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十日之一:悉尼如花霧裡看

作者: 落山風景(新)

導讀澳洲十日之一:悉尼如花霧裡看一.艱難的開篇知道一旦動筆就會是次辛苦的回憶。十天旅程五個城市,一路狂奔下來留下的大多是浮光掠影,讓人從何談起?尤其是長時間的懶字當頭,只會用心感受,不曾盡心記錄,匆忙中就這樣邊走邊忘了好些春秋。思維已定式,大腦已生鏽。猶豫了很久才決定還是記錄一下。只因坐在電腦屏幕前敲打鍵盤的時光常常愉悅著身心,靜靜的流淌 ...

澳洲十日之一:悉尼如花霧裡看一.艱難的開篇知道一旦動筆就會是次辛苦的回憶。十天旅程五個城市,一路狂奔下來留下的大多是浮光掠影,讓人從何談起?尤其是長時間的懶字當頭,只會用心感受,不曾盡心記錄,匆忙中就這樣邊走邊忘了好些春秋。思維已定式,大腦已生鏽。猶豫了很久才決定還是記錄一下。只因坐在電腦屏幕前敲打鍵盤的時光常常愉悅著身心,靜靜的流淌,悄悄的溜走。也只有那一刻,時間是我的,世界是我的。沉浸其中,自得其樂。這次的回憶就權且當作一次新生吧,終於向“旅友”又靠近了一步。就像“海洋之心”沉寂多年被打撈上來的那一刻,讓人感覺青春不老。二.關於澳大利亞(摘錄)1770年4月29日,詹姆斯.庫可上校駕駛“奮進號”進入一個避風港,並在此地發現了一處“漂亮的草地”。澳洲大陸的北、南和西海岸早在兩百年前就被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探索過了,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涉足過東海岸,而庫可上校卻從大約今天的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州界處沿岸一直向北航行,穿過植物學灣(在今天的悉尼以南),來到了昆士蘭州的最北端約克角。

最初時,英國政府並沒有意識到庫可以英王名義占領的土地的重要性,到了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使得英國不能將罪犯在流放到美國後,英國監獄人滿為患。1786年8月,英國內務大臣命令海軍部送一船囚犯去植物學灣,從而標志著一個新的國家以不吉祥的方式誕生了。

向新南威爾士流放囚犯的行為直到1840年才結束,那時,因各種原因犯罪被送到這裡的囚犯總共有83000人之多。後來,大多數人留下來在這塊新殖民地定居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這裡借用達爾文對英國流放罪犯到澳洲的因果說過的一句話:“它作為一項真正的改造制度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個使人外表看上去很誠實的手段——將一個半球上最無用處的地痞無賴轉變成另一半球上積極的公民,從而使一個新的光彩奪目的國家得以誕生成為一個偉大的人類文明中心——它的成功度也許是史無前例的。”

