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遊記列表



行走張安之紫雲格凸河篇(二)

那批貴陽人今天的行程安排和我們一致,先去盲谷,後到中洞。 來接我們去盲谷的船,晚到了半小時。我們這些人,一艘船足夠。過盲谷泊船點時,那批人先上岸,我們還要去一個景點,燕王宮。 燕王宮的名字和張家界的天波府有得一拼,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大多數人對於燕王宮,第一反應,以為是宮殿之類的建築。其實不是,所謂的燕王宮,只是天然形成的一個普通山洞而已。名字中的燕,指的是燕子。這個山洞,因為常年有大批燕子聚集於此,而得名。不過現在這個季節,要看到燕王宮容易,要見到燕子,難。 快要駛進燕王宮時,右手岸邊,一位忙著刷解放鞋的當地人,很敏捷地跳上了 ...

行走張安之紫雲格凸河篇(一)

到達貴陽是早9點,原以為夜行火車,晚上會把延誤擔擱的時間給補回來,不過最終還是晚到了半小時的時間。 下火車第一件事就是買回程車票,我們是從安順乘坐K80次回上海。在安順想買到這班車的硬臥車票,那幾乎沒有可能。好在這班車會經過貴陽,大城市能買到硬臥車票,概率很大,更何況現在還是淡季。我和驍飛商量下來的結果就是,在貴陽買到回上海的硬臥車票,然後再想辦法從安順上車,那萬事就OK了。 想得太好太完美,也不是件好事。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別說硬臥車票了,就連硬座車票,在貴陽也已經全部售完了。出火車站,轉了一圏,沒見到四處轉悠的黃牛大哥,不死心,去站 ...

小驢在貴州遭遇假幣

2007年10月28日,本小驢在貴州安順汽車北站買票去織金縣,該站售票員找回的20元面值人民幣竟然是假幣!同車另一位老人也被找回一張假幣,與小驢的面值,版號一摸一樣! 更令人郁悶的是多次向當地及貴陽110舉報,竟然無一處出警!!! 在這裡寫出來,希望當地警方能盡快將其繩之以法,至少看到此文的驢友能小心不再上當! ...

“活色生香”的貴陽

活•色•生•香• 貴陽的由來 ,有三種說法: 1.貴陽男丁稀少,所以珍貴,男為陽女為陰,故叫貴陽; 2.貴陽在貴山的南面,南為陽北為陰,所以叫貴陽; 3.貴陽終年濕潤多雨,太陽極為少見,因此稱貴陽。 那麼,你認為哪個是正確答案呢? 貴陽,稱呼美女為釘子,帥哥為鉗子;帥哥追美女,就叫做鉗子拔釘子, ~生~ 生,有新鮮,生動,水靈的含義。 貴陽城中有山有水,空氣非常新鮮濕潤,所謂到了貴陽有三洗, 其一就是洗洗肺。6月16日下午,我們到了天星橋。陽光出奇的好, 前一天晚上下了雨之後,空氣清新,水面清澈。天星橋一共有365 塊青石板,每一塊上刻的日期就是每個 ...

百裡屯堡文化——天龍屯堡古鎮

薄荷片推薦: 天龍屯堡古鎮源於明朝的屯堡文化是平壩縣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具有600年的悠久歷史,人類學家稱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六百多余年來,生活在天龍古鎮的屯堡人,依然固守著祖宗過去的榮耀,他們身著長衣大袖,每逢節慶,男人們跳著地戲,婦女們穿上翹頭花鞋,老年婦女念著佛歌,青年人山歌陣陣,寂靜而熱情的古鎮,巷道如故,堡壘矗立…… 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距省城貴陽市約60公裡,距安順市30公裡,距平壩縣城13公裡。公元十四世紀中葉,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統中原,建立了明王朝。此時,元順帝雖敗,可是在西南邊陲的雲南還有一位元 ...

格凸河——凝固在時間裡的河流

格凸河——凝固在時間裡的河流從安順經紫雲到達格凸河已是下午快3點,飢腸轆轆,在景區門口的一家小飯店吃午飯的當口,下起了瓢潑大雨,雷鳴電閃。雨住,進入景區。此時大量的水氣雲霧於群山間湧動盤桓,一座座山峰在游走的煙雲中忽隱忽現,神秘莫測。痴痴想,這雨是為我們而下的嗎。天若有情天亦老,老就與我們一起老吧。走不多久,就看見了遠處的穿上洞。拔地而起的山峰,刀劈似的岩石面上裸露著一個碩大的天然洞口,大團大團的白霧從山峰半腰的洞口湧出,濃濃淡淡,深深淺淺,讓我們捕捉不到穿上洞的真實表情。邊走邊拍。從景區門口到游船碼頭,這一路能看到不同角度的穿 ...

天龍一瞥(一)

美美吃過頓貴州特色——凱裡酸湯魚後,我們驅車來到了安順近郊的一處古鎮,一處有著六百年傳承不斷的天龍屯堡。看到當地女人穿著的民族服飾,原以為是那個少數民族呢,結果導游一上車就正經八百地告訴我們“我們是漢族,祖籍金陵”。???有穿著這樣服飾的我族同胞麼??? 莫急,莫急,且聽“小娘娘”(當地對未婚女孩的統稱)導游娓娓道來—————— 天龍屯堡古鎮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這裡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名叫飯籠驛。明朝朱元璋為了征剿元朝殘余勢力,大量調兵屯積此處,兵員皆來自江浙漢族。明代在西南的屯田制是為了解決遠征軍的給養,達到長治久 ...

天龍一瞥(二)

天龍景點分為兩處,先談談這三面削壁而立,狀如拾級登天之台,故取名的天台山吧。天台山,山雖不高,卻占據了奇、秀、險三字的真要。山下,一株五百年的銀杏昂然矗立,幾人粗的樹干上纏著許多書寫長壽的紅布條,據說此樹被奉為神樹,許願靈驗且不用還願。至今這株銀杏樹每年還可產千余(忘記單位是顆還是斤了 )白果,但不許攀爬采摘,只許等白果自然脫落再行拾起。天空一直在飄著毛毛細雨,四周的山丘全掩映於雲霧之中,沿著濕滑的石板拾級而上,一處樸素香火不盛的寺廟——伍龍寺雄峙於山顛。廟不做過多介紹了,只想說站在山頂觀台之上,眼望四周雲霧繚繞,碧翠山丘忽隱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