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啼笑皆非的夏蓋山

作者: 靈石

導讀令人啼笑皆非的夏蓋山 清明節,由我開車,兄弟姐妹等一行回老家掃墓。老家在浙江余姚,為浙東魚米之鄉。余姚山明水秀,人傑地靈,是近幾年興起的旅游熱點地區之一。如余姚的楊梅,遐邇盛譽。余姚的四明山,是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余姚的河姆渡遺址,證明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被譽為“七千年前的文化寶庫”。 因為每年清明節,我們都要回老家掃墓� ...

令人啼笑皆非的夏蓋山

清明節,由我開車,兄弟姐妹等一行回老家掃墓。老家在浙江余姚,為浙東魚米之鄉。余姚山明水秀,人傑地靈,是近幾年興起的旅游熱點地區之一。如余姚的楊梅,遐邇盛譽。余姚的四明山,是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余姚的河姆渡遺址,證明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被譽為“七千年前的文化寶庫”。

因為每年清明節,我們都要回老家掃墓,余姚的這些景色都已去看過,所以,今年清明節回老家,小弟弟提議去上虞的謝塘鎮游夏蓋山。原來他已做了網上作業,下載了有關謝塘鎮與夏蓋山的資料。

謝塘鎮位於上虞的東北部,東鄰余姚市,北瀕杭州灣,南靠329國道。我們回老家,從杭甬高速的上虞出口下,走329國道,是必經謝塘鎮的。

據資料介紹:謝塘鎮歷史悠久。東晉時期,謝安後裔遷此定居,稱謝家,後因謝姓集資修築湖塘一條,故名謝家塘,簡稱謝塘。謝塘人文薈翠,人才輩出,當代電影大師謝晉、上海交通大學現任校長謝繩武均出生於此。

又據資料介紹:謝塘鎮的夏蓋山,獨立於虞北平原,方圓0.5平方公裡,其形酷似饅頭,海拔169.9米。元《一統志》雲:“相傳神禹曾駐於此”。故又名大禹峰、夏駕山。山上有“盤山十八井”、“白龍興雲池”、“鳴陽三亭”和姑嫂廟等古跡。抗日戰爭時期,上虞愛國青年在石崖上,陰刻隸書“還我河山”、“臥薪嘗膽,湔雪國恥”12個大字,至今歷歷在目。山下是被譽為“江南吐魯番”的蓋北“中國葡萄之鄉”,碧波萬裡······。

謝塘鎮-夏蓋山,大家雖不熟悉,但卻引起了興趣,覺得既然是順路的,不妨游一游。清明節這天上午,我們在老家祭掃完畢,下午就駕車去謝塘鎮游夏蓋山。

在329國道上,有謝塘鎮的交通指示牌。按照指示牌的指示方向,我們右拐進入縣道。

由於不熟悉路,指望著交通指示牌。可是,自從右拐進入縣道後,一直不見有交通指示牌,於是只好問路。每到岔路口,就找人問路。好在鄉人淳樸,有問必答,熱情指路。但令人奇怪的是:我們問起夏蓋山,他們知道。但問起有沒有風景區,他們都不知道。

帶著疑疑惑惑,我們終於找到了夏蓋山。確實,這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山。遠遠望去,顯得又矮又小。山前有條小河,河上有座水泥橋。山腳下有許多低矮的建築,好像有工廠、有倉庫、有民居。有些建築看上去很簡陋。緊靠山跟前,還有一座開石場,響聲隆隆,灰塵飛揚。

小山的一小半已被劈去,裸露著半壁灰白的山體岩石,猶如一張巨大的悲哀的模糊的臉,在無聲的訴說。這是山跟前那座開石場的傑作,“靠山吃山”,可見一斑。但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地環境,對不住子孫後代啊。

這座孤零零的可憐的小山,就是夏蓋山嗎?就是我們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找的想游的地方嗎?我們遠遠望著它,猶豫了,彷徨了。正巧路邊有家小店,我們就問掌櫃:“這是夏蓋山嗎?”

掌櫃疑惑地看著我們,回答說:“是呀。”

我們又問:“夏蓋山不是風景區嗎,怎麼看不見?”

“風景區?”掌櫃更不解了,他看著我們說:“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從來沒聽說夏蓋山是風景區。”

“難道搞錯了?”小弟弟拿出網上下載的資料給掌櫃看,說:“你看,都有資料介紹。”

掌櫃看了看我們車子的牌照,笑了:“喔,你們是上海來的,特意來看夏蓋山的?”

“是呀。”我們說:“你們這裡有幾座夏蓋山?”

“夏蓋山只有一座。”

“那,從哪條路可以進去?”我們想,既來之則安之,不妨去看一下。

“從那進去。”掌櫃指著山前小河上的那座水泥橋,說:“從橋上過去,有路直通夏蓋山。”

“謝謝,謝謝你!”我們謝別那熱心的掌櫃,驅車前去。車過水泥橋,是一條水泥路。路不寬,但平整。沿水泥路,來到山腳下,看見半山腰有一座黃色的廟。山前邊是一排排民居,民居前是一片片葡萄架。人很少,有些冷清。

“要下車去看看嗎?”我停了車,問大家。

“不去了。”大家異口同聲回答。於是,我找個空地,掉轉車頭,原路返回。

“別了,夏蓋山!”我在心中默默地說:“你真令人啼笑皆非!”


精選遊記: 上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