三.行程簡介大學畢業後忙著工作與生活,除了出差和親子游,自己不曾純粹的單飛過。這次可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遠行,又是第一次的“拋家棄女”,自己心裡沒底,LG也不放心,還是不能免俗的選擇了和朋友參加XX大廈組織的“澳洲十日豪華游”。十天下來,英語基礎得到了檢驗,勉強過關。到底當年北京讀書迷惘時曾在新東方裡打發過一段激情澎湃的歲月,雖最終美國夢尋未果,時至今日恍然:任何形式、任何動機、任何結果的過往都是積累,待到將來的某天,收獲不期而至。有信心申請自由行了,因此希望這第一次境外跟團游成為永恆的紀念,是起點,更是終點。時間:2008.5.1-2008.5.10線路:杭州-上海浦東-悉尼(澳航)悉尼-凱恩斯-布裡斯班(住黃金海岸)-墨爾本(國內航班有的走國際線,安檢略麻煩)墨爾本-上海浦東(澳航)-杭州費用:21500人民幣。(悉尼漁人碼頭一餐自理,其他包含在內,不過機餐很多;全程五星住宿;含悉尼達令港夜游、布裡斯班農場參觀、華納兄弟影城通票)注意事項:關於入關等程序上的事,以前游記也介紹過很多,這裡不再贅述。總之,按照規則來,沒有感覺到澳洲的海關有多苛刻。只是有些國內航班走國際線的,隨身物品中的化妝品也要裝在機場出售的透明塑料袋中(2澳元),可有的機場又是免費拿的—沒搞懂。三.Coffee or Tea?旅程正式開始航班夜間飛行,預計第二天清晨抵達悉尼,我們把手表調快了兩小時,這下和悉尼同步了。座位沒有想像當中寬敞,冷氣有點強,這一夜注定難眠。人高馬大的澳洲乘務員(基本上都是中年男性)忙碌的穿梭,飲料時間“coffee or tea”的聲音不絕於耳,其實他們音量很小,禮貌而節制,小的不像發自那龐大的身軀。可能是自己過於新奇吧,閉眼豎耳,靜等那聲音飄至。一杯熱咖啡擺在咖啡狂人面前時,慢慢的加糖加奶,伴隨著杯匙的攪動,三者默契的溶合,感覺旅程正式開始。其實平常晚上是不喝咖啡的,出門在外破例一次。而後心裡暗自嘀咕一句:好像味道一般嘛。對免費的東西看來不能奢望太高。誰料想這聲肚子裡的嘀咕竟然成就了此次旅行的主基調,愛飛的我終究當不了一只外國鳥。四.裝滿遺憾的悉尼兩日(5月2、3號,住Radisson Plaza Sydney)l 第一日:匆忙一整夜的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終於,飛機安全降落到了澳洲的土地上,揉揉雙眼,眼前出現了更純淨的藍天白雲,空氣也如想像中的清新。原因一方面是島國先天的地利使然,另一方面和澳洲政府各方面的環保政策以及深入人心的環保觀念密不可分。的確,他們深知200多年的歷史和流放犯出身的家世不足以向外人炫耀,唯珍惜人類這最後一片淨土值得引以為豪,他們可以驕傲的宣稱:我們國家有蒼蠅,但蒼蠅也是無菌的。一下子擊中了要害。從“想我泱泱大國”到頃刻間的無語、嘆息,而後還是會深沉的注上一句:過程,需要過程。旅行剛開始,憂國情緒悄然襲來。想想這些,誰還會指責他們海關苛刻的申報要求。只是回到上海時入境之輕松讓人瞠目結舌。已經有人嚷著要回酒店休息了,因為這個團裡很多人都是有些來頭的,平時說話算數慣了。我看過行程安排,不到黃昏日暮是不會讓我們回酒店的。而且澳洲的酒店也是在下午三點還是四點才能入住。跟團難免成羔羊,這點心理准備還是要有的,誰讓我們是ADS簽證呢。當天接下來的行程大致為:奧林匹克紀念公園、中午漁市場吃海鮮、邦蒂海灘、海德公園及對面的聖瑪麗大教堂、Rose灣、回賓館、乘船夜游悉尼港。一天下來,記住了奧林匹克公園中十二座太陽能發電用的景觀電站,據說奧運會其間貢獻很大;志願者柱陣記錄了奧運會志願者的名字,告訴後人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澳洲的海鮮大且鮮,誰讓它的海水無污染?只是不菲的價格著實讓餐廳老板和導游猛賺了一筆,地陪的忽悠下各位老總團員們點起菜來自然毫不吝嗇,大塊朵頤之後每桌足足剩下一半泛著鮮光的龍蝦肉、三文魚和鮑魚片。我一邊自責胃口不夠大,一邊為我們的暴殄天物暗念罪過罪過。此時,我想到了我那貪吃的LG,他那不掃光不安心的節儉習慣此時和他因此而逐漸形成的圓胖腰身一樣如此可愛。其實在這個團裡也好,平時也好,自己除去身為母親和女兒等家庭角色之後只是個大宇宙中的小人物,頭腦清醒、想法很多卻常常左右不了局面。物欲的滾滾洪流常常把我推的不知身處何處,稍稍立穩腳跟後唯有縮在自己的世界裡孤獨的自省;邦蒂海灘第一眼望去遠沒有亞龍灣漂亮。沙子要粗糙很多,海面也不夠壯闊,只是稍稍停留靜下心,就會發現她的美。海灘兩側被伸出的半島環抱,島上都是些老房子,好些都垂直懸在高處,與海水似乎一牆之隔。這才是零距離海景房,真想知道每一次浪湧時,房子裡的人是否感受到自然的召喚?好在由於地理原因澳洲不會有海嘯,這些房子可以安全的與大海相生相息。這也是造物主對昔日這荒蠻之地的補償吧,所以說世間萬物自有陰陽之道和風流水轉,勿抱怨。