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遊記列表



《烏鎮舞者》

《烏鎮舞者》 博主:sunny轉自博客:朵朵晴天 http://***/sunny19831231 多日奔波與勞累無心停下腳步看這東柵觀前的舞蹈,很少的幾次也只是路過,便會聯想到四年前暑假在這裡逗留期間,對於此地感受到的熟悉寧靜。一派升平,舞者多為微笑或專注的學習,每個人都是如此美麗。當今日我終於可以有時間、有心情站在這裡,放松的看著夜色中的一個個舞者,我腦海中依然會想到幾年前和自己一起手牽手走過烏鎮的人,想到那個炎熱的夏日,和站在這個舞台前面時刻的內心平靜。那時偶爾在想“是什麼讓這裡的人們如此快樂和平靜的生活者,是什麼讓他們夜夜在此微笑的舞著”?四周圍人無數,觀望的 ...

《老街靜聽》

《老街靜聽 》 博主:老田埂 轉載自博客《老田埂的BLOG》 http://***/TXSZSY ……“年宰露裡泄得,射港的社法按是粉過門,只扣見望帝特船龍顏大怒,喉嚨山板響,說道‘拉出去斬頭麼拉到,要泄得究竟納航,鵝尼停停再港……”(蘇州方言——意思是:元宰哪裡知道,這樣的說法還是不到位,只看見黃帝突然龍顏大怒,喉嚨特別響地大聲說到,拉出去殺頭算了,要知道究竟怎樣,我們停停再講……)。 昨天,當踏著靜幽幽的石板路,路過烏鎮西柵冶坊橋時,一串蘇州方言直衝耳簾,突然想到,西柵民間的書場已經開書,於是,急匆匆越進了寫有“西柵大戲園”的拱門牆。東首落地堂門頂天立地, ...

《夢游西林遇謝客》

《夢游西林遇謝客》 博主:歡跳神 轉載自博客《烏鎮茶館裡的大頭天話》http://***/YXL1817 [東晉和南北朝間的偉大詩人謝靈運(人們習慣稱他為謝康樂、謝客),被送往法場,刀起處,人頭落。這一年,是公元433年。] 與朋友小宴作別後,昏昏然入睡,恍惚間,又好像乘著三白酒的酒興,來到烏鎮石佛寺西南,徘徊於昔日的“西林”——這是一千五百年前,謝靈運在烏鎮的別墅所在地。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如今是一片桑樹林了。 謝靈運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元嘉三大家”之一(謝靈運、顏延之、鮑照),是山水派的祖師。由謝靈運開始,山水詩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 月光瀉下一片銀 ...

烏鎮不掛紅燈籠——與設計對話之一

烏鎮不掛紅燈籠——與設計對話之一 博主:景行枯轉貼自《吟走景行枯》http://***/jingxingku 每次看到祖國大地上幾乎所有古鎮滿掛著義烏市場批發而來的紅燈籠時,眼中卻沒有一絲對比強烈的美感,讀到的只是雷同的媚俗,充斥了廉價的審美。烏鎮西柵緊鄰京杭大運河,往縱深西行,可以看到西柵老街盡頭古老運河幾成直角的大彎,河畔白蓮塔一柱擎天,河面上蜿蜒的隊隊拖船,不時發出漸行漸遠的汽笛聲。登塔遠眺,運河江浙兩岸農田豐茂,垂柳依依,波光漣漪,恰似一條黃金水道。 西柵是中國古鎮中罕有的島式區域,保護區內由十二個小島組成,河道縱橫相圍,七十二座古橋串成澤國水鎮。 ...

不像新房子的新房子――與設計對話之二

不像新房子的新房子――與設計對話之二作者:景行枯轉自:博客http://***/s/blog_4e192a7801000bx2.html 這兩天,擠著時間在寫後天全國會議上要用的學術論文,疏於擺攤。論文題目是《從烏鎮西柵保護看歷史街區建築和空間的再利用和管理》。 建築若老舊衰微,拆除重建是一種最方便快捷的選擇,但是修復老建築帶給我們的記憶,存留珍貴的歷史信息,並通過“活化”和“再利用”的途徑,使老建築產生新的生命力,為今人所用,這是一種更為尊重歷史、更符合自然生命規律的選擇,此類探索在以前的隨筆中也有談及。 而今天要說的是如何在歷史街區內建新房子。 小環湖島西北角原是跨運河航道水泥 ...

細節不細—與設計對話之三

細節不細 —與設計對話之三 作者:景行枯轉自:博客http://***/s/blog_4e192a7801000bxp.html 三年前,省內某城市正籌劃一個歷史街區保護項目,不知從那裡打聽到我,—定要請我這個“包工頭” (因幾年間調動安排著大大小小數十家建築公司施工隊實施烏鎮保護工程,人家送給我的戲稱)去看看。拗不過對方的執著,盛情難卻,就去了趟。項目是政府投資,僅工程投資額就達五個億,規劃也做得不錯,通過工程公開招標,選中了一家古建資質一級的施工企業,全面實施整個項目的施工。 項目負責領導客氣地問我,這個工程會存在什麼問題?我坦率地回答,可能沒法保證細節。 向來反對歷史街區的保護 ...

憑窗剪景宿江南——與設計對話之四

憑窗剪景宿江南——與設計對話之四 作者:景行枯轉自:博客http://***/s/blog_4e192a7801000c32.html 觀光者到了烏鎮,往往能品出與本地人不一樣的情趣,提煉出更精辟的描畫“江南”意境詞句來。比如對烏鎮當地的菜肴情有獨鐘,便譽之“食在烏鎮,咀嚼江南”;而對烏鎮西柵景區開放以來別具風格的 “民宿”,則美稱為“宿在烏鎮,枕水江南”。 到烏鎮西柵的游客,都對西柵的島式地形和老屋內的民宿大感興趣。很多分布河道邊、老街旁曾經頹敗而結構局促的老房子,經過保護整治,外觀依然保持歲月的滄桑,但內部卻成為一間間溫馨雅致充滿江南人家生活韻味的民宿了。 數十年前,從這個鎮上 ...

木作的語言――與設計對話之五

木作的語言――與設計對話之五 作者:景行枯轉自:http://***/s/blog_4e192a7801000c70.html 江南的身段是用木頭撐起來的,木頭便是江南的骨骼。木匠是用木頭演奏的樂手。 他們總是以鋼鋸拉開序幕,持續而均勻的序奏中充滿自信的宣言,為後續的宏大樂章作出鋪墊;斧頭、鑿子、榔頭的金屬鼓點是展開部的快板奏鳴,雄健而有力,把置業的主題漸次推向高峰;隨之,刨子奏起了悠長的慢板,清新、愉快的變奏充滿了東家對未來家居的幸福憧憬;最後,總框架組裝修飾的回旋曲響起,所有的器械都加入了進來,樂曲的主題逐漸明朗,當最後一個榫頭被砸入卯眼,華美的演奏戛然而止,留下的無限的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