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遊記列表



尋找上海古城牆最實用攻略

上海有沒有城牆?這個問題存繞著我的腦海中。上海在城牆方面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城市,自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由鎮升格為縣後,縣署就設在原方浜(今方浜中路)南岸與老城隍廟隔浜相望。按我國封建制度的常規,建縣後一般都要修築城牆,但上海卻不同,建縣後的262年中一直未築城牆,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建城牆是在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為了防御倭寇的侵擾,因為沒有高牆是吃了不少的苦頭。建議砌牆的顧從禮是個掌邦國酒醴和膳饈之事的光祿寺卿,既為國家張羅吃的,也為自己和百姓想著住的安全。上海官民奮起築城,僅用三個月(9-11月)便築起了一座周長九華裡,高二丈 ...

傳說中的公交576路--穿越上海

上海傳說中的公交576路,公交車中的F1。 曲陽路玉田路(曲陽新村) -玉田路密雲路 -赤峰路四平路(巴士一汽) -四平路大連路 -四平路密雲路(郵電新村) -四平路臨平北路 -吳淞路海寧路(第一人民醫院) -中山東一路南京東路(外灘) -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 -中山南路復興東路 -中山南路董家渡路(董家渡) -浦東南路浦三路 -浦東南路華豐路 -浦東南路蓮南路 -上南路浦東南路 -上南路昌裡路(上鋼新村) -上南路德州路 -上南路楊思路(楊思) -上南路海陽路(恆大橋) -上南路聯民路(中林) -上南路凌兆路(三林) -三林路上南路(林梅新村) -三林路三新路(三林中學) -三林路靈岩南路 -長清路凌兆路(凌兆新村) -(共25站) 特意 ...

上海錦江之星體育場店:客人有難的時候,你難道只能選擇冷冷旁觀?

上海,2009年11月4日,入住上海錦江之星萬體館店,因為我想要的房間客滿,萬體館店的員工熱情的幫我轉到在旁邊小區裡的錦江之星體育場店(同個業主)。 晚上6:40左右,我到大廳上網,看前台空無一人(實際是有位男員工坐在櫃台後)。我在面對電腦的遲鈍反應困惑時,有位女士從大門外進來坐到離我2米不到的椅子上;過兩分鐘,我走到前台想詢問上網困難時,這位女士難受的彎腰走過來說:“先生,幫幫我叫醫生,我很難受。” 面對臉都疼變形的女士求助,我趕緊轉臉對前台接待說:“幫客人叫救護車吧?”接下來這位先生和旁邊保安師傅從容冷淡的回答把我雷倒了,“這是收費項目, ...

國慶孫橋農業園區一日游

孫橋農業園區是個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區,每年9月底到10月都會開孫橋農業豐收節,今年也不例外。在各地很多景區都趁著國慶大漲價是,上海的孫橋農業園卻在今年國慶期間免費開放,平時的門票要30元呢,這家門口的優惠機會自然不能錯過了,呵呵。10月3日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早上9點半,我們全家坐上了632路車。一小時後在孫橋中學下車,前面路口右側即可看到孫橋豐收節的標志,還有大大的彩色辣椒卡通模型呢。沿著這條路走進去大約一刻鐘就是孫橋農業園的大門了,很高興地發現居然人不太多,這在國慶期間可是少有的啊。 在門口買了張地圖(2元),園區的面積還是挺大的,有了地 ...

上海三日游攻略

如果你去上海旅游或者出差,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買三樣指南 1. 上海地圖,有詳細的地鐵和汽車信息 2.壹周刊,提供一周以來上海詳細的娛樂休閑活動,每周一版 3. 新民晨報或者是星期三周報,提供特價機票,旅游信息,特價酒店等信息 吃:正宗的上海菜可能我沒有吃到,所以不便評論,因為據說一碗飯要30元,一般的說是上海菜的地方味道還不如深圳的西湖春天,且價格比深圳春天還高,不吃也罷。 特色的推薦:城隍廟的南祥小籠包和米酒 城隍廟李永和酒店,是一個傳統古老孔已己時代的小酒家,門口全是大酒壇,專賣黃酒,三元一大碗,8個品種,各有特色,幾元的小菜,像豆干, ...

蘇州河-游蕩在記憶中的符號

蘇州河, 令人想到一行詩,一曲歌,或是一幅畫. 人們把她看作城市的符號,看作文化的依托,看作外灘的影子,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園. 無數次地經過她身邊,驀然會浮現久遠前的電影場景. 仿佛她,就是一段記載故事的膠片,承載太多太久的愛恨離愁. 蘇州河上,那麼多橫亙的過橋,常常成了故事裡的主角. 舊事裡沒有橋的河邊,又留下擺渡人的回憶. 大約三十年前的這個城市,每月17號上午,一個老人攜著一個小男孩,都要在河的某處上一條當年的擺 渡船. 船很慢,沒幾分鐘卻已到對岸. 老人慣例去工廠領取退休金,看一看曾經工作的地方. 平常而重復的片段,在男孩成長的歲月中模糊不清了. 卻記得當時,一次又一次的 ...

10.1長假南彙農家樂游

10.3日去南彙心怡農家樂游玩,靠近東海了,燒烤+農家菜,第二天還去OUTLET逛了下,居然掃到便宜貨,太開心了。 此次南彙農家樂行的總結如下: 1.購物要去南彙outlate,不僅有品牌,而且折扣大大.2. 南彙的“心怡農家樂”,讓我真正享受到“心曠神怡” 3. 農家樂“場主”,不僅帥氣,而且手藝一級幫,還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能力 4. 吃好、玩好、購物好、還可以可親的農場主家帶回了新鮮的蔬果。 5.農家散養雞--香 紅燒農家鴨--香 紅燒走油肉--贊(油走的到位) 清炒馬蘭頭--嫩(我們平時買的馬蘭頭根本不能清炒,因為老,只能冷拌) 清炒生菜--太嫩了,豆媽我一個人吃了一盆 ...

往事如歌

那個院子坐落在鉅鹿路上,差一點點就到襄陽路口了。裡面那幢樓房整日裡暗沉沉的,是因為背陰。樓牆早先爬滿的綠葉,不知從幾時起都看不見了,只剩下一片枯莖。南面是有花園的,但在樓門這面並看不見。 沿街的圍牆,原先是一段段帶下彎的弧線的,空出處配有好看的鐵花欄,這年月鐵花被拆去,改砌成一整面的光牆,一如所有其他地方那樣,是想把樓房包得嚴嚴實實。圍牆的西面盡頭才是院門,門柱上掛著一塊“文化局革命委員會(籌)”的長牌。 這裡是又一個權利機關的所在,按理說不該有親近感,要路過,就走對馬路四明邨這邊好了,但偏偏又好像不完全是這樣。就因為是“文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