海灘上來是一條與之平行的散步道,再是車道,最後是依山而建的房子。房子層層疊疊,有些老舊泛黃,看起來與海灘已相伴久遠。正趕上夕陽西下。遠處坡地上的房子和綠樹掩映,在日落的光線中褪去陳舊,披上金黃,竟一下子讓人溫暖的有些眩目和感動。散步道上三三兩兩的行人悠然自得,如果沒有我們的出現想必他們的黃昏會更詩意。還有人迎著夕陽在慢跑,雖是初秋,陽光還是把他們的臉照的通紅,伴隨著遠處依舊翻滾的海浪,此時的邦蒂海灘旁,讓人真想大聲的謳歌生命。這是一處人人都可以去的沙灘,沒有高檔度假酒店,卻與城市、與生活如此貼近。邦蒂與亞龍灣比,勝在生活氣息和人情味;海德公園源自英國倫敦的同名公園。距今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這麼一算快和澳洲歷史比肩。無怪乎園內古木參天,樹蔭蔽日。樹蔭下修剪得又短又齊的草坪是午餐時間人們喜愛的約會地點,中央湧動的亞奇伯德噴泉(ARCHIBALD FOUNTAIN)(為了紀念一戰中法澳聯盟而建)是歐洲古典園林的常規和經典表現;與其一路之隔的聖瑪麗大教堂在夕陽中同樣金光閃閃,是悉尼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也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它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悉尼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美中不足的是建築外立面正在修繕,雖是免費開放,導游給我們的可憐的觀光時間已到,只好遺憾告別;(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十點至下午4點半)回賓館之前到玫瑰灣望了一眼悉尼的富人區。游艇承載著澳洲人的終極生活夢想安靜的停泊在黑暗來臨之前的港灣。而同時街燈亮起,我們終於在經歷了一晚飛行、一天旅程之後和一車行李一起被運到位於悉尼中區的酒店小憩,因為晚上還有一次浪漫的夜游。從傳說中美麗的達令港上船,我想任此時的達令港多麼的燈火闌珊,身心俱疲的我們也無法盡心感受。上船、落座,一船人擠的滿滿當當。已進八點,飢腸轆轆,就這樣人擠著人相互鼓勵、共同等待餐點到來的時候船開了。終於吃到了一快超厚的牛排,剛想誇鬼佬做人真像這牛排般厚道,哪料想使出久違不用了的吃奶力氣愣是沒有切下一塊!旁邊動作快、力氣大的人已吃到嘴裡,隨後馬上就吐了出來,見此情形我便果斷的徹底放棄,所以最終也不知牛為何味。地陪的解釋是人太多,來不及精心烹制,回憶一下這可是這位導游兩天下來說的最實在的一句話。理解,理解。不過甜點確實不錯,往胃裡塞了不少。人在他鄉,可不能虧待自己,更何況明天的行程同樣艱巨。當船上歌舞開始時,歌劇院和海港大橋出現在窗外,身姿優美而熟悉,面貌璀燦而寧靜。游船承載著音樂的喧囂在距歌劇院50米前緩緩駛過,歌劇院則像茫茫人海中不經意邂逅的一位佳人,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就匆匆擦肩過去,只留下那驚鴻一瞥讓人追憶半生。當看到成群結隊的白色海鷗低低的飛在船弦外側,與船並肩同行時,突然間心生感動與驚喜,原來在異國船上的燈紅酒綠中,自己並不孤獨。終於出了船艙,在甲板上和這些白色精靈一起感受飛翔。風有些涼,心情平靜的如同南半球清澈的夜空,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裝點著旅程,看游船劃開的浪花漸漸退去,如同歲月流逝,印跡全無。今夜,再無故事。l 第二日:無奈與分歧因與杭州的雷迪森酒店有些淵源,當看到悉尼的雷迪森時,似是故人。只是酒店已老,床也很窄,而且主要接待日韓團隊,所以差強人意吧。早上的自助早餐中,蔬菜和水果真的不錯。綠色,自有道理。當國人鐘愛又紅又大、水份充足的大蘋果時,澳洲人又吃起了最原始的品種,嘗過後才領悟到什麼叫真正的香甜。和兒時路邊拉車的農民伯伯賣的(有時會送一個給眼讒的小朋友)那種味道似曾相識,是一種清新的童年味道吧。唉,可能是自己只需要管自己,所以特別省心吧,生活變的單純,腦子變的復雜。旅途中不是憂國,就是禁不住的懷舊,再攙雜些說不清的藍色憂郁,如同窗外那無際的晴空。現在是在去獵人谷參觀葡萄園的路上,來回要五六個小時車程。出城路上經過一個二手車市場,幾百輛車待價而沽,場面很是壯觀,聽說價錢也很公道。轎車是悉尼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公交車上常常空無一人,或帶著幾個大叔大媽冷冷清清的游蕩,政府每年都要為此貼去很多錢。而開奔馳、寶馬等高檔車尤其是跑車的,也多是些上年紀的人,開朗的心態使他們追求拉風,年輕人則比較務實。這點很我國剛好相反吧。出了城視線逐漸開闊,高速公路兩旁植物郁郁蔥蔥,高大的桉樹一一向後退去,就如飛逝的青春,過電影般時隱時現。