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二三事

作者: chmalili

導讀青島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老舍先生說:“北中國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風與黃河的水得到色彩與情調:荒、燥、寒、曠、灰黃,在這以塵沙為霧,以風暴為潮的北國裡,青島是顆綠珠,好似偶然的放在那黃色地圖的邊兒上。” 七月,我去青島。錯過了櫻花爛漫的春天,但盛夏季節,正好可以趕海。拾海藻,摸蛤蜊,捉魚蟹,洗海水浴……我向往的正是這最青島的日子,哪怕只 ...

青島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老舍先生說:“北中國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風與黃河的水得到色彩與情調:荒、燥、寒、曠、灰黃,在這以塵沙為霧,以風暴為潮的北國裡,青島是顆綠珠,好似偶然的放在那黃色地圖的邊兒上。”

七月,我去青島。錯過了櫻花爛漫的春天,但盛夏季節,正好可以趕海。拾海藻,摸蛤蜊,捉魚蟹,洗海水浴……我向往的正是這最青島的日子,哪怕只有短短的四天。

早早就預定了春秋的航班——來回機票加稅將近1000元——這個,就是旺季和熱鬧的代價,卻也是值得的。

Day 1

我們訂的海倫雅居在廣西路上,離火車站、棧橋和繁華的中山路都很近;從流亭坐機場二線可以直接到,交通也很方便。房間是通過易休網訂的,雙人水手艙。事先查看了攜程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盛贊不已的,也有不以為然的。最後決定只訂一晚,權作嘗鮮。事後證明這樣的選擇是英明的,旅舍雖有特色,但過於簡陋(主要是衛生條件,比不上一般的國際青年旅舍),如果連住三晚,怕是吃不消。

海倫雅居由一幢紅白相間的德式建築改造而成,經營旅舍的是夫妻倆,老趙和張姐。房子是老趙家的祖傳,五年前老趙辭去了電視台的編導職務,專心打理自己的旅店;他搜集了許多鐘表和各式古董,塞滿了客廳的縫縫隙隙。張姐是做進出口生意的,順理成章地利用旅舍的一角擺起了自己的收藏。

一進門,老趙就以巨大的熱情迎接我們,輪流拿著自己的相機和我們的相機給我們拍照。我疑心這是他每天要重復的功課,因為每個客人都是衝著他的那些異國情調和古舊收藏而來,都忍不住要拍些到此一住照。

雙人水手艙住滿了,老趙為我們免費升艙到船長室。船長室是一樓唯一的一間臥房,一張大床,一只海輪,一把吉他,一台唱機,還有滿屋子的座鐘,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裡。雖然房間的通風不好,有點發霉的味道。不過每逢整點半點,這些座鐘就開始歡唱起來,各色聲響先先後後地散漫在屋子裡。老趙得意地說,你們就像是住在教堂裡。我倒是有些擔心,怕它們夜裡不拾趣,擾了我的夢。於是正午十二點,聽飽了鐘鳴後,老趙趕緊把房間內的鐘擺停了,好讓我們休憩。

事先沒有制定什麼詳細的旅游計劃,只是羅列了幾個想看的地方;大眾景點都不在考慮之內,嶗山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一心准備著,見到美景和美食就隨遇而安。

午餐是在附近的中山路上解決的,王姐燒烤,一人叫了一串烤魷魚和一串烤羊肉,又一起分享了隔壁小店裡的一個肉夾饃。吃得飽飽的,回來午睡片刻。下午就在棧橋附近逛。

從海倫雅居到海邊才80米。遠遠就看到了那著名的棧橋,被密密麻麻的游客包圍著。橋上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在太陽底下顯得格外熱鬧也格外生猛,立刻讓我打消了上橋的念頭。我們沿著海邊一直走,走到了青島的火車站。火車站是老建築,讓人想到了那些二三十年代的老電影,很多悲歡離合的情節在這裡上演,頗有些看頭。

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雖然在修葺中,但氣派還在。幾對新人在教堂前取景,白牆紅門格外神氣。

購物提早開始了。買了一堆東西,還吃到了促銷的元祖抹茶口味的冰激凌,一元一個,真是超值啊!

