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爾寺感悟---發心菩提

作者: 探險青藏

導讀尕爾寺感悟---發心菩提 青海康輝國旅導游 楊成才 由於囊謙縣僅有的兩個賓館加起來共八個標准間,前半夜忐忑於二十三位客人住的安適與否?後半夜松弛的心便飛向了神往已久的尕爾寺。那是人與自然最和諧的天堂。那裡有岩羊、白馬雞、猊猴等許多野生動物,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使是在白天,就在您的左右,隨時可以看到這些野生動物,並且,一到晚上,便有成群結隊的岩 ...

尕爾寺感悟---發心菩提

青海康輝國旅導游 楊成才

由於囊謙縣僅有的兩個賓館加起來共八個標准間,前半夜忐忑於二十三位客人住的安適與否?後半夜松弛的心便飛向了神往已久的尕爾寺。那是人與自然最和諧的天堂。那裡有岩羊、白馬雞、猊猴等許多野生動物,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使是在白天,就在您的左右,隨時可以看到這些野生動物,並且,一到晚上,便有成群結隊的岩羊到寺院的北坡來過夜,天天如此。

十幾年前我曾帶團住過那個寺院,在那個被原始森林籠罩著,人煙稀少的地方,卻給我一份寧靜,使我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然相晤,與自然對話。

遙想當年文成公主到此地,是公元642年的夏天。自她肩負起兩大民族和睦的重任之時,她的腳在何處,故鄉就在何處;水在哪裡,道路就在哪裡-------。

中午抵達尕爾寺,這是一座直貢噶舉派的寺院,距離省會西寧約1200公裡的大山深處,海拔約3700米。由尕爾-丁增彭措於1544年初建。車子直接開到了寺院大經堂的廣場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十個盛滿米飯和土豆的飯碗,整齊的排列在地上,正待我們停車細看時,忽然旁邊的二層小樓裡冒出幾十個小學生,原來這時一座寺院內的小學。他們有序地每人端起一個飯碗,自覺地座在廣場中間旗杆下的三層水泥台上。待所有的人都捧起飯碗坐好後,他們同聲誦經,念念有詞。我聽不懂藏語,只能聽著他們異口同聲的淳樸童音,看著他們蓬頭垢面的臉頰和破舊油髒的衣履。唯一能和他們交流的是他們清澈明亮、睿智純潔的眼眸。旁邊有一個老師解釋說這些孩子們來自方圓幾公裡的牧戶家庭,他們念誦的內容一是感謝;二是祈禱。感謝的是尕美久仁波且每天免費提供的這午餐;祈禱的是世界的和平。我,頓時被這生命對生命的強力衝撞所震撼!

對未曾謀面的尕美久活佛肅然起敬。尕美久活佛發菩提心,令他的善根日日增長,回向殊勝,使他成為大士正道無量福德之津梁。孩子們因著他的恩澤,得到的卻是靈魂的完善。(我想假如是我的話,吸引我來上學的也許是這份免費的午餐吧) 孩子們吃的是飯,增長的卻是靈和愛。尕美久活佛種下的是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和平的種子。感恩是一種責任,是自尊、自立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大智慧。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同這樣一個規律:心的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的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的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的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願這感恩的心改變他們的態度,願誠懇的態度帶動他們的習慣,願良好的習慣升華他們的性格,願健康的性格收獲他們美麗的人生!

我這才明白我曾在拉蔔楞寺甘加草原上碰到一個阿卡,他一步一磕頭要去拉薩朝佛,我歐洲的游客好奇地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為了世界的和平。現在我想,我當初聽了他的話後的笑聲是不了解的淺薄啊!原來在鑄成他們靈魂的最初元素中,就有如此大的宏願啊!

我也才明白,有次有個當地的藏族司機開吉普車去瀾滄江源頭,飛馳在草原上的車突然一個急剎車,差點將我從吉普車中慣出,他急停車的原因是為了不壓死一只橫竄的土撥鼠,一個生命!難怪這寺院周圍有如此多的野生動物。

孩子們的此種情境實在令人感動。同行的青海康輝國旅的黃總提議捐款。是啊,善良的人們即使他們未必信奉哪種宗教,心裡也時時會又晨鐘暮鼓在鳴響,這潛在心底的精神向往,只要把它捧出水面,遇到陽光和空氣,就會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生命的碩果,就會蔥綠所有的日子。善良這種精神無形無質,沒有構建極易流散。絕大多數人都有善的天性,每個社會都有大量的善人善行,但是如果沒有精神構建,這一切就會像荒山中的香花、污濁中的嘉禾,不成氣候,難於收獲,連它們自己也無法確認自己的價值。

團友們共捐了4030元人民幣。當我們不斷強化自己愛心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也沉浸在越來越幸福的愛中,愛使我們獲得快樂,使我們獲得人性的完滿。因此捐款與其說是為了困難的學生,不如說是成就了我們自己。用財富表達對他人和社會無私的愛,用財富擔當社會責任,將財富回饋給共同體成員,奉獻無私的愛,實際上成就了生命永恆的意義。

我們可以批評宗教、疏離宗教卻無法漠視它雄偉精致的精神構建。佛教行善是為了改善世間的生命環境,它顯現出了一種驚人的恢宏,善良的蓋天涵地,慈悲的莽莽蒼蒼。就在昨天這個寒冷的禮拜天,我陪孩子去書城買詞典,忽然覺得這書城中,成排成疊的圖書都在地講述雄才大略、鐵血狼煙、深沉權謀、古典意境、理財門徑、生存智慧,卻很少說到善良,那些創建人類文明的中外聖哲,無論是古希腊的亞裡士多德還是中國的孔孟,都吧“與人為善”作為全部學說的核心。幾千年過去了,羅素通覽了全人類的生存實踐後仍然以這樣一句話做概括“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古人雲:“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故古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三禍。

尕爾寺的故事也使我想起了德國一個叫MAX·Weber曾有一本書叫《天職》,他概括一個企業永續創業動力的是“拼命的掙錢,拼命的省錢,拼命的捐錢”。拼命的掙錢,就是以賺取財富為天職,這是創造財富,創建基業的根本動力,是創業精神的基石;拼命的省錢是節制、禁欲的理性資本主義精神,這是財富擴張,不斷擴大再生產的根本條件,是創業精神的保證;而拼命的捐錢,卻是企業能持續發展,永續創業動力的真正的最根本的緣由。


尕爾寺上院的密宗院內,有一個多少年來日日夜夜從未停止過旋動的嘛呢輪,據說這是文成公主路過此地留下的,這是尕爾寺的鎮寺之寶。是她播下的種子。


精選遊記: 玉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