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遊記列表



2013.5.1-5.3上海散漫休閑三日游之三—豫園、新天地

同系列第一篇:2013.5.1-5.3上海散漫休閑三日游之一—召稼樓、中華藝術宮、濱江大道 5.3 豫園—新天地 今天是低碳綠色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二號線在南京東路換乘十號線可以直接抵達豫園旅游商城。 豫園旅游商城又名老城隍廟市場,曾名豫園商場,位於上海老城廂的東北隅,與老城隍廟、豫園毗連。商城集老城廂地區人文景觀、明清建築和特色商市於一體,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商業中心和旅游勝地。 老城隍廟市場的形成,與老城隍廟、豫園的發展變密切相關。清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城隍廟香火鼎盛,節會性的臨時廟市向固定市場演變,商賈沿園徑開店設鋪,形成商街10余 ...

2013.4.13奉賢莊行菜花節自駕一日游

清明過後的第一個周二在學校授課時,看到一個學生被曬得滿臉通紅,詢問之下原來是雙休日去莊行菜花節做了志願者,這才反應過來,現在已是菜花盛開的季節了。想起去年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份榜單—中國十大最美油菜花觀賞地,陝西漢中居榜首,其余分別是2、雲南羅平 ;3、青海門源 ;4、浙江瑞安 ;5、江蘇興化 ;6、上海奉賢; 7、江西婺源;8、重慶潼南 ;9、湖北荊門;10、貴州貴定。身邊既然有上榜的美景,那豈容錯過,於是在雙休日約了幾個朋友,自駕前往奉賢莊行鎮賞油菜花。 奉賢莊行鎮絕對是離上海最近又成氣候的油菜花田。去那兒看油菜花,從市區出發當天就可來回,對有車族 ...

2013.5.1-5.3上海散漫休閑三日游之二—浦東篇(錢萬隆官醬園、高橋、濱江森林公園)

同系列第一篇:2013.5.1-5.3上海散漫休閑三日游之一—召稼樓、中華藝術宮、濱江大道 5.2 錢萬隆官醬園—高橋古鎮—濱江森林公園 今天的第一站是位於高東工業園區的“錢萬隆官醬園”,誕生於1880年的錢萬隆官醬園,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上海的醬園業曾經十分發達。解放前夕,市區共有大小醬園67家,創始於1880年的錢萬隆,更曾被清政府戶部鹽漕部院授予“官醬園”金字招牌。並與2008年獲得國家文化部頒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廠家。 錢萬隆醬園的創始人錢錦南,當時是“奉南川”三縣的著名紳士,也是唯一的戴紅頂子花翎頭銜、穿黃馬夾經商的 ...

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上海浦江玫瑰園把國內外近120個玫瑰品種植入一園,形成了一個玫瑰花的王國,是目前上海最大的玫瑰種植基地之一,園區規劃玫瑰花田、五彩花坡、沙灘、奇石、小木屋、樹林、草地、溪流等多個景點與游玩項目,目前仍在建設中,正式開園預計在2014年。上海市民可通過自駕車、地鐵8號線、公交浦江7路等交通方式抵達浦江玫瑰園,在8號線航天博物館站設置短駁車接送游客往返。 公園大門 五彩花坡長約500米,寬約150米。花坡玫瑰為王,杜鵑、茉莉相伴,另有玉蘭花、紫羅蘭等十余個品種。 現正值花開時節,紅玫瑰、白玫瑰、紫玫瑰、黃玫瑰競相開放,爭奇鬥妍,芳香醉人,吸引著游 ...

韋金勇:4月陽春天組織老齡人上海金山楓涇古鎮芳心園東林寺一日游

同系列第一篇:韋金勇:張家界天門山、長江三峽、荊州古城5天8景游全程攻略 韋金勇:4月陽春天 組織老齡人 上海金山楓涇古鎮 芳心園 東林寺一日游 2013年4月24日組織老齡人往上海金山楓涇古鎮、芳心園和東林寺舉行一日游。從上海市區出發,沿滬杭高速,約40分鐘(上午10時)即到達位於滬浙邊界的楓涇古鎮。 楓涇古鎮又稱“清風涇”、“楓溪”,歷史上因地處吳越交彙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 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楓涇鎮河道縱橫,橋梁眾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歷史。 楓涇鎮老街保存較好,至今仍有和平街、 ...

江西中路上有家《藝術門》畫廊。

有一位老同學的孩子,去國多年,最近回來主持一家畫廊。 畫廊的名字叫《藝術門》,江西中路上,應該是在福州路口原冶金局大樓的東牆處。畫廊主人想做的事是: 把歐洲的優秀畫家介紹進來,也願意把這裡的藝術家推介出去,範疇都是當代藝術;這次就是位來自英國的,有20多幅作品。 這些當代畫作給人的印像是:總體上沒有使你產生抗拒,抽像的表現形式背後,引導員告訴觀眾作者是有感而發,比如對68年夏天巴黎的街戰,比如對1871年巴黎公社的沉寂之後,聽了之後覺得可以認同。當代藝術中很常見的是,作者說自己的,觀眾並不買賬。有一個系列的玻璃蝕刻作品,就是把鏡面背後的� ...

《美麗台灣》百年畫展。

藝術宮裡有一個台灣來的畫展正在展出,參觀後覺得不錯,就上來報告一聲。 展覽在籌備時,以為也會像上次巴黎來的奧賽館展一樣:展期會很長,還需要購票入內。結果不是,展期只有20來天,毋需購票。是一次非商業性展出,從時間節點來看,是配合汪辜會談20周年的紀念。因為館內不能拍照,所以無法用圖片來介紹其作品,但是可以提一句,其中有張大千和朱德群的作品。我覺得展方很誠懇,在其前言中提到了以大千先生為代表的渡海派,曾經推動起台灣美術,重新固守中華文化之本並且繼續發揚光大;也談到朱德群等人由台灣奔赴西方學藝,對於台灣從單一的和式文化中掙脫出來將視野擴展 ...

2013.5.1-5.3上海散漫休閑三日游之一—召稼樓、中華藝術宮、濱江大道

5.1 召稼樓—新場古鎮—中華藝術宮—濱江大道—外灘 今天的第一站是召稼樓,一家四口吃完早餐後,開車上中環,到滬南路出口下,往南至沈杜路後再西行,即可到達號稱離市中心最近的水鄉古鎮——召稼樓。 召稼樓又稱召樓,位於閔行區浦江鎮革新村內,源起於元朝初期,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原為元末明初號召農耕墾荒的小鐘樓,逐步發展又翻新,現在現面積達150畝之廣,整個仿古建築群,有四個七寶老街那麼大。 景區內散落著不少明清古建築,保存較完整的有禮耕堂、梅園等景點,“禮耕堂”灰瓦牆門裡庭院深深,12道牆門一道疊著一道,確有幾分深宅大院的氣派。堂內有五進大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