晚飯是海鮮大餐,是一早就在海倫雅居定下的,60元一人,每人一個鮑魚,一只螃蟹,還有滿桌的蝦、魚、蛤蜊和魷魚,讓你吃到飽。食物都很新鮮,做得也是原汁原味,據說都是老趙的拿手菜,贊一個。

一面吃飯,一面看老趙的照片。手提電腦裡儲存著五年來的所有客人的照片,按著年月排列著。人來人往,留給老趙的,就是這些不會褪去的記憶。他如數家珍似的,翻出去年七月,前年七月的相片……也許到了明年,他的客人們在這張桌子上吃著大餐的時候,也會看到我拎著蟹腿的樣子……

飯後,張姐心血來潮地提議去挖蛤蜊,我們一致附議。九點多鐘,迫不及待地換了行頭,穿上專業的帆船鞋,向海邊進軍……我們的全部工具是一個小鐵臉盆和一副塑膠手套。到海邊的時候,潮尚未退盡,只有先抓螃蟹了。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沙石上面。月色並不好,沒有帶手電筒,完全是抓瞎一番。可是居然收獲頗豐,一會兒工夫居然還摸了一小臉盆。摸蛤蜊的人漸漸多了,我們問人家借了手電,這下子都方便多了。

摸到的小螃蟹們一律被熱炒了,作為夜宵;不夠,又去河南路湖南路口吃烤肉、火燒和小餛飩。這個路邊攤是超贊的,張姐推薦的燒烤比滿大街的王姐燒烤好吃得多了,而且價格極其便宜,統統一元,我們另叫了四碗餛飩,三只火燒(燒餅),五個人一共才吃掉55元。


Day 2

今天是周日,本想去教堂做禮拜的,可是昨夜睡得晚了,就沒有刻苦自己。一覺睡到自然醒,還在床上磨蹭了半天。

起床的第一件事就去買綠豆餅。中山路上賣綠豆餅的人家頗多,但都門可羅雀;而這家京韻雖然賣得最貴(10元一斤),卻依然排著長隊。昨天就想試了,無奈肚子裡實在沒地方。於是今天趕早,一人先吃了一個墊飢,心裡還琢磨著去買張姐力薦的那家煎餅果子。但是不巧,攤主休息,於是張姐幫我們買來了酥餅——卷著大蝦和黃瓜,味道也很厚道。

今天要離開海倫雅居了。我們已經定下了天都賓館,也是通過易休網訂的——是無奈的選擇,因為之前看中的兩家都額滿了,唯獨這家還空著,而我們一心想住在八大關那裡。

天都賓館是圍繞著彙泉體育場建造的,它的最大特色是那條超長的走道。因為只有一個出入口,所以我們要在走道上步行五六分鐘才能到房間。賓館在樓梯處放了電瓶車,來回載那些行李和體弱的老人婦孺。賓館的陳設很簡陋,就是乏善可陳的普標,唯獨淋浴的籠頭很不錯,水很大,很舒服。

安頓下來,已經是中午了。但因為早飯吃得晚,肚子也不覺得餓。我們沒有急著去八大關,而是先在彙泉廣場和第二海水浴場逛了一圈。然後步行到小魚山,看康有為的故居。故居清冷地坐落在福山支路5號,那裡是青島之行中我們唯一買門票瀏覽的地方,門票是8元。

進了門,沒有急著參觀,而是在院落裡喝茶。茶是80元一壺的,一般是四人一起喝。但書店的女孩看到我們才兩人,就主動降價說,20元一位。於是替我們在庭院裡擺好了桌子和藤椅,我們斜斜歪歪地坐著,聊天,拍照。

歇夠了,喝飽了,當我們想要參觀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是四點三刻,差不多要閉館了。門口的大姐讓我們改天再來,說門票依然有效。

