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遊記列表



要去周莊的驢們注意了,組織部緊急通知

04年4月1日起,為了防止來自天南地北的驢子們合理避票(注意是避票不是逃票),周莊某部門把檢票時間改為8:00am~6:30pm,並在凡能入莊的每個關卡都設立檢票人員(除非從澱山湖搖個船進去或是潛泳進去可能會不被檢票),之前作為避票手段之一的三輪車也被禁止入莊。所以,想合理避票的驢友們請務必在6:30 pm之後入莊,檢票同志的下班時間還是非常准時的,省下來的60塊大洋可以吃n個萬山蹄、n瓶阿婆菜、1/n瓶人頭馬… 最重要的是,白天的周莊實在是沒什麼好看的。 夜晚的周莊,多少還有那麼一丁點兒味道。 河面上隱隱泛著一層油光,那蹄膀,都油到河裡去了。這水鄉的水,可真是肥啊 ...

周莊與拙政園

本人剛去了一趟蘇州,關於蘇州名勝的太多啦,只是詳細記下了游覽的日程和費用,以便後來者少走彎路少花錢。整個八月,心思如斷線風箏,在張宇的<<曲終人散>>中飄飄蕩蕩。一天傍晚和幾個朋友喝酒時突發奇想去蘇州。說走就走,一行6人當晚就在南京站坐上了23:00開往蘇州的火車,空調普快,33元/人。凌晨2點到蘇州.下車後打了兩輛車,讓司機帶我們找住的地方.後來發現司機故意在繞圈子,專去已客滿的大賓館,於是留心觀察,當車經過中街路時發現了一家旅館(注意不是賓館,價格不一樣),司機一臉不情願地停了下來.剛好還有兩個房間,每間三人,30元/人,住了下來.條件奇差,除了床什麼都沒有.當 ...

周莊,不游也罷

看到題目就明白了,中國第一水鄉的名聲,周莊已經背負得太累了。如果你到過雲南麗江,去游覽過那裡的古城,在清凌凌的小溪邊泡過酒吧,那麼,周莊,就不必去了。 如果你不是平日裡去,而是周末或節假日和家人或者跟團去周莊,那麼,真真的,就更不必去了。 為什麼呢?因為我去過麗江,因為我是在一個平常的工作日去的周莊,她給我的感覺很淡,很無奈,像是一個被媒體迅速捧紅的歌星,我驚訝於她在眾多鎂光燈背後胭脂褪去後的平庸和世俗。 星期二一大早出發,8:00不到就到了周莊。因為知道周莊的門票是早八點到下午五點才賣票,其它時間到的一律免費。60元的門票很可觀,省下 ...

逝去的周莊

逝去的周莊,旅游感受的不外乎是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周莊的自然景觀可以說是有一定特色,她的建築,有一種古樸的美。但這種美是建立在有賢情雅致基礎上的,本來去的時候確實有著這份心情,但下了車後,就感受到,當地的人文景觀了,三輪車夫和包著頭巾的老阿姨會特別熱情的圍上來,不管你是否認同她都會跟隨你的左右熱情的介紹當地的購物點。因為看了網友的介紹已有心理准備,但當自己經歷時還是覺得難以接受。好不容易擺脫她們,一看表已經浪費了20分鐘。再一抬頭,“人”如潮水般的人群,“洶湧”“壯觀”,把本不寬敞的街道堵地水泄不通。看景已不能,看到的滿眼是同樣用 ...

失戀前,曾游了周莊。

風總是冷冷的,相隔了幾個禮拜。我的心情也有了不小的改變。就像一位驢友說的。“當沒有人愛你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忘記自己還愛著自己。” 我愛我自己,雖然我更愛的是風。 周莊,我可不是和風一起去玩的。之所以想到發帖子。只要是因為,晚上閑的無聊。 與其傷心的回念風,不如寫寫之前去的地方。 周莊,我也只去了幾次。感覺上嗎,也是各有不同。總的來說呢,是商業化了。 我可能和其他的網友持不同的意見。我認為嗎,雖然周莊是商業化了,但還是值得一看的。 周莊入鎮就要60,但晚上是不需要的。晚上的周莊很靜,幾乎所有的店都會關門。 知道為什麼嗎?那是因為周莊裡面 ...

最後的周莊

最後的周莊是為了陳逸飛筆下的那幅雙橋?是為了江南巨富沈萬三那段傳奇的經歷?是為了尋找中國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神家園?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就這樣我來到周莊,一個本名為易豐裡的江南小鎮。 車行駛在路上,遠遠看到兩邊已是柳綠水清,一間間白牆青瓦的二層小樓比肩而立,高挑的窗戶,簡約的風格,樸拙的造型,一派江南水鄉景色。 進入周莊前,眼前已是喧鬧的街市。店鋪大部分打著沈家蹄膀的招牌招徠顧客。一家打著“沈家蹄膀總店”的招牌,旁邊一家打著“沈家蹄膀總經銷”的招牌,緊臨的一家赫然立著“沈家蹄膀特約總經銷”招牌,真讓人迷惑起來。還未進入周莊 ...

游周莊的體驗和感想

早就聽說周莊的大名!只是一直沒有機會,這次到上海出差開會正好去周莊游玩兩天.在去之前我在網上看了很多朋友關於周莊的介紹和很多的輕身體驗!我坐車剛到周莊車站的時候就有很多三輪車夫和拉客的,還有很多做逃票的人.很多的人圍著我們兩個給我的感覺真的是很不好,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他們打發走了(他們可都是一些騙子,目的就是想騙你的錢,可不要和他們去說話)我們在外面坐了一輛三輪車,5元到古鎮裡面.進了古鎮的游覽區裡面,古鎮水鄉的風貌才真正的體現了出來,來來往往的小木船,一座座古老的石橋,一條條鋪著石板的老街還有兩岸一棵棵的楊柳,別是一副江南 ...

錦溪二章

陳妃水塚彌留之際的紅顏一怒,將妝盒沉井,從此成就錦溪八景之一的古井亭。而顧愷之曾在此隱逸,這早是前朝的事了;而後來高啟來題詩時,也已是身後名了。 不知鴻雁為何而怒,緣何投妝,但她這一死,一座水塚建起,從此千萬黎明百姓在此世居,至今此地仍名陳墓。 她這一死呵,千萬人重生,而如今我來水邊,探這枯骨紅顏……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風吹盡蒼茫,水面一片澄淨。這歷經重修後的水塚沒有一絲渺茫的煙霧,一根頹敗的水草,只是好冷。 我在橋上遙望水塚,只是遙望,沒有游船去近探。望眼欲穿中才見得水塚的完整與歷史的滄桑。 大江已寒。她已在這水中冷了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