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姑”是誰啊?是某仙女?還是那個媒婆?
哈哈,錯了,錯了,“八姑”其實是一種山西面食,又名“拔姑”。
為什麼要叫八姑呢?這要從唐太宗時期一個故事說起了。
相傳在唐朝貞觀年間,八百裡秦川天旱三年,顆粒不收,於是皇上李世民下旨百姓向綿山求雨,果然大雨傾盆而下,救活了莊稼,為此李世民特帶領滿朝文武赴綿山朝聖,隨同前往的還有他的叔妹世姑。豈料世姑到達綿山後即拜五龍聖母為師,不願再返長安。一日,她為一老婆婆做飯,但她自幼生長在皇宮,哪會做飯呢?所以和面時,面干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終久和成了稀面,實在無法下鍋。於是順手拿了一只筷子向鍋裡撥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