沿著福山支路向上,左拐,就到了福山路,沈從文和洪深的故居就在這條路上。福山路多是洋派的老建築,綠色的爬山虎攀爬出圍牆,給白色的石頭增添了許多生氣。天又下著小雨,平添了幾分情調。無奈是來往車輛太多,擾了清淨。想起張姐說她小時候的青島,也就是二三十年前,半小時見個人,半小時見趟車,那樣的日子最讓人憧憬。

沈從文的大門緊閉著,還上了鎖。正猶疑著,一位大嬸出門來倒垃圾,熱情地引我們進去參觀。這裡住了好幾戶人家,沈從文生活的痕跡已不可尋,除了一個有弧度的階梯,依然像當年那樣盤踞著。

洪深的故居在1號,是福山路的轉角。庭院敞開著,可以隨意進出,視野很好,可以看四面八方。

今天的任務也算完成大半了,接著我們想去閩江路吃晚飯。可是司機卻力薦我們到啤酒街,還說什麼不要舍近求遠。稀裡糊塗地聽從了,一下車,我們就後悔了:那是個商業氣氛很濃的地方,一溜串的飯店沿街擺開,小妹小弟熱情地招呼著。勉強找了一家坐下,點了幾串燒烤,一盤黃瓜,半扎綠啤。味道實在一般。

一面吃一面研究地圖,發現這裡離傳說中的台東八路上的萬和春排骨米飯和張家壽司不遠。真的是吃著碗裡,想著鍋裡啊。匆匆扒完了盤子裡的東西,我們趕緊打車去了台東八路。果然是名不虛傳的,排骨做得很入味,我們兩人分了一份,才12元。張家壽司就在萬和春的斜對面,有很多種選擇,我們要了最貴的那種,什麼都放一點,鰻魚、三文魚、肉松、蛋黃、芥末、辣醬……豐富得讓我想到的永和的糍飯,完完全全的中國化,味道也是極美的。12個壽司才12元,真真叫價廉物美,現在還饞著呢。

飯後,去尹俊韓國美發沙龍做頭發——那也是張姐力薦的地方,據說做得又便宜又好。沙龍在閩江路上114號甲-12,門面很小,頗費了一點工夫才找到。一進門,就喜歡上了。環境很簡單卻很干淨,沒有吵鬧的音樂,也沒有把頭發染成黃綠色的小弟小妹。發型師是韓國人,很性格的樣子,中文講得不太流利。一個留著長發的青島女孩做他的翻譯。我們到的時候有點晚了,青島的美發店通常九點就關門,有顧客的話延長到十點。來不及燙發了,只有先剪了一下。他們讓我們第二天趕早,可是說實話,會不會再來還真是未知數,畢竟到這裡是旅游來的……

回賓館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一個大嬸,看著也不是很破爛的樣子,走上前要我們手裡的吃的,說前面有小孩等著,一天沒吃了……我們即刻給了她,可是心裡也有些不舍,這壽司實在是好吃啊,看來大嬸的眼光也不賴啊!走了好幾步,也沒看到她的小孩,不免心生懷疑。

好,打車回賓館,洗澡,又忍不住出去小小地散了會步。本想去八大關附近飽覽夜色的,可是第二天青島火炬傳遞,體育場附近已經站滿了警察。我們只在附近走了半小時,就回去睡了。那夜,睡得很沉。

Day 3

本想在天都住兩晚的,臨時又改變了計劃——決定晚上去洗浴中心做按摩,睡覺。

於是早晨起來就退了房,把行李寄存在前台。

今天的原定計劃是去嶗山,但幾乎所有的當地人都說一天的嶗山只能看到游客而已;而我們前幾天也玩得太松散,很多想去的地方還沒去,所以就繼續在青島市裡逛吧。

火炬正在傳遞中,周圍的道路全被封了;到處是人,擁擠成大片大片的。只有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吃早飯,其實差不多也是那附近唯一的一家飲食店。叫了一碗牛肉拉面,等了半天,面端上來了,才四片薄薄的小牛肉,居然要8元錢。想到不得已在這裡浪費了寶貴的一頓早餐,覺得實在太不上算。

