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遊記列表



鼓浪嶼--我的漂流時光(上)

從鼓浪嶼回來已經數日,不過靈魂還是留在島上的紅磚綠樹... 三角梅,廈門的市花,一年四季燦爛地開著... 古老的房子,蜿蜒的小巷,構成了鼓浪嶼的特色... 島上一家小店一牆的擺設:既是擺設裝飾,也是出售商品。牆上花花綠綠的紙片兒則是游客用小店提供的便簽紙題寫的各類留言與心語。 小店的自我介紹。 走到底,然後左轉彎,小店別有洞天—— 拐角處的擺設。 牆上可愛的貓飾品。 鏡頭再拉近些看貓咪—— 小店隨處可見此類居家裝飾,很是別致、可愛。據說都是店主從各處淘來的,而且也跟我想的一樣:店主也是個女的。 ...

鼓浪嶼--我的漂流時光(中)

牆上的木雕掛飾和民族風情的誇張項鏈。 孔雀造型的鏡子,並且透過鏡子可以看到對面牆上的可愛寶貝。 牆上貓主題的油畫。 龍頭路上隨處可見此類特色店。 出發前訂了島上的旅店—喜林閣,來接我們的是一小哥,高高瘦瘦、短袖短褲穿一拖板兒鞋,弱不禁風的樣子,卻絲毫不費力的接過手上大包的行李,一路不發一言、靜靜的領著我們。我則興奮的走在小哥的前面,尋找網上該旅店熟悉的畫面,一路嘟囔著怎麼還沒到,直到碩大鮮紅的招牌引入眼簾,歡呼雀躍,糾結在心裡的差價一下釋懷了。 這是一幢168年前的老樓,經歷了無數風雨,但依然堅固的猶如岩縫上的虯莖。店主介紹說, ...

鼓浪嶼--我的漂流時光(下)

電腦室兼閱讀室 鼓浪嶼有鋼琴島的美譽,島上的人均鋼琴擁有數量的密度是全國範圍內最高的,基本上島上每戶居民都有一架鋼琴。菽莊花園依海邊而建,雖然景色優美,但不是我喜歡的調,卻對裡面保留的許多老式鋼琴非常感興趣,太有愛了,可惜鋼琴博物館內不讓拍照,只偷偷照了這一組。 說到這兒真是慚愧,家裡的琴下崗都快大半年了-_-|||,再不練就完全成擺設了,妞,求求你別再墮落下去了! 大愛這架琴燭台部分的設計,正符合我的想法T T。本人練琴有個習慣,不喜歡把燈開的很亮堂,喜歡幽幽的感覺。嘗試買了台燈,確實達到了“幽”的效果,但完全照不亮琴譜。 路上隨拍... ...

廈門-好地方

原以為11月的廈門會是旺季,沒想到人很少,感謝。。。 搭地鐵2號線至虹橋機場T2,下了車直接進入了T2航站樓,非常方便。廈門航空的飛機不大,但干淨整潔,機艙色彩亮麗,乘務員也不錯,窗外又是藍天白雲,好心情。。。 飛機准時到達,廈門機場小了點,不過還算過得去。搭出租車,選了沿環島路的路線(出租車司機給了兩條路線),一路美景來到了海悅山莊(有人跑步、有人海釣、有人騎車...),猶如夢中的路。。。 海悅山莊在努力向成功的度假酒店靠攏,但畢竟沒有國際酒店集團管理,只學到了60%,可是他們的員工很親切,這就夠了。。。 放下行李,直接去了廈大,隨便走走,懷念啊 ...

廈門之行——南普陀、環島路以及中山路

繼續我們的行程。 廈門大學正門出來就直接是南普陀,剛好趕上第三柱香,所以建議要進香的朋友一定要早點去,免得錯過時間。這裡取香寫著“隨意”,香火旺盛。 進香後,我們就在門口附近坐上公交車,很方便,大概4、5站就到環島路的白城站下車了,那裡沙灘很寬廣,沙子很柔軟,因為天氣涼,所以我倆就坐在沙灘旁吹吹海風,看看大海。完畢,我們就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從白城一路騎到椰風寨,上下坡真多,來回要一個半小時,所以不建議大家這樣走,而且椰風寨那裡有游樂場,不允許自行車進去的,所以我們只能看著別人玩。建議大家直接坐車到椰風寨,然後從椰風寨租那種連鎖店的 ...

廈門之行——鼓浪嶼

這是一座琴島,據說島上的居民占有鋼琴的數量在全國位居第一,並且整座小島也像一架鋼琴一樣,所以這座小島本身就擁有其獨特的藝術氣質和浪漫風格。 我們是晚上登上小島的,住在一上島就能看到的“龍頭一號”,酒店是商務類型,稍缺浪漫氣息,但是去哪裡都方便,呵呵,可能這個小島就不大吧。我方向感真的很差。 第二天,為避免擁擠的人潮,我們起的很早,海上的薄霧還未散去,小島還在蘇醒,我們找了一家吃魚丸的小店,看到裡面人已經有點擁擠了,可見生意不錯,點了一碗魚丸,還有一碗鯊魚丸,還專門研究了一下鯊魚丸的內涵,小店店主肯定被問的次數太多了,所以直接寫好 ...

鷺島感受----居住篇

上一篇游記發表之後,忽然想起來還有點遺漏,現在補序: 鷺江賓館晚茶 做攻略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提過這個,據說風景無敵就去體驗了一把。那天按照攻略說的下午5點抵達鷺江賓館六樓餐廳,卻發現室外露台上面已經坐了上10桌客人。鷺江賓館的露天就餐區並不大,總共兩排桌子每排10桌上下,分別靠著平台外側和內牆,當時景觀視野最好的外側桌子已經沒空的,只好求其次坐在靠牆這邊。 放眼遠望正好是日落時分,天空像火燒一樣一片金紅,鼓浪嶼島在正前方,風景的確還不錯,不過和坐在樓外樓的平台上看西湖還是有些差距,大概是因為景觀沒有那麼豐富。作為喝慣粵式早茶的我們的舌頭 ...

鷺島感受---覓食篇

年初,原本雄心勃勃的策劃要去稻城亞丁,忙著看攻略做計劃在網上招兵買馬。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連著兩次住院讓我的高原之旅無奈取消,接下來的大半年裡,旅行的主題變成在N個城市不同的醫院進出。雖然得的不是要命的絕症,但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的古訓是有道理的,為了以後還能有機會繼續自己行走四方的夢想,只能是謹遵醫囑,半點不敢造次。 臨近歲末,病情有所穩定並且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年假正好還剩幾天,忍不住腳就癢癢了。但是不敢去那些山川險遠條件艱苦的地方,能去又沒去過的又想去的城市並沒有太多選擇,在三亞和廈門之間沒有花太多時間猶豫,就選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