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開車的經歷(逆行、超速被警車追、沒油)

作者: yulinglongjennifer

導讀題目說“在澳大利亞開車”,其實真正的駕駛員不是我,是我先生。我先生因為工作的關系,去過澳大利亞好幾次,每次回來,都對那片大陸上的自然景觀贊嘆不已,因此令我對這個國家很是神往。我自然不甘心只是聽他敘說這麼“過干癮”,於是,在2006年1月和今年2月,我們倆去澳大利亞進行了都是為期二十天左右的旅行。我們倆出去游玩,都不喜歡參加旅游團,認為對游� ...

題目說“在澳大利亞開車”,其實真正的駕駛員不是我,是我先生。我先生因為工作的關系,去過澳大利亞好幾次,每次回來,都對那片大陸上的自然景觀贊嘆不已,因此令我對這個國家很是神往。我自然不甘心只是聽他敘說這麼“過干癮”,於是,在2006年1月和今年2月,我們倆去澳大利亞進行了都是為期二十天左右的旅行。我們倆出去游玩,都不喜歡參加旅游團,認為對游客的限制太多,還要擔心旅游團的服務質量等問題,因此我們每次都是進行“自助游”。而要想讓“自助游”游的更舒適、更能“隨心所欲”,交通工具的方式就最好選擇租車,這樣真的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在澳大利亞租用汽車很是便利。出發前,從網上選好租車公司、預訂上車,到達澳洲後,就可以去租車公司取到車。而且,澳洲的租車系統已經十分發達,各個租車公司的營業網點遍布各地,游客可以不用必須回到租賃地點去還車。不過你要事先問清楚,因為有的租車公司對這種情況要另外收費。比如這次我和先生去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旅行,我們乘飛機到達這個州的首府霍巴特市(Hobart),在機場取到了事先訂好的車,然後在塔州游玩了九天,最後到達了朗塞斯頓市(Launceston),在那裡的機場還了車,乘飛機離開塔州。在租車櫃台,你需要向工作人員提供公證書。先生說他以前辦過“國際駕照”,不過如今已經不給辦理“國際駕照”了,要想在國外開車,只要在國內去公證處將自己的駕照辦理公證就可以了。另外,還要提供信用卡好做“授權”(就好像入住酒店做“授權”一樣)。而且,如果打算不只一人開車,一定要交待清楚誰是“主駕駛人”誰是“協助駕駛人”。還有,比如要自駕游大洋路,出墨爾本市區時就要走“City Link”,這是一條收費公路。租車時就要向工作人員說明,這樣他們會提供“Day Pass”(單日通行票),過“City Link”時就自動交費。如果不這麼辦的話除非你過了“City Link”的兩天之內打電話交錢,否則過後會罰款。如果覺得需要“自動導航儀”,就可以向工作人員說明,他們會提供。辦完手續,拿到鑰匙,走到停車場上去找自己的車,這時在我看來,就是一次短短的尋寶的歷程。用鑰匙的遙控器尋找屬於自己的車輛,聽到那輛車在響,走過去,打量打量它,以後的行程裡,就要和它“朝夕相處”了。而信譽好的租車公司,往往會讓你“驚喜”,發現租到的車在車型、新舊程度等方面會讓人有出乎意料的贊嘆,所以說是“尋寶”。我在朗塞斯頓機場的租車區域就看到過一家子人對著租到的車輛滿臉“稱心如意”的表情。取車到手,不要心情激動立馬就開車上路,要先仔細檢查一下整個車身。我和先生這次在塔島上租車時,就忘了這點,開了兩天後,才發現車身一側有條不太明顯的劃痕,根本回憶不起來是我們造成的還是本來就有,很是惴惴不安好幾天,後來還車時幸虧沒事。另外,還要好好熟悉車內的設施。因為租到的車有的很有可能是國內還沒有的車型,雖然大部分主體結構差不到哪兒去,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好好“偵察”一番,比如雨刷器的開關、霧燈的開關等等,免得事到臨頭手忙腳亂,而且容易影響安全(比如先生說澳洲的車內,方向盤兩邊的雨刷器和轉向燈的開關和國內的車剛好是相反的,如果事先不了解這點,按原來的習慣想打開轉向燈,反而會發現雨刷器突然啟動了)。這次我和先生在霍巴特機場租到的車,是一輛三菱Series 380,國內沒有的車型。開了兩天,准備加油了,先生卻發現在車裡找不著油箱的開關按鈕,停車在路邊,把車裡仔仔細細查了個遍也沒有,最後還是我翻出雜物箱裡一本這種車的行駛說明,才找出原來車內就是沒有油箱開關,只要在車身一側的油箱上一按就能打開了。



