因為這個展覽才開展吧,還有就是正是剛過了新年,當地人都返工上班了,而旅游團隊是不可能被安排到這裡來看耗費時間的這類展出的。

這次的展出,我們覺得非常的精彩。全方位,立體地展現了“達文西”這位百年難見的奇才,而且結合了一群達文西的專家花的十年的時間對達文西手稿的設計再現。二百多件展品中有三分之一是設計精妙的發明。特別是首次在亞洲展出的“蒙娜麗莎的秘密”珍貴的研究資料和影片,當中解構了“她的25個奧秘,可說是非常的精彩。我們倆在展區裡流連忘返,不舍離去。因為必須及時到拱北關口過關,到珠海的機場去搭19:00的飛機。最後我們離開展館時大約是下午13:30了。

返回賓館,取了存包。打車奔向了拱北關口。我們的澳門之旅要結束了。

關閘過的很順利,關閘地下商城超大,我們在裡面吃了中飯,與香港和澳門相比,還是內地的消費低,在內地吃同樣的東西,在港澳得近三倍左右的價格呢!還發現在這個商城裡買澳門的手信還方便些,下次就有經驗了。不必再早早買了,背著到處走,好累人的。

由於我們時間安排的比較寬松,所以在商城逛了大約一個小時,才離開。沒找到去機場的交通大巴的指示,我們打車去的機場(之前曾向一個在珠海呆過的朋友,了解機場有多遠的車程,好安排時間,他說半小時)後來發現這是我們到過的最遠的機場了,打車花了150元。因為當時有一段路在修整,還繞行了40裡左右。在機場問了服務人員,了解到在拱北關閘附近的一個大廈裡就有機場交通車搭乘站。

―――要到珠海機場的朋友,建議選搭機場班車。可在拱北地下商城購手信,東西很多,價格還可以。有機會的朋友,推薦“達文西解碼展”


(香港的由來——當年出口的香木)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