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萬裡路】上海-成都13日自駕【景點篇3/4:梵淨山】

作者: Danian

導讀梵天佛地梵天,佛地,淨土,這就是梵淨山名字的詮釋。梵淨山,武陵山脈(地處中國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貴州和重慶四省直轄市,長度約420公裡,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黔金絲猴唯一的生活圈。梵淨山位於貴州境內,毗鄰湖南,從湖南入黔,車過銅仁機場就有兩條岔路包圍著梵淨山向西南西北而去,北� ...

梵天佛地梵天,佛地,淨土,這就是梵淨山名字的詮釋。梵淨山,武陵山脈(地處中國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貴州和重慶四省直轄市,長度約420公裡,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黔金絲猴唯一的生活圈。梵淨山位於貴州境內,毗鄰湖南,從湖南入黔,車過銅仁機場就有兩條岔路包圍著梵淨山向西南西北而去,北線直奔印江,南線抵達江口,之後也可以折向印江。江口和印江分別是梵淨山的兩個登山口,前者艱險共有7898級天梯,上山需要爬5個小時以上,或者干脆爬不上去;後者沒人計算過梯級,但是坡度相對較緩,爬山3個小時就可登頂。為了逃避天梯的折磨,我們從印江上下,最終的結果證實了這個決定的無比正確。雖然是去印江,千萬記得還是從江口的路進去,北線的路況極其艱難,這種開車的難度或許不會低於爬天梯,省道304全線修路。從印江上山最大的好處是車可以開一段山路,幾乎到達1/3高程的護國寺停車場,然後檢票進山後還可以搭乘景區的輕便車到達半山腰的棉絮嶺。那裡是兩座山峰之間的山脊,已經是雲霧繚繞,或許這就是棉絮嶺名字的由來。空氣有些稀薄,海拔在1900-2000米之間,些許都能感覺有些高原反應。抵達棉絮嶺已經是下午4點半,由於景區車6點半就沒有了,當天已經不可能上山和返回,我們就在棉絮嶺接待站住下。條件艱苦,被子都有一股潮潮的味道,夜裡室內溫度16度,沒有獨用的廁所。我去廚房打了一瓶熱水,借了一個臉盆,用大學宿舍的習慣完成了睡前的一切。接待站的土雞蛋特別香,山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純樸。本來我們准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早睡覺並趕在第二天一大早上山,由於缺氧和過敏,一晚上也沒怎麼睡好。六點缺十分,東方泛魚肚白,我們已經開始上山了,沿途看著天色由藍泛紅,由紅泛白,拍下了一些照片,以舒緩沿途無聊的心情。有一段路走在山的陰面,又是長距離沒有任何休息處的上坡路,天雨路滑,心情極其陰郁,腿腳極盡疲憊還算了,精神幾近崩潰。好不容易見到一個農舍,我問當地人“一半了吧?”我以為得到的回答是“一半多了”結果是“一半?還沒到呢!”於是我放棄了所有的希望,以行屍走肉的心態繼續走了下去。等到闖過三個體能極限的時候,就再也沒有感到疲勞,路也已經轉到山的陽面,可以看到金頂和蘑菇石在野花的掩映下越來越近。

梵淨山不同於很多名山的特點是,它的景色幾乎全在山頂,像青城山之類的沿途都有很多秀麗,梵淨山基本沒有。你可以在沿途絕望,也可以行屍走肉到山頂,卻發現豁然開朗,我這下子很體會那些從江口上山的人該有多崩潰。頭一天在棉絮嶺遠眺,看到山頭的大小山峰都如同剪影一般的有趣形態,很快就實實在在呈現在面前了,蘑菇石原來真的就是那麼小的一塊石頭呢,最多也就5米高,但這卻是梵淨山的像征。金頂卻比想像中更險更難爬,很多的梯級是從崖壁的岩石上鑿出來的坑,深幾釐米,夠你踩住一個腳尖的位置借力往上挪。過程已經很難形容,反正我們上去了,也下來了,下來比上去更困難,但只要有著足夠的心理准備,安然無恙並非難事。我們在上到金頂以後,心滿意足地倒在地上睡了一會兒,金頂萬籟俱寂,雲霧掩映著周遭的一切,只有等到雲開霧散你才能拍到一些遠峰。我們等了好一會兒也沒有見雲散,就下山去了,其實山下正在經歷著一場大雨,而我們此時正在雲層之上的山頂吹著舒服的山風睡覺。

梵淨山的植被是極其有特色的,就像黃山的松樹你可以在隨便那張照片上認出來一樣,梵淨山的植被在幾年前的照片上就給了我一些印像。那些植物都給人以極其頑強的生命感受,向著陽光向著地心引力的反方向,每年拔高一截,天冷了就再次處於蟄伏狀態橫向生長積蓄力量。很多的植物都體現出浮屠寶塔的姿態,特有的異樣的美麗。梵淨山游覽最好的季節是5月份,因為山上最多是杜鵑花,花期一般在5月前後,而過或未及,山上的植被大多都沒有絢爛的色彩,只是一片蒼郁,偶有高原斑斕的野花裝點一下,但是對於攝影就少了很多樂趣。相約,某個五月,再去梵淨山,去看漫山的映山紅。



(梵淨山頂蘑菇石剪影)



(梵淨山金頂和高山植物)



(金頂霧茫茫)


精選遊記: 銅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