(霍巴特機場我們租的車)



(今年去菲利普島和走大洋路所租的車 兩廂花冠)

這些准備工作做完,發動了汽車。但是千萬不要忘了,在澳洲開車最最需要注意的、腦子裡這根弦隨時得繃緊的,就是“右舵左行”,駕駛座在右側、車輛靠左行駛。其實,這看似很難適應,但開上一會兒之後,一般很快就能習慣了。但是,舊習慣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當路上車輛很多的時候,反而不用擔心,自然跟著前面的車流走就行了。而當路上沒有車的時候,就是要提放舊習慣出來“作祟”的時候了。06年那次,在菲利普島上,早晨,我們從旅館裡出來,開車上路。四周非常安靜,小路上一輛車也沒有,先生“自然而然”的就開上了右行道,而我也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後來還是先生自己突然反應過來,趕緊改了道,否則再開下去就要和對面來的車逆行相撞了。

還有一條同樣重要的,就是隨時注意車速。在澳大利亞,高速路、市內的公路、鄉間小路,各種道路的路邊,不時出現的標牌隨時提醒司機注意限速。一般城市內的時速是50公裡,而高速路上是100公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時路邊出現了學校或者校車的標志,就一定要按提示減速。我們有一個澳大利亞的朋友有一次開車疏忽了,就被罰了款。06年時,我們也因為超速,受罰了。那年,在從大洋路開回內陸的公路上,路邊時不時有限速牌提醒著時速應該是低於100公裡。路況很好,路兩邊連綿的草原、牧場、牛羊,讓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風景的我興奮得不停舉著相機拍照。可是先生開著開著,說他發現後面老有車超過我們,好像嫌我們100公裡的時速太慢,他覺得我們也可以再開快點。結果,剛這麼做了不久,我正舉著相機按快門,突然就聽見一陣響亮的警笛聲在後面。我緊張的問先生,“怎麼會有警笛聲,不會是追我們的吧?”其實當時我完全是下意識的這麼問,哪兒真想那警察是追我們的車,但出乎意料的是先生真的點了點頭,My God! 長這麼大第一次被警車追,還是老外的警車,真的像警匪片裡那種感覺,但沒想到“匪”是我們。有那麼一剎那我甚至在想難道澳大利亞有規定不許在車裡照相(因為平時看見過一些趣聞,說有些國外的法律條文很滑稽可笑)。不敢再耽擱,先生已乖乖的減速停車在路邊,下車去面對警察。我開始很害怕,待在車裡不敢出去,後來也忍不住下了車。聽見警察正在跟LG說他超速了,罰款131澳元。先生辯解我們是游客,不熟悉澳洲的法律。而人家反駁既然來這個國家旅行,就應該了解基本的法規。無話可說了。幸虧我們超的還算不多,117公裡。超速好像是按超的越多罰的越多。跟國內一樣,警察不是當場收錢,而是開了一張罰單。後來先生回憶,他好像是剛開始超過100公裡不久,看見前面有輛車,就學之前超過我們的車的樣子也超過了這輛車。不曾想,等把這車拋到後面了,他從反光鏡裡看見從車窗裡就伸出一只手把一個警燈安在車頂上,然後立即警笛聲就響起來了,原來那竟是輛警車!有了這次教訓,後來先生再開車時,我就經常盯著儀表盤,生怕他再超速,尤其在高速路上,一看指針快到了100,就不許他再增加。而今年在塔斯馬尼亞島上,那裡的市區內的時速顯示只有50,而那裡的城市還多是丘陵地帶,市區內的道路很多有坡度,我就更是精神緊張,下坡時我一看時速已經接近60就大叫先生踩剎車。在澳洲開車,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尊重”行人。在市區內的道路上,車開到人行道前,有行人在過馬路,一定要停車等待;車在路口轉彎時,也一定要讓行人先走,用我們一個朋友的話說,在澳大利亞,行人是“King”(國王)。在澳大利亞,加油站都是自助式的,整個加油過程需要自己完成,然後再進加油站的便利店裡面去交錢。