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遊記列表



街邊南音

晚上9點,好不容易把自己安頓好了,於是興衝衝的跑到泉州工人文化宮——其實只是一個繁華路段上的小公園,有小橋,有流水,還有南音。 小小一座臨時露台:掛上幾盞白光燈,一張泉州某某南音協會的簾子和雙塔掛圖。 台前不規則的擺放好幾排椅子,於是開始用音箱放歌,到約定俗成的某個時間,四位樂手便上台了——分別演奏二弦(奚弦)、琵琶(南琶)、洞簫(尺八)——還有一樣不認得。 穿著蘭色長裙的女孩上到台前用閩南語軟軟的說道幾句,大概是報幕,便有位穿著旗袍的姑娘手握拍板坐在了中間,音樂走起,低低落落,歌聲響起...... 歌者每唱一句都會用拍板打出幾下輕輕的節 ...

如果種子不死

踏上泉州的土地是在一個二月下旬的午後。記得車站對面就是大洋百貨,交通樞紐與商業中心,制造出一種效果放大的川流不息,讓我面對這陌生的繁華,足足有幾秒的定格。上午還在春寒料峭的北京,陡然站在暖風熏人的南國街頭,才發現——自己裹著一身皮衣,和周圍是多麼得格格不入。我在泉州的小住,這樣便開始了。 對閩南一帶的騎樓,向往已久,所以在泉州自己走路走了不少。從西街到東街,從中山路到塗門街,一路過去,街兩邊已改造整飭過的騎樓,一例的橘紅磚牆,明艷得很。這種建築的風格和色調,和東南亞有些淵源,因為華僑的不斷出洋,從外面把它“拿來”了。遠道而來的我 ...

漫步崇武古城

崇武,崇尚武備之意。因其地處東南海疆要塞,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夾於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近處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座我國僅存的較完整的石頭城為明初江夏侯周德興受命為防備海盜倭寇主持興建。嘉靖年間,倭患猖獗,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屯兵於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克敵制勝。清代又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此後,城防已失去軍事上的作用,又因長期廢棄,城牆失修倒塌。1983年,由國家撥款進行全面修復。 春日的午後,漫步在有著六百多年風風雨雨的崇武,尋訪古城的點點滴滴, ...

老君岩好不好玩?

那年我在廈門工作時,有回大家開車一起去泉州和石獅玩,在泉州我們去了開元寺和清源山,泉州很古樸,街很窄,車不好開。在車上我提出要去清淨寺,大家都說不感興趣。於是我把自己所有的建築史知識都搬出來,想說動大家那裡是多麼地有價值,多麼地值得一看。 司機就把車給我開去了,到了寺門前,我下了車,卻沒有一位跟下來。他們都說我們在車上等你,你只管進去看。 清淨寺原名聖友寺,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寺院,中亞的穆斯林當年就從泉州登陸了中國的土地。那寺迎面便是一座高牆尖券,如果將四下裡閩南的花草樹木撤掉,那活脫脫就是一座中東的建築,沒一點兒中國味 ...

泉州安溪十裡詩廊醉游人

福建泉州安溪縣城古稱鳳城,緣鳳山似鳳而得名。最近,縣裡在城東監溪下游築一水壩,蓄溪水而成湖。因溪流縱橫交錯似龍,名取大龍湖。沿湖十公裡長的兩岸辟為公園,植樹種草,湖光山色,煙波瀲灩,青山疊翠,惠風和暢,頓使鳳城面貌煥然一新。最值得一提的是湖溪兩岸的護欄,砌的都是花崗岩石材,雕欄畫棟,古色古香。每一堵欄中間的半平方米見方的石材板面,都刻有一首署名詩,從詩經到近現代,應有盡有;有五言的、七言的;有律詩、有俚句。據主人介紹,他們在詩海中泛舟,才精選出近五千首的詩歌鐫刻在兩岸,成為泉州市安溪縣城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被稱之為“十裡詩廊” ...

小乍行

當寂寞又成了自己的影子時,便有行走的欲望。今天,又出發了。 尋找身邊的風景,成了另一種意義的行走。 走在小乍街頭,隨處可見戴黃鬥笠,包花頭巾、穿短上衣、寬褲筒的惠東女,腰間的彩色腰帶更是奪目,令傳統服飾增色不少。 在路邊溜達的老阿婆的打扮更為考究,頭發用黑頭巾包住,配以各種裝飾,有的還在周圍插上一圈鮮花。 風塵中盡是惠女忙碌的身影,大大的褲管扎進高桶水靴中拌水泥;集市中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騎著滿載海鮮的摩托車來往於街道...... 走著,濃濃的海腥味撲面湧來,附近正曬著蝦仁,旁邊堆滿蝦殼。陽光下,幾只鴨子在那兒覓食。 海就在眼前。今天風大, ...

崇武惠安女

嫵媚動人的金沙海灘,走了一群擔著擔子、黃鬥笠、花頭巾、銀腰帶、短上衣、寬筒褲的惠安女,讓見過的人難以忘懷的畫面。崇武古城因著惠安女才愈顯美麗。 惠安女,大多住在崇武的大祚、小祚和東嶺一帶。其實都是漢族,卻保留著與其他漢族完全不同的服飾與風俗,這不得不令人稱奇。更讓人稱奇的是這裡的民俗,干著粗活、重活、街上開“摩的”是惠安女,而看店、帶孩子是丈夫。不但如此,惠安女在結婚後也不入住夫家,而仍然住在娘家,直到生了孩子,才跟丈夫搬到一起。 崇武古城因為處在海邊,它全部是用白色花崗岩壘成的。城內有4個城門,城門外就是海灣。傍晚時分,去海邊吹 ...

福建山海經--泉州自助行

D3 泉州睛轉多雲蔡氏古民居-鐘樓-開元寺-狀元街-清靜寺-美食泉酒的自助早餐品種挺多的,有白粥、鹹粥、廣式蒸點、饅頭、面包、煎蛋等,還有米粉之類的小吃,廚師會當場為你做。早餐後,順著酒店往前走,經過打錫街、九一街便來到文化宮。打錫街是位於文化宮和中山路之間的一條小街,非常繁華,20世紀初這兒聚集了很多專門制作和銷售錫器的作坊,因此稱之為打錫街。這條街雖短,但卻有許多高檔名牌服裝店,還有許多金銀首飾店,亮閃閃的。文化宮有9路車可到蔡氏古民居,坐到終點站官橋下,車程1小時,票價5.5元,到官橋後叫輛“摩的”載到古民居,車費3元,不然要走很長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