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歸去來兮

作者: clockphoto

導讀三河歸去來兮 成長時期的家鄉是在三河的近鄰,自然對三河的傳說有所耳聞。那時物質生活的匱乏,對旅游資源缺乏發掘的激情。人們更傾向於繁榮熱鬧,就像趕集一樣。幼年時便模糊聽到,李鴻章是從三河起家,亦或是聽錯了,全家最後逃到三河避難去了。三河,以字可辨,在那個以水運為交通中心的年代,它是發達的,由此衍生了許多故事。雖是近鄰,也未必就能先得月 ...

三河歸去來兮

成長時期的家鄉是在三河的近鄰,自然對三河的傳說有所耳聞。那時物質生活的匱乏,對旅游資源缺乏發掘的激情。人們更傾向於繁榮熱鬧,就像趕集一樣。幼年時便模糊聽到,李鴻章是從三河起家,亦或是聽錯了,全家最後逃到三河避難去了。三河,以字可辨,在那個以水運為交通中心的年代,它是發達的,由此衍生了許多故事。雖是近鄰,也未必就能先得月。三河道成了如烙印一般印在心中。回家鄉湊個空看看近鄰三河,也算是了卻心中一事吧。11月中旬的下午同朋友去三河,抵達時已5點多了。下車後做三輪車直奔核心景區,在英王路三縣橋旁的十字路口下車,前方左邊牆壁是一方巨型照壁,不知道是何遺物?背後一片荒草。照壁前的幾個食攤的油鍋旁乘著飽滿精巧、油亮酥香名聞遐邇的三河米餃。那是老父親最喜愛的,可惜他老人家已經嘗不到了。省立醫院商之都旁的小吃巷,也有家炸三河米餃,味道很好。還有就是合肥的三河酒家味道正。純正的三河米餃,應當是米粉做皮,餡裡有蝦糊、香菜、醬干丁和勻勾欠,下油鍋後,外皮金黃酥脆,內陷鮮嫩爽滑。過去的年代,都是很便宜的老百姓早點,現已登入大雅之堂。天逐漸暗了下來,信步漫游,有幾條古街,是用青條石板鋪成的路,已磨的很光滑發亮,街的兩旁,小瓦馬頭牆,還有大扇的朱漆木板門,灰灰的青磚,透著一股濃濃的陳舊的韻味。很像《閃閃的紅星》裡面街道劇照,只是少了頭上纏著白布的老頭在抽毛竹做成的鬥大的旱煙管。這是典型的徽派街坊式民居,前鋪後坊,當早晨鋪子的吱呀開門聲,定是此起彼伏,每天早晨都會演繹著這樣奏鳴曲。四處尋找網上推薦的百味園酒家,稀裡糊塗的走到古西街了,這條巷裡掛的都是那種日光型的節能燈,罩著的燈籠是方形,吊在門頭上,泛著白色幽幽的光。本身燈籠亮度不高,咱又帶個眼鏡,或許鏡片上又落了很多灰,看著整個一條街道霧蒙蒙的,若隱若現,兩旁的大門大多緊閉著,偶從巷內走出兩人都黑黑的。走在這條巷內,感覺怪怪的,朋友小心翼翼的說道:“像冥街”。越走越長,中間有家亮著大燈,裡面還有喲三喝四的聲音傳出來,門口的蒸籠熱氣騰騰,旁邊立著個大牌子——南苑飯店,下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土菜名,此時,肚子早已是飢腸轆轆了。朋友說進去坐得了,我說八怪也不願意進去,心裡嘀咕著沒好意思說出口:別把咱倆當人肉包子做餡了。再往前走,是一座小橋,遠處霓虹燈在閃爍,前面是大馬路,車來車往,右手邊的三河國際大酒店的燈飾耀眼。感覺我們是又回到了人間了。那就在回去放心的吃那家的土菜吧。門廳即是廚房,環境太差了。管他呢,土菜嗎就是吃他個土。蒸籠裡放著兩碗菜,那種碗是一字排開喝酒的大青碗,堆得滿滿的,早已聞到了菜的香味。一碗米粉排骨,一碗元寶酥鴨。就點元寶酥鴨吧,老早就聽說,它是三河的名菜。這碗菜28元,感覺不便宜,吃著吃著,這碗底露出了四個茶葉蛋(元寶),我靠--,一碗菜底放了四個雞蛋,上面堆了多少肉星可享而知了。真沒有想到,到三河的第一頓飯,一下子就找到了被宰的感覺。請記住——古西街中間的南苑飯店。走出古西街,華燈初放,三河的夜景布置不美。重新來到渚園的小小得月樓酒家,幾乎客滿。點了汪丫魚燒豆腐,這是道三河典型菜肴,汪丫魚是長江中下游流域裡一種特有的無鱗魚,背部深黑色,腹部草黃色帶斑點,頭部兩側有硬刺骨帶須。肉質細嫩鮮美,比泥鰍肉質還要細,吃其肉,幾乎可以用吮吸來比喻。可惜的是大廚醋放帶太多亦或是豆腐已經變質發酸,使這道美味佳肴大大折扣。還上了一道店老板推薦的野菜餅,做法與合肥店三河酒家油炸菜餅類似。