而如果在野外旅行時,一定要事先計劃好油量,否則會很難辦。這次,我們在塔島上,一天晚上七點左右,在從阿瑟港(Port Arthur)開回霍巴特的路上,整片區域非常安靜,只有我們一輛車在開,路邊也很少看見人家。這時,先生發現油快沒了。開始我們沒覺得什麼,想著看見加油站就加油唄。然後,看見了一個小小的加油站,開過去,關著的。又看見一個加油站,開過去,還是關著的。等到看到第三個關了門的加油站,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原來這裡比較偏僻,加油站都是小型的,到了傍晚的這個時候早就關門了。甚至有一個加油站明明我們過去時還開著,但有一老太太在擦門,看見我們開過去就擺手說關門了。而看到每個加油站開過去的過程中又都耗了點兒油。我在車的行駛手冊上看見關鍵一條,說是油量報警燈響時說明還有8升油,先生聽了就放心了。他說剩下的油如果真看不見加油站,也能開到霍巴特。但是很快,先生又說“大事不妙”,我一聽心就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原來,他發現,因為我們走的是山路,油箱晃動得很厲害,所以油量表的顯示很不准確,一會兒指針顯示還有油,一會兒竟又跳到幾乎0的位置。等到終於,報警燈亮了,這時離霍巴特還有35公裡,時間已是晚上8:30。我開始想像被“救援”的情景。後來,總算到了一個叫“Sorell”的小鎮,終於看到了一家在營業的Shell加油站,但是只有高品質油,那也得加啊,加上了油,兩顆心才終於放了下來。這次在塔斯馬尼亞島上開車,還有一別樣的經歷,就是看見路邊的小動物屍體。澳大利亞是動物的天堂,這片大陸上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因此各種小動物的數量非常多。在塔島上尤其是鄉間的偏僻小路上、在清晨或黃昏夜間開車時,就很有可能“撞”上小動物,弄不好可能出事故,或者就是把可憐的小動物撞死。一個澳大利亞朋友向我們介紹這點時,說人們對此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這是好事,因為野生動物的數量實在太多了,這是一種減少它們數量的方法;另一種出於同情動物的角度就認為這太殘忍了,況且也會很容易使行駛的車出事。他認識的一個人,以80公裡速度在高速路上行駛時,撞上了一只成年大袋鼠,那袋鼠是突然跳出來的,結果出了事,整個車的前部都撞癟了。聽了這些,凡是天將晚,我們還在行車,我的心理就很矛盾。既希望真的碰見小動物,但又很不希望撞傷(死)它們,甚至導致我們自己出什麼事。不過,我們沒碰上任何“活著的”小動物。但是路邊甚至是路上確實不時有各種小動物的屍體。有的已經風干,扁扁的撂在那兒,看著真讓人辛酸。而先生完全沒有愛心的說“從立體壓成平面了”。後來回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看見路上或路邊有黑乎乎的雜物躺著,還第一反應是wallaby(澳洲一種小袋鼠)或者wombat(袋熊)。



(路邊可憐的wombat)

而當令人心動的旅程結束了,要還車時,一定不要忘了加滿油。澳洲是一個很講究誠信的社會,在還車時,工作人員並不會到停車場上去檢查車,只是在櫃台問問你加滿油了沒有、車有無損壞,就ok了,整個手續辦理非常快捷方便。

當然,話說回來,這樣租車旅行,尤其是行程很多天的情況下,開車的人會比較累。如果能有兩個人輪換著開情況會好些。回到國內,我問先生第一天開車上班時有沒有不適應,他說一會兒之後就又馬上習慣了“左舵右行”了,沒什麼困難的。只不過,在他兩次在路口右轉時讓行人、在人行道前停車、後面的車就老摁喇叭催他後,他也不怎麼讓了。我聽後無言。真心希望咱們國家的駕駛員也能更懂得“禮讓行人”。


精選遊記: 霍巴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