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遊記列表



旺旺閩贛邊1:古田會議放光芒

旺旺閩贛邊 1 : 古田會議放光芒 狗年春節,“旺、旺、旺”,我出行。 龍岩市小池鎮。鎮區尚保存許多古民居,大院寬闊,家廟寬敞明亮,兩廂住宅局促、陰暗,甬道似迷宮,家廟的最後面那間房子裡頭存放的東西非常嚇人。此行目的地,龍池書院,倒是新建的。 上杭縣古田鎮。朱德、陳毅的辦公與住宿場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都是嶄新建築,門票竟然很貴。我講了一通大道理,他們的頭子臉微紅。在剪票小妹極度不滿的目光裡,我自行免票,昂首入內。裡面就幾張宣傳畫。鄰近的民房,內部格局與它們類同,住民很熱情,端來花生、瓜籽,泡茶,畢竟才正月初三麼。 舊街的牆上寫了許 ...

環游八閩(3)--土樓:歷史的神跡

參觀各式各樣的建築往往是旅行過程中的重頭戲。從萬裡長城到舞榭亭台,從帝王宮殿到尋常巷陌,每處建築都願意向流連其間的人們述說一段動人的往事。在這其中,土樓更是一個傳奇,一個藏在福建西南部深山中的傳奇。現在已經很難考證究竟是客家人還是閩南人設計建造出了最初的土樓,但現存有明確紀年的土樓記錄顯示,似乎閩南土樓出現的更早一些。也許可以據此推斷,出於集體防御的需要,客家人從閩南土樓中獲取了靈感,建造了類似現在樣式的土樓。正是因為客家人將土樓這種集體家居建築形式發揚光大,我們才有機會近距離欣賞這建築文化史上的齊葩。那是個非常新鮮恬靜的早晨 ...

方圓之間話土樓(二)

二、永定土樓群 從南靖土樓回來後,我一直有種遠離城市的喧囂、在寧靜的土樓裡,哪怕是呆上一天的念頭。時隔月余,我便揣著這個夢想來到永定,來到了湖坑鎮的洪坑――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走進了號稱“土樓王子”的振成樓。在這個由46座土樓組成的村莊景區裡,振成樓顯得尤其富麗堂皇。這座才九十多年歷史的圓樓,是林氏三兄弟歷經三代人的努力才建成的,而且結合了當時的一些西洋建築風格,可謂土洋結合,中西合璧的佳作。中堂裡掛滿了名人題匾,其中原國民政府(北洋政府時期)黎元洪的,特別珍貴。可惜全毀於文革期間。現在的一切,全是出於旅游的需要,到處都有 ...

土樓之旅--小心(上)

3月17日我和我的朋友四人從廈門到土樓參觀,在廈門6:50的公共汽車到土樓,可師機很有意思在永定一個地名叫“岐嶺”的時候叫我們換乘小面包車,跟他們去參觀土樓很方便,我們不解為什麼要換車,就虛禮糊塗的跟著走。到了民俗文化村口時,他們說晚上住“土樓餐館”去文化村不用錢,所以我們就住下了,他讓我們先去參觀田螺坑土樓群和廷路的一此土樓,老板幫我們叫了一輛車要價230元(他說摩托車80元/人),我們就跟著李師傅走了。田螺坑土樓的外景很美,那時有點小雨有點霧,仿佛是神境,我們有點後悔太早訂房。走到裕昌樓有位自稱是“樓主”給我們講解土樓,裕昌樓始建於元代, ...

夜宿湖坑

湖坑的住宿條件比我想像得要好得多,老Q專門帶去的睡袋都沒派上用場。司機是當地人,車進了鎮子路相當熟,七拐八繞就停在了僑聯招待所門前。一個院子,兩棟小樓,管事的兩位,一位老者,一位年輕女人。 廢婆被老J安排來管賬,此時和女友下車去看房,我也一塊下去了。先看了舊樓,小碎花圖案的鋪蓋,也是獨立衛浴,不過洗手間比較簡陋些。再去新樓,布置得就和普通賓館沒什麼差別了。女服務員說舊樓50,新樓100,廢婆她們給講到40和80,又去和老J、廢人等盤算了一下,最後便決定住舊樓,因為舊樓有三人間,而我們人數為單。老Q一直在車裡坐著,此時聽說才20元一晚,立刻欣喜。 房 ...

紅色情結:一口井、一座城、一間厝

兒時,家中牆上的一幅古田會議會址油畫和許多革命體裁的電影,在我幼小的心靈播下了紅色的種子。這種紅色情結一直伴隨著我的革命舊址之旅。陽春三月,我來到了紅都和汀州,在這片曾經建立蘇維埃紅色政權的革命舊址中,我看到的一口井、一座城、一間厝,令我生出了幾分感慨。 一口井1931年的11月7日~20日,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在瑞金城外六公裡的葉坪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工農兵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舉行,大會通過了《憲法大綱》、《勞動法》、《土地法》等一系列決議,宣告中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成立,毛澤東任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稱呼從這裡開始)。193 ...

包輛面的去土樓

到廈門旅游的朋友如果時間寬裕,可以抽一天時間去看南靖/永定土樓。在廈門游記中已有很多貼子抽述南靖土樓。不過我個人覺得永定的土樓更符合上海人的審美觀點。怎麼說呢,就像民間小調與民歌的區別,永定的土樓是提升過的,南靖的土樓比較原汁原味。其實南靖到永定的土樓民俗文化村,途經承啟樓,只有二十公裡的山路,開車很快的,包車的話完全可以一天看全四菜一湯(二十元),東倒西歪(五元),承啟樓(三十元),振成樓等(振成樓在民俗文化村裡,還有其他很多典型代表,五十元門票是很值的)。我做一個義務宣傳,包面的從廈門去土樓一天往返六百元。如果自已去,來回中 ...

小吃、土樓之旅(附4):田園風光古民居

五十年前,寧洋縣撤銷了,縣城雙洋鎮郊區的豪宅群卻完整地保留下來。 重重大山阻隔,密密的闊葉樹林裡,彎彎綠水,平靜流淌。看見廊橋,就到了。 先是一棟古宅,但是,正中間的大門怎麼用牆堵著?邊上小店,有一伙人笑著說,那其實是一間房子,故意飾成門洞形,真正的出入口在圍牆側面。 正門很考究,又寫字又畫花的。外院院子鵝卵石鋪地,內院門雕了石獸,天井蓋青石板。正廳供案上頭懸掛的牌匾,是大清道光年間的。兩條甬道相對,一邊“出悌”,一邊“入孝”。擇入孝門進,則花草滿目,茶花吐芬芳,蘭花釋幽香。屋主有禮,讓座泡茶,好家風!端杯呷一口,好茶,漳平水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