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遊記列表



甘肅自助游備考(4)之銀武威

2007.8.11早七點退了房,金都賓館走去甘州小吃一條街,也就3、5分鐘路,打算吃個肉夾饃什麼的,意外的是沒一家店開著門的,且車極少,急忙走回金都賓館門前,打的3元到張掖汽車東站,買了去武威的頭一班快車,43元。說是快車,實在的名不副實,7點40分的車,8點才開動,又轉道山丹縣拉客,250公裡路開了4個小時,中午12點才到了武威,好在張掖至武威的戈壁灘依舊很美,遠處連綿不絕的祁連山脈清晰可見,戈壁在蘭天白雲的襯托下也是分外的空曠與美麗,更為難得的是沿312國道一側有漢長城與烽燧的出現,時左時右,連綿不斷,閃爍著令人心醉的土黃色,保存相當完好,看來這主要得益於當 ...

意想不到的流經蘭州市區的黃河

黃河在下游好像已經差不多斷水了,可是十月份,我在蘭州市區看到的黃河,卻是那麼地安詳,它給這座黃土沙漠邊緣的城市帶來了綠色和生命,因此,人們把她叫作黃河母親! (黃河岸邊的黃河母親塑像) (黃河第一鐵橋,解放前造,據說鐵橋原料的運費大大超過材料費本身) (流經蘭州市區的黃河) (蘭州黃河渡河用的羊皮箋) (蘭州黃河邊上取水用的水車) ...

甘南--放下幻想讓我們上路(1)__蘭州

甘南在哪裡?那裡有什麼好玩的?如果不是因為"天下無賊",我也就不會知道拉不楞寺,也就不會知道甘南這個地方.但我相信在很多人的眼裡,這是個陌生的名字,以致於出行前對別人只敢說我去甘肅,怕別人不知道這個地方,也怕自己不能清楚地解釋這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在出發前當然是查看了許多的游記攻略,非常的詳細有用在我的旅行中,也非常的在腦海中留下了美麗的景像,所以真正自己走了一遭,卻有些失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這句話永遠都正確的.也許,在旅行初,少一些想像和幻想並不是一件壞事.蘭州我走了許多人走過的路線.從蘭州出發,到蘭州的停留,唯一也許值得做的就是品嘗一碗蘭州拉面,雖然在 ...

行走甘南的出行指南——蘭州篇

行 蘭州除了火車站之外有汽車南站、東站、西站等,東站就在火車站附近,去往周邊其他省市;南站則開往蘭州南面各城市,算是比較方便。蘭州汽車南站:0931-2914066在甘肅理工大學對面,可以在蘭州火車站廣場坐137路或102路到“小西湖站”,下車往前走20米的車站,坐111路到“甘肅理工大學”車站下就到了,打的大概15元。到夏河的票44.5元一張,一般每天三趟車,7:30、8:30、14:00,汽車南站都是前一天下午開始賣第二天的車票。需要注意的是,南站外有很多拉客的,會互相搶客很厲害的,所以下了車後不要理會外面拉客的,直接到車站售票窗口買票。住 和平飯店:天水路,定西南路交彙處,離火 ...

第十六天:銀川→蘭州

早上是自助早餐。飽餐一頓後,在街上溜達,行了菜市場,再回房睡了一大覺。退房後到火車站保管好行李,再乘車回到市中心,返回到洪三湯包吃了西夏鴨卷,頗好。又吃了二籠湯包。(發現出來後胃口特好) 由於是晚上10點多的火車,又退了房,無處安身。就到玉皇閣附近的寧園公園流浪。那裡有很多老人家自帶桌椅打麻將。我們在寧園一邊看人們來來往往,一邊聊天。 然後走到唐徠渠,這渠應該是人工引黃河水入銀川的水利工程。 晚餐在火車站附近的小食店就餐。回火車站候車室挨了二個小時。 上車了,倒下便睡。(發現出來後,不管什麼情況,倒下就能睡。) 銀川→蘭州:K915次,22 ...

第十七天:蘭州

睜開眼,天已大亮。只見一座座的高山從眼前晃過,都是些光禿禿的山。火車不時在隧道穿行。風大,有些冷。 6:33分下了火車。住進了中國銀行培訓中心。120元一天。放下行李後,即赴汽車南站買明天到夏河的汽車票。坐上111路公交車,很擠。上來了四個毛賊,被老公發現了,老公說:有賊,准備下車。車靠站時,那幾個毛賊得了手,下車了。我們仍舊坐著。南站那邊確實有些亂。在蘭州理工大學站下車就是南站了。買到了明天早上8:30到夏河的汽車票。安安樂樂的行街。 去了中山橋:黃河第一橋。與黃河零距離接觸,不像想像中的那麼洶湧澎湃,卻也水流湍急。在黃河邊撿了幾個小石子。過 ...

絲綢之路(蘭州篇)

6月7日下午,准點到達蘭州4點。打的到航空酒店,沒有預訂但順利住到一個單人間,再一次證明淡季出游的好處。在蘭州大學逛,看到許多穿學士袍的MM拍畢業照,正好請她們幫我拍,估計她們以為我也是准備畢業的。到學生食堂吃牛肉面,做面的問我下什麼,我說:“下牛肉唄!”他怪怪地盯了我一眼,不明白什麼意思。 6月8日,聽說五泉山看蘭州市容比較好,去那兒一看,這麼高的山……禿的地方還不少……老年人多……猶豫了一下沒上去。到濱河路看大水車,旁邊綠色公園的月季開得好燦爛。走到雁灘公園,才知道網上說的那麼浪漫的什麼“大雁低回”之類的都是騙人,實際就一退休老人活 ...

現在的劉家峽水還那麼清嗎?

1977年10月8日,我等五人(小京、張龍、張軍等)同游劉家峽,歸來余興尚濃,提筆寫詩為證。  1 禹王治水, 愚公移山。 二十世紀, 又創奇觀。 一盞明珠, 西北高原。 劉家峽上, 氣勢不凡。 鑿石築壩, 山水相連。 山中發電, 水上行船。 造福千裡, 工出自然。 駕馭黃龍, 此第一關。 2 黃土高原釀瓊酒, 百年洪獸不須愁。 神工巨斧嵌翡翠。 家燈萬盞照涼州。 3 和石達開詩韻 九曲天泉壩上收, 龍王到此也低頭。 請君湖底略小憩, 開閘奔湧出電流。 最喜愛的這首石詩為: 千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