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遊記列表



九丈崖月牙灣的無窮回味

九丈崖月牙灣地質公園山崖險峻,水深流急,岩礁棋布,自然景觀獨樹一幟。其峭壁燕梭(九丈崖),綿延幾百米,由於千萬年來風浪的侵蝕,石崖漸成了上凸下凹之勢,壁面犬牙交錯,石窟、石穴鱗次櫛比,是眾多水鳥棲息的樂園。九疊石塔,由9層節理分明的石英岩堆成,久經海浪磨蝕雕鑿,塔崖石紋清晰,層次分明,形態別致,與九丈崖組成“母子崖”。另外,水門賞古、八仙石洞、龍舌垂釣等景觀風景絕幽。 月牙灣因灣形似半月而得名,它背倚青山綠野,環抱碧海清波,一條銀白球石的遙遙長灘,鑲嵌在青山碧水之間,猶如深邃夜空的一彎新月。月牙灣自古以來以灘上富產五彩斑斕的鵝卵 ...

煙台城內游

到過煙台好幾次了,但都沒有時間。這次特別安排了一天。 車停北馬路汽車站,正在修路,反正晚上沒事,我喜歡一個人走走陌生的地方。煙台好像新房子不多,小區裡不算干淨,卻很有生活的味道,小攤很多,水果便宜,不時有人拉我住小旅館。走到大海陽路的民航售票處,購第二天回去的機票,6折,兩個多小時前打的攜程還是8折。一路到南大街,在大海陽路/南大街口:大潤發,許多飯店(韓國的,KFC...) 因為喜歡邊走邊找賓館,就沿著南大街往東走,因為南大街是主要的商業街,可實在不附,沒幾家商業店,晚上也早早關門.包括Walmart,後來第二天又開過南大街,發覺店面少,勝利路口華聯也在重修. ...

到林海公園深呼吸觀碧海藍天

林海烽山國家森林公園因有廣袤的大海,茂密的森林而得名。景區濃蔭蔽日,清涼宜人,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而聞名。漫游林海,曲徑通幽;穿林登山可拂白雲。沿369台階入海可觀碧海清波、奇礁異石,采擷自然奇趣,故林海景區被喻為“濃縮了的仙境,擴大了的盆景”。 黃渤海交彙線於景區中盡顯風流,一條玉石長灘從山腳伸出,海中一脈雪浪直奔蓬萊閣方向,形狀由闊而尖彎曲飄逸渾然天成,將一波碧水平分為二,東是黃海,西為渤海涇渭分明。這就是著名的素有“玉灘飛雪”之稱的長山尾,游至此處跨開兩腿,會感到像一個巨人一樣橫跨黃海渤海。 另外,金真道教的丘處機專程來到刺激 ...

做個快樂的漁家人

“黃海起號銀帆追日,渤海落霞漁舟唱晚”,描繪的就是人人向往的仙境生活——長島漁家樂。來到這個四周都是茫茫海洋的島嶼群,一定要做一回真正的漁民。黃昏時候,跟隨土生土長的漁民出海,一邊貪婪的欣賞落日的璀璨,一邊在海裡布下天羅地網:放下螃蟹籠,海螺籠,爬蝦網,等待蝦兵蟹將自投羅網,享受捕撈收獲的樂趣。 晚飯時,在漁民家烹飪自己親自捕捉的美味海鮮,一邊吃一邊討論,別有一番風味,還要嘗一嘗房東特別制作具有海島特色的海菜包子,並與房東把酒言歡。酒足飯飽之後,一起到村裡參加民俗表演活動。在街上舞龍、點燃篝火、載歌載舞,嘻嘻鬧鬧做個快樂的漁家人 ...

清明游記(1)——來自海鷗天堂的呼喚

萬鳥島又稱車由島,這個海博73.5米、僅有0.05平方公裡的小島,在浩瀚的汪洋大海之中,簡直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然而海深魅力大,島小情趣多,因島上棲居著幾萬只黑尾鷗、海鸕鶿、白腰雨燕等海鳥,後稱萬鳥島。海岸地貌懸崖陡壁占90%以上,崖壁此凸彼凹,石階、石台、石窟、石穴鱗次櫛比,形成一座自然的“海鷗石樓”,每年四五月間,成千上萬只海鷗在此安家、覓食、嬉戲、休息、生兒育女。 萬鳥島,遠遠望去,酷似一般錨泊的登陸艇,全島海岸線長1.25公裡,環島無路,唯中部有一涵洞可至山腰,人稱“通天路”,極其險峻,但勇攀而上,可領略無限風光。走在通天路上,宛如置身於 ...

清明游記(2)——到廟島祭拜媽祖

廟島顯應宮位於廟島東北部,始建於宋徽宗宣和四年,長島漁民祖祖輩輩敬稱“海神娘娘”廟。明宗禎元年,崇禎皇帝御賜廟額“顯應宮”。 顯應宮大殿是全廟最大的建築,為硬山式結構,殿內媽祖坐像居正中神龕龍墩上,殿兩側有14尊站班,殿外兩側房內存有碑、碣、匾200余塊和歷史船模300余艘。後宮建築風格為歇山式,保留了明代的特點。宮內殿正位神台有銅鑄鍍金天後聖母像及2米高的九華青銅穿衣鏡一面,各種服飾用品及床帳、擺設應有盡有,黑臉媽祖也在顯應宮落戶,這裡常年香火不斷,每年的元宵節和娘娘生日,顯應宮便有萬余人朝拜。 媽祖廟之所以建於廟島,是因為廟島形若鳳凰, ...

海上仙山——介紹篇

長島又稱廟島群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隸屬於煙台市所管轄,地處黃、渤二海交彙處,南攜蓬萊,北銜遼東,西倚北京、天津,東望朝鮮、日本。長島由32座島嶼組成,島陸面積56平方公裡,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裡,其中10個島嶼有固定居民,人口4.7萬人。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億萬年的地質變遷造就了長島豐富的旅游資源,這裡天藍海碧、灘潔礁奇、林秀崖險、風光旖旎,自古就有“海上仙山”的美譽,2005年長島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和“中國最佳避暑勝地”,2007年又跨入了中國首批旅游強縣的行列。長島旅游資源可謂得天獨厚,種類繁多,總體可概括為五大景源。 一是島嶼海岸景源。 ...

我國第二大蛇島—長島大黑山島

大黑山島,位於縣城的西北部,面積7.3平方公裡,是長島縣境內第三大島。這裡的蛇類資源很可觀,蝮蛇、白條錦蛇、虎斑游蛇的藏量,高峰年可能達到萬條。其中,70%是黑眉蝮蛇,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藥源處女地,可謂我國第二大蛇島。 大黑山島懸崖臨海,山險溝深,制高點海拔189米。黑褐色的玄武岩是蝮蛇的天然保護色,適宜蝮蛇隱居。山上岩石風化裂隙多,若逢豐水年,山泉、溪流不絕。這裡遠離村莊,人為干擾少,林木混交,灌木叢生,植被覆蓋率高,原始生態良好,自然形成的向陽背風的溝谷,為蝮蛇長期生存提供了“天時地利”的環境,是我國稀有的海上蛇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