眼神不再堅定,最終印證了那句團友中流傳頗為廣泛的名言: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亦或撒尿)。迷迷糊糊的,竟然睡著了。醒來時,車輛進入葡萄園區。一下子的開闊與明朗,正如很多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成片的丘陵綿延起伏,樹林成團,草地舒展,不經意會有一汪湖水映入眼簾,草場上偶爾會有幾只牛羊點綴其間。遠處的葡萄園中架子已經搭起,葡萄成排成行的規則種植,雖在初秋,果實還沒長出,還是可以想見到豐收時的盛況。對土地的感情油然而生。廣袤的土地上,孕育著世間多少生靈,正如樹的強壯多半取決於根,人性的壯大終究和土地脫不了淵源。一個對生活充滿感恩與熱愛的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一個珍惜生命與環境的人怎會對土地漠然置之?不要說澳洲人愛土地,中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物質一點說,別墅之於公寓,重點還是在於那一方有土的院子吧。只是,中國的土地常常被壓縮,被侵占,被拿出來“經營”,提高城市的價值。而善良的人們帶著世世代代美麗的居住夢想搬入新家後才發現,夢想照進了現實,一切都變了。現在的社區花園漂亮但沒有生機,現在的鄰居客氣禮貌,但缺少主動交往的熱情與真誠。隨著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的地毯式改造,城市化腳步不斷加快,我們注定再也回不到從前。話題有些扯遠。獵人谷是澳大利亞商業葡萄酒業的發源地,行程上原本要參觀葡萄酒的釀造工序,可我們先被帶到一個現代建築裡進行漫長時間的品酒(當然有人會買幾瓶),而後上車,司機竟找不到獵人谷的方位,時至午後,還在路上兜圈子。購物狂們終於急了,下午原定自由活動的,況且悉尼的商店通常六點鐘關門,只有在周末時才會延長到九點。於是一團人頓時分成三派,一派要求立刻返程,回去shopping;一派要求繼續找下去,定要與葡萄園親密接觸;還有一些騎牆派,比如說我,又想看葡萄園,又想趕快回去一睹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日光下的芳容。最後要求回去的人占了多數,於是和葡萄園相見不如懷念。之前對於《雲中漫步》中薄物籠罩、如夢如幻的葡萄園心馳已久,這裡雖不是片中美麗的北加洲納帕山谷,但總希望可以感受到相近的田園與浪漫。可事實真的是連蜻蜓點水都談不上,有些遺憾,看來浪漫終究與我無關。地陪解釋,司機(是同胞)剛剛找到這個工作,一句英文不會講,問路問不清,只知道談錢。可大家都納悶,你不是導游嗎,為什麼不幫著問路。在澳洲,華人的關系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而且“窩裡鬥”向來都是聰明的中國人才能把控了的,澳洲人常被華人取笑木且笨。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雖不談錢、但可以在背後笑著大把數錢的聰明人終於出場亮相,讓人驚呼:高,實在是高!返回途中,地導便開始幽默的講起男男女女的健康、養生、美容問題,並拿自己和其老婆作例子,言傳身教,中間還穿插些露骨的葷段子,引來某些人極大的興趣和興致。於是,到悉尼之後的自由活動在車上又分成了兩派:逛商業街品牌店的和逛被地導稱為“悉尼唯一一家袋鼠精、保肝寧、羊胎素專賣”的免稅店。在我們這些為數不多的要看歌劇院的團友一再提示下,地導才像猛然想起般帶我們過去向“悉尼的靈魂”打個招呼。果不其然,的確是打個招呼—十五分鐘後上車。之前連下車上個衛生間都不止這個時間,但導游自有他的道理,他的興趣在免稅店。太陽又要落山,光線很暗,十五分鐘的時間連它那據稱是世界上最寬的大台階都沒走到,又匆匆瞟了一眼旁邊的海港大橋,OK,上車。關於“悉尼的靈魂”,網上有很多介紹,包括修建過程中不同版本的軼事,這裡不再重復。 對於方案背後的意圖,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自己的話說的非常明確:"在悉尼歌劇院中,屋頂是頭頂重要的。該建築物建造在完全暴露的位置上,基地所在半島伸入非常美麗的海灣,且位於城市的中央,街道在海峽的兩側,人們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到它。所以在設計這座成為視覺交點的建築物時,不能不格外注意其屋頂。屋頂是與該建築四個立面同等重要的第五個立面,因此我絕不搞四角方方的盒子,而是創造一座雕塑,包括著所有必需功能的雕塑。歌劇院閃閃發光的殼體,根據不同的視角方向而改變著性格,其表情將從垂直方向朝水平方向變化,我從具有幾何學定義的形體中來截取屋面的形狀,最後終於從球面中取得了它的外形。"

