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遊記列表



夢游哈佛

乘理想去飛翔花兒沒有理想,不能綻放;石子沒有理想,不能築房;而一個人沒有理想,就不能朝成功的方向展翅飛翔。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走進哈佛大學,成為那兒的得意門生。畢業後,做一位企業家。從我有這個理想的那天起,我就開始為它而努力。那天晚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兩個完全不同的未來…… 朦朧中,一聲聲呼喚讓我睜開了雙眼——“來吧,來看看你自己的未來……”緊接著,天地剎那間混為一體,一陣眩暈使我不得不閉上眼睛。 “啊!這兒是哪兒?太美了!”當我再次睜開眼時,面前的美景令我呆住了。變幻無窮的噴泉下,是一片色彩斑斕的花兒,那充滿綠意的小徑中 ...

百老彙,百老彙(下)

百老彙, 百老彙(下) --洋淺的紐約之六 後來當然沒發生什麼事, 諸君可能會有點兒失望。 在這艾滋病橫行的今天, 我們就是有那個色心也沒有那個色膽。 再說,那樣的地方段數很低, 去了是活受罪。 不過, 這一小小的插曲倒讓我想起當學生時的一段故事。 寫出來, 作為吊大家胃口的補賞。 無庸諱言, 中國人圈子中, 台灣同胞對此類事的興趣最大。 在學校的咖啡廳裡, 經常聽到他們吹噓。 當年曾聽一位台灣同學自暴經歷。 他說有一次他去開洋葷, 門口廣告說是金發女郎, 結果來的是一戴金色假發的黑女。 那黑女一進門就開罵, 罵他皮膚白, 罵他手腳慢, 罵他東西小, 罵得他體無完 ...

百老彙,百老彙(上)

百老彙,百老彙(上) --洋淺的紐約之五 紐約城裡的街道,除了下城之外, 都是橫平豎直, 跟棋盤一樣。 只有這百老彙, 是歪歪斜斜的一條大路。 它從曼哈頓下城東南尖上的河邊碼頭, 穿過繁華的鬧市和安靜的住宅, 通過摩天大廈和夾道林蔭,直達西北紐約州廣袤的腹地。有了它, 四四方方的城市建築顯現了幾分活力, 規規矩矩的都市交通增加了幾許變化, 對萬千大眾來說, 這條街道上彙集的五光十色歌舞表演,給他們早九晚五的平凡生活增添了異樣的光彩。 百老彙, 其實就是寬街的意思。 不知道是誰的生花妙筆, 把一條平常不過的路名, 翻譯成了舉世無二的花花大道。 其實, 寬 ...

美國的天體海灘

美 國 的 天 體 海 灘 天 體 海 灘,聽 起 來 比 裸 體 海 灘 好 聽 一 些,其 實 是 一 樣 的,就 是 在 海 灘 上 不 穿 衣 服。 在 海 灘 上 不 穿 衣 服,並 不 等 於 裸 泳,有 許 多 在 海 灘 上 不 穿 衣 服 的 人,根 本 不 會 游 泳。人 們 到 天 體 海 灘 去,有 時 候 是 去 打 沙 灘 排 球, 有 時 候 是 去 曬 太 陽。因 此,稱 為 裸 玩 兒, 裸 曬 也 許 比 裸 泳 更 為 恰 當。同 時,裸 泳 在 什 麼 地 方 都 可 以,湖 邊,河 裡,泳 池,不 一 定 非 得 到 天 體 海 灘 去。 對 了, 就 是 在 海 灘 上, 天 體 運 動 愛 好 者 的 正 式 名 稱 也 是 裸 體 日 光 浴 者, 而 不 是 裸 體 游 泳 者。 思 想 大 概 ...

蛇丘行

我曾在一篇游記裡提到過我在說英語中心裡的老師吉姆, 他人很風趣, 教得也很盡職。 他與他的朋友去探戈木音樂節的時候, 就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莎莉。莎莉不是說英語中心裡的志願老師, 來教我純粹是幫吉姆的忙。 她是一家出版商的編輯, 我們的英語課就在她的辦公室裡進行。 我看莎莉有點兒倒追吉姆的意思, 愛屋及烏, 對我這麼一個初來美利堅的異國學生也折節下交, 讓我受寵若驚。除了教我英文, 她送給我幾本書。 其中的一本叫做傳奇地圖,裡面土文並茂, 講了世界上許多傳奇地方及其傳奇。 後來, 我才知道這一類的書稱為咖啡桌畫冊, 是一些印刷精美, 供人茶余飯後消遣以 ...

[公安、公交]美國警察局門前的鋼管是干什麼用的?

美國的警察局紅綠燈之類在紐約北郊博浪區我住宅百米之遠有個警察局。早晚散步常經過這裡,但我從未見有警察進出。不高的二層樓外正門前有一叢長短不一綠色鐵樁樹立在那裡,此物何用?我覺得好奇。有一天,我大著膽子走近去細致觀察了一番——唯恐那兒走出個警察大漢把我抓了進去。 原來那綠色鐵樁是約15cm粗細的扁方型鋼管,共7排,每排7根,總計49根。第一排高約1 米,從第二排起每排提高0.5米,即第七排高有4米。這不像個觀賞之物。這是干啥用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問了許多人,大都不知道其所以然。有人說是防止恐怖分子衝擊的,因為從正面汽車是開不進局裡的。但我想也未必, ...

生活在紐約-住在曼哈頓

二、住在曼哈頓 喜歡看Sex and the city的都記得Carrie住的那種公寓房子,在紐約叫做brown stone,walk up,prewar,tree line street。聽上去挺浪漫的吧,我剛下飛機就住到這麼個臨時租的小屋。那是六層小樓的五樓,walk up麼,自然是沒有電梯。這上上下下搬行李已經要了我半條命,更別說上樓發現是沒有空調的,只有打開看上去像是擺設的電扇狂扇也不抵用。這個小樓地處算是曼哈頓高尚住宅區的upper east side,離中央公園和博物館區不過是步行的距離。但是我怎麼看著都像是老上海的石窟門房子似的,倒退了二十年。是啊,以前到紐約旅行的時候很喜歡看這樣的小樓,門前有幾節台階,門洞小小的顯得很有味 ...

生活在紐約-紐約人和曼哈頓印像

三、紐約人和曼哈頓印像 和朋友談起紐約戲說這裡就是各式各樣的人和各式各樣的狗多,我想在世界上其他任何的metropolitan都沒有紐約這樣的多元化。你在這裡看到各種各樣的膚色,聽到各種各樣的口音,一點也不會因為自己在街上大講國語覺得奇怪。紐約就是那麼一座奇怪而包容的城市。 紐約人和其他美國人都不同。目光冷淡,步伐極快,語速也快,做事麻利沒有廢話,倒有點像上海人了。我在Minneapolis住了兩年,習慣了那裡的生活節奏,見了人總喜歡微笑地軋上兩句山胡,發覺這一招到了紐約全沒了作用。只有重新擺出上海人的架勢來應付才對。 不過紐約的街頭也確實很養眼,一面是穿得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