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遊記列表



泰順自助攻略

常與朋友談起泰順,感覺大多人都認為那裡是山區,沒車不方便。其實以上海到泰順為例,如果利用周末兩天時間去泰順,即使自駕也是非常匆忙,並且需要趕夜路,很不安全。其實常規的自助游,泰順三個白天也基本可以了,而三天時間,則自己通過中巴車轉車也是挺方便的。 本人三月下旬獨自走了趟泰順,花了四個白天,周四晚上走,周二清晨回上海,以下貼出我的線路供大家參考。 D0 周四:20點54分,N533次列車。 D1 周五:溫州à筱村(文興橋、徐嶴古村、文重橋) PS: 1從地圖上看,上海到泰順,從麗水過去較近,可泰順屬溫州地區,車次較多,火車到達的時間也比較好,建議從溫州轉車比 ...

泰順二日游

D1: 2054~0700上海-溫州,火車-硬臥下鋪,RMB 180。 D2: 0720 抵溫州站(誤點20分),出溫州火車站右轉直走至公交107車牌。 073~0750 搭107往牛山北路客運中心,RMB 2。抵站牌下車,繼續前行約250公尺至客運中心站(就在右手邊)。在將至車站前的小店買了蔥餅,一斤RMB 3.5,一人份RMB2。 0810~1040 溫州-三魁,大巴,RMB 48。 1045~1145 到站後,步行出站左轉前行約20分鐘(直走勿轉彎)即可見薛宅橋,結束後步行回車站。建議從車站搭三輪車RMB 2。 1155~1220 三魁-泗溪(北澗橋,又稱下橋),小巴,RMB 6。(在三魁車站外等車,上車買票,車子不進站) 記得告訴司機你要去賞橋,讓他在廊橋處放你下車。 1220~1310 下車 ...

春節泰順游(自助,完全靠班車哦)

春節放假10天,在家實在無聊,約了LILI,初二晚上20點多踏上N533去溫州了。 初三,7點多就到溫州了,當然我們的目的地不是溫州,而是離溫州有4個小時車程的幾個村落,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先去三魁。在火車站問了N個人才問到去泰順的車,看來我們去的地方真的超級偏僻。 公交107到客運中心,坐上了8點半去三魁的大巴。因為前晚沒有睡好,等我們醒的時候已經到三魁了,十一點半。薛宅橋,我們見到的第一座廊橋,它很特別,有頂哦,哈哈,其實早就帶著它的照片到處問人了。這座廊橋竟然被該地區的建築規劃所擋了一大半,看來當地真的對這個橋沒怎麼保護。 看了橋,我們按計劃去仕陽, ...

戀戀廊橋

戀戀廊橋“人自多情, 吟吟水邊立。千萬縷,溪水難寄,任是東流去。常憶五月,與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慕泰順廊橋之名由來已久,在秋高氣爽的時節,擇幾日的融和天氣,背上行囊,踏上尋訪廊橋的旅程。漸入泰順境,山愈來愈高,綠也越來越多,汽車,便在這滿目的青翠中蜿蜒前行。那被鋼筋水泥疲憊已久的心,也開始一點點的明朗起來。這漫山的綠啊,是那麼令人振奮,充滿朝氣,清逸明快,多想跳下車去,投入這綠的海洋,林的王國。秋陽正好,此次造訪的第一座橋,便是洲嶺的三條橋。半路下車,沿著司機指點的田間小徑,悠然而行。路旁,是迎風招展的叢叢蘆葦,錯 ...

一次雲游,一種跨越20061003

* 20061003慶元-松源(大濟進士村、雙門橋)-五大堡鄉(蘭溪橋、西洋殿)-舉水鄉(如龍橋、步蟾橋、白雲橋)-壽寧清晨,在陽光中醒來,小城已經很熱鬧了。大家陸續吃了早餐,想起奔波勞累了一天的小福,於是,找到了洗車的地方,把小福洗了個干干淨淨,開始新的旅程。車行十幾分鐘,就到達了不遠的松源鄉大濟進士村。這個歷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的二百三十多年間,陸續出現進士及非進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進士村”的美譽。一行人,在晨曦中,漫步在這個古老的小村中。首先看到的是村裡的一座雙門橋。它靜 ...

一次雲游,一種跨越20061004

* 20061004壽寧-仙稔鄉(仙居橋)-泰順也許是前一天的旅途艱苦,這一覺醒來後發現時間不早了,太陽都曬屁股了。好在昨晚定好的早餐還是讓大家能暖暖的吃到稀飯、豆漿、油條和包子這樣完整的早餐。然後仍舊不忘記辛苦的小福,再次把各自的小福洗了個漂漂亮亮,這才離開壽寧,去往泰順。沿途,我們找到位於仙稔鄉仙居村水尾的仙居橋。這座廊橋系貫木拱廊橋,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宏治四年(1491)、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建,現橋為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橋屋十八間,80柱,單檐,長42.83米,寬5.30米,離水面高12.6米,淨跨34.50米,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它跨在山和路之間, ...

一次雲游,一種跨越20061005

* 20061005泰順-筱村(文興橋、文重橋)-洲嶺鄉(毓文橋、三條橋)-泗溪幾天下來,山路對小福們來說已經駕輕就熟了,除了底盤有點低,小福走山路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大家每天都是迎著朝陽,乘著山風,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到達一座座廊橋,感受著難忘而難得的廊橋之旅。到達筱村之前,車隊在一個村口長著高大古樹的伍蒲村停歇下來,這座同治年間的小村,和村口的老人小孩女人們,對我們表示著友好和歡迎,他們和古樹都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記憶中。來到筱村,幾乎沒什麼人。我們把小福停在路邊的稻草堆邊,沿著小路走進了文興橋。這座古廊橋始建於清,橫跨玉溪之上,全長46.2 ...

一次雲游,一種跨越20061006

* 20061006泗溪(北澗橋、東溪橋)-雪溪鄉(胡氏大院)-仕陽(仕陽錠步)-溫州-新昌清晨的空氣總是那樣,涼涼的、柔柔的、濕濕的,尤其在霧中,更是那樣的有點神秘。於是,那姊妹橋更是顯得楚楚動人。我們沒有錯過那樣的美景,很早的就相繼來到她們的身邊。首先是北澗橋,人們喜歡叫她妹妹橋,疊梁式木拱廊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慶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橋長51.7米,寬5.37米,淨跨29米。橫跨北溪之上的北澗橋整體結構合理,氣勢如虹,橋屋灰瓦紅身,飛檐走獸,橋旁古樹掩映,橋下二水交彙。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