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遊記列表



徽州點點 

北岸廊橋。這座歷經數百年風雨的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外觀優美,橋裡擺著菜攤,地上攤晾著剛采下的新鮮茶葉,橋中部燃著香燭供著橋神(或是菩薩),橋的一邊刻著“謙庵舊址”字樣,問村人出處,都言不知。此村尚未開發,也無資料和導游介紹,是一遺憾。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人少,見不到游客,給了我們一個幽靜和從容的空間。 吳氏宗祠。這座古祠堂如果沒有門前那塊“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的牌子,我想,即使走過也不會想到進去的,因為實在是太舊了,可是進到裡邊,我直覺得自己語言的貧乏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那國寶“百鹿圖”石雕,雕刻極為精美,我怎麼也數不清100只,只得 ...

山水徽州行(序)

屯溪、歙縣、黟縣、婺源,從前,這些名字是我聞所未聞的。新年的第一次旅行,我選擇了黃山白岳間的古城徽州:一片曾孕育過無數英才豪傑美山川、一個曾埋葬過無數青春生命的地方。出發前閱讀了諸多文字和圖片,我幾乎放棄這次旅行,那些凝固在木石間的歷史令人沉重:老宅、祠堂、牌坊……我不知道這樣古舊冷漠的徽州能給我怎樣的感受,而冬季的江南會呈現給我們怎樣的風情。懷著忐忑的心情,我開始了一趟冬日裡的文化苦旅。 然而,旅行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你總能得到預想之外的收獲,驚喜和意外的發現隨著我們的腳步一點點展現: 雄村的竹山書院清幽雅致、唐模堪稱水口文化的典範 ...

山水徽州行(一)

練江晨曦許國石坊為了探訪一座獨一無二的八腳牌坊,我們的徽州之行第一站來到了歙縣。抵達縣城時正值旭日初升,我們不禁在一座大橋上駐足,新鮮的太陽將一天裡最初的明亮鋪灑在寬闊的練江上,平靜的水面中清晰地倒影著這柔和的光線,江邊泊著一葉扁舟,遠處的方塔在晨曦中靜謐矗立,一派柔美的風光。 我跑到橋頭去看碑志,青石碑上刻“太平橋”三個大字。翻開手中的資料,得知這座巨型多孔石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距今500余年,為歙縣一寡婦行善而修,正感慨於其歷史悠遠與民多良善,下面的文字卻讓我觸目驚心:原來明代民間只准建單孔橋,雙孔犯欺君之罪,此橋修建時不小心成 ...

山水徽州行(二)

唐模水街許氏西湖唐模是一個沿水而修的狹長村落,被稱為水口文化的典範,是徽人風水觀念的代表,此評價雖無差錯,卻有誇大。在我們走過的諸多村落中,皆與水密不可分,唐模之水並不為最。 徽州村落多數依山傍水而建,不僅取秀麗風景和風水地勢,也因為村民們的生活與水息息相關。村人們在河裡清洗衣物用品等,潺潺而逝的水流是盛夏裡最好的氣溫調節器,水還承擔著防火與排出村落積水的重要功能:徽人認為水即財,因而建築中央均有開放式天井,取四水合一、財不外流之意,將雨水收入庭院內,下鋪青石板,通過縫隙將水導入地下,並與河道相通。而徽州村落中皆保持了青石路面, ...

自虐--徽杭古道【序】

自虐--徽杭古道 我們呆慣了城市的花花世界,過慣紛繁復雜的生活;當來到野外時,當生存變為第 一位時,我們忽然發現快樂原來是這麼簡單。 【序】 以前從不寫游記,自認為沒有echowei的文筆,也沒有ZOOE那麼能搞笑。更因為就像 自己懶得照相一樣,更懶得去寫些東西留以紀念。剛剛看完echowei的《霧氣蒙蒙游婺源 》決定寫些東西紀念也許是大學的最後一次出游。 另外之所以取此題目,是因為此次行程完全是自虐,包括最都到杭州轉車我們都是 坐公交車,曰:自虐到底決不打車。本想在杭州上火車前腐敗一把,結果由於時間較緊 也只是隨便吃了點菜扒了幾口飯而已。 ...

自虐--徽杭古道【准備】

【准備】上月底彥子提起想和她的同屋出去野營,自己也正有此意,於是欣然同意,回到寢 室便開始尋找路線。鑒於朋友已經上班時間不像大四的我那樣自由。路線便定了徽杭古 道。 約了小閔子和guzzi一起去。可由於種種原因,兩人都不去了。只好叫彥子再去找人 。彥子倒也神通廣大,很快叫到了兩個他的朋友。終於此次行程沒有像之前的清涼峰一 樣流產。於是幾人兩碰頭後各自回去准備。線路,裝備,車票,預先聯系旅館。很快全 部搞定。彥子最近事情太多比較混亂於是定下我為隊長(雖然近段時間也我很比較糊塗 )。4月5日中午12:40我們出發了。 ...

自虐--徽杭古道【踏上征程】

【踏上征程】12:30的火車,硬座,目的地:績溪縣。預計到達時間:4月6日00:20 一路大家講著各自聽過的笑話,新的、老的、聽過的、沒聽過的、黃色的、惡心的 誰都不去介意它只是開心的似無忌憚的笑著。周圍的人都極為詫異的看看我們的背包再 看看這群興奮的年輕人。 彥子提出討論一下的隊名和隊歌。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經過 一番爭論,最後大家一致通過"菜花野戰排"(我至今仍覺得這個名字很傻)我也由隊長 升為了排長。隊歌再議。 火車的廣播裡放著一些很老很老的歌,晚飯時間大家很香很香得吃完火車上的劣質 盒飯後有人沉沉的睡去。一番笑鬧之後終於有 ...

自虐——徽杭古道【自虐開始】

【自虐開始】時間:10:00 我們到達龍川(當地人的叫法)。開始了我們的徒步旅行。當地人告訴我們離我們 要去的江南第一關還有很遠,勸我們坐車先到伏嶺。我們在婉言謝絕。堅信我們的能力 。 平坦的公路,一邊是峭壁,上面開滿了映山紅;另一邊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不遠 處還有條蜿蜒清澈的小河。風景不錯,大家有說有笑有唱。我定下了我們的隊歌《路邊 的野花不要采》"送你送到小村外,·····路邊的野花不要采,不采白不采,采了也 白采,大家一起采。"正如我們唱的,油菜花、雛菊、映山紅我們真的采了不少,還有可 愛的蒲公英。 山區溫差很大,早上還覺很涼,現在身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