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遊記列表



我在巴黎--地下鐵

我在巴黎——地下鐵游客到巴黎是不可能不乘地下鐵。巴黎的地鐵四通八達,你可在任何地方只需走上5-10分鐘便可找到地鐵入口,隨後你就可到達巴黎的任何地方。乘坐地鐵一樣可以感受到巴黎的浪漫:當你穿行於地鐵的通道裡時,你可逾上正在熱烈親吻的年輕人,你可看花花綠綠形形色色的廣告,你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聆聽地鐵藝人的演出,他們可是專業人士有政府的執照,但你別忘了留點零錢給他們(10法郎便可)。 巴黎的地鐵從她建成到現在變化不大,現在的列車有的還是建成時的車只是加以改裝,只有市區的主要線路上用的是新車。地下地鐵站很有特色,不同的車站有著自己的風格。地上的 ...

轉載:魂歸巴黎

征文名稱:魂歸巴黎 作者:masquerade 發表時間:2000.05.03 記得有這樣一部電影,對嗎?當然,我的故事與此無關。 去年秋天,因為偶然的機會,我可以在巴黎作一日的停留。巴黎,早就向往的城市,在飛行了七八個小時之後,出現在我面前。有些突兀,我似乎還沒准備好。也許是因為興奮,在長途的飛行中,我竟睡不著覺,讀完了一本當時很暢銷的書,叫做“格調”。 秋日的巴黎有些陰冷,煙雨和薄霧飄起來,讓人想起電影“魂斷藍橋”凄迷的情景。戴高樂機場大得超乎我的想像,仿佛逃也似的,我跳上一輛出租車,告訴司機要去的飯店離巴黎聖母院不遠。巴黎人總有些心不在焉似的,他們 ...

巴黎令我魂縈夢繞

巴黎令我魂縈夢繞!90年代我在歐洲荷蘭長駐,曾因工作關系多次去過巴黎(95年“申根”協議生效後更方便,一國簽證走多國),每一次都感受不同。九五年底巴黎交通工人大罷工,機場癱瘓鐵路停運,一個國內小組被困巴黎,打電話來向我求救。這是我第一次去巴黎,要把他們解救出來就好像電影中的加裡森敢死隊行動一樣,巴黎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迷,憑著一張地圖,開著面包車我就出發了。由比利時進入法國邊境時,正遇持槍荷彈的邊防軍與警察檢查證件(可能是非常時期,平時很松無須檢查),警察閑著無聊,非要與我多聊會。為趕時間,我說中國與法國的貿易機會很多,這次到巴黎就是到商 ...

巴黎的味道

乘12個小時的飛機,帶來的只有疲倦和對時差的不適應。所以當飛機安全著陸巴黎戴高樂機場後已經是晚霞當空,我從起降通道的窗戶朝外看去:戴高樂機場並不大,只見許多銀白色的飛機停在停機坪上,偶有幾個穿著制服的卸運工忙著將機上的行李和貨物搬上卸下;在機場外圍的停車場上則有許多小車緊挨著,整齊有序而且不大,我感到很奇怪:法國人的車怎麼比國人開的還小? 辦好入境手續,我長舒一口氣:總算順利踏上法蘭西的國土!我們的導游是一位在法國中旅工作的上海人。異國遇老鄉,同說滬語——所以初次見面大家並不感到生疏,聊了幾句就像老朋友一樣亂開玩笑了。我們乘一輛大巴 ...

男人……吉它……巴黎夜……

剛從巴黎市郊的凡爾塞村回來,急急地走在石板路上,要回到借宿的酒店那裡。 就在過了老鐘樓不遠處,突然我聽到了……在夜色中我聽到了美麗的樂聲。一個留著灰白大胡子的男人坐在路旁,彈著吉它,開著的吉它盒中還沒有任何硬幣。從他指尖下流溢的音樂讓我放慢了腳步,後來我索性倒了回去。 那街頭流浪藝人的音樂溫柔而包涵著濃濃的情感,濃濃的情感裡又透著股淡淡的哀愁。在這樂曲中;在黑色夜幕中;在藍色燈光下的街道散發著一種奇異的魅力。 我很想坐在他的身邊,也很想和能彈出這樣音樂的人說說話,但我沒有錢可以給他,也不想用我這口還不成法文的法文,詞不達意地驚擾 ...

巴黎的“小腳偵緝隊”捉毒品販子

我在巴黎旅游時,曾經在晚上開車,為的是更加親近巴黎,體會醉人的夜色。可惜手藝不好,按北京話說叫“手潮的很”,再加上開的也是一輛破車,更映了北京‘地哥’的另一句話:“車面!人更面!” 這天夜裡,夜色深了,我獨自在一座橋上轉來轉去看風景,本想去巴黎的紅燈區看看的,但是心裡比較虛所以……呵呵沒去。正轉著突然,發現附近有兩個便衣婦女冷眼盯著我,她們每人手裡各牽著兩條大洋狗,狗也望著我。我是無照駕車(沒有法國駕照),怕她們是便衣警察,心裡發慌,便立即返回,哪知她倆竟尾隨著我。 我一看大事不妙,立即存了車,乘車庫通往酒店的電梯回房去了。哪知 ...

相約在巴黎

看了bewwt的《巴黎的味道》,不由讓我想起了和九戒哥哥的巴黎之約。九戒哥哥住在芝加哥的郊外, 肥若若住在上海市區的公寓裡,我們兩個卻一直想一起去巴黎,不跟團,也不住酒店。租一間公寓,就是那種小小的黑黑的電梯轟隆轟隆開上去,推開門,一屋子的陽光,還有一個大陽台,可以不落痕跡地生活在巴黎人中間,品嘗它的濃郁。每天我們可以睡到九十點鐘起床,用完了早餐才出門游蕩。我們可以流連在盧浮宮裡欣賞大師們的傑作而不必擔心下一個小時要趕往哪一個景點。埃菲爾鐵塔下好多的人,一隊隊旅行團接踵而至,花花綠綠,混在一起,彼此呼喚著游伴的名字。如果不喜歡人多,我們 ...

巴梨的味道---第一天

法國巴黎夏令時上午6:00到達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下飛機的第一渴望是呼吸一下巴黎的空氣,卻發現清冷的感覺是那麼像北京。機場的各種設施都十分精致而充滿了工業設計的機械感,讓人感覺不同於上海。為了尋找在國外的感覺,我特別注意看來往的人們,機場上載運貨物的貨車司機、來往打掃的清潔工、海關檢查人員、不知是什麼辦公室裡擠滿“外國人”…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暗示我正身處異域,但我卻像在看一部海外影視劇,走不進他們的世界---或許飛行已把人們花在旅途上的時間縮短,卻也帶走了跋山涉水的感覺,從一個匣子裡出來就是另一片國土,這樣的魔法讓我無法立刻融入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