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悠悠林下風

作者: 山水不系舟

導讀醉翁亭,悠悠林下風歐陽修的一篇美文,讓“醉翁亭”名垂千古。由此看來,由文化名人打造的品牌效應,遠比諸如北京王致和臭豆腐或當今美女帥哥打造的超女超男要在世上流傳得久遠些。能走進醉翁亭,完全是因為在南京沒能買到飛往長春的機票,又沒有買到火車臥鋪票。在網上一查,徐州有始發東北的火車很容易買到臥鋪,於是,我決定奔向徐州。出發之前沿地圖的鐵� ...

醉翁亭,悠悠林下風歐陽修的一篇美文,讓“醉翁亭”名垂千古。由此看來,由文化名人打造的品牌效應,遠比諸如北京王致和臭豆腐或當今美女帥哥打造的超女超男要在世上流傳得久遠些。能走進醉翁亭,完全是因為在南京沒能買到飛往長春的機票,又沒有買到火車臥鋪票。在網上一查,徐州有始發東北的火車很容易買到臥鋪,於是,我決定奔向徐州。出發之前沿地圖的鐵路線一看,發現我要經過滁州,就這樣,醉翁亭進入了我的視線——到滁州看醉翁亭去。從南京到滁州不到一個小時,跨過了長江,也跨過了省界。從滁州車站到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雖只有十幾裡地,卻好像跨過了一千年。想當年,身為滁州太守的歐陽修,或騎馬或坐轎,也是在這條路上向城西南走的,只是今天沿途幾乎全是樓房,全是板油路了。從古城滁州坐出租車,十幾分鐘就進了琅琊山區,這可是當年那位太守坐轎走一兩個時辰的路程啊。一千年的時光過去了,滁州早已不是那個滁州,亭子也早已不是那個亭子,但那篇古文卻吟詠到了今天,並且還要永遠吟詠下去——這就是名士名篇的魅力所在。進入山門,只見春風早已把山中的樹木吹綠,把山花吹紅。行走在寬敞的山間公路上,心中想像著當年醉翁“山行六七裡”時,一定是走在崎嶇的小道上,一定是人煙稀少,心情也一定融入了春山之中。遙想在那大宋慶歷三年(1043年),歐陽修在開封朝中做官,是那種皇帝親信的、為皇帝撰寫聖旨誥命的差事。當時正值範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改革的“慶歷新政”時期,懷有遠大治國報負的歐陽修自然也參與了革新,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

改革的浪潮觸動了一些即得利益的保守派,所以只進行了兩年,便在慶歷五年,範、韓、富等相繼被貶。性情梗直的歐陽修不但沒有退縮,反而勇敢地上疏為他們分辯,於是,惹得保守勢力極為不滿,上書皇上把他趕出了朝廷,貶為滁州知州。

俗語說“官場失意文場得意”,“天下不幸詩人幸”。正是在慶歷五年這一年,遭貶的範仲淹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歐陽修寫出了《醉翁亭記》。後來,這兩篇美文都被收入《古文觀止》中,成為後人學習古文的範文。

曾記得讀初中時,同學們比著背誦古文課文,這兩篇文章是我當時背得最熟的了。如今,當我有幸走進琅琊山,走近醉翁亭時,心情一下子激動起來。

琅琊山其實並不高大,但在有情人眼裡,它就是一座可以寄情的名山。“日出而林菲開,雲歸而岩穴暝”“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只有親近它,才能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

環顧四周,只見林木依然繁盛,隱隱有一種古風尚存。當我步入醉翁亭,進入醒園,參觀歐陽修紀念館後,不禁捫心而問,這古風究竟是什麼?

粗獷地描述醉翁亭的來歷應該是這樣的:

