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華山(絕對好地方)

作者: 09678317

導讀經過了繁忙而緊張的連續工作,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5.1長假,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到浙江江浦的仙華山做了一次小小的自助旅行,4天的旅程既舒適愜意,又不乏樂趣和新意,更讓人滿意的是,加上火車票、住宿和三餐,我們每個人的花費才不到300元!!!出游之前,我們已經跟當地的村長聯系好了。村長是一個40開外的當地人,有一點點生意人的精明(不過到最後結賬時� ...

經過了繁忙而緊張的連續工作,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5.1長假,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到浙江江浦的仙華山做了一次小小的自助旅行,4天的旅程既舒適愜意,又不乏樂趣和新意,更讓人滿意的是,加上火車票、住宿和三餐,我們每個人的花費才不到300元!!!出游之前,我們已經跟當地的村長聯系好了。村長是一個40開外的當地人,有一點點生意人的精明(不過到最後結賬時,我們都覺得村長固然精明,但一點也不貪心),他幫我們安排了包括住宿、景點之間和火車站接送的車子、一日三餐以及所有景點的門票。我們當時的議價是30元一人一天,包吃住,門票和交通費用另外算。

我們第一天早上7:21搭K810次火車到義烏(去的火車票是自己的),到義烏是中午11:40,村長已經安排了空調大巴在站外等候,到12點,所有客人都到了,才下令開車。車子輾轉從義烏到浦江,從浦江到仙華山腳,再從山腳一直開到半山腰。

那是一條很有趣的山路,車子呈S型往山上爬,拐角處的空地很小,一邊是懸崖,而另一邊往往還有一輛相反方面的大巴迎面開過來,車上的人都很緊張的抓著扶手,時不時發出尖叫聲,唯有司機和村長篤篤定定的一個開車一個看風景。因為住的地方在半山腰,所以後來幾天經常沿著這條路上上下下,多走幾次以後,就覺得那條小路真是可愛,扭扭曲曲向上蜿蜒開來,特別在拐角的地方,往往能夠抓住很好的視角留下美麗的瞬間。

住宿的地方在村長的家。那是一幢3層樓的房子,隔成小小的20余間,底層有兩個大廳,擺著3張大大的圓桌子,供客人吃飯。沒餐飯都是村長夫人做的,味道不錯,同行的朋友說,30塊包吃包住的標准,居然每次都有2個葷菜,實在難得:)

大約2:30,把包放下,就開始爬山。住宿的地方離開仙華山就幾步路,可是那座山卻不是省油的燈,當天天氣不算好,雲層壓得很低,黑黑的,塊到山頂的時候就開始下雨,由於當地開發不是很久,山上的風景可以任由你自己遨游其中,沒有太多的石碑和題字,沒有人告訴你遠處的山頭像什麼,或者在一個泉水潭邊掛個牌子說仙女曾經來洗過澡,也沒有人擁擠著在一塊像形的石頭前留念……一切都顯得古樸而自然,空氣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山石的粗礦和溪水的蜿蜒,讓我們深深陶醉其中。

淋著雨下山,我們都變成了落湯雞,洗刷之後就是吃飯,打牌等等……

第二天一覺睡到中午,吃過午飯,村長聯系的車子就到了,一行12人(還加上其他的客人)出發去了南山。

南山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它其實是個大水庫,水很清。進口的地方是閘口,水面很寬,像一個大湖,坐著大船慢慢悠悠的往裡面開(這個費用也是村長包的,如果是快艇就要自己付費),水庫深處的山,就好像會動的板畫一樣,一層一層往外移開,差不多20分鐘後,上了岸,沿著岸邊的小路一直走,一路上也是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這個仁智各見的東西,就不多描述了。走到最深最高處,就是一個大瀑布,看完了瀑布就往回走,這一程,就是一個下午了。

一般情況,仙華山就這兩個景點比較突出,所以自助游的到第三天就霞山了,上午去義烏小商品市場逛一圈,下午就可以坐火車回上海了,但是我們運氣比較好,正好碰到有一個大家族,要去蘭溪玩,蘭溪有一個地下長河,那個溶洞據說比金華的雙龍還好玩,於是我們就跟車,在第三天清晨出發了……

蘭溪一游,去了諸葛村和地下長河,都有地陪跟著,包括來回車費、中飯、導游、門票,一共是110元一人。諸葛村比較一般,但地下長河挺好,我覺得有點像桂林的七星岩,很漂亮的,而且,山洞裡面的長河,感覺也很神秘的:)

第四天起了個早,在村長家附近轉悠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那邊晚上沒燈的,室外烏漆嗎黑的,但是住所附近的景色也不錯的)跟村長道別後,坐車來到山下,換1路到底,做長途車到了義烏火車站,火車站隔條馬路有個絨毛玩具的專賣街,東西又多又便宜,建議大家不妨去逛逛,小商品市場離火車站也就10元的出租車費,那邊太大了,建議大家只挑幾家逛,砍價要往死裡砍,東西實在很便宜的。

好了,最後再向大家報告一下,吃飯、住宿、車費、門票,這些全部加起來,總花費不過300多元(因為我們去了蘭溪,否則只有200多,前面介紹了,蘭溪一天要加110,但是不是天天有的,因為路上時間比較長,要包車的,所以湊齊人數才行--12人)。另如果感興趣就打電話給曹村長吧,他全都能搞定,他的電話是:

PS:村長家門口有個池塘可以釣魚,有老大老大一片地,可以摘野草莓,帶包牛肉干,跟村長家的來福(一條狗)搞好關系,他會當導游帶你上山哦:)


精選遊記: 金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