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遊記列表



臨安太湖源逍遙游(四)插曲及回程

三、插曲出了景區,就去山貨市場看看,這裡就有明顯的市儈氣,買了一點東西就打算離開。 剛好看到我們來時的司機,他認識我們就很自然的打招呼,意外之中說是可以搭車直接回到杭州,喜出望外。 於是先車到他家,是個山莊,頗有氣派。最妙的是門口有橋,橋下有潭深幾米,水流姿態萬千,不比景區遜色。因為時間尚早,有地方可消遣不亦樂乎。 同行的有兩個小孩,一個男孩,頗有勇士之風,一個小女孩,很漂亮,卻像個小男孩一樣皮。一起在水裡玩,打水漂,琦可真厲害,打的賊漂亮,我就不行,和孩子們一樣沉塘落石。這裡的水已經有生物了,有的地方有了螺絲還有魚和類似娃娃魚 ...

源鄉人

源 鄉 人撰稿:老殘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在臨安可不稀罕。一條溝,被歲月拋荒了許多年,樹們花們在裡面寂寞地生長著,水們石們無趣地碰撞著,有風無風的日子,總過濾著一種曠世的淡泊,平和及寧靜。可後來,這條溝被一個叫做華抗美的人引爆了,衝擊波居然攪動了大上海,溝裡的水,一不小心,流出個浩淼的太湖,這溝,原本叫做龍須溝,後來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太湖源。 有些奇跡的創造,就連創造奇跡的人,也是始料不及的。一九九八年五月的某一天,太湖源來了近八千人,遠遠超出景區的設計容量,不得不緊急調動交警,維護秩序。溝裡溝外,哪還有什麼風景可看,除了人還是人 ...

兩滴淚珠流出的汪洋

兩滴淚珠流出的汪洋——天目山和太湖的不解之緣 撰稿:老殘 久居群山環繞的天目山區,在青翠滴綠濃蔭蔽日的空氣中,天邊的地平線,總會幻化出一碧接天的浩淼,這種浩淼給我心靈帶來的遼闊和舒展,是難以用語言表述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那是多麼令人神往的意境呵!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這首以吳儂軟語著稱的歌曲,更盈盈地牽起我生命中關於太湖的割不斷的懷想和情緣。 在幾年前一個春風拂面的季節,一輛汽車載著我,沿著彎曲的山道一路狂奔,大山被車輪轍走了一道又一道的屏障,景色在毫無遮攔的明淨裡,鋪過美麗的杭嘉湖平原,一直鋪向泊夢的 ...

關於臨安的城市批判

關於臨安的城市批判雖然,我們居住的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美麗,與若干年前相比,簡直判若兩城。雖然,我們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感謝我們這座城市的規劃者和建設者們,是他們以自己智慧和創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日益美麗的環境和空間,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對這座城市業已存在的不足和美麗表像下的蒼白,保持緘默的理由。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相像了,一樣的快餐店、西餐廳,一樣的高樓大廈,一樣的玻璃幕牆,甚至一樣的綠花帶和花壇……城市硬件的同質化傾向,正在使城市越來越失去鮮明的個性,而歷史的投影,總是存在於有質感,有形體、有生命痕跡的城市建 ...

柳溪江,濕潤而美麗的回憶

柳溪江,濕潤而美麗的回憶撰稿:老殘 這個夏天特別悶熱,繼“非典”的折騰以後,所有想出去走一走的衝動,注定要在夏天的熱烈和燦爛裡一一釋放,注定要接受烈日的煎烤而別無選擇。 而柳溪江,一條婉約而美麗的女人河,在距杭州100公裡的地方,正向你遙遙地注目和期盼,期盼著窈窕淑女們的回歸,也期盼那些敢於淌過女人河的男人。 應該說,這條河流有著不錯的風光。 在臨安眾山巍峨、峽谷深深的旅游大環境中,在神奇而幽秘的浙西版塊,這是唯一一條活著並成為景觀的河流。三溪彙集,始成柳溪,上游沙明水淨,溪灘開闊,游魚可數,乘竹筏沿河漂流,坐觀風光風情,你會禁不住唱 ...

柳溪江,美麗著浙西的女人河

假如你我乘一葉古樸的竹筏假如你我駕一只輕盈的飛舟 假如你我都融化在江水的純淨與碧藍裡 假如你我給自己一個決定 在某一個心情不錯的假日 漂游在這條迷人的河流—— 柳溪江,美麗著浙西的女人河 撰稿:老殘 在神秘的浙西版圖上,在森林和群山的環抱中,汩汩地流淌著一條自然和歷史相互輝映、風光和風情和諧統一的驚艷之河,那就是剛剛顯山露水,有著“浙西最美麗的女人河”之譽的柳溪江,因為她的存在,九山缺水一分田的臨安旅游板塊,便顯得綽約多姿豐潤飽滿,群山環峙原始神秘的浙西,才多了一份濕潤、一份滋養、一份女人般脈脈動人的靈氣和美麗。 柳溪江屬錢塘江水系 ...

關於青山湖的某些聯想

關於青山湖的某些聯想――老殘 青山湖,一個詩意無限的名字,看一眼,似有綠意萌動,聽起來,更浴半池春水。湖不遠,東出錦城鎮五公裡即是。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她是我們這個山城的肺,盈盈一水間,吐納著人類綠色的夢想。 青山湖肺活量大,脾氣也大,洪水來時,能蓄一億立方米水,把不該蓄的村莊、牲畜,也納入她的汪洋之中;天熱的時候,則相反,水做的肌膚太嫩,經不住烤曬,楞被陽光一層層剝脫蒸發,久而久之,便顯露出她黑黃的肌裡和尷尬。 當然,更多的時候,她是一種清澈而秀美的存在,水位恰到好處,不漲不淺,湖光迷漓有致,亦盈亦掩,有畫舫和竹排在她身上輕盈劃 ...

在觀光覽車上巧遇張也

在觀光覽車上巧遇張也老殘 一直沒去過黃山,跟自己患有腿疾有很大關系。去年年底,有朋友從事旅游開發,慫恿我一塊去黃山考察,還說新世紀就要到了,在這特別的日子去登臨黃山,意義非同一般呵。 我們是從雲谷寺乘索道游覽車翻白鵝嶺,再到達北海景區的。游覽車裡擠滿了人,四周少量位置早就座無虛席。看我柱著雙拐,挺累人,游客中的“雷鋒”便主動把自己的位置給了我。 坐下後,發現面對面坐著的是個怪怪的女子,一身紅色的套裝,臉色黃黃的,頭發松松的,如果不是鼻梁上架著的那副墨鏡,你絕不會多看她一眼。為看周圍的景色,大家都恨不能把眼珠子挖出來,你還架著那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