本想繼續往小魚山那裡走,看昨天沒看完的康有為故居,可是那條路被徹底封死了。於是向八大關那裡走去。今天的八大關也不似往日的安靜,一路上都是志願者,穿著整齊的衣服,拉著橫幅,熱熱鬧鬧地走著。

很遺憾地,在喧囂的陽光和鼎沸的人聲中,沒能覺出八大關的好來,那些隱在馬路中的風景點,我們也沒有興致找。唯一的願望是吃一頓好的。

終於打車去了海信大廈的料理美術館,那裡有158元的自助餐。除了鮑魚、粉絲和哈根達斯的冰激凌是限量的外,所有其他的都是無限暢吃暢喝。料理美術館的東西確實做得很精致,態度也很好;只不過鮑魚的個頭比老趙家的小了不少。領班聽說我過生日,還特地送了兩份甜品和一盤水果……

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總想坐坐公交車,仿佛那樣才體驗了當地人的生活。石老人海灘就是坐公車去的,一元錢,開著車窗吹著海風,越近終點的地方,空氣裡腥腥的海鮮味也越濃……

石老人的海並不漂亮,沙也不夠細軟,但踏浪總是一件叫人興奮的事情。我們在海浪裡消磨了兩個小時。我其實很想坐在躺椅上,曬太陽看書,可惜沒有租借的地方。於是只好洗干淨腳,上岸,到街對面的Spring咖啡休息。我們點了一壺蘋果茶,一壺薰衣草,懶散地蜷縮在沙發裡,看書,聽音樂。直到太陽向西。

傍晚,又去了閩江路。老轉村山東菜館,慕名已久,可惜中午的海鮮和壽司還沒有完全消化,我們只要了半扎豆漿,半份鍋貼和一個菜——泰山三美,其實就是白菜豆腐湯。豆漿很醇厚,半扎可以倒滿滿的三杯,才9元;鍋貼的個頭很大,一個抵得上上海的好幾個,半份有8個,也是9元。真是便宜啊,青島人民的日子過得真讓人羨慕。

然後,呵呵,我們真的又去了尹俊沙龍。到那裡也已經八點了。尹俊,青島女孩,還有一個哈爾濱的帥小伙,即刻忙開了。我燙了那麼多年的發,頭一次是發型師親手而不是底下的助理為我做卷。韓國人手藝超好,動作奇快,三下兩下就卷好了。哈爾濱的小伙子說,在韓國,所有的理發師都是考級的,被他們稱作“老師”的尹俊在這行已經十五年了,用五年時間就考完了所有的證書,畢竟還是功夫深。我非常喜歡這個理發店的感覺,他們似乎都是真心想做事情的人。煥然一新的造型出來了,哈爾濱小伙真心地笑了,他說他喜歡看到客人改頭換面的樣子,喜歡讓人家變得更漂亮,所以特地從哈爾濱到青島來學習,因為這裡有很多韓國的發型師……

可惜上海沒有這樣的美發店,雖然我極力慫恿,雖然他們對上海也是心向往之,可是昂貴的租金讓人卻步。聊天中,我發現在很多青島人和在青島生活的人心裡,上海依然是個有的神秘卻也讓人憧憬的地方。

回上海後,朋友同事對我倆的新發型都是贊聲一片,難道從此都要飛去青島做頭嗎?

兩個小時後,我們喜滋滋地回賓館取行李,又寄放到海倫雅居裡,只拿了一些換洗衣服。接著,和張姐一起又去河南路吃念念不忘的燒烤,可巧這次是三人吃了33元!還是很精彩。

最後一站是中灣商務休閑會館。青島有很多洗浴中心,價格不一。比如有一家28元的,還送足浴,但據說硬件遠不如這家中灣。中灣的價格是48,會館很整潔,服務也很到位。還有許多小吃,可惜我們實在吃不下東西了,草草上了一會網,就去休息的地方了。

沒有即刻睡覺,先叫了腳部按摩,48元,外加修腳,35元。想想還是值得的,省下了賓館錢,還有人捏腳放松。不過休息間是個大房間,各色人等都有,雖然每兩個人有一個隔斷,但說話聲、打鼾聲還是不時地傳來。我花了很多時間才入睡。奉勸一句,如果睡眠不好,還是不要嘗試了。