菜泥做的餅經油炸後,撒上面包粉,比較爽口。要了二杯米酒,一杯5元,三河的封缸米酒可是很有名的。不勝酒力的我,禁不住喝了一大杯,“喝多沒感覺,出門頭叫暈”,綿軟米酒有後勁!米酒就是太甜了有些膩口,要不然還能喝點。朋友嗜酒,回程時是毫不猶豫的拎了二罐。吃過晚飯,四處游蕩,街人寥寥無幾,有些冷清。再次走到當初下三輪車的十字路口(三縣橋旁的英王路口),一推車攤上熱氣吞吞,問之元宵,才吃過飯的肚子,饞蟲發作。一元一碗,一只塑料小碗裡乘著十個很小也很圓,比桂圓核略大點的湯圓。茗了口湯不甜,用勺舀起一個湯圓,放唇齒間輕輕的咬了一口,一股濃濃的、甜甜的,帶著純正芝麻餡的香味流入舌尖。就這一口,我就知道我遇到了上等的湯圓,立刻對同伴大呼不錯。味道好的湯圓,一定得是用料新鮮,作法一定得是手藝精細。這麼小的湯圓還得塞餡,純手工不容易啊!孔子曰:食不厭燴嗎。與合肥大東門菜市口的湯圓有得一比。可惜剛吃飽的肚子,撐不了第二碗,帶著足足的滿意、沉甸甸的肚子、微醺的酒意、還有一絲涼涼的寒意,這時,最歉意的莫過於泡個熱水澡了。下到浴池裡,還覺得肚子墜的不舒服。第二天早晨,自然醒來已是麗陽高照,出門直奔萬年台。萬年台入口旁的一家早餐店,米餃不錯,要了兩份,喝了兩碗粥,身子暖暖的又有勁了。萬年台,就是唱戲的大台。戲台面西背東,觀眾面向東看,白天的演出,觀眾要手搭涼棚防陽光刺眼觀看在暗處的戲台。不知道,古人這樣的設計是否有什麼科學道理?亦或是今人只是做個仿古的樣式。萬年台是三河的標志景點之一,但是現代仿古的建築。三河的主要風景還是集中在萬年台——鵲渚橋——三縣橋——望月橋——人民橋一帶。萬年台的右側是鵲渚橋,是座廊橋,仿古建築。羨慕那些老人,安然悠閑的斜靠在廊橋上的椅上,輕輕地茗著茶聊著天,看著那些行人魚貫而過的背影,享受著早晨暖暖的陽光。靜靜的水面上如鏡面一般,停泊著漂亮的畫舫,感覺像是在畫中。過橋直行,是幾條古街,街不寬,長長的巷子,一色的青石板路,已被踩磨的光光的了,兩旁是緊挨著的一家一家商鋪或住家。早晨人不多,有穿高跟鞋的女子從巷裡向外走,噔、噔、噔……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寧靜的巷裡,清脆響亮,那聲音仿佛是一股清涼的夾帶著盈態婀娜體香的氣息從耳旁輕輕掠過,讓人怦然心動。左手是古南巷,巷裡涼曬著很多鹹貨,那可是安徽人冬天最愛的當家下飯菜。這條街民居保存的較為完好,還有過去的土坯手印磚的痕跡,這在江南也很少見到。百味園餐廳就在這條巷裡。右手是古北街,條旗飄展,一溜子與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用品擺設,一直通到望月橋旁的望月閣。望月閣是現代仿古建築,要門票沒有上去。重回向西,又是一條長長的巷子(名字記不得了),巷內有許多紀念品擺設。返回鵲渚橋向東,經過仿古的太平天國城牆,進入一條居民巷(好像叫古碼頭),巷內兩旁的土菜館飯店林立,要不是急於趕路回家,午餐可能就在這裡解決了。感覺有些類似過去碼頭巷,估計應該是過去早期的城外巷子。總評:省城合肥城外不遠的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古鎮(網上搜索到的地圖極不完善,很多小巷沒有標出,恰恰是古鎮的精華,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用腳去踩)。較有特色的風味菜肴,有較多的人文和歷史遺跡的景點。進出交通發達,游覽時間占用不多。可辟為寫生基地,如果成了寫生基地,哈哈,那旅游業可就真的發達了。記得要品嘗一下土菜——本地原料,調料較少,講究原物的自然本味,味重(鹹),油多,色深,爛熟入味。2007年11月草2008年2月修



(現代徽派與橋河)



(椮槮的冥街)



(如鏡面的河與畫舫)



(幽靜的長巷 )



(柴米油鹽醬醋茶 )


精選遊記: 合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