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遊記列表



錦江樂園、七寶一日游

錦江樂園、七寶古鎮一日游 二月十七日。星期三。大年初四。天氣晴朗,睡到九點鐘才起來,爸爸提出 來要去錦江樂園,媽媽留在家裡讀書。吃 完中飯以後出發,還好沒堵,線路是:從 黃興路上內環,經南北高架,轉到內環, 走滬閔高架。錦江樂園停車場車位沒有了 ,開到高架下的臨時停車場,停車費10元 。錦江樂園的聯票票價從原來的70元漲到 了80元,一張聯票可以任意游玩6個項目, 但是合作項目要錢的。 我想坐“摩托過山車”,但是身高必須達 到1米5以上,排了隊,想混過去但沒成功 ,於是就去坐“豪華空中飛舞”。到“羅 馬假日”拍了照片,裡面有“放飛春天” 等等項目, ...

年尾時與一位民工兄弟的交談

( 找不到編輯的方式,只好把修改後的作文重發一遍。) 年前一天下午去樂購超市,買東西買得累死,於是下樓來歇息。長椅那頭一個人湊過來說話:“退休了吧?退休金不少吧?”——問得很唐突,連稱呼一下都沒有。不過像這類的問話平時在小區也遇見不少,就平常地答一句:“退了。錢是不多,1千5、6,要計算著用。”“ 是呀,是呀。不過比起四十多年前,現在的日子是好過多啰。”——我看他笑眯眯地注視著我,不禁猜想他是否要與我聊什麼話題? “ 你是做什麼的?”我先發制人問。他說,他在超市裡專門收攏手推車,把它們集結後,再通過滾梯運到二樓去,說著,還亮了亮腰裡別著 ...

變了味的間隔年

變了味的間隔年 最近有一個帖子紅透網絡,既而成書,名為《遲到的間隔年》,作者叫:孫東純 。它不僅名列當當網熱門推薦,現在如果你用google搜索“間隔年”三個字,會發現前幾頁的匹配記錄,都是這本書,媒體也因為發現了“間隔年”這個新名詞而雀躍不已,感覺又多了個熱點談資。 我對於一切有口皆碑的火熱事物,總是持有點保留意見,而且我看到間隔年的粉絲兒們一邊策劃著自己的支教助學旅行,一邊詢問著“要不要帶單反和筆記本?”這樣的問題,更加讓我產生了懷疑: 他們弄清楚啥是間隔年了麼? 在間隔年一定要去邊遠地區做義工麼? 你,為什麼要花上這麼長的時間去做這樣 ...

上海寓教於樂的好去處體驗(一)

讀《日本的手工藝》的過程是斷斷續續的,但每讀一章就感動於那些手工藝人的耐心以及耐得住寂寞,試問在當代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還有多少人會那麼用心做一個便當盒或一把剪刀?我始終認為:日本是中國文化的若亞方舟。可能在日本,他們知道自己的物質短缺生怕一些傳統的東西會在不久後消失,所以很努力去留下他們的一種傳統和觀念。不過現在,我們的博物館正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今天我想說的是自己陪伴侄子去上海博物館參觀的一次體驗。在我們印像裡,一撕就破、一濕就透、一碰火就燃——這就是“紙”。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是那麼家常與普通。但回想自己所參加的紙文化體 ...

上海人游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

上海人游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位於陸家嘴中心地帶,東方明珠腳下的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你是否去過?這個看似面積不大的博物館裡除了展示有一些昆蟲標本外,更吸引人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一些活體小動物。乘著周末我也帶上了相機前往這個動物王國探秘一番。 一進大門,你就能發現幾只可愛的小水獺圍在一起取暖睡覺。一旁狹小的水池中一只海獅(可能是海豹)不停的一圈一圈游動著,讓看的人不一會就眼花繚亂。繼續往前走,是一條仿野外的棧道,棧道的水裡養著大小不一的鯉魚。它們張大了嘴巴跟著你前進。當然,這時就可以拿出剛剛買的魚食喂這些恨不得跳出水面的鯉魚了。而棧 ...

邂逅田子坊

相信大多數女子都有這樣的情結,綠植,英文招牌,一把訴說著等待的竹椅,街角的老式音箱中應該還有傷情的英文歌曲或者泰國音樂流瀉而出。沒錯,這就是每個人心底的聲音。田子坊這個頻頻與陌生人擦身而過的地方,卻總是預留著讓你似曾相識的空位,等你漫不經心的靠近時,收留下所有的情緒。 田子坊近處的一個酒吧。入夜,這裡開始復蘇,由靜謐漸近喧囂。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格子,框住很多人的靈魂,無論真實的還是虛假的,應該都是放松的淡然的。偶然路過,看到門口這個充滿創意的裝飾,暖黃色的燈光穿透綠色的酒瓶,有那麼幾分魅惑的溫暖吧。 ...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3日游攻略(轉)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3日游攻略 第一天8:30來到耀華路出入口排隊等候入場。9:00准備進場之後先到入口處的預約機前預約中國館的參觀時間。 散客參觀園區各展館都是現場預約,如果是跟著旅行社的話就省去了預約的麻煩。像中國館這樣超級熱門的場館,主辦方是實行100%預約制度的,所以進園先預約,免得不能參觀留下遺憾。園區各出入口共有200台預約機,進門問一下志願者就知道在哪裡,當然在預約機旁也有志願者會教你怎麼操作,帶好有效證件和門票就行。 預約完畢之後你就可以放心地進行一天的參觀了。進園從世博軸上走到底就是慶典廣場,在那裡有盛大的開園儀式。看完之後去世博 ...

紅紅的草莓如美人紅紅的唇

前兩天太陽曬得人懶洋洋的,可誰知27日我們准備去青浦摘草莓時,天下起了雨,還有越來越大之勢,三大三小已經在車內坐定,討論去不去用了半小時,對孩子們來說,上了車,旅行就已經開始了,哪有不去的道理,聽說草莓都是在大篷裡,下再大的雨也不影響啊,上海實在找不出啥孩子們玩樂的地方 。無奈,我們買了鞋套後,就直奔青浦了。 等我們慢吞吞到達青浦的趙屯,用了中餐後,見到了來接我們的人,馬路兩邊都是草莓大篷,雖然下著大雨,小攤販們都熱情地招呼我們停車下來買草莓。 進了這戶人家的草莓大篷,孩子們立即忘記路上顛簸的勞累,興奮地采摘,大篷裡,草莓地被分成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