Day 4:

早晨8點多鐘就醒了。發現周圍的人已經散去大半。估計大多數人只是過來洗澡放松,很少真的在這裡過夜的。

最後一次早飯的機會,一定要去買慕名已久的煎餅果子。那攤點在貴州路附近。去的路上,張姐先在一家包子鋪停留,買了很多包子和豆漿。煎餅果子有兩種口味,一種就是普通的,但是放兩張煎餅,份量比上海的足;另一種是放一張煎餅和一堆土豆絲。我們各要了一只。回到海倫雅居一吃,煎餅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吃,醬的口味比較淡;倒是海帶包子頗有特色,味道鮮美。

吃得飽飽的,我們朝康有為故居再次進發。從海倫雅居向東,步行就可以到江蘇路的基督教堂,再到黃縣路的老舍故居,大學路上的梁實秋故居,最後來到康有為故居,這一路懷舊之旅,最是難忘。基督教堂也在修正中,所以也只能在外面略拍了照,整個風格和天主堂還是頗有差異。老舍故居不太好找,黃縣路曲裡拐彎,門牌跳躍著。故居已然成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卻不知何故顯得尤其破落。一樓就是老舍當年租下的地方。我看到淡藍色的門,上著鎖,窗戶也破了好幾塊,似乎是很久沒人理會的樣子。

到康有為的故居,差不多是正午的樣子,我們還是在庭院裡坐著,吃了隔壁小店裡買的桃子,然後一人占著一張長椅,眯著。就這樣打了一會兒盹,愜意十足,再去參觀。館藏很簡單,讓我印像最深的是先生的字,雖然對書法懂得有限,卻看得有滋有味。那字方正樸拙,給人心胸寬大的感覺。

本想去附近的第一海水浴場再逛逛的,但體力不支,還是先趕回海倫雅居吧。接下來只有一個任務了,到中山路采購。主要是海產品,一不留神就買了一大袋子。朋友還買了綠豆餅給家人,我惦記的是張家壽司。湖北路上,就是百盛後門的對面就有一家。到了那裡一問,才知道和台東的那家雖然同名卻不同主,他們似乎還有一些是正宗的驕傲。然而我們試下來,卻覺得味道比不上台東的那家。

放下了貨物,去了最後一個心願,就是貴州路18號乙的劉金秋家常特色菜館。這家的招牌是紅燜鯰魚,名片上寫著“中華一絕”。他們正要開第二家分店,也在市南區,北京路上。我們只點了兩個菜,除了鯰魚外,還有一個大頭菜炒蛤蜊——這就是兩個小胃的人旅游的壞處,不能嘗盡美食。不過也好,留一點懸念,期待下次。

篤悠悠吃完了早晚飯,我們再次回到海倫雅居取行李。這次是真正告別了,叨擾了好幾日啊。協和華天門口的機場二線結束了,無奈打車去海天打酒店等一線,一切還算順利。

結語:

四天的青島行真是可圈可點。雖然玩得松散,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成:比如,沒去成嶗山。沒有再多玩一點海水。沒有去市博物館,沒有去天文台。沒有去青島大學和學苑書店。沒有吃到劈柴院的豆腐腦。沒有泡一泡青島的吧……

然而,每條岔口都有意想不到的美景。挖螃蟹和蛤蜊的經歷,康有為故居的下午茶和中午小盹,尹俊的精湛手藝,中灣的難眠夜……都讓我印像深刻。

當然,還有人。所有的經歷和記憶都不能超越人。尹俊沙龍的三個年輕人,懷著夢想,卻每天做著最平凡的工作。還有老趙和張姐,也算得是一對稀奇的夫妻了吧。兩個人,一個好靜,一個好動;一個守著自己的寶貝和故事,等著別人來發現,一個懷著巨大的熱情享受生活,交游廣闊。這,也是搭配一種吧。也許,他們在自己的日子裡早已慣常,卻給來來往往的人留下許多特別的回味。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