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遊記列表



內蒙古游記七

2004年8月15日,紅花爾基國家森林公園。紅花爾基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境內,是一個著名的旅游景區。這時裡不僅有全國唯一、亞洲最大的沙地樟子松原始森林,而且河流縱橫、湖泊密布、物種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並與廣袤的鄂溫克草原、巴爾虎草原毗鄰。 紅花爾基國家森林公園中央有一個湖,湖邊分布著各種顏色、各種樣子的小木屋,我們住的屋子就是全木頭搭的,裡面有客廳、二間房,正好夠我們睡。 我們在這住下後,正准備去爬山,突然,兩只小松鼠跑到我們的木屋裡來找東西吃,我們左趕右趕,最終還是趕跑了,其實我是很想抓住它們。當然啦,雖沒抓到它們 ...

內蒙古游記八

2004年8月17日,阿爾山。阿爾山在內蒙古興安盟,我們打車去阿爾車,穿過了整個呼倫貝爾草原。在路上,我看見了星星點點的白羊,有些鷹在抓老鼠,還有一些拖拉機載得滿滿的草,這是准備冬天的草呢。 阿爾山的房子很像童話裡的房子,粉紅粉紅、粉黃粉黃、粉藍粉藍的,很漂亮。它以火山、溫泉出名。媽媽說,阿爾山是中國最小的城市,人口只有7000人,路上人真的很少,很干淨。 我們去哈拉哈河漂流,哈拉哈河又名“愛國河”,因為它從中國流向蒙古,最終又從蒙古流回中國。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天池,這是因為火山爆發形成的湖。石塘林風景區就是火山爆發後堆積在地面、冷卻了的火山 ...

內蒙行短信情

“遼闊的草原,遼闊的無邊無際,此刻的你最好不要想著念著在遠方有個什麼人,天大地大蒼蒼茫茫足以讓你掉淚。” 這樣感嘆已經隨著“拇指信息”時代來臨悄然而去:乘車馳騁的遼闊的草原,一組一組的短信息不斷的發出、接收,美景、人情真是無限交融: 你能夠想像一下什麼是無邊嗎?天空是無邊的藍,大海無邊的藍,草原是無邊的綠,此刻,我想問你還有什麼是無邊的?是我對你無邊的愛和友情,是我無憂無慮的心境…… 內蒙行短信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沒有現代化通信的時代,最多是一種內心思念的自我慰藉,是一種無法現實溝通的心路感應。但是,在今天“拇指信 ...

呼倫貝爾游

當飛機慢慢向那廣袤的大地靠近時,透過舷窗我看到格子般齊整的草欄,還有散落在綠色草地上的星星點點的白色,以及蜿蜒交錯的碧藍的河流,我知道我就要走進神奇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片坐落在中國雄雞版圖“雞冠”位置的土地,離我那珠江三角洲的家鄉萬裡之遙。步出海拉爾機場,秋天的風輕輕地吹了過來。 “塞外明珠”海拉爾 海拉爾是呼倫貝爾的中心城市,有“塞外明珠”的美稱。這座草原城市三面環山,伊敏河穿過市區,把城市分成河東河西兩部分。在我們住宿的呼倫貝爾賓館,推開窗就可以看到伊敏河,河水纖細悠長,彎彎曲曲,就像我們在飛機上看到的那樣。河水的顏色是碧玉 ...

南方的“狼”,折騰在東北那疙瘩(四)在路上之三敖魯古雅-阿龍山

南方的“狼”,折騰在東北那疙瘩(四)在路上之三敖魯古雅-阿龍山前敘:飲食篇之敖魯古雅,所言:吃飽了,喝足啦,上路了,直奔阿龍山,鄂溫克民族的獵民點,打獵訓鹿,這就有啦後來的:穿林海,跨雪原,殺向大興安嶺深處,游離於狩獵與被獵之間之情景。 出發,就這二個字,其意義之深刻,現在想起來仍然後怕,為什麼,其一:隨我們一同抵達敖魯古雅的司機,曾經的一句話,阿龍山我向往很久了,就是一直不敢去,想必狼們對這一句話,還記憶猶新吧,聽著有意,隨後的我,以及當地司機、漠河的司機、派出所長開始了漫長的圓桌會議,我首先的發問,就把漠河司機的心裡話,給掏 ...

海行記(三)----初識大草原

如約去寄包的飯鋪吃飯。早有耳聞的手扒肉很便宜,15或13元一斤吧。聽他們講一個人能吃一斤,後來發現一我的肚量消滅一斤簡直是酷刑!血腸的價錢我忘了,也不貴。見面不如聞名,是真理!手扒肉就是把大塊的肉(牛肉還是羊肉我都不知道了,慚愧)放到水裡煮一下;端上來;給你一把小刀(就是小學時削鉛筆的那種小刀),一小碟醬,自己割著沾著吃。一定要說有特點的話就是肉只有外面一層是熟的,裡面看上去幾乎全是生的,紅紅的帶血絲,鑒於我帶了很多氟諾沙星,我閉著眼睛吃了。還有血腸,樣子有點像香腸干腸紅腸,就是裡面放血不放肉,什麼滋味都沒有。一個人正愁吃不下,那司 ...

海行記(四)----九一分場在哪?

迷迷糊糊睡一晚,第二天按攻略去邊防站探聽去黑河山頭的界走法。他們一頓告訴我那邊怎麼差:除了一條河,什麼也沒有,那條河你又不能游,什麼什麼的。等他們真的要為我辦邊防證的時候,我改變主意不去了。接著是攻略的下一個節目,去鎮外一個山頂看根河。好說歹說死打爛纏找了一輛三輪車,15元(忘了是一趟價還是來回價了),上去其實不遠,完全可以自己走上去。根河根河,大名鼎鼎,其實就是那種彎彎曲曲的河,只不過看的角度好一點。拍幾張照片,抓一只蚱蜢,雄赳赳氣昂昂回去了,路上有個樹林很好玩。挺大,以路為界,一邊是松樹,一邊是樺樹,可恨的是,下車看的時候把戰 ...

海行記(二)----走近那達慕

7月12號到海拉爾.海拉爾不算大吧,不過以我對內蒙古蠻夷之地的印像來說,這已經不錯了,和其他的城市沒什麼區別,除了商店的招牌全是蒙文和漢語雙招牌的。 剛到海拉爾就感受了一下那的人熱情----我在火車上認識一個滿洲裡人,到海拉爾辦事,聽說我一個人來海拉爾,人生地不熟的,一定要打車送我去三角地(那是海拉爾最繁華的地方,商業中心和交通中心),從那我找到一輛摩托去了那達慕大會現場。原來那達慕大會是在離市區8公裡遠的一片草原舉行的,那裡平常是一片草原,沒到那達慕四面八方的人會趕來搭台設攤,那幾天就變成幾個繁華的小鎮了. “那達慕”,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反 ...