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遊記列表



亭台樓閣記:“曲水流觴”的蘭亭

亭台樓閣記:“曲水流觴”的蘭亭〔題記〕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唐)駱賓王《詠鵝》 在閩南鄉下,以前的鵝和火雞一樣,是一種挺普遍的家禽。放學路上,只要我們故意地大喊一聲,火雞們便會“緊張”地排起“陣勢圖”來,“如臨大敵”般展開它們有力的翅膀,發出一聲聲“咯咯”(緊促)的鳴叫,大概是“有人入侵”的警報吧,引得我們哈哈大笑。鵝,卻因為有著鋒利的扁喙不好惹,只好“敬而遠之”。自從學了駱賓王的《詠鵝》後,才一下子覺得有了親切感,剛開始也跟著“鵝,鵝,鵝”地叫喚,如果它“心情不好”發起“脾性”來,我們大都“落 ...

浙北休閑美食之旅(2)—竹海與山陰

2007 春節浙北休閑美食之旅(2)— 竹海與山陰注:文中對旅途中吃到的大菜、小吃做了一下滿意度評分,滿分是10分。僅個人感覺而已,不足為據。……續前文 2月23日(初六)— 安吉竹海今天計劃游竹鄉安吉,除了看看著名的“中國大竹海”外,如果時間允許,再順便轉一轉藏龍百瀑。其實瀑布見得多了,百瀑的吸引力並不太大,但從來未見過竹林,所以大竹海才是我們向往的目的地。 一早打車去汽車北站,路上消滅掉了前兩天打包帶回的海苔河蝦和太守鴨做為早餐 — 這兩天住過的杭州酒店哪兒都好,就是不提供早餐。兩樣菜一起吃味道特別好,如果奎無館或王潤興再推這麼一道菜肯定會受歡迎。 ...

紹興,五泄三日游

計劃了兩個星期的紹興游終於在6月29日成為了現實。在歷時3天(其實是2天半)的出游中我們充分體會到了自助游的快樂和自由,下面我就來報報我們的流水帳吧 6月29日上午10點45分我們乘坐T769從上海站出發,歷時2小時32分於下午13點17分到達了我們出游的目的地---紹興。在火車站前的小賣部買了張當地的交通旅游圖後就開始了我們的紹興自助游。由於天氣實在是太熱(紹興的溫度要比上海還要高個1到2度),再加上某人特別怕熱,本想步行到如家(我們事先在攜程網上訂的酒店)的計劃就告吹了。在等了大概15分鐘後我第一次體驗了下紹興的出租車。這裡要說下其實紹興真的很小的,在地圖上看看好 ...

五泄紹興三日游

頂著烈日決定和LG出去散下心,再三考慮之下決定還是挑了個近的地方紹興。 6月27日乘的早上7:30的動車組(本來想乘普通列車的,可票買不到,沒辦法之下買的動車組)D685,票價73,不過車子環境相當好,不像回來乘的空調硬座,票價38,就是不靈,都是買站票的人,害我們這些有座的人都坐的不安穩。火車9:22到的諸暨火車站,火車站就有57路車直達五泄,等了20分鐘(熱死人),57路總算被盼來了,上車票價5元,暈,又貴,還不開空調,還沒有車票,真是差。不過幸好到五泄趕上了10:30的班船進入五泄景區,哈哈,真是及時,在五泄西源峽谷幽靜,非常不錯,翻越紫薇嶺去東源時差點沒把我累 ...

紹興游、吃、住、行

前天我去了紹興,一進紹興城中心,就看到幾個大字,跟著課本游紹興。呵呵,覺得這句話太貼切了!是魯迅讓我們認識了紹興,讓我走進了紹興。我們第一站先到了魯迅故裡,先買票吧! 好期待,激動不已!票價( 可怕)分五類:一線游聯票(魯迅故裡+沈園+博物館)100元;1+1聯票(魯迅故裡+【蘭亭、東湖、會稽山(大禹陵)景區三選一】110元;1+2聯票(魯迅故裡+【沈園、蘭亭、東湖、會稽山(大禹陵)景區四選二】120元;1+3聯票(魯迅故裡+【沈園、蘭亭、東湖、會稽山(大禹陵)景區四選三】130元;1+4聯票(魯迅故裡+【沈園、蘭亭、東湖、會稽山(大禹陵)景區】145元;我們犯難了,來的 ...

為了忘卻的紀念

到紹興,不能不去看望魯迅。我對魯迅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情,先生的一些精辟言論時常在我的腦海裡回蕩,有時竟會脫口而出幾句諸如“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些古怪的言語來。 大概在我的血液裡,還流有古老越國的液體吧—— 兒時讀越王勾踐,讀得熱血揚揚。再後來讀秋瑾,更是淚滿青衫。讀先生我到不曾有過心襟搖蕩之感。就是那年在北京看望先生的舊宅,看著那細細的小院裡的那棵樹,我也只是在悠悠地回味著先生植樹的情景。 到了紹興,這個充滿古怪精靈樣的城市,友人首先要陪我去拜謁大禹陵。因為古傳大禹是生在四川,與我是鄉黨。去禹陵一敘同鄉 ...

曲水流觴,筆底明珠-紹興游上篇

去紹興之前完全沒想到會遇見這樣美麗的風景,當時下定決定要去也是聽說周末要下雨,比較適合去紹興而已,真是很棒的選擇 清晨來到倉橋直街,不辨方向,不知不覺走到老街邊看到雨水濕潤的珍珠橋,看著對面的河畔老屋,就在附近找了家臨水的旅舍安頓下來。 上午出來本打算去魯迅故居,公交過去看到好多都沒有開門,只好改變計劃,乘了40多分鐘的公交來到了蘭亭。 蘭亭 蘭亭,以蘭亭序聞名,我這個從來不懂書法的人來到這裡居然也深深被打動。感動於鵝池中,悠閑的白鵝自在的覓食和整理羽毛,還有大片的荷塘,竹林。 穿過小徑,就是蘭亭序中提到的"流觴曲水",就是講酒觴放在 ...

那些消逝了的人情風物之2——船上歌女

1974年春,江南紹興,在一艘木制的渡船上,我們一船人乘船過江,這船上的人基本都是本地的農民,我擠在他們中間,正想找一個看得見江景的船邊靠一靠,突然,耳邊傳來琶琵伴奏的歌聲,我扭頭一看,船中坐著一位歌女,十七八歲模樣,面容算不上亮麗,但嬌小秀氣,穿著十分樸素,帶著一幅旁若無人,自顧自唱的表情,正唱著江南的小曲,我一下聯想到白居易那首“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蘆花秋琶瑟……”被人們流傳了千年我幾乎可以一字不拉背下的長詩,一千多年過去了,此地競然還有這古詩上的訴說的風情啊!心裡一陣激動眼睛呆呆地欣賞著這幅活畫面:歌女唱著歌,若有人喜歡或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