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goo 旅遊
主頁
熱門
三亞
麗江
香港
北京
廈門
遊記標籤
關於我們
聯繫 Siagoo 旅遊
丹東遊記列表
美麗的丹東(1)
初夏,偶爾聽朋友說到了丹東這個地方,閑暇之余到丹東去走一走。一下火車,便直奔江邊,感受那許久沒有受到的江風的熏染,好舒服的感覺呀!濕濕的,甜甜的,好美,美麗的海鷗在江上飛翔,船只在江上漫游,而對岸的朝鮮更是顯示了邊境城市的異國風情。踏上游輪,更始美妙無比。風吹在臉上,好美,有時還可以看見魚在江上翻身而出,好奇妙! ...
陽光戶外.山
大年初三的早晨我們出發了.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冽.我已好久沒有感受到這樣的輕松了.期待城市能快一點消失在視線裡. 終於,山慢慢的.慢慢的,那雄偉.挺拔.壯觀的背脊在不遠的前方顯現出來了.車在飛奔,路急速的倒退.心興奮的跳動. 四天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領略到了山的魅力.重重疊疊的大山,懷抱中那幾座安靜的農家小院.淳樸的山民.小溪柔柔的水流聲.伙伴們爽朗,親切的笑聲. 一直在我的心裡.深處. ...
中國紅葉最艷麗的地方之一
中國紅葉最艷麗的地方-丹東之旅無意間讀了9月份的《旅行家》雜志介紹“天橋溝”的短文,稱“青山溝”、“天橋溝”是中國紅葉最艷麗的地方。通過上網查詢,得知此地就在丹東附近,而且又看到“天橋溝”附近還有另一處國家級森林公園-青山溝,於是立即決定十一長假期間去丹東旅游。 青山溝 青山溝主要由三個景區組成,即青山湖、虎塘溝和飛瀑澗。每個景區之間距離10公裡左右,每處門票為15元。 青山湖和北京的龍慶峽極為相似,通過坐船觀賞兩岸的風光。山的形狀非常普通,但由於10月初是觀紅葉的最佳時期,所以山的色彩極為豐富,我第一次體驗到了“層林盡染”這四個字的含義 ...
中國紅葉最艷麗的地方之二
秋天的隨想金秋十月,我們一行四人蹋上了開往吉林省丹東市的列車。丹東距北京大約一夜的車程,地處於鴨綠江畔,與朝鮮比鄰,是一座美麗的山城。市內的景區有斷橋、鴨綠江公園和抗美援朝紀念館等,只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距丹東市200公裡的長白山脈老嶺之脈的天橋溝和青山溝-去大山裡傾聽秋天到來的聲音,找尋秋天的足跡――― 當我們一路坐車抵達青山溝腳下的畫家村時,已近中午時分。大概由於旅途勞累或是由於暈車的緣故,我們兩位女士感覺身體不適。於是先乘船游覽了青山湖的風景。湖面很大,有如一面鏡子掩映在這青山紅葉之中。山綿延起伏的在湖中延伸著它的身姿。我站在 ...
丹東游記
丹東游記我沒有去過丹東早就想去看看,今天終於實現了願望。九月二十二日午夜登上T27次特快,由於沒有臥鋪只好坐“硬板”了。似睡非睡度過了近六個小時於早上不到七點到了我這次旅行的第一站——“鳳凰城”。這裡並沒有鳳凰只是個縣級市——鳳城市。我匆忙打了個出租車,不到十五分鐘就來到了位於該城東南方向鳳凰山的登山索道附近。付了十元的車費又花了三十元的門票錢,開始了登山的游程。由於太早又沒有導游圖,只好信馬由韁朝地前走。大約走了三四裡路來到了“朝陽寺”——一個正在修建中的廟宇,當然沒有什麼看頭,只是路過一下就向山上登去。這是一條不經常走人的舊山 ...
鳳凰山
鳳凰山位於鳳城東南3公裡處。鳳城是沈丹線上大站,每天有幾次列車停靠,由沈陽或丹東乘火車去鳳城,皆異常便捷。如由丹東乘汽車去鳳凰山,沿公路向西北行50公裡,即至山腳。 鳳凰山系長白山支脈,主峰攢雲峰海拔840米,現已列為國家級風景區,素以險中含奇、秀裡藏幽著稱,與千山、醫巫閭山、藥山合稱為本省“四大名山”。山勢突兀崢嶸,如鳳凰展翅,故以“鳳凰”命名。全山分西山、東山、廟溝、古城四大景區。其中,西山景區景點最集中,也是具奇險的特點。 由紫陽觀出發游西山景區,眼前展現3條登山路,即中路、東路和西路。中路經鬥母宮、碧霞宮、觀音洞、鳳凰洞、蠶娘柞、 ...
鴨綠江
鴨綠江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大東港之間。鴨綠江為中朝兩國界河,源出吉林省東南中朝邊境長白山主峰白頭山,西南流至丹東市東溝縣境鴨綠江口入海。全長795公裡,景區段210公裡,面積約400平方公裡,分水豐湖、太平灣、虎山、大橋、東港等5個景區。區內碧綠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島棋布,沿岸群山疊翠,鶴鳥翱翔,景色殊美。 丹東,景區的中心,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素有“東北小蘇杭”、“杜鵑城”之稱,隔江與朝鮮的新義州相望,鴨綠江大橋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搞美援朝戰爭勝利回國的凱旋門,現為一景。丹東文物古跡比比皆是。市東北12公 ...
大孤山
大孤山位於丹東市西南東溝縣境內的大洋河河口右岸,孤山鎮環繞其南麓。由丹東市或東溝縣出發,可乘汽車直抵山腳,然後沿石徑登山,即可遍游其景點。 大孤山陡峭挺拔,孤峙於黃海之濱,兼得海山之勝,為遼東著名風景區。其山脊狀如鋸齒,主峰海拔近340米。沿山路上行,茂林巨樹遮天成蔭,野草閑花覆坡為錦,景色清幽,引人入勝。 大孤山山腰有一組寺廟建築,供奉著儒釋道的創始人和重要的神、佛、仙,如孔子、釋迎牟尼、玉皇大帝、地藏王、藥仙等,是一組典型的“三教合一”建築。整個建築占地5000平方米,有104間房間,其中除極少數始建於唐,重修於清乾隆年間外.其余則全建於 ...
« 前一頁
12
13
14
15
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