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遊記列表



白洋澱旅游

白洋澱 位於保定市東約45公裡,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總面積366平方公裡。澱區內共有36個村莊,8000公頃蘆葦,146個澱泊。河澱相連、溝壑縱橫,葦田星羅棋布,成為中國特有的一處自然水景區風光。白洋澱中有自然形成的千畝荷花澱,每年的農歷5—8月份粉、白兩種荷花盛開,澱內香氣四溢。白洋澱水域遼闊,春季青蘆吐翠;夏季紅蓮出水;秋天蘆葦泛金黃色;冬季泊似碧玉。白洋澱物產豐富,盛產大米、魚蝦、菱藕和“安州葦席”。被譽為美麗的魚米之鄉。 白洋澱是河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幾年來,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白洋澱成了一個頗有特色的旅游區。白洋澱位於北京、天津 ...

納涼南城司

悶濕潮熱的天氣,即將席卷整個北京,它獨有的桑拿季也已悄然到來。六月中旬以後至八月底的京城仿佛置於悶罐中。逃離這個“桑拿城”,找個涼快的地方避暑納涼,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過了十渡、野三坡,在京西南150公裡的易縣有個南城司,是這幾年北京人夏天進山避暑納涼、感受太行民俗、山野情趣的新去處之一。比如:花園農家院落;“團瓢”房屋;大片高山蘆葦田;清澈的拒馬河水從門前淌過……於是,我便為大家打了前站。 (村裡的牽牛花) 從灰色城市到鄉村花園經過四小時的火車之旅,當我在了奇峰塔站的站台上。遠處的是龍王廟的地陪Y,他很熱情,主動上前握住我的手噓寒問暖 ...

太行山經之中北中段紀行

我是太行山的孩子,熟悉她的氣息,遺憾的是已有多年沒有真正走近她。中北段太行是一片古老而美麗、張揚著燕趙慷慨之風的淨土,巍巍太行山脈刻意在此一展她多姿的身段,九百裡滔滔滹沱河、胭脂河與大沙河,在此縱情蜿蜒,更有數以千計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彙聚於此。 (巍巍太行蒼蒼茫茫) 橫穿天桂山、駝梁、五岳寨、天生橋如畫天桂山天桂山是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岳古剎型風景區,在河北省平山縣的大山深處,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主景區最高峰三清峰海拔1054米,其他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還有30余座。全國五大金頂之一的天桂金頂和氣勢雄偉的三豐殿也坐落於此。景區內奇峰險峻,怪石林 ...

保定鱗爪

城市,是我棲息的地方;工作,是我謀生的手段。短暫的逃離,往往也很受用。剛剛忙完老板特地交代的任務,閑在了,身心反而覺得有些疲憊,成天就想著尋個假期出去偷偷閑、透透氣。朋友推薦的京南保定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天津近,花銷又不大,還有驢肉火燒吃,順便也感受一下“兄弟”城市的風情,全當走趟親戚了,呵呵。“保定”,曾是數百年來一個神聖的名字。這普普通通的兩個字,一直承載著其建城以來的歷史風雲、往昔沉積。它是一座擁有近300年郡都歷史的古城重地。因為對保定古城向往已久,所以在沒有真正親近它之前,很自然地會讓人有些憧憬,甚至遐想聯翩。 (保定的味道) ...

保定白洋澱印像

北京到白洋澱有150公裡,一路高速,比想像中的快很多。到安新後糊裡糊塗的被個元妃荷園的指路牌指引著,穿過村中小路來到澱邊,當地的農人恨不得站在路中攔下車,讓我們進到自家的院子。這裡其實是個大隊辦的景點,還是保守點,從正規的白洋澱旅游碼頭上船吧,後來船工告訴我們,就算從元妃荷園進到澱裡,遇見檢查的,會有麻煩的。 白洋澱以前宰客的名聲很響,現在是明碼標高價,入澱費是必須購買的,成人是30元/人,包一條木船80,如果不去景點,在澱中蕩三個小時,船工慢慢的劃,好過做機動船。一般去兩個景點來回6個小時左右。各個景點門票20-50元/人不等,選一兩個足已。聽說 ...

保定一日游行程攻略(實用線路)

這個五一的長假本來沒有出游的計劃,但在即將結束的時候,還是沒能忍住,一個人跑到保定去逛了一圈。還是老規矩,先把照片和行程攻略放上來,游記有空了再補上。 保定離北京很近,做火車一個半小時,也是一座很有歷史的城市,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這座城池。到了清朝的時候做了直隸省的省會,解放後也做過河北省的省會。所以,對這麼一座城市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列出了一日游計劃的三個地方:滿城漢墓、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 早上八點半,乘T585次列車(北京西—邯鄲)出發,九點四十七分到達保定。這個火車站據說也已經一百多歲了,站不大,我第一次沒有走上二十米就出站了。出 ...

野三坡兩日游

野三坡兩日游 第一天早上乘六點半由北京西站始發的列車出發,九點半左右到達苟各莊。那趟列車是由北京開往太原的,又是慢車,如果是站票的話,一路上都會很難受。 下車之後,由事先聯系好的房東來接我們,在房間裡稍事休息後,就開始了行程。 十點多開始出發,包了一輛車,去了龍門關和魚谷洞。路程來回大概是一個半小時。 龍門關只走了1/3,用了將近兩個多小時,如果全走完的話得四五個小時。在龍門關看了九瀑十八潭,路邊還有桃花,景色宜人。後面其實還有很多的景觀,頗具人文色彩,但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了,走完了所有的瀑布以後就往回走了。 坐車來到魚谷洞,是溶洞, ...

濟南出發石家莊-保定-北京七日自駕游(四)

5月3日,晴。早起後找店主一問(因那時因特網尚未普及),才知四陵中只有最後建成的崇陵即光緒陵曾被當地無知村民盜掘過,因此是西陵中唯一地宮被破壞和對外開放的,於是便驅車先到陵區最東頭的崇陵一游。到那兒時剛開門,游人稀少,西陵和東陵的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金碧輝煌、氣勢恢弘,坐北面南,沿中軸線依次是碑亭、廣場、金水河、金水橋、陵大門、隆恩殿、左右廂房、琉璃門、石五供、方城,最後是寶城。寶城下面就是地宮,比漢墓好多了,共五進九券四道石門,全用光潔如鏡的大理石板鋪成,不過比起東陵的地宮還是遜色多了,顯得過於儉樸,由此可見當時國力這衰弱。最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