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遊記列表



尋找年輕的感覺(二)

尋找年輕的感覺(二)漂流·獅子岩——安逸生活的代價 此行最舒服的一小時是在楠溪江上度過的。竹筏在平緩的江面上徐徐漂下,心情也隨著水流緩緩的舒展開來。偶爾穿過一片急流,筏身會有些許的顫抖,江水湧了上來,漫過我們的雙腳,引起同行女孩們的一兩聲驚呼。在清澈的江水、微寒的江風中,頭靠在竹椅上,閉上眼,聽著周遭的水聲、風聲、岸邊竹林的嘩嘩聲,不由的羨慕起撐篙的筏老大起來,每天可以與這樣的美景做伴,會是如何的寫意生活啊! 行至下游,江上回轉的筏子漸漸多了起來。由於是逆流而上,筏老大們撐的很辛苦,碰到急流險灘,還要跳入江中拖著筏涉水而行。雖然 ...

尋找年輕的感覺(三)

尋找年輕的感覺(三)九漈石門台——美景和桎梏的相對性 十二峰北行三公裡,此行驚喜最多、景色最美的地方就到了。 據說山谷中藏有九段瀑布,雖一脈相承,卻各有千秋各有韻味,故有“九漈”之稱。我懷疑,是否是龍生九子、化身於此呢?可惜我們一路過來,只顧驚訝景色美麗,卻忘了細數瀑布的個數了。不過這其實並不重要——沿途美景,又何止九個之多呢? 印像中的第二瀑,是第一個驚喜。寬寬的水簾順著石壁傾下來,如同一個寬寬的銀幕,遮上了一層珍珠串成的彩簾,晶瑩流動。後面映著的影片隱隱約約,令人有撥簾入戲的衝動。可惜不知瀑名,姑且名之為“珠屏瀑”吧。 往上走 ...

燈朦朧,人朦朧,回味楠溪

楠溪回來的一個星期裡,滿腦子是可愛的人們的歡笑調侃,如放電影般,在夢裡閃現。而楠溪的山水則如電影中未被遮蓋的背景,會突然在哪張笑臉後面駛進一艘江中的蚱蜢,在哪個人名後面突然閃現圓潤的溪石。翻看照片時,那一幢幢的老屋,那溪岸的一角更將我無數次拉扯回了那難忘的山水。石危岩是我們旅行的第一站。盡管經過了一晚上火車上的不眠,當大家下了車來就這樣突然呈現給了那溫情脈脈的山水時,所有人的倦意都一掃而光。船慢慢行著,山靠近又遠離。水,一汪氤氳的碧綠,細膩婉約。靜溢中水波浮動。 也許是由於我硬撐著不戴眼鏡的近視眼或者是我粗淺的想像力,對於導游小 ...

尋找年輕的感覺(四)

尋找年輕的感覺(四)百丈瀑——寂寞中的美麗 由於貪戀石門台的美景,天快黑的時候,我們才到百丈瀑。此瀑藏身於深谷之中,若非當地村民的指引,我們是決計找不到在一片菜地和群山中匿身的這段景致的。 在半山中有一個小廟,是觀看瀑布的必經之地。廟前有一神龕,內有一小小神像。廟裡供著三尊菩薩,可能是山神、觀音和如來,是泥做的,已經有幾處裂開了。盡管如此,香爐中還是有很多的香火。這座深山中的神廟,承載著山民幾多的祈禱,雖然破舊,但在寂靜無語中還是有著一份森嚴之氣。 爬上廟旁的小山峰,有個小亭,百丈瀑就洶湧的現在眼前了。瀑如其名,確實是有些高度的 ...

尋找年輕的感覺(一)

尋找年輕的感覺(一)回來已經兩天了,除了隱約的腿腳酸疼以及偶爾襲來的絲絲倦意外,楠溪江之旅的點點滴滴,常常在眼前浮現,我想,只有將它們記錄下來,楠溪的山之魂、水之靈才會放過我,我的這次旅行也才算是真正的結束…… 引子——每天來回於住所和公司之間,常常覺得呼吸都是困難的 工作中,常常會有出差,也因此有很多可以親近山川古跡的機會,可大多是錯過了——並不是沒時間,而是沒心情。很長一段時間來,我覺得自己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沉悶的工作和遙遠的理想把活力一點點的從我體內剝離開去,只剩下一副年輕的軀殼,我就如同行屍走肉每天游蕩在上海街頭。只是 ...

因為愛所以愛(感傷版)

因為愛,所以愛(感傷版)車載著我們離楠溪江漸漸的遠去,我的心裡面總算是有些輕松了,因 為這次活動還算比較圓滿。我兩天以來積累的那種害怕活動不成功,害怕大家玩得不開心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來了。但是我沒有很開心,因為我的心依舊還在山水之間蕩漾,那冰藍純淨的水、清晰的中國水墨畫、如煙如絲如霧的瀑布,我走了,我只能走了,閉上眼睛,我只能默默的想了。 從旅途回來的人都有一種失落的感覺,我問了問我的同事,他說他已經習慣這種感覺了。第一次就去了西藏,回來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調整這種失落的心情。我只是在上海附近小打小鬧,還是有一種失落的感覺。他告訴我 ...

楠溪江大事記+流水帳

星期五晚上9:00從上海出發,乘坐k833空調車,非常擁擠,而且車上的列車服務質量是其差無比。 打80分被狂輸。最後讓給了dingnan打了,然後我就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早上6:30到達溫州,從火車站的西出口出站,然後有個導游在那裡接應我們。實際上是coco_cat在 接應我們,因為她把導游給搞定了!買返程火車票(很慘,沒有臥鋪) 上了汽車,直殺甌北,經過大概50分鐘的路程到達了甌北,然後換成旅游巴士,繼續向楠溪江風景區的石桅岩進發。車上一路歡聲笑語,大家都很開心,而我更是出盡了洋相。 8:10的時候到了加油站,大家下車去唱歌。 8:50的時候到達了石桅岩風景區,大家坐小船泛舟 ...

冬季裡的楠溪江

去年春節期間我和同學一起悠游於雁蕩山與楠溪江之間,尤其在楠溪江的經歷更深刻些。陶公洞-十二峰-石門台-崖下庫屬於大若岩景區,當時我和同學是住在景區外的大若岩碧水山莊,房子很干淨也很漂亮,雕梁畫棟的,有門廳,有回廊,很可愛。但太空曠,它背山面水(呵呵。。好像風水是不錯^-^),可能因為是過年,所以當時住的人很少,少到只有我們一行五人。晚上四周黑漆漆的,水流聲,風聲,甚至老鼠打架的聲音,聲聲入耳。而且小溪對面的山也黑漆漆的,像是隨時都會壓下來似的。不過,白天風景還是不錯的。呵呵。。說遠了。 大若岩碧水山莊和十二峰及崖下庫正好分處在丫字型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