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遊記列表



感受巴黎--出行

Paris,巴黎,一個曾經多麼遙遠的地方,一個夢想中的城市,對於我它不僅僅是一個城市,更多的是時尚,浪漫的代名詞,離我太過遙遠,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這麼近的感受它,在香謝麗舍大街漫步,在埃菲爾塔上看夕陽,在盧浮宮內徜徉,隨著人群在地鐵裡穿梭……任周圍熱鬧的人群把自己淹沒在這個時尚夢幻之都,一切仿佛都是個夢。搜索了很多關於巴黎的歌,想通過音樂去感觸巴黎最初的印像。最熟悉的就是的侯湘婷的《一起去巴黎》:“昨天我們決定,明年我們要一起去巴黎……”昨天,明年,對於我,似乎只是一瞬間的想法,如今的自己遠遠超出了當初的計劃。巴黎對於他們是一個見證 ...

感受巴黎(2)--盧浮印像

火車到達巴黎時,天還沒有亮,走出地鐵,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巴黎的清晨。街道兩旁霓虹燈閃爍,商店都還關著門,而馬路上已經是川流不息了。自己就這樣站在巴黎街頭,不知道身在何方,翻出地圖,依舊分不清東南西北,那就隨便走吧。看到前面有個公園,於是便走了過去,公園後是一個教堂,旁邊是Hotel deVille,地圖上有的。再通過晨曦辨別出了東方,終於知道了自己的方位。地圖上看巴黎的景點還是挺緊湊的,我打算以盧浮宮為起點,所以便向塞納河方向轉去,到塞納河邊,天空已經開始泛白,晨曦下的塞納河分外寧靜,偶爾有人牽著狗漫步,因為是冬天,樹葉都已落光,只剩下光 ...

感受巴黎(3)--香謝麗舍

出了盧浮宮,走出小凱旋門,是一個小小的廣場,有一個噴水池,周圍放著些椅子,可以坐在那裡曬太陽。因為是冬天,人不是很多,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它的熱鬧的。走過小凱旋門時,遇著兩個騎著馬的士兵,很是威武,那馬也很時高大矯健。繞過噴水池,就能看見協和廣場的方尖碑了,還有西南方的埃菲爾。在噴水池和協和廣場之間矗立著一個巨大的摩天輪,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大煞風景。坐在廣場旁的小山坡上休息了一下,便走向傳說中的香謝麗舍了。香謝麗舍大道很寬很直,一邊是協和廣場,一邊是凱旋門,在協和廣場上就能很清晰的看到遠處的凱旋門,感覺很有氣勢。因為剛剛走的實在是太 ...

感受巴黎(4)--鐵塔夕陽

坐地鐵到了鐵塔腳下。它有四個入口,每個入口都排了很長的隊,看這個狀況,怕是等我們排到天已經黑了。我們選了最短的一個隊,就是自己走樓梯,不是電梯的。埃菲爾一面臨著塞納河,一面是一片大草坪,草坪那頭是軍事學院。我們拾階而上,塔分三層,第一層搭了一個露天的溜冰場,不是很大,有很多小孩在玩。因為天色已經不早,我們沒有在第一層停留,一鼓作氣繼續向上。到達第二層時已經是五點多了,太陽已經落下,只剩下晚霞映紅了天邊。要上頂層只有坐電梯,樓梯是不通的。他們上去了,我沒有去,還是給自己留著一點點的夢想吧,不必這一次都玩盡,都說巴黎是浪漫的的地方 ...

感受巴黎(5)--聖心大教堂

早晨起來,拉開窗簾,看到了陽光,感覺天氣還不錯,吃了早飯,計劃了一下今天的路線,便出發了。今天要去的地方很多,而且很散,不像昨天那麼集中。於是買了張天票,一天之內地鐵隨便坐。第一站是La Danfest因為它最遠,La Danfest是一個現代建築群,新凱旋門就在那裡。出了地鐵站,居然下雪了!昨天還那麼好的天呢,今天說下雪就下雪,難怪說巴黎天氣多變。雖然更確切的說應該是雪珠,但是地還是一下子就白了。這裡的建築風格和昨天去的地方完全不同,一棟棟的高樓,現代化的雕塑,大片大片的玻璃幕牆,儼然一個新巴黎。所謂的新凱旋門,是因為它那四四方方的大廳,很像一個大門, ...

2002年的巴黎游

2002/9/29巴黎的一個星期就那麼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巴黎真的是個讓人無法不喜歡的城市。滿滿的一個城市的古跡,文化和藝術的氛圍就那麼滲在每個角落。隨時在那個街道上都可以不期然地看到一個古老的拱形門,一個精致的雕塑,一個三四百年前建好的大房子,一個名人的故居,一個大大的公園,地上是白白的沙地,園子裡靜謐的綠茵。 塞納河靜靜地流著。河上連綿不斷的小橋,河上三三兩兩的游船,偶然還意外聽到船上中文導游的聲音“這是藝術橋,那是新橋,是塞納河的第一條橋。”河邊上柳樹悠悠在風裡搖著。星期天河堤上還有一個小集市,有法國人喜歡的各式的芝士和香腸,還有幾個 ...

簽證,護照,巴黎,慕尼黑,通通的驚險無邊

簽證,護照,巴黎,慕尼黑,通通的驚險無邊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備受上帝眷顧的一個女孩子,因為每次當別人在抱怨運氣不好時,我總是一直在感謝我每次遇到的好人好事好心情,即便有時候會有些出乎意料,但我經常換個角度想權當上帝對自己特別的歷練和考驗,不是麼,可貴的永遠是學習的機會和經歷!包括這次的驚險不斷,我也沒有抱怨,怪只怪自己實在是心不在焉! 這是我第二次去歐洲,相對於第一次的好、奇緊張和精心准備,這次自己放松了很多,可能就是因為太不集中精神,在漫不經心中我才手忙腳亂的經歷了如此之多的出乎意料!古人教導我們:需有備而戰方能百勝。 我犯了兩個 ...

在歐洲打電話

網上有不少關於出國打電話的文章,大多是用哪種方法省錢,直到真的到了歐洲,才知道還有一些問題需要了解。旅行者不是留學生,與家裡聯系次數較少,時間較短。在一個國家逗留的時間也就一、二天。一般都是集體活動,沒有時間去買電話卡。即使買了,一般在另一個國家也不能用。最後還是使用歐元硬幣方便。 在維也納,和國內一樣,街上的電話一看就知道是投幣電話還是插卡電話。但是找了2、3個電話亭,都是還沒撥號,錢就嘩啦啦的自由落體到了底部。我在懊惱無法打的同時,還是慶幸“壞電話”沒吃了我的錢。 其實“壞電話”並沒壞,只是沒有注明:只能用1元和角幣。只要有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