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遊記列表



上海浦東機場飛成都窮游,都江堰-九寨溝-看國寶熊貓

本來想偷懶不寫的,現在想想還是給別人行個方便,寫寫我的流水賬吧,反正現在在混時間也沒事 5.28號:我一個人從上海浦東機場飛成都,晚上住在成都的武侯祠對面的夢之旅青年旅社,之前有看網上很多推薦那個懶骨頭青年旅社的,所以我也抄了地址,之後朋友推薦了夢之旅,我也就去了夢之旅,雖然沒懶骨頭,四號工廠那麼小資,但是相對而言,我比較喜歡夢之旅的寬敞舒適,樓下樓上都有露天茶吧,還有燒烤,嗲,裡面的套餐飯味道也不錯的,想去哪裡玩,也可以在留言板上留小紙條,拼驢友一道去玩,當然啦,我租的是床位,有會員卡是30一個人,優惠5塊錢,貴重物品也可以寄存前台呀 ...

都江堰、青城後山、青城前山慢游

去過很多次成都,但都沒有到都江堰、青城山玩過,這次借開會之便終於達成夙願,因為“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的廣告語真的太熟悉了,另外也想看看地震3年後的重建情況。 第一天,都江堰。 從成都機場到達位於青城山的青城(豪生)國際酒店已經將近1點,庭院式的酒店非常棒,位置也好,去哪兒都方便。在附近新建(重建?)的街上匆匆吃午飯,老板一家很熱情,主動給我們介紹旅游景點,當我們說到要去都江堰時,老板提出用他的私家車送我們過去,開價40元,因為在網上得知出租車也是這個價格,於是欣然接受。老板的車子是福瑞迪,老板的兒子一邊開車一邊和我們聊天,我說你們 ...

四川美食攻略

去成都之前,研究了不少網友寫的攻略,受益不少。去了實地之後,發現其中還是有些問題的。究其原因,有主觀也有客觀的。沒有完美的攻略,即使是《Lonely Planet》。在正式提交我的攻略前,先寫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1、 每個人認識世界都有自己的角度,在短短的幾天之內,閱讀一座城市更是掛一漏萬。所以單篇攻略不夠全面是正常的,但是攻略中提及的信息我們應該力求准確,特別是涉及到地名、路名、店名、價格等信息。如果有圖有真相就更好了。為了突出信息的准確性,我對下文提及的准確店名都加注了“”。 2、 世界一直處在變化中,更何況我們身在中國。比如這次我從成都坐大巴 ...

耍都(四)

花 絮 1、偶遇 偶遇小佳是去玉林生活廣場那晚。我出了地鐵口,天已完全黑,不好分辨東南西北的,就隨即向迎面走來的小姑娘問路。剛巧她也去那邊,就叫我隨她一起,邊走邊聊十幾分鐘的路不知不覺就到了。來自江蘇連雲港小佳,畢業後就獨自來到成都工作。這是剛下班准備一個人去玉林生活廣場那邊吃晚飯。因為聊得很開心,都到地方了她又盛情邀請我同她一起吃好吃的煎蛋番茄面(我又點了一份雜椒面、水煮花生、涼拌苦瓜、炸魷魚須)。飯後我們又一起往玉林生活廣場走,她指著music house說:“聽說這裡面不錯,我們一起去坐坐吧!”。其實來之前我在網上就搜羅到了不少成都的酒吧 ...

耍都(一)

總 記 “耍都”其實是取自成都一家當地人比較愛去的夜生活娛樂場所,但我認為為我這篇游記攻略取名再合適不過了。 向往成都已久,並非向往來過,而是想有寬松的時間好好品味它。終於得以如願,呵呵!與上次的短暫接觸不同,這次獨自一人,輕裝上陣,連每次必帶的相機都舍掉了,只為游記配圖用手機拍了些PP。 兩年前和老公成都過周末,時間有限,當然先網羅了賓館附近的美食,同時緊湊安排游了經典的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錦裡、寬窄巷子。(上篇游記“美食”略有記載)這次來,因為時間長一些,當然是精游一遍成都咯!網羅竹海、古鎮、文殊院(坊)、大慈寺。湊巧還參 ...

耍都(二)

景 點 此行還未到旅游旺季,各景點的游人不多,留下了很大空間細細品味。 1、芙蓉古鎮 古鎮是在成都溫江區依照古鎮的風格而建的別墅區,園內多為游覽景致,別墅恰到好處的零星分布,頗有規模。以川西民居為主,同時融入江蘇民居、雲南民居、唐風建築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金沙汽車站坐518路到芙蓉古鎮下,車程大約45分鐘的樣子,票價2元,芙蓉古鎮無門票。 2、蜀南竹海 最喜歡的竹海景點是忘憂谷,七彩飛瀑(在對面山腰聽完全自然的聲音),海中海(夜晚坐在陳家院子門前的竹椅上,聽竹葉的聲音),仙女湖的袖珍隱秘(伐舟湖心,清涼的風使人身心舒暢)。 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 ...

耍都(三)

美 食 前四天因學習住在城北賓館,二環北路三段營門口立交南車站九寨溝飯店,門口車站出行很方便。抽空就去了臨行前功課裡的西北片區。交大西門對面的肥腸粉由於去晚了沒吃上(下午七點就沒了,我到那裡都九點了),而緊挨著的“好口福米線”竟然去年就不開了。 老順興茶館在沙灣路的老會展(就是摩爾百盛)上三樓從游戲廳右邊進去就是。有不少小吃,量不大,可以讓你多品嘗幾種。一個人就點了鐘水餃、豆花、涼粉(涼粉、豆花都比較辣)。吃完到茶座剛好節目開始!演出晚上八點開始到九點結束。壓軸好戲當然是川劇絕活變臉(錦裡大戲台晚上八點也有變臉演出)。節目裡我比 ...

成都行之茶館篇

茶館可謂是成都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坐茶館”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因此,茶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成都茶館不僅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 所以來成都泡茶館成了必修課,正好帶著熙馭,他最懶的走路,茶館裡一坐成了最好的方式。 我品我的茶,他玩兒他的Pad,各得其所。時間不經意間可以過得很快。 這就是我們在黃龍溪歇腳喝茶的小院子,絕對鬧中取靜,愜意,悠閑。 順便還嘗試了一下四川特色:掏耳朵。 黃龍溪古鎮上喝到的20元一杯的“竹葉青”和“青山綠水” 第二天轉戰到寬窄巷子,這裡的茶館更多,看這個名字多大氣。 一水兒全是中式門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