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遊記列表



上海青浦太陽島五月2日休閑游

計劃了多日,看看天氣,又看看機票、火車票,最後只好去了青浦的太陽島。下面是小朋友的描述。談到島嶼,人們會想到台灣島、海南島和崇明島三大島嶼。五一黃金周,一直下雨,我們一家於5月2日至5月3日去了上海郊區青浦的太陽島。它是泖(讀MAO)河當中的一個島。93年由新加坡人投資1億多美圓修建了太陽島高爾夫球場與度假村。 我們中午在萬體館附近的交通樞紐站坐上太線去太陽島,可是我們一開始就坐上了一部掉頭車,只好在半途換車,還好很快就來了到終點的車,還有坐位。 經過1個小時45分才到了,度假村裡是很多小別墅組成的真是非同尋常,我們入住的也是小別墅,環境很好。下 ...

在朱家角的同學聚會

春節期間,和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聚會,地點就選在了朱家角,原來的設想也是在上海找一個有韻味的地方。不過在看了ctrip上的各位的點評之後,對朱角家的商業化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備。上午的8點准時從上體的旅游集散中心坐車出發,本來也有設想不買門票進朱家角,卻未想在節日期間朱家角的防備特別嚴,幾乎是把所有能進朱家角的入口全都設了售票點。無法,只有乖乖地買了一張10元的門票,沒有買通票的原因主要是人太多,不想再去擠熱鬧了。 和十年未見的同學漫步在朱家角中,談談各自的情況,懷念以前的日子倒也清閑。同學們之間的溻衝淡了朱家角的商業化。午後,去了一家“江南 ...

回首再見朱家角

上一次去朱家角是2003年年中的事情,那個時候自己的心鏡像是蒙上了一層灰,即使見了真的“小橋、流水、人家”也好像沒什麼感覺。這次去是在2005年春節那個唯一的大晴天,與一位認識了四年多的朋友一起。那時候,我們還有空一起去打乒乓、下飛行棋,或像棋,可謂愜意悠閑。然而四年的工作和生活改變了我們許多,話說回來,雖然認識了四年,其實也不經常見面,最近一次也是一年多之前,是送他去深圳工作。 我相信現在的心情已經比以往都堅強了很多,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任性和倔強了,知道妥協有時候並不意味著輸贏的關鍵。但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圈一圈走過來的。曾經有一度,我變賣了 ...

課植園

朱家角的課植園還是有些看頭的。從前去過多次朱家角都沒進去,不知道原來裡面竟然是個中西合壁奧妙無窮的妙所在。【73游記】課植園 小鎮北首的西井街靠著小河浜,白牆烏門的就是了。冬日早晨難得一遇的陽光暖了河邊小路,有鎮上的人在河浜邊漂洗,枝條蕭索的垂柳與水也只是無聲。顯得這宅子越發低調沉穩,倒是個有身份的官家宅子應有的氣質。所謂課植園,便是不忘讀書與耕種之意。這個馬道台其實原本就是捐來的一個官,所以未必有怎樣的經緯韜略,文章不見得是真文章,耕種也必定只有像征意義。只是聽說這位地方首長走過不少地方,凡看見奇巧的景致便要自己也在園子裡依樣造 ...

朱家角1日游

閑來無事,就想出去走走,於是報名參加朱家角一日游。周六,被一幫損友逼著喝酒打麻將(墮落),接著宵夜再喝酒,直到酒精灌進胃裡再沒有感覺的時候才被允許回家,此時已經是凌晨2:30(慘呀~) 鬧鐘准時響起,混身乏力的我於是准備放棄,可是想到從前樓主時的滋味,就不得不勉強自己堅持下去(況且,吃宵夜時,還打過電話給樓主確認是否繼續活動,因為那時下著很大的雨。樓主小薇很肯定的說,無論如何,她第二天肯定會去。那麼,我可不想做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9:10分與樓主會合,我是最後一個到的,比預定的時間晚了40分鐘(因為想放棄,所以多賴床1小時)。 乘滬朱線到朱 ...

七寶自助游

七寶吃之旅10/2 我們出發去七寶古鎮!!! 一、其實去七寶鎮的路線很簡單:坐地鐵到上海八萬人體育場12號門5號扶梯下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門口坐“旅游1號線”(車費:2元/人),半小時就可以到達!!! 二、值得注意的是:我建議大家不要到集散中心內去買45元/人(包單程車票和景點門票)的套票,因為經過實地游玩後發現裡面景點並無多大看處,和周莊同裡差不多,感覺這套套票不是很實惠!!! 三、到七寶最主要的就是吃啦。。。 ①.臭豆腐:1元/4塊,進大門牌坊過橋就有好幾家,那裡的臭豆腐好像都是他們自己閹制做出來後現炸的,後面就是豆腐工坊,蘸料甜醬的味道不錯就是辣醬 ...

一家們游朱家角

10.5,天氣晴朗,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乘滬朱線來到了朱家角鎮。乘著人多,我們通過了滬朱線終點站處的第一道售票關卡,蕩啊蕩,走到了攜程網友提及的聯華超市,我隨即進去買了些飲料。就在這期間,老爸老媽被當地的摩托車手錨上了:5元錢/人帶我們到城隍廟處進古鎮。隨意啦,我們乘著摩托車直奔目的地。真的,這是我第一次乘摩托車。車手的駕駛技術嫻熟,轉彎至寬一米不到的狹窄通道,在他是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沒有什麼景致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我們家對這裡的熏青豆情有獨衷,推薦一定要吃煙熏的,至於扎肉、粽子,沒有經驗的緣故吧——沒有找對賣家,反正覺得味道平平,扎肉 ...

水鄉古鎮朱家角

??朱自清和俞平伯二位學者共用一個標題寫出了經典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陳逸飛的《雙橋》使周莊名揚四海,茅盾先生的《林家鋪子》也讓烏鎮裡多了游人的腳步,還有慢慢淡漠了江南名園氣息卻更顯繁華小城鎮的--南潯,以及安於寂寞的—西塘,而同裡還依舊保留著回頭是景與精雕細琢的雅致,今天在角(LU)直也已看不到葉聖陶在《多收了三五鬥》中描述的“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豎八停泊著鄉村裡出來的敞口船……” 2001年的冬天,我曾經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到江南水鄉去游逛,盡管出發前已經詳細設置了路線,但是,上海市青浦縣的朱家角卻被遺忘在網絡裡,成為我再次去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