悉尼歌劇院是伍重根據他奇異的想像而產生的建築上的組合,是白帆般的殼體和悉尼港的風景融會在一起,就宛如船和帆的組合那麼自然。

但是,競賽方案往往過多的關注外形而忽略了細節和功能的考慮,歌劇院也不例外。1959年動工後,碰到了眾多工程和技術上的難題,經費也不斷追加,歷時近15年才於1973年最終建成。同時,也有人評論它表裡不一,結構不合理,功能被掩蓋再無關的結構之下,違背了現代建築的原則。而由於種種原因,自它建成設計師本人都不曾重來澳洲土地看過一眼,積怨之深可見一斑。我想,悉尼歌劇院帶給伍重的榮耀可能遠遠抵消不了設計師心裡難言的痛。

雖然人們對悉尼歌劇院的某些方面有褒貶不一的看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空間使人們在有意義的自由中集合在一起,使它成了公共生活的真正焦點,並完成了該基地所負的使命。

今天,悉尼歌劇院已成為了悉尼的標志和澳大利亞的驕傲,同時也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有人對如此年輕的“遺產”產生質疑,那麼“遺產”除去時間的價值,空間的價值算不算?又該如何衡量?(開放時間:購票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六9:00─20:30,周日的表演則售票至開演前兩個半小時)與歌劇院隔海相望的、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的海港大橋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築,它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礡,是悉尼的像征之一。悉尼大橋的最大特點是拱架,其拱架跨度為503米,而且是單孔拱形,這是世界上少見的。只是,一個偉大建築的光芒背後常常充滿了辛酸與無奈。海港大橋在建造過程中,有一千六百多名工人參與了建造,其中16名工人不幸在建造過程中發生各種意外死亡。最近多年,每年的除夕夜,悉尼海港大橋都有盛大的新年焰火表演,不知在璀璨眩目的煙火中滿懷微笑盡情慶祝的人們可否記得這些亡靈。而後的免稅店購物,不想多提,後來才知根本不是什麼正規的免稅店,夜色掩映下,街巷幽僻,燈光有些昏暗,誰都沒有看清楚它的招牌,可該買的基本上都在這家店買齊了,就怕以後的幾站行程買不到或沒時間。事實證明,我們錯了。購物歸來後回賓館稍作休息,考慮片刻還是選擇夜行悉尼。晚九點,只身行走於悉尼隨坡就勢的街道,發現在較古舊的中央商業區北部,街道則較雜亂,反映出悉尼早期的犍子小道的特殊發展。而街道也多比澳大利亞其他城市的狹窄,可能是悉尼作為澳大利亞第一古城的特色吧。夜晚的街道上除了酒吧,真的非常冷清。閑適的澳洲人此刻不是泡吧就是在家盡享天倫去了,哪裡會加班,於是夜生活的產業鏈是串不起來的。可他們的寫字樓裡卻燈火通明,原因是澳洲政府有規定,城市夜景要明亮且雅致,不可關燈。電資源,在這裡是非常充沛的。五.悉尼印像對於悉尼,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提到了。時光短暫,霧裡看花,難免以偏概全。總之,悉尼是個發達的國際化城市,美麗且繽紛,就如紐約之於美國,上海之於中國吧。港灣一流,海灘各異,綠樹成蔭,市民友好,文化繁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配得上“世界宜居城市”的美譽。只是,在咱們偉大的文明古國待久了,會感覺兩百多年歷史的城市中還是缺少了一些能夠打動人心的東西。世界如此大同,現代化遍布全球,唯在漫長的歲月中不經意傳承下來的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角落細節和風土人情才值得人細細感味,久久不忘。悉尼如花般絢爛。可就算霧已散盡,也不想再求看的真切,跟花相比,我更愛看山崖邊那不屈的青松。



(機場、奧林匹克公園)



(邦蒂海灘)



(海德公園、大教堂、魚市場、玫瑰灣)



(達令港、歌劇院)



(街頭、葡萄酒莊)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