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遊記列表



大漠統萬城

大漠統萬城在沙漠邊緣的靖邊小城,你就能感受到大夏王國的氣息。城中有夏都賓館、夏都酒店,城外 有望夏村。它們時時都提醒你,這是離統萬城最近的一個縣鎮了。? 但統萬城還在縣城北的58公裡處,藏在沙漠的深懷。去那兒路雖不遠,可難走。沙漠中岔道 多,並且很少能遇到行人可打問方向。如若錯路,搞不好鑽在沙漠裡轉不出來。統萬城處在 尚待開發的狀態,路面的養護及路標的確立都不完善。? 我們有縣文化文物辦的霍竹山主任帶路,自然不會迷途了。汽車走了30公裡的油路,然後拐 上土道。兩邊是茫茫無邊的沙海,偶爾能看到坡頭上一間小房子,竹山說那是鄉親們修的廟 。有人問: ...

陝北攻略

序言春節前好幾個月就有一位友人向我介紹陝北:"冬天那裡深溝大壑,風沙黃土,極度貧瘠但也蒼涼大氣;那裡民風淳樸,吃住條件都很差,要去還得考慮住在農民家裡"。本來我是想到南方找一個溫曖的古色古香的小漁村度過假期,可是我這種人實在經不住黃土高原的誘惑,就這樣我於2月13日(農歷二十八)伙同燕山兄及B和C兩位小姐,踏上了陝北之途。 行程提示 年三十、年初一、年初二,在陝北長途車全部停開。 北京→榆林,長途臥鋪車,180元。鎮北台、紅石峽開門很晚,一般在下午。榆林賓館標間120元/間 榆林→靖邊→統萬城→榆林,包車(夏利檔次,以下同)450元 ...

陝西黃土高原之行

陝北,不僅是革命的勝地,更有質樸的風土人情等待著你去走進,去感受。美術的風景素描實習給了我這個機會,到了延安、綏德、壺口……算是別有感覺的旅行了。 這次實習的路線是西安-延安-綏德-壺口-黃陵-西安,歷時一周. 第一站-延安,本沒抱有多大希望的我們並沒有失望.一踏上這黃土地,那種"革命氣息"就出現在眼前.王家坪,棗園,楊家嶺,七大會址,寶塔山......都讓人聯想到轉戰陝北的情形. 陝北的感覺就是蒼涼,干渴,當然還有獨特的窯洞.那僅有的一點水卻黃的像泥一樣的延河更能訴說陝北的感覺吧. 第二站-綏德,我們在延安玩了一天就去了根據地了.想尋找的,也就是石塊兒壘起的房屋,成片的窯 ...

登太白記

秦嶺群峰,峻秀各異。三千米以上而傲視其他者,太白也。昔古人以其峰雖六月尤積雪,名之曰“太白”。吾神往久矣。今世有網絡者,乃利於眾人查找資料,尋覓驢友之佳處。吾常用之。是日,吾上網尋得太白秘籍攻略若干。恰有京都大俠亦有登山之意,遂約於壬午年三月十九日同登太白。 余事不表。於長安見二俠:劉俠,胡俠。此二位,皆以學地理出身,胡俠如今乃沙漠生態研究之專家。於西北游歷有年矣。劉亦游中高手也。 三人會合,租得一小車。由長安驅之之周至縣厚畛子鄉。此地乃太白之南坡,途需穿秦嶺而過。一路高山巍峨,雲飛霧漫,煙雨之中,美景不勝數。然吾三人具心掛太白 ...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四)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四)次日天朦朦亮的光景,我很自然地醒了過來,朱波的父母早已經“鏗鏗鏘鏘”地忙活開了,孩子們甜睡著一動不動。雄雞的唱曉令我不很耐煩,於是忍不住起了床。 我做完自己的梳洗,就無事可干了,在朱家的庭院裡漫步。朱波的母親非常繁忙的樣子,打水、打掃、做飯等等,動作飛快,好像她的家務永遠也做不完。這個典型的農家婦女,目光磨滅了神采,在家裡是毫無發言權的。我卻想知道,她是如何看待我們這些她所不熟悉的人類的。 一天的相處,那太少了,可是我不知道該如何打發那新的一天,小何更不知道。無論我怎樣的以為與這些生活背景迥然不同的人或 ...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三)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三)赫連勃勃的子孫亡國以後,統萬城並未隨之而毀棄。自大夏國以後,歷經了北魏、隋、唐等數多朝代,由於它未處於戰爭的焦點,因而幸運地保存了近六百年。而到了北宋王朝,噩運使它又重新成為修羅戰場,它的末日也就來到了。 黨項羌人自隋朝以來,陸續從甘南一帶遷入陝北地區,並在晚唐、五代時勢力漸強。十世紀末,黨項羌大首領李繼遷不堪北宋王朝的欺壓,舉兵反宋,戰火燃燒遍及橫山南北。當時的夏州(治所為統萬城)既遠離北宋的統治,又無力抵抗黨項人三番五次的侵掠,出於“堅壁清野”的方針,北宋終於下令內遷統萬城的全體軍民,廢棄這座堅固的 ...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一)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從靖邊縣城開往白城子村的公共汽車上,超載了一倍以上的人。這條線路,每天僅有一班車往返,途中經過像海則灘、紅墩界這樣的小村莊,最終到達深陷在毛烏素沙漠中的白城子村。 司機和售票員是一雙兄妹,年紀就在20上下,是白城子本地人,明顯不很世故的樣子,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像。因為上車已經晚了,勉強給小何找個加座,我只好一路站過去了。這段旅途大約要三個小時,60公裡。 車上人擠著人,我緊緊抓著欄杆,我懷疑一旦翻車大約不用擔心會受到一丁點的損傷。身後的一個女鄉民要依賴攥緊我的衣服才能保持不被甩得東倒西歪,盡管如此,她還能騰出一只手 ...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二)

在美好國家旅行的歡樂(二)公元413年,一位意氣風發的匈奴族年輕首領來到這裡。他穿著閃亮的盔甲,戴著有兩根長長翎毛的帽子,騎一匹威風凜凜的白色駿馬,隨他而來的侍從將軍們也無不都是英武勇猛的。他縱馬來到無定河邊,只見河水清澈,岸邊樹木俊秀,綠草如茵。 他被這美麗的風光迷住,對他的將軍們說:“美哉斯阜,臨光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見若斯之美。” 他決心在此修築一座足以匹配他的強大帝國的都城,遂命他最喜歡的將軍叱干阿利征發匈奴、漢、鮮卑、氐、羌各族軍民十萬人,花了五年時間督造完工。 他為他的首都取名為“統萬”,為一統天下之意。 他一生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