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遊記列表



避“運”游(81)——永寧山下(八)

雍正帝,是康熙的第四子,愛新覺羅氏,名胤禛。 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其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 康熙三十七年胤禛封多羅貝勒,時年二十歲。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禛晉封為和碩雍親王,時年三十一歲。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崩於暢春園。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即皇帝位,時年45歲。 第二年改元,年號雍正。 胤禛於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崩於圓明園,卒年58歲。 世宗於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初二葬泰陵。 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寢應該建在遵化縣清東陵界內,與其父親康熙為伴。 因此,他曾經把東陵九風朝陽山作為自己的萬年吉地,但雍正並沒有在那裡建陵, ...

避“運”游(79)——永寧山下(六)

泰陵為清世宗雍正帝的陵墓,是清西陵的主陵, (泰陵文保碑) 大紅門屹立在通向西陵的五孔石拱橋和三架石牌坊的北面,是整個清西陵的總門戶,也是泰陵的門戶。 大紅門兩側還各有角門一座,四十二華裡的風水牆由兩座角門向左右伸展,將整個陵寢區包圍起來,高大堅固的紅牆向東西筆直而去,愈發顯示出大紅門這座總門戶的莊嚴氣派。 下馬碑,位於三座石牌坊北。 (西側的獬豸.下馬碑.) 西陵的總門戶大紅門前的神道上,巍然蹲坐著兩個巨大的石獸,大小相等,形態一致。 石獸通高3.15米,基座長2.2米,寬1.57米,高1.57米,可謂威風凜凜之龐然大物。 石獸前腿挺立,後退蹲坐, 遍身鱗甲 ...

避“運”游(77)——永寧山下(四)

牌坊又名牌樓,是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建築物,一般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上面雕圖題字。 牌坊舊時多建於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表示儀注,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 泰陵五孔橋北,大紅門南,有三架石牌坊,一個面南,兩各東西,與北面的大紅門相對應,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 (石牌坊.大紅門) 我的相機無廣角鏡頭,只好分二次拍: (三座石牌坊西部) (三座石牌坊東部) 這三架石牌坊既屬於泰陵,又是整個清西陵威嚴肅穆的像征。 在我國明清兩代其他的帝王陵墓之前,也建有石牌坊,比如明十三陵、清東陵、沈陽的昭陵,但都為一架,西陵卻有三架 ...

避“運”游(78)——永寧山下(五)

(南牌坊東次間門現狀) 南面牌坊的東次間門有木料支撐,不知始於何時?又不知為何沒有修復?! 導游們的解釋有點離譜,無可信度。 三座牌坊的各個部位,雕刻著不同類型的形體紋飾。 (夾杆的石獸) 每塊夾杆石頂上,雕有立體臥獸一個,狀似“避邪”,四肢撲地,仰首翹尾,造型極為生動。 夾杆石下面是高浮雕的龍、鳳、獅、麒麟。 中間石柱基部的石雕: (中間石柱基部的石雕:龍戲珠) 稍外石柱基部的石雕: (稍外石柱基部的石雕:龍獻花) 外邊石柱基部的石雕: (外邊石柱基部的石雕:麒麟....) 三座牌坊的三十六幅夾杆石正面,但見玉龍舞動五爪翻轉於浪海,金鳳舒展雙翅翱 ...

避“運”游(76)——永寧山下(三)

石平橋北是一座五孔石拱橋。 (五孔石拱橋) 五孔石拱橋,是西陵四十九座石橋中最為壯觀的橋。 (橋南拍得五孔石拱橋側面) (橋北拍得五孔石拱橋側面) 五孔石拱橋長87米,寬10.94 米,拱高4.9米,由長方形青白石砌成,如長虹垂地,氣勢雄偉。 請注意:五孔石拱橋的橋孔上方裝飾了龍狀獸頭。 這一做法在關內清皇陵中始於泰陵。 前朝皇帝的清孝陵.清景陵的石拱橋上無此飾件的。 五孔石拱橋北為三座石牌坊。 (五孔石拱橋上北望) (三座石牌坊) 坐落在大紅門前的三架巍峨高大的石牌坊,為西陵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待續。 ...

避“運”游(75)——永寧山下(二)

泰 陵 為清世宗雍正帝的陵墓,是清西陵的主陵,仿照清東陵的孝陵而建。 雍正帝心高志大,不甘居於父祖之下,故在易縣永寧山太平峪另辟陵區,其規模超過了孝陵。 (泰陵建築分布圖[轉貼]) 我由五孔橋南面的票務處南行,來到112國道邊。 現在的時間是2008-10-02. 09:30. 薄霧已全部散去,艷陽高照! 我本想去尋訪那座神道最南端的大雁橋村東的神石山上的火焰牌樓。 (泰陵的火焰牌樓[轉貼]) 最南端的火焰牌樓,位於泰陵南23華裡(應有誤,10華裡左右吧?)的大雁橋村東的神石山上。 火焰牌樓通高6.60米,面闊三間18.66米,台明長26.35米,寬7.74米。 四根石柱頂上有石雕蹲龍(通高1.10米、寬 ...

避“運”游(74)——永寧山下(一)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梁各莊西。 清西陵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歷經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余緒延至民國年間。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圍群巒疊嶂,樹茂林密,風景極佳。 清西陵東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偉的紫荊關,北枕高聳挺拔的永寧山,南抵滔滔東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裡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裡。 清西陵周界約100公裡,面積達800余平方公裡。 這裡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雄偉。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 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 ...

保定暴吃暴走游

看了《地下交通站》,我和老公對驢肉火燒充滿了向往,保定安邱鼎香樓成了我們最想去的地方。上網一查,安邱地名是虛構的,那麼只能以保定城來代替了。 我們早早的就買好了去保定的票,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火車停站了,沒有廣播,我們下了車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站牌,車站很破,我們都不放心,又回頭去問列車員這是不是保定,逗得列車員和准備上車的人哈哈大笑。 車站很小,出了站發現車站還挺有點軍閥時候的特征,我們找了幾張相,開始排隊買回程票。 買票的人排長隊,排隊的時候我買了一張地圖,研究了一下,確定了今天的游玩方式——暴走。我們排了半個多小時,終於買到了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