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俄羅斯

作者: 我愛蜜糖

導讀(轉自我的另一博客中2006年5月寫的關於俄羅斯的一篇游記) 從俄羅斯回來已有半個月了,早該寫寫關於在這個國家的所見所聞了。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蘇聯解體後整個國家發展基本停滯,各種設施較為陳舊。莫斯科算不上漂亮,是個很古板的大城市,建築物沒有太多的特色,7座代表著斯大林時期的摩天大樓屹立在莫斯科的7個不同角落,龐大而笨重。整個城市沒有太� ...

(轉自我的另一博客中2006年5月寫的關於俄羅斯的一篇游記)

從俄羅斯回來已有半個月了,早該寫寫關於在這個國家的所見所聞了。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蘇聯解體後整個國家發展基本停滯,各種設施較為陳舊。莫斯科算不上漂亮,是個很古板的大城市,建築物沒有太多的特色,7座代表著斯大林時期的摩天大樓屹立在莫斯科的7個不同角落,龐大而笨重。整個城市沒有太濃烈的歐洲氣息,同去的其他人說跟中國東北城市的感覺差不多(我沒去過東北,對此不宜發表個人見解),但不能不提的是整個城市的綠化面積卻相當大,處處是森林,空氣非常不錯,這是我國東北城市所無法比擬之處。莫斯科人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可能他們早忘了面帶微笑的親和力,而且他們的脾氣不太好,喜歡大聲說話,中年男女的噪門都特粗,可能與他們喜好烈酒的原因有關,在我看來他們的血液裡都流淌著烈酒,以至於極容易一點就燃或說一觸即發!整個莫斯科最漂亮的地方應該就是紅場附近了,聚集了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與名勝,克裡姆林宮裡歷史悠久的東正教堂值得一看。最喜歡的一座建築物是紅場附近的波克洛夫大教堂,這座教堂是莫斯科的標志性建築物,相當漂亮,五顏六色的外牆和9個圓頂上不同的幾何圖案構造與色彩極富童話趣味,仿佛是迪斯尼樂園裡的童話宮殿,讓人一看就能喜歡上它。紅場對面的古姆百貨是世界頂極品牌愛好者的好去處,大多數人進去可能也只是Window shopping一番。


(波克夫大教堂)


(被烏雲籠罩的斯大林時期的摩天樓)



(克裡姆林宮的一角)聖彼得堡是到俄羅斯最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未來俄羅斯之前關於聖彼得堡的美已早有耳聞了,印像中聖彼得堡好像被中國的某個媒體評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這些都只是耳聞,但從我走出聖彼得堡機場的那刻起,我已預感到我會喜歡上這座城市。的確我喜歡上了這個頻臨波羅地海的海濱城市!也許是由於天氣特別好的緣故,令整個城市看上去更明朗,溫暖的陽光夾雜著清爽的海風讓人的心情特別輕松愉快。涅瓦河將聖彼得堡分隔成左右兩部分,河面上特色各異的橋連接著左右兩邊的城市,有些橋是開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打開,以便於讓較大的貨船通行。聖彼得堡的天空較低矮,由於整個城市沒有高大建築,而使得天空看上去特別寬廣,一朵朵白雲像棉花一樣飄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中,像是油畫中所描繪的天堂的天空一樣,讓我印像深刻。聖彼得堡的建築多為沙皇時期的建築,充滿中世紀的古典氣息,再配上藍天白雲以及涅瓦河的靈氣,讓我們仿如置身於油畫當中。冬宮博物館是游客必到之處,但要將整個博物館看個透徹,據說是要花上個一年的時間,因為博物館裡展出的藏品會定期更換。冬宮裡的金碧輝煌和她的極盡奢華及裡面的豐富珍藏品絕對讓游客震憾,能讓你想像得到當年沙皇時期俄國的強大和霸氣。館裡的絕大部分藏品是從其他國家掠奪回來的,尤其身為中國人,當我們參觀中國館的時候,我們無不驚嘆,中國人要想看自家最頂極的寶物只有走出國門到國外看了,悲哉啊!夏宮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她坐落在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被喻為“俄羅斯藝術之珠”,是歷代沙皇的郊外別墅。夏宮裡特色各異非常有趣的噴泉是該宮的一大特色。


(夏宮一角)



(夏宮裡的噴泉)聖彼得堡有詩人的城市之稱,的確這麼美的城市怎能讓人不詩情畫意呢?在我看來她更是制造詩人的城市。普希金的詩以及他極富傳奇色彩的愛情也許會成為許多游客前往聖彼得堡的誘因。如有時間可以到涅瓦大街的文化人咖啡廳,喝上杯咖啡,追憶一下普希金的影子,因為這是普希金生前最常去的咖啡廳,也是他前往郊外為愛人決鬥前跟友人道別的地方。最後獻上普希金的一首非常經典的愛情詩: 致 凱 恩

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眼前出現了你,

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

有如純潔之美的精靈。

在那絕望的憂愁的苦惱中,

在那喧囂的虛榮的困擾中,

我的耳邊長久地響著你溫柔的聲音,

我還在睡夢中見到你親愛的面影。

許多年代過去了。

狂暴的激情驅散了往日的幻想,

我忘記了你溫柔的聲音,

和你天仙似的面影。

在窮鄉僻壤,在流放的陰暗生活中,

我的歲月就那樣靜靜地消逝過去,

失掉了神性,失掉了靈感,

失掉眼淚,失掉生命,也失掉了愛情。

如今靈魂已開始覺醒:

這時候在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現了你,

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

有如純潔之美的精靈。

我的心狂喜地跳躍,

為了它,一切又重新蘇醒,

有了神性,有了靈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淚,也有了愛情


精選遊記: 聖彼得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