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遊記列表



江南第一古鎮:周莊一日游

說起這一次旅游,那真實快樂中伴隨著失望啊! 為什麼快樂呢? 快樂的是號稱江南第一古鎮的周莊,俺也到過了,總不能白來江南一躺;為什麼失望呢?失望的是號稱江南第一古鎮的周莊,竟然是一個商店林立酒店隔間的"商業街",也許我說的有些誇張,但是,這一次旅游的經歷和我來這裡之前的想像完全不同,說實話,我氣的不是那裡有這麼多的商業氣息,因為,畢竟大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並無不可,但是,讓我生氣的是,那裡的部門根本就沒有對次引起足夠的重視;想想當初雲霧繚繞的泰山之顛變成今天的酒店林立的山頭,從隨處可感到的潮濕的山澗霧氣變為煙霧繚繞的不能自譯的的感慨.我想問大家的感覺是什麼?原來的 ...

昆山亭林公園觀蓮

因為昆山離上海太近了,從來就沒想過要去,近在咫尺的東西再好也往往被人所輕視,就好像以前在外灘上班對外灘的建築毫無感覺一樣。 偶然知道昆山除了台巴子和二奶之外,居然還有個亭林公園,是紀念偉大的抗清名士顧炎武,園內還有三寶: 瓊花、昆石、並蒂蓮,但瓊花要春天四五月才開,已錯過時機,而並蒂蓮正是在八月盛夏開放,於是決定去看看,一算從上海到昆山來回的車費、公園門票和吃飯的花費不會超過80元,就決定出發了。 火車站出來看到昆山火車站前的雕塑是鹿群,相傳兩千年前昆山是吳王的狩獵打鹿之處。 坐公交車來到亭林公園,進入園中第一感覺就是這裡的古樹名木非常 ...

記探源之行——春天的秘密

人老了,就開始產生留戀的情感,喜歡到處走走,到處看看,拿相機存儲瞬間的記憶。也正因為這份留戀的情感,也就漸漸的養成了懷舊的性情。翻開一疊疊封存記憶的相冊,總覺的時光走的太快,留給我的感慨太多太多。 2007年4月份,第一次參加探源、第一次與網友FB、第一次感受無拘的自然。。。。。。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叫我迷戀上了探源生活,也是從那次起,對探源的向往從未割舍。 (1) (2) (3) (4) (5) ...

游千燈攻略新核舟記

文游千燈 來到神往已久的千燈古鎮,從公交車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雕刻有:“千燈古鎮:四個金色大字的牌樓。走過牌樓進入千燈古鎮,前行大約百米左右便是古鎮景點的停車埸和售票點,邊上就是狀元碼頭和恆升橋。在恆升橋上可以一覽無余的觀看古鎮 全景。走下橋,前行幾十步左拐便踏上江蘇保存最完好,最長的石板街,走在石板街上前行幾十米便是古鎮 景點之一的顧堅紀念館。從顧堅紀念館出來第一看到的是對面小弄內一個酷似涵洞的水碼頭,是江南水鄉以前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時用來出行和回家時停靠船舶用的,也是小鎮居民做飯時淘米及洗滌時用來來取水的地方。邊上拐角處是一 ...

江蘇名鎮——千燈、錦溪

2006年1月15日我去了錦溪,當年7月23日我去了千燈。這是兩個相領的江蘇名鎮,錦溪是冬天和單位同事一起去的,而千燈是夏天和旅友一起去的。一冬一夏二種風格。千燈千燈一千盞燈,千燈是江蘇昆山市的一個古鎮。這裡是明末清初著名愛國主義思想家顧炎武的家鄉,他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世警句,激勵無數仁人志士報效國家;這裡還是昆曲創始人顧堅的故裡;這裡的少卿山,有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土建築金字塔”;這裡還有建於梁天監年間的秦峰古塔等諸多歷史遺存。 錦溪為千年古鎮,歷史悠久,富有江南水鄉的風韻,遠在宋代即受宋帝愛妃的喜愛, ...

昆山印像

剛剛去MSN SPACE除草,發現最近的一篇還是去年10月2日從昆山出差回來時寫的這篇《昆山印像》,共享吧,但願昆山的XDJM不要不開心,偶並無惡意^_^10月2日昆山印像去年去日本之前最後一次出差是去昆山采訪斯坦科維奇杯的最後一場比賽,從上海直奔賽場,比賽結束之後立即返回,而且是晚上,所以對昆山沒有任何印像。今年從日本回來之後第一次出差又是去昆山,依然是男籃。但是因為有三場比賽,所以得“安營扎寨”。於是乎,看到了很多上次沒有看到,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1、臨上車前發現火車票上寫著“D424次,04車014號”。2、我在車上時,最快時速達到了248公裡。顯示屏上滾動著:“This tra ...

游亭林、品熝灶面

自從正月初一從千燈返回時意外錯過了熝灶面,就一直想再去趟昆山,順便到亭林公園看看。可是雖說昆山離上海很近,這一想法卻從看雪景,推遲到賞瓊花,最後變成了看並蒂蓮。上周五晚忽聞天氣預報次日最高溫度才33度,難得的“涼快”,臨時決定周六去昆山。因臨時決定,也沒提前買票,想著上海到昆山的列車極多,應該可以隨到隨走。誰知周六早上大約9點半到上海站,買票時卻被告知最早一班是11點零五的,之前的都已售完了。因為不習慣坐汽車,只好在火車站附近瞎逛了一個多小時。看來出游提前准備太重要了,查了下火車時刻發現,即使不提前買票至少應該趕在8點前後到火車站,那 ...

【我打千燈走過】

1.站在秋雨纏綿的巷口,攤開手邊的江南地圖,洇洇地泛著潮濕,仿佛圖面上的那些河道,真的流溢著水氣氤氳。我的目光,宛轉繞過烏鎮、西塘、南潯、同裡、甪直、周莊這些名聲顯赫的江南小鎮,最終落在了千燈這個地方。那一剎那,紙上似乎灑滿了一片光芒,心頭也片刻間晴朗了起來。那裡,便是我下一站的目的地。 兩千五百年前的千燈並不叫這個名字,那個時候他叫千墩。這個稱謂很像形,很有王昌齡邊塞詩的味道,因為在吳越爭霸的時候,從姑蘇吳淞江口開始建烽火台,一路下來,到了這裡正好是第一千個,所以有個這個名字。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這些冰涼的土墩一路傳遞著狼煙、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