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遊記列表



春節湘南游——炎陵小景

同系列第一篇:春節湘南游 感覺炎陵縣城很小,頭天晚上散步時被音樂聲吸引到了一個街心廣場,不期而遇一舊一新兩個紅色景觀——洣泉書院和紅軍標語博物館。洣泉書院是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築,始建於宋嘉定年間( 1208~1224年),因縣境內有耕熟嶺下出泉水,為洣水發源地,稱洣泉書院,大門兩側鐫制著對聯,“莫嘆山城書院小,緣儀楚地聖賢多”。 1928年4月下旬,工農革命軍從湘南回師井岡山途中來到縣城,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設在洣泉書院。毛澤東也在這裡辦公和住宿。為了掩護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農軍向井岡山轉移,毛澤東率部隊從井岡山來到炎陵,迎接朱德南昌起義部隊和湘 ...

春節湘南游——炎帝陵(二)

同系列第一篇:春節湘南游 炎帝陵祭祀始於唐代,宋乾德五年(967)後,“三歲一舉,率以為常”。民國時期1940年的一次大規模的祭祀,告捍衛湘土、抵御外侮的決心,鼓舞民眾團結抗日的士氣。後修建御碑園,含碑廊、九鼎台、《神農功績圖》照壁等。 碑廊東西分列,各長40米,陳列歷代御祭文碑51塊,宋、明、清及近、現代記事文碑5塊。在碑廊中還有一塊滿版文字的碑,是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的胡耀邦1962年12到炎陵縣(時為酃縣)作社會調查,後在機關黨員干部會上發表的講話《為人民多作好事》,難怪胡總書記至今在民眾心中還是有分量的。 東西碑廊之間的九鼎台,排列著九只石鼎的 ...

春節湘南游——炎帝陵(三)

同系列第一篇:春節湘南游 大約2000年後,在陵殿外圍陸續修建了闕門、五谷柱、聖德林、鷹鹿廣場、九鼎九簋、神農大殿等公祭炎帝陵活動的建築和器物。 從陵殿出來,就可以看到神農大殿,這座清式仿古建築,連同東西配殿、連廊和兩個四方亭,一排坐落在最高處。 向南穿過祭祀廣場,步入朝覲大道,兩邊是九鼎九簋。鼎和簋應該都是禮器,也只是聽說過春秋時期的九鼎八簋,此處大約是取了極致和對稱的概念。龍珠拱橋銜接的是正八邊形的朝覲廣場。 聖火台與詠豐台分列於祭祀大道兩旁 ,93“炎黃杯”世界華人華僑系列龍舟賽聖火火種就是由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此點燃。再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