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遊記列表



給大自然加冠進爵

從葉尖滑落的第一滴水開始,聚液成流,經過億萬年的衝刷,看似柔弱的水硬是把大山撕出一條峽谷來,硬是把掩埋於大地深處的岩石裸露,得見天日。又經過億萬年的精雕細琢,裸石如龜、成蛙、似仙人鋸板、像鯉魚躍門,潭碧林深,飛瀑如練。這條峽谷在我們的腳下延伸著,它就是:天目石谷。一個驚世駭俗的景點,一個讓人嘆為觀之的景點。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的慷慨呈現和給予,我們正沐浴在大自然無私的目光之中。在試劍石我聽到了巨石撕裂的快樂,在斤線潭我掬一手清泉,流入體內的過程不僅僅是解渴,而是一種滋潤,慢慢地散盡,慢慢地讓我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藝術。 在如此漫長的 ...

拋開城市的煩惱

8月2日,3日今年最熱的天去了浙西玩了一趟.第一天游一浙西大峽谷,箭門關和白馬崖,第二天去了"小九寨溝"及"雙溪漂流",總的感覺不錯.山裡頭溫度沒那麼高.比較爽,且在山裡頭可以把原來頭腦裡的煩惱一拋腦後.臨安人民總的來說還算可以,沒有像蘇州杭州人那樣排訴上海人.沒有身處異鄉好痛苦的感覺.出租車可真便宜,4元起步費3公裡,讓人感覺錢真的可以當錢用. ...

關於太湖源(小九寨溝)的幾點建議

上周末看到《申江服務導報》上對太湖源的介紹,很動心,本周末就立刻行動。實際感覺上並未有報紙上說的那麼好。首先是自己坐車的不便,火車到杭州後,先要坐152路(1元)到蕩口,接著換502路(1元)到西區汽車站,坐杭州至臨安的汽車(9元),到臨安車站後還要換2路車(1元),最後坐16路(6元)到白沙村。此時距離火車下車已經換了5部公交車,耗時超過三個半小時。其次是景區的景色比較單一,只能作為休閑度假,如果單純是為了看風景而來,就會失望透頂,有些不值了。不知道之前為什麼要稱為小九寨溝,水很淺,幾乎快要干了。再有就是白沙村可以選擇的住處並不多,我們住白沙山莊,還是叫農家 ...

老碓溪,我為啥喜歡不起來?

我們江陰人到浙西來旅游十之八九都是溢美有余的,我們同個教研室的幾位女性,來了一趟大峽谷,把個大峽谷說得比天堂還天堂,真懷疑果真頭發長,見識短!女性說那個老碓溪簡直是天底下絕無僅有了。大峽谷我是去過的,那是二年前的暑期,要說好到那裡去,我想也說不清楚,但我珍藏了我的一批影集,大家都說有看頭!我自己也覺挺滿意的。那時候沒有老碓溪,老碓溪是啥模樣?真有哪麼好?今年暑假,我就再上大峽谷,就一心一意要看看老碓溪。 中國人說,福矣禍所伏,禍矣福所依。大峽谷旅游開發人氣大旺之福,確實也帶來了大“禍”,那麼一個好的景點居然被省裡看中了,硬在它的 ...

橫行霸道的天池管理員

天池還有的,只是管理員太流氓!!!!!!!!!!!!!!!!!!!!!!!!8月原本去避暑,未到天池已有人跟蹤,直至收費口才知是通風報信的,被人斬了一刀,4個人收費152元。到了天池下起了雨,我們搭上帳篷,既可以避雨,又可以想享受一下在海拔1500米的海灘。可是沒過多久,一個自稱管理員的人跳出來說不能在此處搭帳篷,說完就動手拆我們的帳篷。我們跟他說,裡面睡著小孩,等一會兒我們就走。可是他說什麼也不行,還說我們會破壞生態,真是豈有此理!當時我們指著另一個地方對他說,人家也不是搭帳篷的嗎,那還是你們管理員的,再說你們在釣魚,對生態的破壞不是更 ...

浙西大峽谷自助游

昨天剛從浙西回來,累的癱在床上,不過還是很開心,一早起來就寫下這篇游記。在攜程上當了N多資料後,我和我GF出發了, 6號早上8:18分梅隴的K821次火車(25元/人)到達杭州站,大概10點多,然後直接叫車去汽車西站(公交車太慢),車價在33元左右。在汽車西站入口出有個獨立的去臨安的候車室和售票處。(詢問一下就知道了)。裡面有9元的衣維科和11元的大宇大巴。都有空調,時間也差不多。50分鐘左右到達臨安。 我們准備先去火山大石谷玩,在汽車站坐上去於潛的衣維科(由於在修路,沒有去藻溪的車,要到9.1號通車),7元/人。大概40分鐘後到達於潛鎮汽車站,再在站裡換去火山大石谷 ...

夢尋千頃塘(ZT)

千頃塘(浙西天池),俗稱江南第一池,為浙西臨安昌化十景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梅花鹿在此繁衍生息。該地交通方便,緊鄰杭昱公路,省道湯苦線貫穿整個景區,西至黃山100余公裡,與青山湖、天目山、瑞晶洞、大明山等風景區連成一個網絡。浙西天池位於浙西大峽谷山巔,屬高山湖泊,海拔1140米,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夏日,在山頂湖邊扎營,清新涼爽,別有風味。它像是一顆落在人間的眼淚,格外妖嬈動人。 D1: 8:00am 在上海火車南站集合,乘坐上海到杭州的公交列車。一路歡歌笑語,互相熟悉。 10:00am 到達杭州火車站,直接乘坐包車直往浙西大峽谷趕去。一路上風光千萬不可 ...

衝著這塊石頭,我去玩浙西

這不是我自己的經歷,是我的好友委托我替他發的一只貼子——還在我十六鋪作碼頭工的時候,我就知道有一塊石頭叫“雞血石”,是塊很值銅板的石頭。台灣作家寫了一篇小說,就說這塊雞血石,能驅邪,但文章裡不叫雞血石,叫“昌化石”。今年春上,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南京路上得到一份浙西大峽谷的宣傳資料,竟然說大峽谷是昌化出雞血石的地方。或許我與這石頭有緣,又在一位老師家裡獲得一本《昌化石志》,果然就是我所說的雞血石。因此,從那時起,我就想著要去浙西大峽谷看看雞血石產地的真容。 一場非典,擔擱了我的心願。 七月中,我在八萬人體育館報了名,實現了去浙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