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藏自駕行】(4)留在兵站的感動

作者: 秋趣

導讀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軍人的英勇與奉獻是一曲永不落幕的交響樂,那麼蕩氣回腸,那麼撼人心魄。尤其在汶川抗震救災中,軍人是一面不倒的旗幟,哪裡有綠色,哪裡就有希望,他們用生命頑強飛翔、用忠誠驅趕苦難,在天府大地奏響了一曲曲動天地,泣鬼神的大愛之歌,無不令人動容。我們行在川藏線上,經常能看到浩浩蕩蕩的軍用車隊,每輛車頭都掛著激昂� ...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軍人的英勇與奉獻是一曲永不落幕的交響樂,那麼蕩氣回腸,那麼撼人心魄。尤其在汶川抗震救災中,軍人是一面不倒的旗幟,哪裡有綠色,哪裡就有希望,他們用生命頑強飛翔、用忠誠驅趕苦難,在天府大地奏響了一曲曲動天地,泣鬼神的大愛之歌,無不令人動容。我們行在川藏線上,經常能看到浩浩蕩蕩的軍用車隊,每輛車頭都掛著激昂的紅色標語,車與車之間保持一定車距,如一道綠色屏障蜿蜒在山道上。每每與車隊相向而行,便會有一種感動在心頭升騰。這些運輸兵,常年累月,為保障部隊給養,保障邊防安全,與風雪相伴,與高山相依,把青春奉獻給高原。於是,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向他們揮手,向他們表示敬意。這一天,離開雅江我們向稻城駛去,上午10點30分,在翻過海拔4659米的剪紙灣山向卡子拉山進發的時候,車隊的3號車因路面顛簸車底盤被銳石戳破,導致機油漏盡無法啟動,從而引發出行以來車隊遭遇的第一樁車輛損壞事故。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我們只能展開自救。車隊分成兩組,一組繼續前行,一組由一輛車在前面帶路,一輛車拖著損壞車輛慢慢前行。我的車承擔帶路預報任務,先生開車,我用對講機隨時向後面的車友預報山道情況。就這樣,那輛損壞的車,上坡時靠前車牽引,下坡時靠自身慣性往下衝,衝到上坡時自然停下再牽引。那個時段,我的心幾乎吊在了喉嚨口,因為這輛壞車已經不能控制剎車了,我擔心萬一衝下坡時,方向失控怎麼辦。依舊是連綿山脈,曲折山道,離前方最近的縣城---理塘還有近70公裡路,我們慢慢地孤獨地拖行著。行駛了近兩個小時,我們終於爬上了海拔4780米的卡拉子山頂。前方終於出現了平緩的埡口,大家不由得停下稍作休息,然而我們看到了與其他山頂不一樣的景觀,前方左側有一排房子,門口有站崗的戰士,我們不由激動起來,“啊,是兵站,這裡有軍人!”我對先生說,快把車開到兵營前,向軍人求救去。持槍的戰士見我們的車駛入兵營通道,趕緊示意停車。先生顧不上了,剎車後跳下車便往軍營裡走。這時,從軍營裡走出2、3人,領頭的上來就問“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嗎”一聽這話,先生一下子感動得有點哽咽了,在這無人的蒼山茫茫間,我們擔驚受怕一路行來,是多麼需要得到幫助和給於信心啊!接著,就是部隊的戰士了解情況後,紛紛來到車前設法幫我們解決困難。只見他們一會回營房取工具,一會爬在車底檢查車輛,而身處海拔高度的我們幾乎個個氣喘吁吁,說話也不敢大聲,幾個女人走進兵站上廁所,來回僅幾米遠的路竟然走了數分鐘。此刻,我站在兵站門口,默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只見遠方山脈茫茫,白雪覆蓋,近處犛牛尋食,一片安詳。軍營內,戰士們正興高采烈地布置會場,慶五四聯歡會的氣氛顯然。軍營外挨著路邊的長桌上放著暖瓶,免費供水給人溫暖。這裡沒有人煙,所有的人都是過客。可是只要你經過這裡,卻能感受到高山之顛的人性之光,感受到共和國軍人的博大胸懷。我的心裡難以平靜。兵站,猶如盛開在雪山上的雪蓮,那樣聖潔美麗。戰士,猶如扎根在高原上的小草,那樣淳樸憨厚。他們堅守這裡,他們擔當使命,他們與山共輝!我們的車最終無法得到修復,當我們懷著依戀之情與戰士們揮手告別,帶走的是卡子拉山的軍民情,留下的是感激與感動,可愛的戰士,你們在我心裡是一道最靚麗的風景!離開兵站,我們繼續艱難行走,下午2點在離理塘約20公裡處看到高高矗立的高山雪魚廣告牌,飢餓轆轆的我們趕緊停車用餐。每人40元自助餐,圍著火鍋不管味道如何,消除疲憊享受溫暖再說。 用完餐出發,於下午4點到達理塘,由於車輛一時難以修復,留下3號車等待修理,我們兩輛車繼續前行,此間翻過海拔4696米的兔兒山,於晚上九點到達稻城,與先前到達的車輛會合,入住聖吉羅酒店。這一天,苦樂摻半,悲喜交加,然而用心感受與體會的過程卻在我腦海裡留下了一段最美的時光。當天行駛裡程285公裡。



(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



(兵站求救)



(在卡子拉山埡口)



(雪山神塔)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