因為在朝中參與了“慶歷新政”的改革失敗,歐陽修被趕出朝廷,貶官滁州。到任後,他發現州城西南一處山地風光不錯,於是進山游玩起來,從而在山中一座廟裡認識了一個叫智仙的和尚。智仙和尚也是一個極願意湊趣的人,常陪歐陽修游山玩水,還在釀泉邊上修了一座草亭,以便他們在此觀景休息和吃酒。只是這位太守不勝酒力,喝不了多少就會醉。一次,智仙和尚請歐陽修為草亭取名,歐陽修便為它取名“醉翁亭”使之成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另三處是蘇州滄浪亭、長沙愛晚亭、北京陶然亭)。不過,這醉翁又一語點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看來,酒還不是歐陽修“醉”的主要原因,山水之樂才是他醉的真正原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寄情山水歷來是失意官僚或不得志文人的通病,古今莫不如此,只是這種林下風的風格各有不同罷了。有人看破紅塵,一生隱居深山不出,是為“隱士”,這樣的人極少;有人托身山水,只是權宜之計,有機會還會出山為官,這樣的人極多;有的人雖丟官或貶官,雖也寫出一些山水風光的文章詩歌,但卻始終不忘世事,借山水抒發懷才不遇或濟世胸懷,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範仲淹就是其一。不過,在我看來,這人活得也太累了,“進亦憂,退亦憂”(當官,貶官都心懷憂慮),沒有輕松的時候,活著還有什麼勁兒。

坐在小亭裡我思緒萬千,望著亭裡那篇《醉翁亭記》的大碑,默念著熟悉的古文字句,感受著歐陽修與民同樂的心情,忽然想起蘇東坡《赤壁賦》中的“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不禁感嘆起人生之短暫,天下美景不能看遍的缺憾。其實,古今社會就像是一個人生的大舞台,這舞台只有極少數人能在上面演出轟轟烈烈的大劇,多數人是無法登台演出的。於是就有人總結出“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的兩種觀念。在我理解,“獨善其身”不光是道德方面的修養,而且也在於身心的修養。置身林下,寄情山水,正是身心修養的重要內容。

正在這時,亭子裡突然湧進一群小學生,吵吵嚷嚷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這是一個小學校組織學生游山來了。有一個小男孩蹦蹦跳跳來到亭子裡用手摸著柱子好奇地左右看著,我把他叫到跟前,問他,能背誦《醉翁亭記》嗎?沒想到這孩一點也不怯場,站在我跟前,背著手,搖著頭熟練地字正腔圓地背誦起來。頓時,一陣美妙的童音穿越古今,響徹山間。這時,又有一個小女孩湊了過來,隨著男孩子一同背了起來,就像是一首男女聲二重唱。於是我想,童年,恐怕只有童年人才能這樣吧。

其實,真正能領略山水風韻的,那也是要抱著一顆童心的。世間的事情是復雜的,那是那些具有復雜之心的政治家操心的事情,不必要每個人都把自己搞復雜了。縱觀歷史,有多少人本來退出了官場,可仍不甘寂寞,時不時出來對時政指手劃腳,結果空惹一肚子氣不說,還要對世一事無補,有的還因此丟了性命。

所以我建議,那些退居二線或已經退下來的官員們,不如到醉翁亭看一看,去領略尚存的一點林下風。

點數中國古代士大夫的林下風致,可謂五花八門,異彩紛呈。其中有一則東晉謝安的軼事最為後人稱道。相傳他退居二線時,對朝中之事一概不問,整日裡花草魚蟲、詩酒笙歌,甚至挾妓。當國家安全遇到嚴重威脅時,他卻攜妓入山游玩。時人嘆曰“謝安不出,如蒼生何”。不料,他的侄子卻在他之後脫穎而出,出奇制勝,挽救了國家。所以,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說道“東山妓即是蒼生”。

從醉翁亭前行幾百米有一處“醒園”,雖是後人附會之作,但卻能起到“醒”的作用。據說當年歐陽修在亭中喝醉了酒後,來到這裡睡上一下就會醒酒。走進裡面,我看到一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婦,很富態的樣子,猜想這准是一個退了休的老干部和他的老伴。我和他們嘮了幾句,才知道他們已退休多年。前幾年身體好,經常遠行,中國的名山大川走了不少。這幾年因為身體原因,就只能在近處走了。

問到他以前的工作和退休後是否還擔什麼職務,這位老先生笑笑說,“在政協上干過,但我一直奉行‘幫忙別添亂’的原則。現在形勢不一樣了,自己的想法多跟不上形勢,說多了人家采納不好,不采納也不好,這又何苦呢?”

走出醒園再向前行,山路有些窄了,但離樹木卻近了。一陣清風吹來,讓人身上涼爽了許多。不禁想起蘇東坡的句子“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醉翁亭正面)



(走過醒園的人都能醒嗎)



(歐陽修紀念館正門)



(我站在一代文宗歐陽修塑像前)



(琅琊山春光)


精選遊記: 滁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