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遊記列表



我的巫山方言導游記

2000年,剛到巫山4年的我用剛學來的巫山方言給游客(我外地的表哥)做導游,那段對話至今任然記憶猶新,令他笑破肚皮,連連稱贊。問:到小三峽要多長時間?答道:“哈哈兒就到!哈哈兒就到!”解釋為“一會兒”,就像打哈哈一樣快!語言多形像啊!問:那邊很多人在干什麼?答道:“出了麻西” (出事了),看那兩個人在“打給拉!” (打架)。問:他們為什麼大起來了?答道:那個男的“蠻火塞”(厲害),他是一個“劉金達”(?) 另一個的腦殼不好剃(拿他沒辦法),別人叫他“列倒”(讓開),他就是不“列倒” (讓開),那人還叫他 “還起走過且”(橫著走過去),所以他 ...

[原創]巫峽西口奇觀“箜篌山”  

坐落在巫山縣城東南面,巫峽西口,有一座美麗的山峰,當地人稱為文峰。地形險要,居高臨下。山上有一道觀,名曰文峰觀。站在觀門前,西望長江三十裡,低俯巫城萬戶煙。白天,長江中的木船,載著沉甸甸的貨物,順江而下,船工們要向文峰觀拱手作揖,嘴裡唱著號子,求菩薩保佑。晚上,巫山縣城燈火通明。文峰觀的石柱上有一幅對聯:“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橫批,“清虛勝景。” 文峰觀為什麼要選在這裡,那是因為這座山有靈氣,一經巫峽西口,忽有仙樂飄緲,恍如有人在撥動箜篌琴弦,悠悠琴聲終日不絕。這就是馳名中外的為全船鎖鑰的箜篌山。巫峽西口北岸,把耳朵貼 ...

巫山是首歌——獨特而風趣的巫山方言

爸爸與我喜歡的巫山方言小的時候別人問我,你是哪裡的人?我脫口而出, “巫山人”那心中的驕傲難以言表。盡管那時沒有到過巫山,盡管朦朧中的巫山形像被父親描敘得如此這般的好美!孩提時候的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到巫山看看。 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錄音機,甚至沒有電的年代裡,童年時的最大享受是,晚上睡覺前爸爸講他的家鄉巫山。講多少遍也願意聽,聽著聽著就進入了夢鄉,夢見我到了魂牽夢繞的的巫山,看到了慈祥的奶奶,爸爸叫她大大,嚴厲的爺爺,爸爸叫他伯伯。大姑二姑,爸爸說巫山風俗應該叫大伯伯二伯伯。三台八景十二峰更是如依甸園一樣神秘莫測…… 上小學時,來 ...

惜別了雄奇壯麗的三峽

三峽工程建起後,景觀不改,可浪急灘險,驚濤裂岸的壯景是永遠看不到了。為此我寫下了我的感覺,把它獻給熱愛三峽的人們。隨著第二次大江截流的合攏,惜別了豪爽的三峽,今夜,我真想醉! 為一份無奈的三峽情節醉,為一份凄苦的被裁成兩段的三峽文化而醉! 三峽,那記憶中的你已隱約變成我生命中的一朵小花,玉蘭色的山百合,隨風搖曳在山間,顯示著你的億萬年剛毅和神女的豪情! 追憶是一種美麗的痛苦,我深深戀你在蕭瑟的秋季裡,峽中的天氣已感到絲絲的涼意,是否預示著我的思念要經過霜凍的考驗?但願我的愛不要衰老的太快,余下的只是枯萎的余波,青青的澀果,銘心 ...

游三峽就要分3個層次

第一層:出差順便旅游,或者放長假出來散散心,別人去了自己也得去玩玩,帶伊小姐逃避河東吼獅子管束。走馬觀花,回來什麼印像也沒有,還連連稱上當受騙,一塊石頭也大驚小怪地,不好玩。屬白丁式的旅游,當不可取也。 第二層:讀過一些有關三峽的書,去印證考察,去了解風土人情,去感嘆或表現其三峽的,或雄奇壯麗、或幽深秀美,回來發發照片,寫寫文章。幾年過去了什麼也沒有留下,屬於快餐式的學者旅游。 第三層:生生死死了不斷的三峽情結。 他們深深地愛著三峽,如痴如呆!永遠為他歌唱,為他祈禱。 ...

峽江棧道上最後的驢影

峽江棧道上最後的驢影 ---足皮馬戶 有一種旅行叫徒步穿越.旅行者背負著裝有帳篷、睡袋、炊具的行囊,行走在人跡罕至的畸嶇小道上,他們又叫背包族或暴走族.在網上他們則親昵地互稱為“驢友”;有一種風景叫即將消失的景觀.由於人類的活動改變了大地自然原始的面貌,過去的地貌不復存在,如淹沒的古城;有一種文化叫歷史.先人用他們智慧的雙手創造出某種文明,如石窟、棧道.當三者結合在一起時將會形成一種過程,充滿刺激、新奇. 《中國徒步穿越》列舉了中國大陸境內十大熱點,長江三峽名列第七.三峽大壩經過數年幾十萬人的努力,橫亙在長江上游.5月25日上午8時,大壩關閉部分閘口開始了預蓄水.6 ...

懷戀三峽

聽說三峽蓄水了,感嘆萬分。我真是好想去三峽看看,記得我上次去的時候是上個世紀了,那時的我還很小,對大三峽的熱愛還停留與陌生的好奇中,遠沒有感覺到她的神奇和偉岸。現在我的記憶裡只有那洶湧的江水和高聳的山端。現在三峽漫漫蓄水了,無數的奇觀異景將長眠於水下,有一種淡淡的失落。雖然窗外叫嚷著“高峽出平湖”的美景精致絕倫,但我想那一目目的滄海歷史將遠離我們也感到無限的惆悵。習慣了就行,面對現實總比胡思亂想要好,三峽還是三峽,不就大姑娘變了一個俊婦人麼。喜歡三峽絕不會因為她的一點變化就遠遠的拋棄她,重新認識一個似曾相識的朋友是無比的驚奇和 ...

三峽游

朋友們,你們去過三峽嗎?請來說說吧, 我先隨手寫點,意在引玉,大家相互補充,共同神游美麗的三峽吧。幾年前的夏天,有急事去宜昌,公干不順,無聊的等待之中,很自然的冒出了去三峽的念頭,以前在船上走馬觀花似的游覽我很不滿意,這次就 拒絕了朋友加入旅行團的好意安排,要在大江截流之前仔細地瀏覽一次。 從附近的張飛擂鼓台和三游洞回來, 就上了一條西去的輪船。 船過葛州壩幾乎沒有等, 只一頓午飯的工夫就順利通過了。 船入西凌峽,江面驟然變窄,兩岸連山,沒有了"極目楚天舒"的感覺。但那"絕壁聳萬仞,長波射千裡"的壯觀景像, 足以使人忘卻一切煩惱。顯然,王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